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恭敬谦和满芬芳: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只要能对人谦卑、恭敬,必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做人低姿态,做事高水平”,宇宙只有五尺高,而昂藏六尺之躯的人类生 存其间,岂能不低头?所以做人本来就应该要谦虚,应该要受一点委屈,就像梅花,未经冬雪的熬炼,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做人要像梅花一般,“恭敬谦和满芬芳”。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决定一个人做人处事成功与否?要件之一就是态度与观念要正确。态度、观念偏差,就会背道而驰,永远也达不到目标。
我们做人处世应有的态度,我提供四点建议:
一、法情重于人情:我们都有情感,所以叫有情众生。但是一个人如果四处留情,或是过分的感情用事并不是很好。因此,在感情的世界里要有理智,要用理智、用佛法来驾驭感情,也就是法情重于人 情。
二、清淡重于攀缘:每个人都希望人家厚以待我,同样的,我也应该厚以待人。可是有时如果太浓、太热了反而不能长久,所以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尤其学佛的人,对感情更应该淡然处之, 千万不要攀缘,不要到处拉关系、找人情。
三、化他重于被化:一般人总是希望被人关心、呵护,希望人家来度我、给我。“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弘法利生既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就应该积极的来化他,给他人利益,这就 是菩萨化他重于被化的精神。
四、有道重于有财:有句话说:“万贯家财不如一技随身。”有的时候技能重于财富,如果我们不但有学问,更拥有慈悲、人格、道德,那就更远胜于财富了。我们要了解,财富、金钱有时用处不当, 反而会招惹出麻烦,因此不如有道德反而能带给我们安全。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12.为学定要深心
大凡求学问的读书人,是为了深明事理。那就应把散乱的精神收拾起来、统一起来,用于研究事理一方面,这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说,求学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更高尚的道德,发挥道德与加强学识是应齐头并进的。现代人多藉修德之名,为了他个人的名利、事业的前途而努力,这样便失去为学的本意,没有深入的学问可求 了。
读书人往往只知道吟诗弄赋,但求风雅不求实学,这种人哪里是真正的求学呢?没有深入的学问,只求一些肤浅的皮毛,那是何等可悯!明乎此,要修养一心,求最真实的学问,不是风雅一番就可以了 事的,为了真正的得益,我们便应该发菩提心,修无上道,去做度世人的大事业。
——圣印法师《日日日出》
佛陀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1我们知道,这句话,非但说明了人类的真如本性最为光明,最为尊贵;而且,它更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那就是,我们的一切行为,不管是谋生或处世,不管是学 佛或救人都必须“求诸自己”的力量!当然,要想不依靠他人,必得先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我要提出“为学”这一点来。
另外,我要再强调的是:我们非但要有“为学的精神”,而且,还要把我们所求得的学问知识,传授给他人!因为,本着前面所说的:“要成佛,必先度化他人”的精义,我们是非得这么做不可的!一 切的学问,不是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因此,我说:要有为学的精神,即要有“求诸自己,并利他人”的精神0求诸自己”和“并利他人”,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同样,“ 为学的精神”和这二者又是不可分离的!
在这里,我们应特别注意的是,为学,非但是要学习佛法,而且,其他世间的学问,也都必须知道;当然,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一门,做深入的研究。这种世间的学问,约略可分为: 一、论理学(或逻辑学);二、语文学;三、医学;四、科学;这在佛法中所说的,就是:因明、声明、医方明和工巧明四种,假如再加上“内明”,也就是佛法的话,那么,就合称“五明”了。这四 种世间的学问,我相信一提出来,各位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要弘扬佛法,要振兴佛教,要度化众生,非得用这四种学问做媒介不可!
——广义法师《告佛教青年书》
13.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法师
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 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
——《景德传灯录》卷六
【翻译】
大珠慧海禅师第一次到江西参拜马祖大师时,马祖便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大珠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来。”
“来我这有什么事?”
“来求佛法。”
“你自己家里有宝藏你不求,抛弃自己的家四处乱走干什么?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有什么佛法可求?”
大珠禅师听到,立刻向马祖礼拜,然后问:“哪个是我慧海自家的宝藏?”
马祖答:“就是现在问我问题的这个人啊,他就是你的宝藏。一切都具足,不欠缺任何东西,而且可以自在使用,为什么还向外追求?”
大珠禅师听了,马上领悟到了应该从修养自己的心上下功夫的道理,高兴得不由自主地跳起来,向马祖大师礼拜表示感谢。
【简释】
外在的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是,精神财富是属于我们自心的。当我们向外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我们自身中就有无尽的宝藏。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心灵财富的重要性,开发它, 保养它。
我们经常劝别人要保重身体,却很少想到要保养心理。实际上养心比养身更重要,因为心理的建设、心理的健全,能增加身体的健康,所以如何养心呢?我有四点意见:
一、以和平愿力来养心:我们的心里,要有和平的观念,要有悲心愿力。因为我们的心就像工厂,你有和平、愿力,自能用和平的心,用愿力的心去造福别人。
二、以般若福慧来养心:如果我们的心里没有般若智能,没有福德善念,就像一个工厂没有资源,没有原料,就不能生产好的产品。假如我们的心中充满“般若的泉水”、“智能的泉水”,就能涓涓不 断地流出智能和福报。
三、以菩提禅净来养心:人有时候有妄想,有烦恼,有是非,有差别,所以要有菩提正觉,要用禅定来养心,要用念佛的清净心来养心。就如一缸浑浊的水,把明矾放进去就清净了。对于我们妄念杂染 的心,要用正念去清净,用菩提去清净,用念佛去清净,我们的心自然就清净了。
四、以空无包容来养心:有时候我们的心量狭小,不能容物,假如心胸像虚空宇宙,就能包容世界万有。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要能容纳异己的存在,这样心胸才会宽广。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14.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
因普请镢地次。忽有一僧,闻饭鼓鸣,举起嬐罚大笑便归。师曰:“峻哉!此是观音入理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什么道理便凭么?”对云:“适来只闻鼓声动,归吃饭去来。”师乃笑 。
——《景德传灯录》卷六
【翻译】
有一次,僧人们在田地里集体劳动。有一个僧人忽然听到了吃饭的鼓声,于是举起锄头,大笑着往饭堂走。百丈怀海禅师说:“好啊!这才是观音菩萨入道的方法。”百丈禅师回到寺庙里,便把刚才那 个僧人叫过来,问道:“刚才你领悟了什么道理,就大笑着回来了?”那个僧人回答说:“刚才只是听到敲吃饭的鼓了,所以就高高兴兴地回来吃饭。”百丈禅师听了,会意地笑了。
【简释】
每天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该工作时就工作,不过多地去算计得失,不要想得太多,自然自在,才是快乐之道。
日日是好日,
人人是好人,
事事是好事。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所谓“逆向思考”
并不等于逆来顺受或随波逐流
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
勇于面对,欢喜接受,尽心尽力处理
然后,放下一切的结果
不管过程圆满与否
心无罣碍,随意自在
——圣严法师《法鼓晨音》
没有什么不公平、不合理的
只要自己心平气和
生活便能快乐一些
——圣严法师《如何化解仇恨》
真正的快乐
在于珍惜我们每一个念头与行为
——圣严法师《人间世》
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
即使正在受苦,也不会觉得那么痛苦
因为对他来说,已没有苦难这回事
能不以苦难为苦难,这就是真正的灭苦
因此,消极的出世
并不能带来真实的快乐
只有积极的知苦、体会苦,从苦难中成长
才可以真正的离苦得乐
——圣严法师《快乐自己决定》
没有闲事挂在心头
就是过着人间赏心乐事的时光
——圣严法师《圣严说禅》
好人不寂寞
善人最快乐
时时处处助人利己
时时处处你最幸福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15.身苦心不苦
佛法的光明,引导我们;佛法的信心,支持我们,实现现生的福乐。但决不是说,信了佛,就不会穷,不会病,不会受到挫折,要知世间身苦的解除,是相对的,也是有限度的。经上说:“积聚(财物 )皆消散,崇高(权位)必堕落,合会(眷属)要当离,有生无不死。”这是终于到来的;不是意外,而是世间事物的必然。所以正信佛法的人,如患病而福寿未尽,那么求医药,求三宝,病体会早日 康复。如福寿已尽,那么在三宝的光明中去世,会因自己的善业净业,而自然的增进。不病是这样,病了也这样,病而不能痊愈,还是这样;信心坚定,不因病而动摇,才是于佛法有信心的人。
拿病来说,病是不免有些“身苦”的。一般来说,没有“无疾而终”的话。不病,怎么会死呢?有些(老年的特别多)心脏麻痹等迅速过去,似乎没有病苦而已。以佛法说,真能“无疾而终”,或有病 而没有什么病苦,坐亡立脱,要去就去,那可了不起,不但是“解脱”了的,而且是有甚深禅定的。经上告诉我们:一般(慧解脱)阿罗汉,解脱了生死,还是有病的,病了也还是身感痛苦的。
所以,与身苦有关的,应信仰正法,从世间合理的方法中,求得部分的相对的解除。而世间一切学术,一切宗教所不能解除的,惟佛法才能彻底消解的,那是我们的“心苦”。佛在世时,一位西方长者 ,领导大众来见佛。等到要回去时,佛建议他们去礼见舍利弗。舍利弗开示他们:学佛要离心苦,做到“身苦心不苦”。我们得到了这个身体,从业而有。有了这个业报身,从身体而来的苦痛是难免的 。特别是生理机能,必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一切暂时的喜乐,在无常的过程中,都要逐渐消逝。无常是世间的实相,是不可抗拒的,也是应有的,何必专为这小小的身苦而不能自拔呢!我们为什么会 引起“心苦”呢?为什么别人淡然处之,而自己却忧愁懊丧不堪呢?那就是贪、嗔、疑、慢——一切烦恼在内心作怪了。烦恼重了,处处阻碍。“顾恋过去,耽着现在,希求未来”,什么都放不下,怎 能不心苦呢?不但处逆境,多忧多苦,就是顺境,也还是患得患失;或者乐极忘形,自找苦恼。所以,能除烦恼,离心苦,于一切境界能安心不动,这就能操究竟解脱的胜券了。阿罗汉证悟了,无怖无 畏,无忧无恼。即使有了身苦,也不会引起心苦。解脱自在,在现生能得到自明的证实,这是佛法所提供的,究竟解除一切苦厄的原则。
——印顺法师《妙云集》
16.走出老年的悲哀,服务奉献社会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是独居老人、或是与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对自己体能的逐渐老化衰败,难免会有无奈、绝望和孤苦的心态。
老年人最好要有伴,不要孤独,孤独的人很容易钻牛角尖。但因社会的变迁,做子女的人已很难再像古代社会一样,每日晨昏定省,顶多打打电话、寄寄卡片、或者偶尔相聚用餐、出游,聊表他们对父 母的孝养。
我经常鼓励人,要在退休前规划好自己晚年的生活,最好要有宗教信仰,让自己的生命有归依处,其次要培养多元的嗜好,开阔生活的领域,第三要有朋友,可以谈天、做伴。
过去的人有一种想法,要为自己留下老本,免得老来物质生活堪虑。但从西方社会的经验来看,即使没钱,也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得到帮助。例如美国政府除了提供老人物质生活,必要时,还会雇用专人 予以照料。台湾也在逐步推动社会福利制度,除了现行的劳保、健保,我相信老人福利也会在台湾实施。
走出老年的悲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服务奉献,做志工、义工让自己活出新生命来。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容易就会想到要去服务社会、奉献自己;即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也应该要 试着提供自己的经验、智慧、体能来帮助别人。
在我们的团体里,就有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家,他们在家里经常有病痛烦恼,但是自从来做义工后都很健康。这是我亲身的体验,虽然我已七十岁了,且体弱多病,还在为人们服务,为社会奉献,却感 到生命活力是无穷的。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17.理解对方,反省自己
佛教界曾有这么一则寓言:印度有几个生盲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象,却在议论“象”到底是怎样的。恰巧象师牵着大象走过,见他们在议论,就让他们摸摸象的身体。大家都说:“哦!原来象是这样的 。”有的说:“象如棍棒”,原来他摸到了象的鼻子。另一位说:“象如畚箕”,他是摸到了象的耳朵。又一位说:“象如墙壁”,他是摸到了象的身体。还有一位说:“象如拂帚一样”,他是摸到了 象的尾巴。瞎子们都以自己所接触到的,以为象就是自己知道的那样,而不知道是“以偏概全”,引起的错谬论断,象哪里是他们所想象的呢!世事是无限复杂的;存于事相中的理性,又是非常深隐的 。我人所知所见的本来有限,带着错误的眼光,却坚决的执著自己的见解。这不是盲人摸象一样吗?多少人打着真理招牌,喧嚣竞争。世间怎么能不是苦恼无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