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警察职业意识定义
人民警察职业意识是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基础的,在人民警察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也就是喜欢当警察,以当警察为荣、愿意为公安事业奋斗终生的意识,即从事警察职业活动的坚定性、原则性。
具体表现为:
第一,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二,培育警察道德情感。人的情感是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情绪概括的结果。情感在激励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英勇的举动总是和强烈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在情感中,道德作为高级情感,具有深刻的意义。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感的人,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遭受艰难困苦时,不仅能够忍受,而且能够获得道德上的高度满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情感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热情,以及对职业的荣誉感和高度责任感、义务感及正义感。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民警察意志行动的巨大动力,激励人民警察遵循其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在道德的范畴内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及其所参与的社会活动。
第三,锻炼警德意志,坚定警德信念。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基础的,因而这种道德意志是表现在人民警察职业活动中高度发展的道德意识,它是道德品质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关键。这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对道德深刻认识为基础而产生,并通过不断修养和锻炼而形成的职业道德信念。它具体表现为从事职业活动中的坚定性、原则性和自尊心、自信心。锻炼和增强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意志和信念,也必须从认识阶段开始,通过加强学习,使人民警察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从而不断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共产主义道德理想。
(二)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
1.白求恩简介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加拿大共产党党员、闻名欧美的胸外科专家,出生于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历尽千辛万苦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影响下,尤其到了晋察冀抗日前线后,在与聂荣臻等并肩战斗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他说:“你们教给了我忘我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我感谢你们给我的这些教益。”白求恩在炮火硝烟中抢救了大量危重伤病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9年10月21日,敌人对医疗队所在地孙家庄一带进行冬季“扫荡”,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都劝白求恩立即转移,可是他坚持要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就在这次手术中,在清理伤员创口时,他左手中指被碎骨划破,这时他只是将流血的手伸进碘酒瓶里蘸了蘸又继续手术,直到缝完最后一针才撤离。第二天,白求恩的伤口发炎了,但仍坚持工作,一连又做了几十例手术。11月1日,从前线送来了一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白求恩明知自己的伤口一旦接触到这种病菌,很容易感染甚至带来生命危险。可他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戴上一副新手套立即上了手术台,不幸的是手套真的被划破了,白求恩受到了致命的感染。11月12日,白求恩在晋察冀战场以身殉职。中共中央致电吊唁。12月1日,延安举行追悼白求恩大夫大会,吴玉章、王稼祥、陈云等参加追悼会。毛泽东献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13日,为纪念白求恩大夫,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在中国还有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倡议并参与创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1938年白求恩来到晋察冀后,为解决部队医务人员匮乏的状况,多次向聂荣臻司令员建议创办一所卫生学校。他说:“一个外国医疗队对你们的帮助,主要是培养人才。即使他们走了,仍然留下不走的医疗队。”1938年8月13日,他在写给聂司令员的报告中提出了办学意见:“必须明确,培训医务人员的学校与军事院校或党校无区别,它需要称职的教员,明确的教学计划,教科书和实习的医院或病房。”对于教员人选,他认为:“必须有一个互相配合,效率很高的班子,积极热情、富有想象力,善于出主意,且能胜任对其助手的指导和监督。”聂司令员提议让白求恩当校长,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大夫,要到前线抢救伤员,不能拴在后方,但我可以为办学做点具体事。”1939年2月,白求恩率“东征医疗队”挺进冀中,在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还时刻惦念着学校的筹建工作。他发现冀中有一些医科学校毕业的专门人才,很适合担任学校教员,就把这些人的名字一一记下来向军区推荐。在战斗间隙,他亲自起草了《军区卫生学校的教学方针》。6月底,白求恩因脚部感染在驻地休息,得以集中考虑学校建设。7月1日,他在报告中向聂司令员表示:“我已回来,彻底地下定了决心,把教育本地区的医生和护士作为医疗队的主要任务。”后来他又与筹建学校的同志们一起就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交流。经过紧张筹建,1939年9月18日,在原卫生训练队基础上,“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于河北唐县牛眼沟正式成立。白求恩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激昂的讲话:“我来边区不久,就与聂司令员商量办一所卫生学校,培养卫生技术人才,今天实现了。目前边区有20多万军队,有2000多伤员住在医院,我们必须尽快培养大批医生为他们服务。”
学校成立前后,他编写了教学大纲和9种教材,并经常为学员授课,手把手地传帮带。在编写《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期间,白求恩右手中指生了瘭疽,请翻译帮他开刀,他背过脸喊“一、二、三!”翻译在他患部切开一个十字,白求恩咬牙忍住疼痛,两天后即又操起打字机。同事劝他伤好了再写作,他却说:“这书很重要,早一天编好,大家就能早一天拿到,伤病员就少受一天苦”,结果仅用半个月教材就编完了。聂司令员后来评价说:“这是他最后心血的结晶,是他给予每个卫生工作者、伤员和指战员不可再得的高贵礼物。”朱德总司令说,白求恩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水平作为自己的职责,他自己写课本,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白求恩同志牺牲后,晋察冀军区党委做出决定并于1940年2月16日举行大会,宣布“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易名为“白求恩学校”,后发展为白求恩军医学院等院校。
2.白求恩精神的内容
白求恩来到中国至以身殉职仅22个月,却给八路军官兵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留下深刻印象,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而真正称其为“白求恩精神”是在他牺牲之后。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表《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总结了白求恩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