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冬天,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有这样做。
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儿,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冻僵了。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
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5个瘦得像猴子样的孩子。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理论,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以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仍然相当的差,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转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佣人在那里过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富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罗吉士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人与物之间是无从比较的,真正的无价必定表现于无形,就像大师的雕刻作品,它的价值不在价格与实体上,而是创作者对作品付出的情感与附在作品身上的生命感悟。故事中的罗吉士,尽管失去了一头牛,却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以及难得遇见的人情味。这段经历,更让他懂得生命中哪些才是无价的。
在一条街上,有两家酒店。人常说同行是冤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为了争夺顾客而互相拆台。北面一家的老板就是这样,他生怕南面酒店的生意超过自己,抢了自己的客人,所以经常想办法破坏南面酒店的名声。
有一次,北面的酒店住满客之后,又来了两位客人。因为没有地方住了,两位客人就打算去南面那家酒店。北面这家老板见状,就告诉他们说:“我们酒店服务和条件都是一流的,比南面那家强多了。你们看,我们这里都住满了,可是南面那家,却还空那么多闲房呢!所以你们下次一定要来我这里。”
两位客人听了之后,没有吭声。因为天色太晚,不愿意再去找别的酒店,就来到南面那家住下来。可是住进去之后发现,南面这家的条件和服务也很好,并不比北面那家差,于是就说道:“北面那家的老板可真小气,为了自己的利益,还诋毁南面这家。我觉得这家不错的,下次来再住这家吧。”
但是南面一家的酒店老板却很大气,对于另一家酒店从不恶意诋毁,也不许店员这么做。
有一次,他家的酒店全都住满了,又来了两个客人,没地方住了。老板一见,让两个客人坐下说:“来,两位,先坐在这里喝一壶茶。我让店员去到北面那家看看,有没有闲房,如果有的话,你们可以去他家住,那里的条件和服务也是不错的。”不一会儿,酒店的店员跑回来说道那家酒店还有剩余的客房,于是老板走过来说道:“二位客人,请过去吧,北面那家酒店还剩下几间客房。欢迎你们下次有机会来我们酒店住,我们非常乐意为你们效劳。”两位客人见老板能这么做,对他的人品非常佩服,说道:“你替我们想得太周到了,还愿意帮另一家酒店的忙,你这人真是太好了,下次再来住,一定来你们这里。”就这样,南面这家酒店越来越红火了。
即使北面的酒家老板对南面的老板进行了诋毁,可是,南面的老板并没有斤斤计较这一点,而是为顾客着想,并且夸赞了自己的对手,赢得了顾客的赞赏!倘若南面的老板也同北面的老板一样,自己的酒店又如何红红火火呢?
总而言之,在现代生活中,一个成功的人,从不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因为他会留下余地,为自己种下“希望”。
批评下属留余地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任何事都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就算是批评人也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尤其是领导,在批评下属时,要给下属留有余地,这样才能够让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
有些领导在批评别人特别是下属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情绪激动时还常会说些过头的话,这种批评方式实不可取。批评在于讲理,在于从思想上帮助下属纠正错误,而过激的言词、过分的话语,不但不利于犯错误者接受,弄不好还会使犯错误者产生不接受批评的抵触情绪。如果是居高临下、大声呵斥式的批评,就更不应该。这样的批评只能制造隔阂、激化矛盾,把本来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正确的批评方法是:批评时注意把握分寸,措辞严厉但不过头,给被批评者留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有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员,他的职责是督促工地上的工人戴好安全帽。刚开始,当他发现有不戴安全帽的工人时,立即很严肃地批评工人,要他马上戴好安全帽。结果,被批评的工人很不高兴,等他一离开,就马上脱下安全帽表示反感。于是,安全检查员便改变了方式,当他遇见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就问是不是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的大小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好安全帽是很重要的,最后要求工人在工作时一定戴上安全帽。结果,工人很乐意地戴上了安全帽。
我们常见到画家画花时只画一枝或几枝,而不是全部,有时也会在花枝上添上一只小鸟,让人品味其中意境。诗人写诗同样如此,寥寥数字就能将一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同理,作为领导者,要善于让员工去反省自己,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对员工进行指责。批评员工,要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去思考、想象和反省。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如果下属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一不留神犯了个小错误,应理智地对待下属,不要火冒三丈、张口就骂。殊不知,责骂会伤了和气、少了士气。相反,你用一些委婉的语词给以安慰并纠偏,其效果完全是不同的。
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有一次,他准备驾机从圣地亚哥飞回洛杉矶时,有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但是飞机已经面目全非。他琢磨着问题可能是出在那架飞机的喷射机用油上。结果不出所料,果然如此。
回到机场后,胡佛见到了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痛苦不堪,就等着胡佛的批评呢。然而,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拍了拍工人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你明天要帮我修复我的F-51飞机。”
那位机械工听了这番话后,感到很吃惊。相信胡佛的做法已经足以让年轻的机械工终身记住这一教训了。
相反,张涛在一家公司做秘书时的遭遇就不同了。一次,经理让他给客户发传真,由于他的一时疏忽将传真单发错了,导致客户埋怨而不再与其公司合作了。事后,经理将他劈头盖脸地大骂一番,并毫不留情地将他辞退。
其实,既然错误已经犯下了,责备和抱怨又有什么作用呢?即使你正在气头上,也不要口无遮拦、破口大骂。正确的做法就像上述胡佛那样,给别人一个鼓励和改正的机会。因此说,一个领导应当尽量去了解和理解下属,而不是随意责骂下属。
有一个领导找下属谈话:“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你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妥。”这儿强调的是某一局部环节,而不是一览无余地推及全部。口气中带有商量、劝慰的味道。这样的批评更容易使人接受,从而起到促使其正视问题,改正错误的作用。
但如果这样说:“我看你这辈子是不会好了!”“你真是屡教不改啊!”说者可能出于无奈,恨铁不成钢。但对听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宣判,是很难让人从心底里接受的,自然也起不到批评的作用。因此,领导在批评下属时,一定要给属下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了,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个管理者,在工作中免不了要批评人。但怎样批评、什么时候批评、批评时的语气怎样,都与批评的效果有着十分必然的联系。在批评别人时,要多替对方考虑考虑,要学会给对方留下余地,这样的领导才会是一个好领导。
留下回旋的余地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人生千万不要装得太满,太满了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人在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才能长得茂盛粗壮;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双方之间的摩擦与纠纷。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出一定的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空间。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是说上天都会为每个人留有一定的转机,留有选择的余地。留有余地,才能万事做到均衡、对称与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自如,从容且任意。做事时给他人留下余地,也就为自己留下了余地。相反,如果我们做事不给他人留余地,那么以后遭灾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一件事情、一项事业,只能有一个第一。如果总是把争夺第一当作目标,这样就容易患得患失,还不如去填充人生其他的空白处。比如:数学成绩考不了第一,你可以在一些艺术方面去挖掘自己所存在着的潜质;自己没有演员的天赋,也不要总去幻想当什么国际影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自身的人生舞台都是非常大的,许多地方都存有自己所发展的余地。
在这个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职业、娱乐、思维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变化。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好地生存下去,那么做事就必须要留有余地。
清末时期的重臣曾国藩是一位十分善于包容别人的人。他主张为人处世要“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多为对方留出一点儿余地。
人的脚占地不过几寸大小,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时,却很容易跌落于山崖之下;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时,也常常会坠入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脚的旁边已经没有了余地。人若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使自己的脚底下宽阔一些。
对于喜欢“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年轻人来说,谨言慎行,多为对方留下一些余地,对于为人处世是很重要的。余地是相互的,留给别人的同时,也留给了自己。
每天上下班交通高峰时,公共汽车站总会出现混乱。车厢中间原本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先上车的人站在门口却没有为后面的人留下余地,不肯向里挪动一步,后面的人因为赶时间,紧抓车门,吃力地往里挤,结果,车门关不上,大家谁也走不了。如果前面的人多走一步,为后面的人留点余地,大家既可以很快地上车,也不会耽误时间,岂不皆大欢喜?
当然,留有余地也要讲究分寸,余地留得过多就是保守了。同时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为自己留下一定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居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狼是中间最狡猾的。在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的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第一天,有一只山羊经过,狼赶忙追上前去,山羊拼命逃窜。突然,山羊找到了一个可以逃生的小洞,从小洞仓皇逃走。狼很生气地把小洞堵死了,心想,这下就再也不会失败了!
第二天,有一只兔子路过,狼连忙起身奋力追捕,结果,兔子找到了更小一点儿的洞,并从洞口逃生。于是,狼又把类似大小的洞都堵上。还心想,这下可就万无一失了,别说羊,就是与兔子个头接近的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掉。
第三天,跑来了一只松鼠,狼马上飞奔过去,追得松鼠是上蹿下跳。最终,松鼠还是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为此非常气愤,于是它一气之下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个水泄不通。干完之后,还对自己实施的“绝妙”措施非常满意。
然而,第四天,突然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面跑来跑去,可是苦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这只狼被老虎吃掉了。
不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也将没有了出路。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凡事懂得留有余地。
任何事做到“适可”才是最好的。如果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诠释这句话,就是一个人在得意的时候,给自己留条退路;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给自己找条出路。这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凡事都不要做太绝。
有一位老人虽然已年过70,但身体却十分硬朗,声如洪钟,两目有神,打12圈麻将眉头也不皱一下。有人便请教这位老人家的养生之道,他就仅送出了一个字:“半。”然而这个“半”字隐藏有什么深刻的意思呢?
老人家解释说:“对于‘半’的内在涵义,就是凡事不可做尽。比如,生活当中的吃饭,不要吃得太饱,半饱是最理想;做事情,不要做到非常累了才休息。中午睡一睡,3点半喝杯下午茶,黄昏欢乐时光轻松一下,都是好的安排,让身体的状况永远得到调整。正如一辆汽车的汽油,经常保持半满的状态。切勿每次亮起红灯才去添油,这样就会十分伤车。喝酒也是,最过瘾是半醉。半醉的时候,望出去的世界介乎真与虚之间,显得十分的奇妙;如果全醉,就会失去喝酒的意义。”
“半”还可放到做人处世的哲学高度,“半”就是知足常乐。人生不要强求十全十美,世间事,岂能尽如人意,有一半幸事,也应无憾了。人无完人,凡事留有余地才好,给人留半条后路,为自身积半点福、半点德,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老人家这“半”字学问,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有些人活得不开心,整天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其中的原因很多都是对人、对事过度执著,一定要最好,一定要完美,一定要十分。半点尘埃亦容不下,如此做人态度,必然事倍功半,还会伤身折寿。
老子曾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说明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物极必反,事物太过壮大就会衰老,东西太过坚硬就容易折断。他独特的思想让中国人坚信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道理。如今在西方也流行“半杯主义”,它与老子的处世之道可谓是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