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6900000022

第22章 舞会(2)

兴许开门的势头过猛,桌上油灯的火焰腾地蹿了起来,火苗红红的冒着烟,顿时在小屋里弥漫开来。灯光正照在客人身上,他先是跌倒在桌旁的椅子上,马上又站了起来,趔趔趄趄地往后退,咕咚一下靠在刚关好的漆门上。

金花不由得站了起来,吃了一惊,望着这个陌生的外国人。客人的年纪大约有三十五六,穿件咖啡色条纹西服,戴一顶同样质地的鸭舌帽,眼睛很大,蓄着胡须,脸上晒得红红的。可有一点让人不明白,虽说是外国人,却分辨不出究竟是西洋人还是东洋人。帽子下面露出黑头发,嘴里叼着已经熄灭的烟斗,挡在门口的样子,怎么看都像个喝得烂醉的行人迷了路。

“您有何贵干?”

金花不免有些害怕,站在桌前没动,责备似地问他。可对方却摇摇头,表示听不懂中国话。然后拿下叼在嘴里的烟斗,流利地说了句外国话,也不知是什么意思。这回轮到金花摇头了,翡翠耳环在灯光下摇曳着。

看到她紧蹙的漂亮眉毛,一副为难的样子,客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漫不经心摘掉鸭舌帽,晃晃悠悠朝这边走来,一屁股瘫坐在桌子另一头的椅子上。金花此时看着外国人的脸,想不起几时在哪儿见过,但确实又眼熟,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来人毫不客气,抓起盆里的瓜子却又不嗑,直盯盯只管看着金花,隔了一会儿,又打起奇怪的手势,说起外国话。虽说金花不懂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倒也猜出外国人好像多少明白她是干什么的。

和中文一窍不通的外国人共度长夜,在金花来说并不稀罕。她坐了下来,出于习惯,露出姣好的笑容,开些对方压根儿听不懂的玩笑。可是,客人居然也说上一言半语,还高兴地大笑,打着各种手势,比先前更加眼花缭乱,简直让人疑心他能听懂。

客人满嘴酒气,可那张快乐的红脸膛,仿佛使屋内寂寥的气氛变得光明起来,充满了男性的活力。起码对金花来说,不消说平日在南京见惯了的国人,就连以往见过的一些洋人,无论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都没他来得潇洒。不管怎样,这张脸似曾相识,方才的这种感觉,始终打消不掉。金花望着客人额前一缕黑色的卷发,亲切而愉快地招呼着,脑子里却极力回想,这张脸最初是在哪儿看到的。

“是前阵子和胖大嫂一起坐画舫的那个人吗?不对不对,那人头发的颜色比他红多了。要不然就是去秦淮河夫子庙时,那个给我照相的人。可那人年龄看上去比他大。想起来了,什么时候来着,记得在利涉桥边的饭馆前,聚了一群人,有个人长得和他很像,挥舞着一根粗大的藤杖,打人力车夫背的不是?八成是——不过,那人的眼睛比他要蓝……”

金花这边浮想联翩,客人依旧是那么愉快,不知什么时候点上烟斗,吐出一口好闻的烟味。突然间他说了句什么,咧着嘴乐,同时伸出两个指头来,在金花的眼前晃了晃,做出姿势表示“?”。两个指头自然是两美金的意思,谁看了都明白。可金花是不留客过夜的,她灵巧地哔哔剥剥嗑着瓜子,脸上带着笑,两次摇头表示不行。于是客人傲慢地支起两肘,探出醉醺醺的脸,在昏暗的灯火下,紧盯着金花,一会儿又伸出三个指头,目光中期待着回答。

金花略微挪动一下椅子,含着瓜子,一脸的为难。心里似乎在琢磨,就算客人真出两美金,身子也不能由他摆布。但他听不懂,实在没法儿叫他明白其中的隐情。事到如今,金花为自己的轻率感到后悔,明亮的眼睛望向旁处,别无办法,再一次果断地摇了摇头。

然而,过了一会儿,外国人露出淡淡的微笑,神情有些犹疑,伸出四个指头,又讲了一句什么外国话。金花束手无策,托住两颊,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转念一想,事已如此,只有继续摇头,直到他死心。就在这当儿,客人的手像是给一种无形的东西控制着,终于伸开五个指头。

后来,两人一直打着手语,间或掺杂着动作,这样一问一答了好半天。其间,客人极具耐性,手指一根根加上去,到了最后,那劲头,哪怕出十美金,都在所不惜似的。

对一个暗门子来说,十美金可是个大数目,即便如此,仍旧没能让金花动心。方才她离开椅子,斜站在桌前,对方给她看两手指时,她焦躁地直跺脚,一个劲儿地摇头。恰巧这时,不知怎地,挂在钉子上的十字架当啷啷掉了下来,落在脚边的石砖上。

她急忙伸出手,赶紧捡起宝贝十字架。无意中看到十字架上受难基督的表情,奇怪得很,与坐在桌对面那个外国人的脸,简直活脱脱一模一样。“怪不得觉得在哪儿见过呢,原来是我主基督的脸呀。”

金花把铜十字架贴在黑缎子上衣的胸前,不由得隔着桌子惊讶地望着客人的脸。

灯火照在客人满是酒气的脸上,他不时地抽着烟斗,意味深长地浮出微笑。眼睛朝着她——从白净的脖子,到垂着翡翠耳环的耳际,似乎不住地上下打量。客人的这副神态,金花觉得,亲切中反透出一股威严。

俄顷,客人停住吸烟,故意歪起头,声音里带着笑,说了些什么。仿佛巧妙的催眠师,在耳畔轻声细语,对金花的心底,起到某种暗示的效果。她好似完全忘了自己坚定的信念,缓缓低下含笑的眼睛,手里摩挲着铜十字架,羞答答靠近这个奇怪的外国人。

客人手伸进裤兜,把钱弄得哗啦哗啦响。眼里依旧是淡淡的微笑,有那么一刻,心满意足地望着金花站在那儿的姣好身姿。可是,他眼中的浅笑,转瞬变得像一缕灼人的光,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用力紧紧抱住金花,西服袖子散发出酒味。金花像失了魂一样,垂挂着翡翠耳环的头无力地向后仰着,苍白的脸颊,隐隐泛出鲜艳的血色,双眼迷离地望着凑在鼻子前面的这张脸。身子是任凭这个奇怪的外国人摆布呢,还是拒绝和他亲吻,免得把病传给他?当然,她此时已经无暇再去多想,听任客人满是胡须的嘴亲吻自己,只知道这如火一般的爱的喜悦,这生平头一遭咂摸到的激情,正激荡着她的胸怀……二

几小时之后,屋里灯火已熄,床上除两人熟睡的鼻息之外,唯有蟋蟀隐隐的叫声,愈发增添几许秋意。然而金花的梦境,轻烟似的,透过尘封的床帏,高高飞向屋上星月灿烂的夜空。

——金花坐在紫檀椅上,正品尝满桌的各式菜肴。燕窝,鱼翅,蛋羹,熏鱼,烤乳猪,海参羹——多得数不胜数。而且,食器精美绝伦,一色儿描着青蓝莲荷和金色凤凰。椅子后面,有一扇窗挂着绛红纱帘;窗外是一条河,静谧的流水和橹声,不绝如缕。这一切似乎是她自幼见惯的秦淮情境。可此时此刻,她准是身在天国,正在基督的家里。

金花不时停下筷子,打量着桌子的四周。宽敞的屋里,除雕龙画柱、盆栽的大朵菊花和菜肴冒出的热气之外,不见一个人影儿。

尽管如此,桌上的菜吃完一盘,转眼就有一盘热乎乎的漂着香味儿的新菜摆到面前,也不知是哪儿来的。她正在寻思,还没等动筷子,一只烧好的野鸡,扇着翅膀,碰倒了绍兴酒瓶子,扑楞楞飞上了屋顶。

这时,金花察觉有人不出声地走到她椅子后,便拿着筷子,悄悄儿回过头去。却不知怎么回事,原以为那儿有扇窗,竟然没有,摆了一把紫檀椅子,铺着缎面的坐垫儿上,一个陌生的外国人,嘴上衔着黄铜水烟壶,慢条斯理坐了下去。

一见这男子,金花就认出是今晚在她屋里过夜的那个人。但唯一不同的是,这人头顶一尺左右的地方,罩着一圈月牙儿似的光环。

这工夫,金花的眼前又摆上一大盘热腾腾的菜,仿佛是桌中冒出来的,鲜美可口。

她马上拿起筷子,正要夹盘中的珍馐美味,突然想起身后的外国人,便扭过头,客气地问道:

“您不过来吃点儿吗?”

“不,你自己吃吧。吃了,你的病今晚就好了。”

头顶光环的外国人,依旧衔着水烟壶,微笑中充满了无限爱怜。

“那你不吃啦?”

“我吗?我不爱吃中国菜。你还不了解,耶稣基督还从来没吃过中国菜呢。”

南京的基督说着,慢慢离开紫檀椅,从背后在发呆的金花脸颊上亲吻了一下。

天国的美梦醒来时,秋日的晨光,已经弥漫在狭小的房间里,更增一丝寒意。宛若一叶小舟的睡床,挂着满是灰尘气的幔帐,一丝微暗中尚存些儿暖意。

昏暗中浮现出金花半仰着的面颊,褪色的旧毛毯,掩住她圆滚滚的下颚,这时,睡眼还没有睁开。金花的脸上毫无血色,由于昨夜的汗水,油腻腻的头发散乱地沾在上面,微开的双唇间,隐约可见洁白细密如糯米般的牙齿。

金花虽然醒了,心里仍迷迷糊糊徘徊在那菊花、水声、烧鸡、耶稣基督,以及种种梦境里。过了一会儿,床内渐渐亮了起来,她愉快的梦境,让无情的现实给打破了,昨晚和那个奇怪的外国人同上这张藤床的事,清楚地兜上她的意识。

“要是病传给了他——”

一想到这儿,金花的心情便陡然暗淡下来,觉得今早没脸见他。可是既然醒了,却不去看那张太阳晒过、让人留恋的脸,就更受不了。她犹豫之下,怯生生地睁开眼睛,环视着已经明亮的睡床。出乎意料的是,除了盖着毛毯的她,那个酷似十字架上耶稣的他,连个影儿都不见了。

“难道那也是梦么?”金花赶紧掀开脏兮兮的毛毯,从床上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撩起沉甸甸的床帷,睁着仍旧发涩的眼睛,朝屋里望过去。

屋里,清晨寒冷的空气,逼真地勾画出周遭各物的轮廓。陈旧的桌子,熄灭的油灯,还有两把椅子,一把倒在地上,一把对着墙——一切都是昨晚的光景。何止这些,眼前撒落在桌上的瓜子里,那小小的铜十字架,照旧发着黯淡的光。金花有些眩目,便眨了眨,茫然望着四周,冷清地侧身坐在乱七八糟的床上。

“这毕竟不是梦。”

金花一边嘟囔着,一边左思右想,想那个外国人的去向,觉得不可捉摸。

其实这也用不着想,她已然想到了,没准趁自己熟睡的工夫,偷偷出屋,早溜回去了。可是,他是那样爱抚她,竟连一句惜别的话都没有,就走掉了,简直让人没法儿相信,或者毋宁说,她不忍心这么想。而且,那个奇怪的外国人答应付的十美金,她都忘记要了。

“他真的回去了么?”

她心事重重,正想捡起扔在毛毯上的黑缎子上衣披上,突然,又停下手,她的脸色眼看着变得神采奕奕的。是因为听到漆门外传来那人的脚步声吗?还是因为枕头、毛毯上沾着他身上的酒气,忽然又勾起昨夜那令人难为情的记忆?都不是,这一瞬间,金花发现,她身上出了奇迹,恶性梅毒一夜之间全好了,连点痕迹都没有。

“这么说,那人真是耶稣基督了。”金花不假思索地一咕噜翻身下床,穿着内衣跪在冰凉的石板地上,就像抹大拉美丽的马利亚①,同复活了的主耶稣说话那样,热烈而虔诚地祈祷着……三

次年春天的某个夜晚,年轻的日本旅行家再次来到宋金花家,又和她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隔桌相对。“还挂着十字架?”那晚不知因为什么事,他嘲弄地问道。金花敛容正色,讲起那一夜基督降临南京,治好她病的奇事。年轻的日本旅行家一边听金花讲,一边独自沉吟:

“那个外国人我认识。那家伙是个日本和美国的混血儿,好像叫George Murry。曾得意洋洋,对我认识的一个路透社驻外记者说起这事:在南京一个信教的暗门子里,他有过一夜风流,趁那女子熟睡之机,偷偷溜之大吉。上次来时,那家伙恰好和我在上海同一家旅馆下榻,至今还记得那张脸。总是处处夸耀自己是英文报纸的驻外记者,没有一点男人气概,人品不大正派。后来因为恶性梅毒,人疯了,这样看来,或许是那女人传给他的。而她,至今还把这个无赖混血儿当成耶稣基督。我究竟该不该告诉她,让她开开窍呢?还是缄口不言,让这段往事像古代的西洋传说一样,成为一个永远的梦?……”

①抹大拉的马利亚,见《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十六章。

金花讲完她的故事,旅行家仿佛也刚回过神,擦着火柴,吸了口味道浓浓的烟卷。

然后,故意热心追问道:

“是吗?真不可思议呀。那——那你后来再没复发过?”

“是啊,没有。”

金花嗑着瓜子,脸上神采飞扬,毫不犹豫地答道。

本篇属稿时,于谷崎润一郎氏的《秦淮一夜》,多有参照之处,附笔记此,以志谢忱。

大正九年(1920)六月二十二日

杜子春

春天一个傍晚。

时值大唐年间,古都洛阳西门下,有个年轻后生仰望长空,正自出神。

那后生名叫杜子春,本是财主之子,如今家财荡尽,无以度日,景况堪怜。

且说当年洛阳乃是繁华至极、天下无双的名城,街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夕阳西下,将城门照得油光锃亮。这当口,有位老者头戴纱帽,耳挂土耳其女用金耳环,白马身配彩绦缰绳,走动不休,那情景真是美得如画。这杜子春,身子依旧靠在门洞墙上,只管呆呆望着天。天空里,晚霞缥缈,一弯新月,淡如爪痕。

“天色已黑,肚中又饥,不论投奔何处,看来都无人收留——与其这样活着发愁,还不如投河,一了百了,或许更加痛快也难说。”

杜子春自个儿一直这样胡思乱想,没个头绪。

这时,不知从哪儿走来一位独眼老人,忽然站在他面前。夕阳下,老人的身影,大大地映在城门上,目不转睛瞧着杜子春。

“郎君在此想什么哪?”倨傲地问道。

“我么?我在想,今晚无处栖身,正不知如何是好。”老人问得突兀,杜子春不觉低眉下眼,如实回答。

“是么?可怜见的。”老者沉吟片刻,指着照在大路上的夕阳说:“待我教你个好法子吧。你立刻去站在夕阳下,直到影子映到地上,等半夜时分,将影子的头部挖开,必有满满一车黄金可得。”

“当真?”

杜子春吃了一惊,抬起眼睛。更奇怪的是,那老人已不知去向,周围连个影儿都没有。只有天上的月亮比方才更白,还有两三只性急的蝙蝠,在川流不息的行人头上飞来飞去。

杜子春一日之间,成了洛阳城内的首富。他照那老人的吩咐,记住夕阳下的投影,半夜时分,挖开头部所在之处,一看,果然有一堆黄金,多得一辆大车都装不下。

杜子春成了独一无二的大财主,当即买下一座豪宅,生活之奢华,不让玄宗皇帝老儿分毫。饮兰陵美酒,食桂洲龙眼,庭院里种着一日四变其色的牡丹花,还放养了几只白孔雀,把玩玉石古董,身着绫罗绸缎,造香车,做象牙椅……提起他的奢侈,真是说不完道不尽,这故事只怕永无讲完之日了。

知道他发了迹,过去对面相逢不相认的亲友,现在晨昏趋奉,而且与日俱增。半年工夫,洛阳城里知名的才子佳人,没有不到过杜府的。杜子春日日与他们为伍,大张酒宴。那筵席之丰盛,实是一言难表。简单说来,杜子春一边把金樽痛饮西域葡萄美酒,一边观看天竺幻师表演吞刀魔术,看得入迷。身旁有二十个美貌佳人,十人头戴翡翠做的莲花,另十人则戴玛瑙雕的牡丹,或吹弄管弦,或莺歌燕舞。

纵有天大的家私,少不得也有用尽之时。想那杜子春如此靡费,过了一年两载,渐渐空乏起来。正所谓人情薄如纸,昨日还趋奉不迭的亲友,今日竟过门而不入。终于到了第三年春上,杜子春一贫如旧,穷得跟从前一样。偌大的洛阳城,竟没有一处肯收留他。何止是收留,怕是连赏杯茶的人都没有。

却说一日傍晚,杜子春又来到洛阳西门,呆呆地望着天,立在那里一筹莫展。这时,又像前次一样,那位独眼老人不知从何处现身出来。

“郎君在此想什么哪?”

同类推荐
  • 楚墓

    楚墓

    青年学者方子郊偶然得到一个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木俑,他发现木俑中有着精密的结构,还暗藏有两幅帛书。方子郊对木俑和相关出土材料进行深入的考究,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楚顷襄王时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楚王、涟漪公主、巫师伍笙,他们的梦境和秘密,最终都湮灭在凄凉的楚墓和失传的历史中。
  • 水浒传(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水浒传(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本书的内容集中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的一次农民革命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其中逼上梁山和反抗官军这部分写得最精彩,揭示了阶级压迫是农民起义的原因,形象地展示了这条真理。从受招安到征方腊,写农民起义由动摇、蜕变到失败的过程。虽然作者有他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作者写出了宋江等覆灭的悲剧,还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该书还写了高俅这一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丑恶和腐朽的本质。另外,书中又写了另一类剥削者,其中如西门庆、郑屠、毛太公、祝朝奉父子等,他们是地主恶霸,有钱有势,结交官府,骑在人民头上,作恶多端。他们压迫、欺凌广大的人民,激起了人民普遍的反抗。
  • 红色少年的故事

    红色少年的故事

    本书是中小学生必读红色经典故事丛书之一,也是故事爷爷讲故事系列之一。通过故事爷爷李晋华讲述少年英雄王二小、王璞、海娃等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故事,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对孩子们来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堂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
  •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总是透过伤害折射出唯美的光芒!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那些真实存在过的点点滴滴,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不老的传说!
  •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执手到老;缘尽,各自安好!这一个个焐心治愈的爱情故事,满溢着爱的正能量。有暗恋,有热恋,有婚后再恋;有风和日丽,有歇斯底里,有决绝分离,有无法忘记……或幸福喜乐,或悲伤绝望,爱中况味娓娓道来。那个陪你走过美好时光人,其实也让你懂得了爱情的真意。我爱你,你也爱我,才是世间最美的风光。
热门推荐
  • 留守女人玩穿越

    留守女人玩穿越

    留守女人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敏感的话题。本文讲述了天上(嫦娥)人间(雨燕、王宝钏)的留守女人相识相聚的奇闻异事,展示了古今留守女人凄苦、无奈的生活,时代变了,观念更新了,看看古今留守女人们的心态有没有变?冷观苦守寒窑的宝钏妹妹附体穿越到现代生活,面对现代种种诱惑的她还能淡定吗?同样热瞧现代的留守女人面对尘世诱惑、孤独无助时,种种迷茫、挣扎的矛盾心理,以及不亢不卑的,自尊自强的高尚。
  • 契约之栽你身上了

    契约之栽你身上了

    第一次相识,他10岁,她5岁,第二次相遇他25岁,她20岁,一个是年纪轻轻便叱咤商坛的青年才俊,一个是刚参加工作事业运就爆棚的女汉子,15年两人再次相遇,还硬是被双方父母给安排在了一起,谁说女子不如男,当睿智高富帅遇到腹黑女汉子,两人会擦出多大的火花呢......
  • 鬼谷之救世之主

    鬼谷之救世之主

    他出生之时,有人传言他是扫把星转世有人预知他是鬼谷之后2012世界末日将至有人说他是救世之主也有人说他是乱世之贼那么他究竟是谁
  • 花未至

    花未至

    “喂,你不要总在集灵的时候躲我身后。”“人……人家怕鬼啊!”“呵呵,那下次集灵你自己去吧。”“不要啊言大大!”世界上仅有的两个集灵家族:千家和言家。在千家长女千允离和言家长子言洛的“合作”下,前途堪忧啊……
  • 极生记

    极生记

    天行大陆,硝烟弥漫,五行为尊。弱者庸碌,受人欺辱,强者一怒,血流成河。进过地府,却没走过奈何桥,也未饮下孟婆汤。重生后的叶昊该将何去何从?
  • 山纹纪事

    山纹纪事

    山,静默无言,一国,一城,一州皆是一山,山承载大道,山纹承载至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类型的山纹,种植类,御兽类,治疗类,培养类,五行类等等等等,还有种种稀有但却威力强大的类别,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一种,好点的称为天才有俩种,三种就能称作绝世之才,异世东方…
  • 不灭龙脉

    不灭龙脉

    十万年前,苍生大劫。芸芸众生,皆为炮灰,天玄界第一宗门,蔽云宗也随着大劫一并消失。蔽云宗第一天才杨风,因偶得轮回圣龙一滴精血,意外轮回到十万年后的一个废物身上,人类的历史重新开始,杨风又如何在十万年后找到大劫的原因,又如何找到灭门凶手。仔细看下去便知。
  • 超级皮肤

    超级皮肤

    需要科学?让我换个爱因斯坦皮肤。需要法术?让我换个菩提老祖皮肤。需要战斗?钢铁侠、绿巨人、孙悟空……说吧,你要哪个?
  • 午后钟情

    午后钟情

    古老钟店,那是他对她一见钟情的地方。当缘分让他们第二次相遇,罗溪终开口与其相识。此后,他们在这家古老钟点买了一对相同的怀表,不知不觉的敞开了前世记忆。“这阵风来得很突然,它刮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失手了。”“既然你是无意的,那么就让我帮你带回来。”“但是风走了,就不会回来了。”“我会。”原来,这是早已注定好的,相知、相识、相恋。就在薛柠发现今生所发生的事都与前世相符之时,噩梦也要降临了。在今生,能否化解前世悲剧?梦醒来,我们是陌生人,一切都是最初的模样。“等下!请问你是钟表收藏家吗?”罗溪盖上笔盖,合上了做完标记的《午后钟情》。
  •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