登陆注册
5242900000036

第36章 同窗留影(2)

第二天,在校门口聚集着许多同学,分配到西北的同学即将远行,其他同学都来送行。那天大家一改往日朴素的衣着,王京和女同学们一个个穿得花花绿绿,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非常漂亮。我突然感到,真美,真美!这不就是一簇簇美丽的太阳花吗!

啊!让太阳花在大西北的原野上尽情绽放,开得鲜艳,开得灿烂!

(匡乐卿,1956年入中文系。曾任湖北省医药局副局长)

“笑”的珍藏

【程善邦】

有位和我相当要好的学友,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他曾再三叮嘱我,最好不要讲出去,即或要讲也不要说出真名实姓。否则不但把有趣的事变得索然寡味,而且有可能伤害到他最不愿伤害的人。他说他很受了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的影响,不愿把连贯的流动的光阴裁剪成短暂的一截一截的,跟随着铃声按部就班地去上课下课。他除了有选择性地去听对他颇有教益的一二位先生的课外,几乎把所有时间用于自学。他每天都沉醉在图书阅览室里,阅读那些他深感兴味的书籍和杂志。读书对他来说是一件至乐的事,确实有一种“灵魂的壮游”的感觉。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他说他平静的心境被一个“眼神”给彻底粉碎了。

事情原是这样的:那天他在阅览室里像往常一样,正要展开另一次“灵魂的壮游”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在阅览室查找资料的女同学的目光相遇,她还向他送来了莞尔的一笑。这一笑在他看来是那样地甜美,又是那么地灿然!更何况是他心仪已久的那位女同学,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遇呀!可是他一来因为太突然而毫无思想准备以至措手不及;二来因为“心仪”反觉得心存“非份”而不敢有所冒昧,便赶紧收回了羞怯的目光。然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事后,他看书满篇都是“美目”;他睡觉满脑都是“巧笑”。他问我怎么办?我说到底是何方神仙让你如此地颠倒乾坤?在食堂排队买饭时,他悄悄地指给我看了。哎哟,原来是同学们暗地称之为“校花”的美女啊!她不但人长得极其标致漂亮,而且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尤其是她进校的那年的“九一八”扮演《放下你的鞭子》中的小歌女一下轟动了全校。此后,凡男生见了她都希望和她答上话,至少也想和她点上个头,其追慕者之多那就可想而知了。她比他高两届,是他的学姐。据说她父亲是某科研机构高级研究员。因为我那位学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此一无所知。当我将这些告诉他后,他一下子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说他一个平民的儿子,又长相平平,是不是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呵?我说,那也不一定!你忘了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就把美女兼才女的卓文君彻底俘虏了吗?他突然眼睛一亮,倏忽信心十足地说,是的!只要有两性相悦的爱,它就能跨越千难万阻,填平所有的人间鸿沟呵!

后来我那位学友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了,他又开始了新的“灵魂的壮游”。他说他要用理性的堤坝节制住感情的洪波激流,把他对她的那份情愫和她对他的那莞尔的一笑,永远珍藏在心底作为审美愉悦的回忆,他认为这份美感是足夠他一辈子享用的。可是有一天他又告诉我,他的心又被搅起了涟漪。一天晚上,他偶然看见她在月光沐浴的古樟树下徜徉,不知是在背书还是在吟诗,口里念念有词。她的倩影是那样的柔美,她的声音是那样的娇甜,又让他乾坤颠倒了好些时日。最让他心神不宁的是她毕业离校那几天,他想找机会和她打个招呼,说几句送别或祝福的话,但总觉得理不足气不壮,又怕太唐突而闹成笑话。他又想哪怕为她搬搬行李也好哇,但他又想帮她忙的人肯定很多,他不但插不上手,而且众目睽睽会弄得他手足无措甚至下不了台。几天来他只好在校门口转悠,希望能最后见她一面。可是毕业班的同学一批批地离校了,就是不见她的身影。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好几位男女同学簇拥着她说说笑笑地向校门口走来了,当她快走近他时,他身边恰好站着好几个同学,他们几乎和他同时举起了惜别的手。此时她也向他们摇了摇手表示谢意,并报以莞尔的一笑。她笑得还是那样甜美,那么灿然。可惜他不知道她这一笑是专对他的呢?还是对他身边所有人的?但不管怎样,他说他毕竟又看到了那甜美的灿然的一笑,那是值得永远珍藏的一笑呵!

两年后,我那位学友毕业鉴定上写的是“只专不红”的评语,被分配到边远的山区工作。直到他退休后,有一天突然打来电话,邀我和他一起去看看那阔别数十载的让他魂牵梦绕的昙华林。他带着相机,要我在原校门口和古老的樟树下替他照了相。他对那幢曾经作过图书阅览室的小礼拜堂,更是情有独钟。他绕行三周照了三张相还觉得意犹未尽,硬是颇费周折地找到并说服管理员开了门,尽管里面已是物非人去,他还是在与她第一次“目遇”的地方拍了一张“还原”照。

分手时我问他:“那次在校门口作别后,你再见到过她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你想不想再见她一面呢?”他说:“不!”“为什么?”我不解地问。他说:“我要让她美丽的青春永驻我的心间!”

(程善邦,1960年入中文系。湖北省教育学院教授)

今又桂花飘香时

【李汉元】

除了“史无前例”的岁月,我几乎每年都要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虽然明知人去楼非,但总还是希翼从那古槐老樟下寻回几缕当年醉人的气息。这就是我那魂牵梦绕的昙华林!在那里,我沐浴四年师恩,得到了四十年赖以安身立命的学识和素养;在那里,我结识几位挚友,享受了半个世纪风雨同舟的友谊和温馨;在那里,我有幸遇见伊人,收获了终生的幸福和亲情!师恩、友谊、爱情,是谓“昙华林三情记”。今年是我与妻结婚四十五周年,也是我的古稀之年,正想弄个自娱自乐的”浮生六记”,恰逢一民君命我写昙华林记忆的稿子,推托不得,便撷取准备写“学堂记爱”之一鳞半爪,拼凑缀合成文,聊以充数耳。

初进昙华林,正是桂花飘香时。散落的建筑有点中西混搭,但却不失庄重典雅;大多楼阁畧感破旧,却更显古朴肃穆。高低起伏的地势,交相掩映的古木,曲折蜿蜒的小路,错落有致的楼宇,和谐地交织成一种静谧、庄严、深邃、圣洁的意境。加之这里有许多大师先贤、前辈学长,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不禁激起我勤攀书山、苦游学海的满腔豪情!

可是,我认认真真地读书不久,竟同样认认真真地谈起了恋爱。是耶?非耶?无人评说,无从评说,也无须评说。不过,这是我的初恋,也是我的终身恋!

我最先注意的不是她的人而是她的名,那少见的姓,那男性的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我寻找这个人时,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直楔我心底,我的灵魂仿佛微微震颤了一下。那清澈而又深邃的双眸呵,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了解,是在班里做自我介绍的座谈会上。她讲她七岁在镇江入学,九岁转南京念书,十岁到武昌,再云梦而随县而孝感,后至汉川读中学。父亲退休举家回江苏,她只身留在湖北,最后考入华师。天啦,这样丰富复杂的经历,不禁使当年几乎尚未走出武汉的我大为惊讶、大为赞叹、大为羡慕!尤其令我震撼的是,她十四岁时居然一个人把六岁小侄从汉川辗转送回合肥(当时到合肥既没有通公路,也没有通铁路)。简直匪夷所思,这次给我留下的是极其深刻的印象!

三个深刻印象让我产生了接近她的强烈愿望。

上课了,一到教室门口,我总要扫视一遍——看她来了没有?来了,便装作漫不经心地踱到旁边坐下,她也照例朝我微微一笑。这在她也许毫不经意,对我却意味着一次奖赏!

然后是课间交谈,从对老师讲授的赞赏,到对学习问题的探讨,渐渐扩大到社会见闻、人生百态,乃至生活琐事、个人遭遇,慢慢地几乎无话不谈。

有时她也习惯性地坐到我的旁边,让我激动兴奋不已。后来我又借口某段话没记下来,要她的笔记看。一来二去,核对课堂笔记也成了我们学习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夸她记得快记得准确,她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苍劲、沉稳,象个老先生写的。是应付,还是赞赏?我琢磨了好久好久……有次上完课,我收拾讲义笔记回到寝室,突然发现跟她拿错了笔,我立即站起身,但,很快又坐下了,何必那么急呢?下午走进教室,她朝我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没发现?还是……夜晚躺在床上,手握那支仿佛还留有她的余温的笔,眼望帐顶发呆。这本来就是极偶然的一件小事,但我当时竟执拗地认为这是天意;我还想到,我们在各自寝室的座位都是东南角——同位角;我们的家乡是我住长江中,君住长江尾——同饮一江水;就连我们的名字也正好是一对——两个朝代对两个国家,此一对不正是彼一对儿么?这种种难道不都是上天的安排么?

过去头一挨枕就能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我,居然失眠了!我这是怎么了?难道,难道是,恋爱了?进校不久就坠入情网,简直太窝囊太没出息了!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可是,可是,真错了么?不正常么?该压抑么?

否定,否定之否定,再否定……快乐,痛苦,快乐并痛苦着,痛苦并快乐着……忽然,《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一句话蹦了出来:

“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怀春!”

是啊,这不是罪过呀!我们的老祖宗不也在五经之首之开篇,就唱出了动人的关雎之声么?

于是我下决心写了我的第一封情书。不知是太傻还是太幼稚,抑或是太激动,我竟当着其他女同学的面把信送到了她手上,这下可捅了大漏子。据说有位女生抢过信大声朗读,引来阵阵哄笑,场面极为尴尬。我也成了一大笑柄。(呜呼!我至今仍未想通自己当时何以那么冲动,有人又何以那么乐于窥探别人的隐私?)接下来是长达两周的躲闪、回避,不仅没有交谈,面对面碰上也是低头擦肩而过。啊,多么难熬的半个月,多么伤痛的十五天哟!

1962年元旦来临了。年级从每班选两三名代表组成拜年队,到住在昙华林内的老师家拜年。也许真是皇天不负有情人,她以组织委员身份代表团支部,我以学习委员身份代表班委会,一同入选了拜年队。一行人三三两两缓缓前行,虽是自由组合,但基本以班为单位。我便自然与她走到了一起。挨家挨户拜年,一直到很晚。队伍散了,我们还在交谈。先是为信的事互致歉意(一个说自己傻,一个说自己呆),后又不约而同地唖然失笑。

接着她很严肃地告诉我,我们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因为我比你大。”

“这不是理由!”

“这是我心里不可逾越的障碍!”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美满姻缘、神仙伴侣:英国著名诗人勃朗宁夫人比她丈夫罗伯特?勃朗宁大十岁,却是英国最受人尊敬、最受人羡慕的有情人!”

“那是西方。”

“马克思和燕妮该是革命伴侣的典范吧!”

“那,那也是外国……”

“中国就更多了,五四后著名女作家卢隐、丁玲都比她们的爱人大好多,还有蒋光慈,比他的伴侣小多了,从他们留下的情书看,那都是多么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热恋哟!何况我们的差距就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

“……”她沉默了。

我又从古代说到现代、天上扯到人间,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不知怎么一下子记起那么多典故,说不定有不少还是杜撰的呢。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爱情的力量吧。

后来,再后来,我们的交谈从文华楼天井移到了外边大树下,时间也从白天移到了晚上。有时,从树下拾级而上,往西至红楼,南折下坡到校门,折返穿过电影场,再经系办公室至水塔;有时,从文华楼直接朝东,经食堂到大操场,再到体育馆。足迹几乎印满了整个校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漫步的轨迹也推移出了昙华林,辐射到花园山、沙湖,蛇山、长江边。有一个周末,她送我回家,我们一直走到江边,又在那里徘徊复徘徊,一直到最后一班轮渡,才依依不舍地挥手而别。谁知上岸后竟没有公交车了(当年车少,仅有30路通江岸下段,且收班较早),我只好打起精神,长驱二十余里,至凌晨三点才回到中山大道尽头的家。身体十分疲惫,精神依然亢奋。躺在床上仍不能入睡:她安全回校了吗?大概也睡了吧?也许正与我想着同样的问题哩!

我们沉浸在幸福中:同窗共读风雅颂,并肩互解离骚经。看到一本好书,“奇文共欣赏”;遇到一个难题,“疑义相与析”。虽非形影不离,却也息息相关。没有卿卿我我,倒是心心相印。

放假了,我送她回江苏老家。一直看着大轮远去,远去,犹自不忍离开。我这才体会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深情与伤感!

在家里,摸摸这,翻翻那,手足不知所措。确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感觉,虽不凄惨,却很失落,真个“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古人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对于热恋中的我来说,这并不夸张啊!

好不容易熬到她要返校的日子,我忙赶到大轮码头迎接。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晚上,“过尽千帆皆不是”,只好无精打采地回来。第二天依然失望,这回可真尝够了“望眼欲穿”的滋味,那个急哟,还真不是语言笔墨所能形容的!第三天,我终于在向码头上涌来的熙熙攘攘的人潮里,发现了伊人的倩影,真是心有灵犀,她也看到了我,空着的一只手不停地在人群中挥动,红扑扑的脸上绽满了笑容,我连忙奋力从压过来的人流中朝她挤了过去……那情景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又是桂花飘香时,我带她回到了我那汉口的小木屋。

低声唤罢爷娘后,两片红云颊上来。

……

1962年夏,北京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令,学校的气氛也渐渐紧张起来。班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改组了团支部、班委会,由调干生的党员直接领导抓阶级斗争。她出身不好,团支委不能当了;好友冷君出身好,但有小资情调,从班长降为学习委员;我当然是削职为民啰!秋后,中苏关系公开破裂,党中央发表九评苏共二十大的公开信,一场反修防修的战斗打响了。系里的文学社团都解散了,当然也包括我和王君、陈君、冷君等创办的《树人社》,还有同学挨批了……再后来,北京又发来紧急指示,系里连夜组织传达:一、大学生一律不准谈恋爱,已经谈了的要停止发展。二、大学生一律不准结婚(已经结婚的——有没有规定我记不得了)。这规定与反修防修联系起来,与思想斗争、路线斗争、阶级斗争挂上了钩,就非同寻常了。

我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果然,后来的“自我解剖、灵魂革命”,简直就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哟……再后来呢,再后来,没有了!

雪莱说: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么?

辛稼轩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老子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长在昙华林文华楼一角的一朵小花,后来终于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绽放了!

再到桂花飘香时,灿烂的花朵终于结果了!

啊,昙华林,我魂牵梦绕的昙华林!我刻骨铭心的昙华林!

同类推荐
  •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本书为陈玉福作品系列之电影文学精选卷其中一本,收录了陈玉福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热门推荐
  • 土匪的征途

    土匪的征途

    一位即将结婚的业务经理李云被重物砸到了不是五代十国却又是那个时间段,成为了一名土匪头子六当家。看他如何凭借着业务经理那三寸不烂之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土匪眼中的六当家,江淮名妓眼中的多才公子,士兵眼中的智慧将军,还有各种各样美女眼中的云哥哥。详细内容尽在《土匪的征途》
  • 许你一世柔情

    许你一世柔情

    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哪里变了,让他不顾三年的情谊那么狠心离开她,后来她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熬住漫长黑夜。她也知道,她没有那么重要,只是那么一点点诱惑就可以让他把她给扔掉,她以为所有人都可以为了自己把她扔开,有一个人踏着光而来,说他永远都不会把她抛弃。
  • 禅灯世谱

    禅灯世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灭秦系列第二卷

    灭秦系列第二卷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一切一切的传奇故事都来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 华丽逆袭:她的皇冠

    华丽逆袭:她的皇冠

    她,尚昕薇。刚入演艺圈便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但,她却为这成功付出了无人能比的心血。站在她背后的那股势力,不断将她推向寒山之顶。她漂亮高傲,却在他面前天真无邪;他神秘冷面,却在她面前尽显温柔。Longtime,disseminatedearthlyfeelings.“MS”傻白甜能否逆袭成为新一代的明星,登上华丽的宝座?
  • 石人

    石人

    一个是传说又不是传说的传说,它,是真的吗?为什么那些东西老是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是什么在守护着我?我又有什么不同?石人底下到底是什么?一段埋藏千年的秘密将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带出了我原本普通的生活。我不得不去挖掘它,因为它的边缘,是我的家。
  • 换个方法追你

    换个方法追你

    “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你”甜蜜的开始,后面会幸福吗,初恋会在一起吗?????
  • 宝石花开

    宝石花开

    睡时也要十指相扣吗?还怕我半夜跑了不成?你又不是没跑过!其实,我不是怕你跑,跑了再追呗,一次又一次的,我这强心脏早锻炼出来了。是因为怕黑吗?才不是!我是后悔第一次见你时却没能认出你、错过你,让你孤单那么多年,我只想牵住你的手再不分离,纵然入梦也要一起。我的人生因你缤纷灿烂,我的夜晚因你温柔安宁,无论现实梦境、现在将来、今生来世……我只想慢慢地陪着你……一起走……春夏秋冬,宝石花开花又谢,虽早已不复当初,是你的,始终属于你。
  • 职业男性健康手册

    职业男性健康手册

    本书着眼于生活的实际,没有高深的病理,也没有枯燥的药理知识,而是以一种近乎谈话的形式,介绍了职业男性的保健知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