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嶙峋。
岳麓:诗中指湖南长沙岳麓山,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诗提及“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指岳麓山及长沙周围的群山,岳麓山上多枫树,每到秋天正是“霜叶红如二月花”。
儽:同累相意,常有儽儽(累累),形容憔悴颓丧的样子。
念奴娇
(重阳寄语)
北国秋天,匆来到,又是重阳佳节。
清冷晚风催花去,柳女披发伴皎月。
故居幽篁,哭笑销酒,手足同欢悲。
屋空人离,沦桑不断情结。
今又霜天白发,深居龙观,仗案心与血。
鳞波银桥鸳鸯老,流水长廊红叶。
倩柳婆娑,太公弄鱼,留住几分闲暇。
阅尽人间,风雨落书页。
[赏析]
此诗用宋代诗人词牌“念奴娇”,但略有变动,有自己的风格。诗人望着窗外萧萧落叶,秋空雁南飞,转身看日历,正是二○○八年重阳节。他说他想起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中“草横落兮雁南归……怀佳人兮不能忘……萧鼓鸣兮发掉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诗人此时的心情同武帝见秋风吹起雁南归而愁绪满怀一样,颇感年华老去的哀情。诗人这个常飘泊异乡的客人还有一种超越年迈者的人生情结和浪漫奋笔的情怀。诗中由描写秋风催花去,扬柳依然青,想到正是重阳佳节,于是思念故乡亲人。忆当年弟兄情同手足,举杯一饮尽,相聚同悲欢,而如今早已人去楼空,不过人的分离,世态变化割不断这情丝万缕。诗人深感自己头发如同此时的霜天一样,但“黄金高台皆尘土,留得诗书在人间”(诗人名言)的志向没有改变,依然奋笔千首诗,豪情写春秋,在勤奋之余也享受闲情逸致与自然本色。诗中最后两句高度概括了他的坎坷人生与终生追求。
[注释]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幽篁:幽静的竹林。
销酒:古汉语中,特别诗词中用销酒表示将酒饮尽。
龙观:指北京昌平区回龙观。
闲暇:闲空。
江城子
(小冬香)
父母双亡心茫茫。
穷山坳,苦冬香。
病残兄长,靠稚嫩肩膀。
亲情难弃把家当,千斤重,一人扛。
背蒌爬山洗衣裳,操家务,煮饭忙。
乡亲施舍,怜泪千行。
盼得善照破木屋,
凤凰飞,冬花香。
[赏析]
此词词牌为宋词“江城子”,但在韵律上略变动。这首诗是诗人于二○○七年十月从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法制台道德观察报道中获悉,四川一山村女孩小冬香因父母双亡,六岁担起照顾残疾兄长的故事。诗人擦着眼角的泪水,看完电视节目,便立即提笔写下这首同小冬香这位山村女孩一样纯朴的词。这首词语言简明,通俗易懂,句句落到实处,鲜明地勾画出苦命的小冬香因父母双亡感到茫然和苍凉,但同时深刻地刻画出她那稚嫩肩上的一份责任,一颗良心和一种亲情。她决不放弃她的残疾哥哥,去投靠一个可能收养她的好去处,千斤重担一人担。有志不在年幼,她的行为感动着千万好心人,她的痛苦童年让多少人揪心和同情。最后二行寄托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还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飞翔的翅膀,小冬香如鲜花绽放、芬芳。
[注释]
善照:慈善之光照耀。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小冬香
斜阳寒花初出蕾,雨横风狂势虎狼。
霜冻彻透破屋门,石阶花小冬更香。
玉洁冰清有芳心,亲情抚残伴兄长。
但愿善光照僻壤,穷乡飞出金凤凰。
[赏析]
这首诗与上首词《双城子》为姊妹篇。诗人采用了把中国古诗同现代象征手法融为一体的方法,更深刻地揭示了小冬香悲惨的命运,同时也由衷地赞美了小冬香的纯贞和美丽心灵,以及亲情责任的芳香情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祝愿与期盼,看来诗人不仅仅是对小冬香的宿愿,更是对千千万万山村像小冬香一样的孩子的祝福。
[注释]
玉洁冰清:比喻高尚纯洁,也说冰清玉洁。
芳心:指年青女子的情怀。
新康园小景
秋草绿更劲,垂柳仍泛春。
长亭藤蔓茂,老幼相欢声。
高台绿带红,黄猫依丹枫。
信步惊抬首,红颜梢到根。
[赏析]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黄土唐新康园小区是诗人居住过的地方,这儿美景使诗人常去蹓蹓,特别秋色更令他陶醉。这是诗人瞬间捕捉的小景和灵感,觉得此处虽秋却胜春,绿色茵茵的草坪显得格外苍翠垂柳袅袅,不减春时的姿色,长亭藤昌叶荣,不少老人带着孙子戏弄得欢声笑语,构成一幅和谐的天伦之乐图。园内高坡上火炬红树已是绿中吐红,诗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看书,一只小黄猫溜到他的身边,挨来擦去,后来依靠在他的怀里,令他感到陌生猫的人性。诗人漫步向一小径走去,抬头一看,顿觉惊讶,一棵火炬红的绿叶树怎么会提前换上红装,从树梢枝叶到底部已红透了,诗人贪看不已,有人叫他才离去。诗人对小景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美妙,有创造性。他能从普通的生活和环境中发现美好的东西,这正是一般人容易忽视的。
[注释]
丹枫:通常指红色的枫树,而诗中是特指诗人自己,因为他的名字是叶红。
信步:随意走动,散步。
红颜:这里指树的容颜是红色,而不是指美貌的女子。
回龙秋暮
大圆落红依山去,
西岭如墨白水溪。
天空一轮月如筝,
回龙银河繁星密。
人生难得飘仙翁,
风云南国梦济公。
霁月光风赏北国,
奋笔千篇情正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回龙观黄昏秋色的观感诗。诗人在深秋夕阳西下,漫步回龙观东大街,望远处山头一轮火红的大圆红球向山后滚去,西边山岭上面的天空如一幅泼墨画卷,余晖反照形成的一片乳白色的水溪上好似墨色的点点小帆。抬头看天空一轮硕大的皎月宛如放飞的风筝,在一处高坡上再俯瞰回龙观,只见灯火辉煌,如银河繁星。诗人此时感到舒畅,真是闲情飘仙之味,此时忆起当年在南粤的风雨岁月,梦同济公漂游的情景,由此看来,诗人多么渴望摆脱羁绊获得人生自由。如今身处北京,在皎洁的月光下欣赏这北国风光,享受晚年人生,挥笔千言,留得诗书在人间,又是何等自在!
[注释]
霁月:风清月明的景象。
如果
如果你是天上的云,
何时遇到另一片,
撞击火花雷鸣,
让幸福的雨降临。
如果你是水上的浮萍,
究竟漂向何方,
谁给你放流竹排,
愿你在这里扎根。
如果你是澎湃中的小舟,
那儿是你的避风港湾,
谁伸出有力的双膀,
让你在温暖的胸怀里安然无恙。
如果你是春风里的花种,
谁愿捧上生命之土,
育你发芽绽放,
吐出芬芳。
如果你是一只温良漂泊的羊,
谁会带你逃脱野狼的追猎,
去那白云下开阔的牧场,
自由地安享。
如果你是孤寂的彩蝶,
谁愿飞到你的身旁,
越过湍急的河流,
去牡丹丛中翩翩游荡。
如果你是独飞的祥凰,
谁愿作凤比翼翱翔,
纵使冲入云霄,
飞向天堂。
如果你是一朵并蒂莲花,
谁愿与你相依地久天长,
让纯洁的双花开在山岗,
相伴日之辉月之光。
[赏析]
这首诗用假设的状态,揭示了现代爱情的自由但又漂浮不定的情境,所以用天空飘动的云、水上浮萍、大浪漂流的小舟、春风里随风荡洒的花种。后面四组诗转问温良的羊、孤独的彩蝶、独飞的凰、并蒂莲中一朵花,这大概象征爱情的纯真和永恒。诗中每组都在开头二句用了“如果……谁……”,表明在无论是游移的爱情面前,还是稳定的爱情面前,谁愿把握住它,并使它成为永恒的支撑。自由地选择爱情,又要负起责任才可能使之变成永恒。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理念,但是在诗的浪漫和寓意中品味出来的。
[注释]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叶子扁平,叶下生须根,花白色,通常浮在水面。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雌的叫凤,雄的叫凰。
并蒂莲: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的两朵莲花,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普天乐
石怀
滚石忙,千流荡。崇山万壑,落瀑飞丈。
沧桑石阅尽,相击孔千疮。卵砾圆滑棱不见,
顽玉嶙峋仍锋芒。浅溪沙海,鹅卵彩靓,唯显金刚。
满庭芳
哀情
天地循常,骚人情伤,太多理想。孤岛夫妻亡,魂泊异邦。二十载忆难忘,今又虹飞堕窗。
苍穹阔,鹰搏枪响,血溅猎冈。
[赏析]
二首曲根据元曲人张可久曲牌填词。普天乐(石怀)是因物而发,触感而出。诗人于二○○八年四月十日在一河边沙滩上拾一石,惊讶万分,一白石,身上千孔,颇为感慨,写下一曲。小小白石,千疮百孔,经历了千流击荡,或许从山颠飞下,随瀑流滚向河流、小溪,阅尽人间沧桑,伤痕累累,棱角依在,毫无圆滑。于是,诗人将它同澈溪里圆润异彩的鹅卵石相比,见其金刚本色。用拟人手法喻示大多数人经历了人生坎坷与折磨之后,锋芒已消,棱角全无,圆滑而世故了。而有的人无论磨难千万,挫折种种,始终改变不了他那刚正不阿的品格和为真理、正义而愿意献身的精神。这首曲也许道出诗人自己的秉性。
满庭芳(哀情)是诗人闻友余虹(诗人、博士、人大教授)跳楼自杀后所写。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诗人又忆起一九八八年诗人顾城在新西兰一孤岛上杀妻自缢的惨剧,认真地对二位诗人进行比较,发现共同存在的问题,一是感情丰富,但太脆弱,二是太理想化,当面对血淋淋的现实时,往往选择逃避现实,去进入梦幻般的理想之中,进入另一个不可知的世界。鹰在兰天自由飞翔,搏击长空,俯瞰大地,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境界,显得那么高贵圣洁,鹤立鸡群,孤芳自赏,又不愿与小人同流。可是随着枪响,血溅猎冈的现实,他们理想之鹰躺在鲜红的血泊之中,他们选择了惨然离去。
[注释]
壑:山沟或大水坑。
相击:指石头相互撞击,也喻指人类的相互争斗。
棱:指棱角。喻指人的锋芒。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形容人刚正有骨气:傲骨嶙峋。
鹅卵:指鹅卵大小的石头,圆滑像鹅蛋。
循常:指天地循环的常态。
夫妻亡:指诗人顾城在新西兰一孤岛上先用斧砍死妻,然后自缢而死虹:指人民大学教授,诗人余虹,二○○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坠楼身亡。
猎冈:指捕猎的山冈。
沁园春
(雪寒情暖)
南国雪舞,千里冰冻,万里皑寰。
五岭披银花,白絮纷纷,九派断流,
通衢漫漫。
风卷寒浪,南北颠倒,莫非地球突偏转。
喜今日,执政为民,化冷为暖。
天无情人有情,遍地热流融冰川。
忆历代帝王,任天灾人祸,话昔日中国,谁体庶难?
一代英雄,白雪红染,取圣光划破黑暗。
人心齐,抗灾正酣战,梅香花欢。
[赏析]
二○○八年元月中旬以后,正是春节前,南方17省冰雪交加,北方曾有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反常态,向南方猛袭。春运告急,铁路频频晚点和部分中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调动了“应急预案”,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资源,疏导交通,疏散人流,保障电网运行安全,遏止物价波动。元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结束了在湖南的考察工作,又当即乘飞机抵达广州,并于30日晨冒雨考察广东春运及市场供应工作,在广州车站广场一番温暖民心的讲话更令诗人感动,还有湖南抗冰保电五工人殉职,无数解放军战士和武警、交警为了抢救灾民和疏通衢道日夜奋战,作出了奉献,有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互帮互救,爱心之暖遍及南方各省,融化冰川。这一切的一切令诗人无法平静,写下了这首具有历史意义的壮词。这首词从写实南国冰天雪地,当政为民解忧,情暖人间化冰雪,到忆历代王朝,看今日中华,英雄辈出,同舟共济,抗灾奋力,冬寒梅绽。字词扣人心弦,豪情贯长宇。
[注释]
皑寰:一片白色的世界,皑,白色,寰,广大的地域。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诗中泛指南方。
漫漫:长而无边的样子,这里指一眼望不到头的漫漫白雪。
圣光:诗中喻指电光。
断肠故乡
(诗词三首)
一
感瑟瑟寒风弄荒草,二株桃枣灭。
旧瓦积残雪,风雨墙黑,老颜衰竭。
屋空荡蛛网结,父母亡灵守宅。
江堤长龙在,汉水轮笛绝。
即兴登高眺,叹村落凄凉,沙海灰色。
忆昔日,高台闹镇,春来时,桃红柳绿。
叹江山虽变,何故美景残缺。
问心责,墓前祭礼,满怀羞涩。
二
残竹枯枝鸦跳,破园斑驳鼠骚。
旧屋脊雪空巢,双墓寂守魂绕。
子孙远游寻根,鞭声处,纸烟袅袅。
喜鹊喳喳迎归客,故乡依旧人老。
三
长堤外,汉江边,云柳初露脸,春风唤物别冬寒,朝霞水中天。村破落,沙长眠,数载无欢颜。三千里风尘返故乡,人白头,冢新添。[赏析]
二○○八年二月十四日,诗人全家开车回湖北武汉度春节,十六日返湖北仙桃胡坊潭湾河老家,故居的凄凉情景令诗人感到惆怅,故乡衰败的村落和茫茫荒沙令诗人不寒而栗,大为惊讶。当全国农村都在发生变化,向好的景象发展,而诗人的故乡为何如此萧条?昔日汉江上的江轮不见了,笛声听不到了,昔日堤畔高台的热闹小镇已没有了,台坡上的桃红柳绿已消失了,灰色的沙野里添了些新坟,故乡老友相见,只有人白头。诗人旧居的门口更是一片狼藉,园子边上父母的墓碑旁让隔壁家挖了粪坑,还有牛屎堆积,杂草丛生,一片残败凄凉之景。旧屋斑驳,黑瓦残雪,老颜破败,不堪入眼。诗人在祭拜父母之灵时,感到自责和羞愧。诗人感到自己作为故乡的子孙,没有为这村子的改变作出贡献,作为儿子没有守好这家园。这三首诗出笔细腻,风格各异,道出真情。
[注释]
瑟瑟: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老颜衰竭:此处指旧房子破败之象。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冢:坟墓。
悼亡友
——余虹
苍穹的
雨露
在阳光的抚恋下
折射成弧形的彩虹。
又是大自然的魔掌
把那短暂的绚丽
消失在太空。
这瞬间的幻灭
没有闪电作伴,
没有雷声护送。
虹坠尘埃,
带着疲惫的身影,
带着生死两难的
一颗憔悴的心,
结束了奋斗五十年的生命。
你过虑精心
雕塑你的人生,
守护着那痛苦的
无限德行,
与那走向神的梦境。
当理想被现实扼杀,
你见到躺在血泊中的
“完美”
变得那么苍白和残忍。
忆当年
楚天畅想,
炯炯慧眼,
笑吟人生。
滔滔雄辩
充满阳光激情。
看今朝
欲睡长宁,
守着永恒的德行,
和那挚着的感情,
百合的理想
和玫瑰的憧憬。
问苍天
质大地,
你为何去步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死亡”的
思想后尘。
叶红作于北京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