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200000003

第3章 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2)

三味书屋离鲁迅的故居新台门不远,其间隔河相望,鲁迅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书屋的匾下,挂有《梅鹿古松图轴》,上面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里确也有不同别的书屋之处,即没有孔子牌位,鲁迅入学,拜了拜“三味书屋的匾和那只梅花鹿,算是拜了孔子的。这可以看出书屋主人不拘形式的独异性格。

书屋的主人姓寿,名怀鉴,字镜吾,曾考取会稽县的秀才,因不满黑暗的现实,加上对官场舞弊的憎恶,不愿继续参加乡试,决心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授徒。鲁迅到他门下读书时,他才四十多岁,也许是生活风霜侵凌的缘故,在鲁迅眼中,“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但由于这位先生以认真严格而又和蔼可亲、方正质朴而又博学勤勉著称,故鲁迅“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的母亲后来曾对俞芳谈到周家择师标准时,说是“有两个条件:第一,学问好,为人正直;第二,不打孩子,因为打骂中长大的孩子,好的不多。仔细想来,鲁迅的父亲为什么三次为儿子改换老师,最后把鲁迅送到三味书屋,确实是经过认真筛选的结果,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儿子成为品格高尚学识渊博的人的一种选择。寿先生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对腐败的官场极为不满,虽无力去改变这种现实,但他恪守着乱世不做官的家教,以至他的儿子悄悄应试中了举人,他便与之大闹了一场。他生活清苦,奉行“君子固穷的原则,父子三人合穿一件夏布长衫,出门轮番着用。他为人厚道,既不喜欢吹牛拍马,又不怕得罪人,敢于直言,有着严格的做人准则。他勤学,一有空就读书,读书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据说他一生不用外国货,认为这是外国人骗中国人钱财的手段,虽有些过于迂执,但在那个时代,保持守正不阿的民族气节,确实难能可贵。

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

一是他收徒极为慎重,每年一般招八个人,最多十个左右。每当收新生时,须得经过他认为可靠的熟人介绍,然后亲自到学生家里去考察,认为“品格方正,才同意收下。报名日期是在“正月十八,错过此日,不再收生。显然,他招生不是为了钱,不是糊弄学生和家长。

二是他“督教甚严。无论是谁,一进书屋必须用功,教学生从不苟且偷懒;他要求学生听课不要三心二意,书要放正,不许在别人背书时高声喧哗,不许学生在墙上乱涂乱画,更不许迟到早退;如发现有学生缺课,总要亲自上门询问,弄清原因。

他对学生严,但不摆架子,严峻而和善慈祥。他虽有竹制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定,不过很少用,遇到十分淘气的,便用戒尺轻轻打几下,以示薄惩;学生们有时趁他看书入迷时,就悄悄溜到后边的花园去玩。一旦发现了,他便大声叫道:“人都到哪去了!学生回来后,也不过是瞪上几眼,以表责备。因此,在学生眼里,他严而不厉,严而可亲。鲁迅就是在这样一位老师的指导下,在三味书屋度过了既紧张而又有情趣的几年时光。

作为旧时私塾的教师,自然会喜欢规规矩矩刻苦读书的学生。儿时的鲁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动不爱静,在人眼里,开始时确实是有些所谓的“调皮淘气。他常常趁先生不注意,溜到书屋后边的园子里,时而爬上花坛折腊梅,时而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而最喜欢的项目就是捉了苍蝇喂蚂蚁,有时瞅准先生陶醉在书中了,就干脆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及至年龄稍大一点,则常在脸上抹涂五彩,到庙会上去装扮“义勇鬼卒等角色和参加其它敬神禳鬼的活动,以至于回到学堂时,偶因脸上尚有未洗净的油彩,而站在门口不敢进书屋。后来他终于开始收心,了解并懂得了刻苦用功的重要性。

很快,鲁迅的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强烈的求知欲就显现出来了。在书屋里,先生的教法是:“早上学生先背诵昨日所读的书和‘带书,先生乃给上新书,用白话先讲一遍,朗读示范,随叫学生自己去读,中午写字一大张,放午学;下午仍旧让学生自读至能背诵,傍晚对课。鲁迅在进三味书屋前,已经把《四书》读完,进三味书屋后接着读《易经》、《诗经》、《书经》、《礼记》、《左传》,“这样,所谓五经就已经完了,加上四书去,世俗即称为九经。但鲁迅并没满足于这些应读的经书,“难得在‘寿家读书,有博学的先生指教,便决心多读几部‘经书。我明了的记得的有一部《尔雅》,这是中国最古的文字训诂书,……此外似有周礼,仪礼,因为说丧礼一部分免读,……不过尔雅既然是部字书,讲也实在无从讲起,所以先生不加讲解,只教依本文念去,读本记得叫作《尔雅直音》,是在本文大字右旁注上读音,没有小注的。书房上新书,照例用‘行计算,拙笨的人一天读三四行,还不能上口,聪明的量力增加,自几十行以至百行,只要读得过来,别无限制。因此鲁迅在三味书屋这几年里,于九经之外至少是多读了三部经书,——‘公羊读了没有,我不能确说。

除了读书,鲁迅在三味书屋里,还接受了比较严格的对课训练。对课,说得明白点,就是作对子,这是写作旧体诗的基础知识课。老师说三言,学生就应该对三言;老师说五言、七言,学生须相应地对上五言、七言。对对子,不仅要求词性相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而且要求平仄相对,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都有着一定的格式和规律。要想将对子对好,就须狠下功夫。既要阅读广泛,还要对词义有深入的理解。鲁迅后来回忆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下面就讲两个鲁迅对课的故事。

一次,对课之前,有位同学偷看到了课题,他不肯动脑筋去细想,便要鲁迅为他代对,鲁迅即随口答对“四眼狗。对课的时间到了,寿先生正式宣布当天的课题是“独角兽,那个同学便抢先站起来对了“四眼狗。鲁迅听了大吃一惊,他本来是随口说说,不过是想和同学开个玩笑,没想到那位同学真的用“四眼狗去对“独角兽。他想阻止已来不及了。寿先生一听,从镜框外瞪着眼,大声将那位同学斥责一番:“‘独角兽指麒麟,‘四眼狗是什么?胡闹!老师接着叫到鲁迅,鲁迅站起身对道:“比目鱼。对“比目鱼是比较贴切的,比起“四眼狗以及其他同学的“两头蛇、“三脚蟾、“八脚虫、“九头鸟来,自然算是佳对。这是他熟读《尔雅》的成绩。《尔雅·释地篇》中有“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寿先生听了鲁迅的回答后,想了想,便称赞道:“对得好。‘独不是数字,但是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却带有‘双的意思。可惜第二字都是仄声,总算难为你了。

还有一次,老师出了“陷兽于阱中的五字课题,鲁迅又很快联想到《尚书·武成篇》中的“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的句子,对了“放牛归林野,又得到了先生的嘉许。这段经历对鲁迅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在回忆这段少年生活时,他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偶成》,《漫与》,《作文秘诀》,《捣鬼心传》,这回却闹到书名上来了。这是不足为训的。从表面看,鲁迅似乎对“对课的积习有所微词,诚如唐所指出的那样:“其实他是有意用形式旧、含义泛的题目,隐藏尖锐激烈的内容,借此麻痹敌人,掩护作战,这是他斗争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也接受过“八股文的训练。本来,寿镜吾并不喜欢八股的陈词滥调,但考虑到学生应试的需要,他还得教,不过他选用的教本又与众不同。周作人说道:“经书早已读了,应当‘开笔学八股文,准备去应考了,这也由先生担任,却不要增加学费,因为‘寿家规矩是束修两元包教一切的。先生自己常在高吟律赋,并不哼八股,可是做是能做的,用的教本却也有点特别,乃是当时新刊行的《曲园课孙草》,系俞曲园做给他的孙子俞陛云去看的,浅显清新,比较的没有滥调恶套。‘对课本来是做试帖诗的准备工作,鲁迅早已对讲了五字课,即是试帖的一整句了,改过来作五言六韵,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味书屋的主人寿先生,对学生的读书抓得很紧,对“习字这门基础课同样也不放松。寿先生自己喜欢书法,因而对书法课,他十分重视,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老师的指导下,鲁迅对书法课也学得认真。据周芾棠在《鲁迅先生·三味书屋》一文里介绍:“三味书屋习写大字的时候,鲁迅总是一笔一划、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写下去。……六个字一行,当中写上‘x月x日周樟寿字。他从不敷衍了事,因此字写得最好,最工整,在同学中他是吃红鸡蛋(指红圈圈)最多的一个。

名师的指点,严格的训练,使鲁迅不仅在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为人处事、学习态度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定准则和良好习惯。他从不做损害别人的事,从不干恶作剧之类的事,更不贪小便宜。如“有些学生乘别人不在的时候,把蟑螂放到别人的书桌里去,让蟑螂把别人的书籍玩具咬坏。鲁迅从来不参加搞这些坏事情。据周梅卿先生说:有一次,书房里有一个同学在分送信纸,信纸上面印有花草,十分雅致好看。据这个分送信纸的同学说,是某某人送给他的。很多同学都收下了,独有鲁迅不肯要。后来才发现这些信纸是偷来的。寿先生知道后,就勒令分到信纸的同学把信纸全部交回,还给以打手心的惩罚。只有不贪便宜的鲁迅得到了先生的公开表扬,说他品格高尚。

严肃认真、自尊自重,有非常强的自我约束力,是鲁迅在三味书屋期间,养成的学习态度和品德。作为孩子,爱玩应当说是自然的,但鲁迅总是在正当的功课做完之后,且是在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下进行。他读书就读书,写字就写字,专心致志,目不旁顾,十分注重自己的行为。班上有的同学喜欢搞小动作,挤眉弄眼,哗众取宠,对别人的学习产生干扰。鲁迅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下了“君子自重四个楷书大字,既是对自我的勉励与约束,也是对那些喜欢干扰别人学习之人的暗示,希望他们不要影响别人。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先生的回忆,鲁迅最初进三味书屋时,座位离通向后园的门很近,爱玩的学生往往假托小便,在园子里去闲耍,只有被先生发现了,大声呼叫后,才回到课堂。鲁迅因离园门近,溜出去玩本非常方便,可他却不愿意,便向老师说,那里有风,请求换位置,于是寿先生就把他移到另一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迅对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真正体现了“君子自重的志向和品格,也显现出了他对学习认真严肃的态度。

进入传统美术世界

鲁迅从小对美术就发生了兴趣,他最先接触的是木刻或石印的民间年画,浓墨重彩,质朴有趣。大约六岁时:“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正是这些流传在江浙一带的民间年画,唤起了鲁迅对艺术的兴趣,从而将他带入了中国传统美术书籍的世界。

最早接触的书是插图本《山海经》。在从玉田老人读书时,这位老人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书中的插图:“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生动的介绍,激起了鲁迅的好奇心,也促使他想法一睹书中的图画。后来,保姆长妈妈终于给他找来了他日夜渴盼的书。这本书的图画,激发了鲁迅丰富的想象,对培养他个人的美术情趣有极大的作用。“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据鲁迅写的回忆文章和书信,以及其他人的回忆,鲁迅在离家去外地求学以前,还搜集到了《海仙画谱》、《古今名人画谱》、《天下名山图咏》、《梅岭百鸟画谱》、《阜长画谱》、《椒石画谱》、《芥子园画传》、《海上名人画稿》、《晚笑堂画传》等画册。

影写画谱,是鲁迅学习中国古代美术的一种独特方式。“鲁迅先生小时又喜欢描画,画的多是人物,从各种书上映画出来,后来订成本子。用的纸多是荆川纸,光,薄,透明。……笔老是北狼毫或‘金不换,都是狼(黄鼠狼)毛做的小形的水笔。这得感谢鲁迅的母亲。她是一位相当开明而慈祥的母亲,从不阻止孩子自由学习的志趣爱好。每当夜幕低垂,在母亲的房里,鲁迅就从自己的书箱里拿出书和画册,看会儿小说,看会儿画,然后就开始影写画谱。他影写过马镜江的《诗中画》两卷,“他描写诗词中的景物,是山水画而带点小人物,描起来要难得多了。但是鲁迅却耐心的全部写完,照样订成两册,那时看过的印象觉得与原本所差无几,只是墨描与印刷的不同罢了;他也写过王冶梅的《三十六赏心乐事》和附刻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后面的王磐的《野菜谱》。最值得一说的是他影写《荡寇志》和《西游记》中的绣像。影写《荡寇志》的事发生在鲁迅祖父科场案发之后。据周作人讲,祖父介孚公的事“给与家庭的灾祸实在不小,介孚公一人虽然幸得保全,家却是破了。因为这是一个‘钦案,哄动了一时,衙门方面的骚扰由于知县俞凤冈的持重,不算厉害,但是人情势利,亲戚本家的嘴脸都显现出来了。大人们怕小孩子在这纷乱的环境不合适,乃打发往外婆家去避难。尽管这一时期,鲁迅由于有人称他是“讨饭的而受到心灵的刺激,“但是在文化修养上并不是没有好处,因为这也正在那时候他才与祖国的伟大文化遗产的一大部分——板画和小说,真正发生了接触。明显的表现便是影写《荡寇志》的全部绣像。《荡寇志》是清代俞万春所作的一部七十回的长篇小说,主要写的是荡平梁山,将水泊人物一一诛灭的故事。从当时的年龄讲,鲁迅要真正理解书的内容,把握思想倾向显然是不容易的。他的兴趣在于书中的插图。此前,在家时,从家里的藏书中,他看过四本“百美新咏,因其画像中的女人几乎百人一面,十分单调,难有较大的欣赏价值;另有一部弹词《白蛇传》,上面的绣像看去也没多大情趣,加上法海和尚早已成为人们憎恨的对象,故绣像中凡有法海的图像,都被看者用指甲掐过眼睛,因而图画十分破烂。鲁迅在其大舅家见到的《荡寇志》“是道光年代的木刻原版,书本较大,画像比较生动,像赞也用篆隶真草各体分书,显得相当精工,与鲁迅以前所见的那些绣像相比,自然更能吸引鲁迅。于是,鲁迅买了纸来,“一张张的描写,像赞的字也都照样写下来,“这个模写本不记得花了多少时光,总数约有一百页吧,一天画一页恐怕是不大够的。我们可以说,鲁迅在皇甫庄的这个时期,他的精神都用在这件工作上。

同类推荐
  •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本书包括少年才俊出身世家、努尔哈赤起兵扩张、一统白山黑水、筑实力满蒙大联盟、用汉官增强民族大融合、铲除异己权谋内外、大漠北斗星陨落等内容共10章。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神级英雄

    重生之神级英雄

    想象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英雄联盟中英雄的技能吗,想象过拥有英雄联盟里的武器吗?周宁背着三相之力,左手拿饮血,右手拿无尽,腰上别着科技枪,左脚水银鞋,右脚轻灵靴,冷冷的望着眼前的万千敌人,开了影流的大,瞬间就扑了上去。先开皇子的壁垒,接上诺克的狂舞,开了剑姬的大,打开蛮子的怒火,施放剑圣的奥义,一顿狂批乱砍,眼看时间差不多,再开眼睛虫的射线,施放诺克的断头台,最后再加盖伦的正义之剑,接着继续影流的大,潇洒回头,拍一拍衣袖,拂衣而去。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周宁冷冷一笑,掏出要上的科技枪,朝天一枪,加农炮幕轰击全球。这一切尽在英雄联盟系统,看重回十四岁的周宁,在拥有超级系统后如何狂酷炫霸吊炸天,携美泡妞一路高歌。
  •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e State of Greec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UCYDIDES, an Athenian, wrote the history of the war between the Peloponnesians and the Athenians, beginning at the moment that it broke out
  • 大扬创世

    大扬创世

    二十一世纪数理化奥林匹克金牌得主张晨,高中毕业后即将踏上北上的名校。然而在一场意外交通事故中,其灵魂进行了穿越,附体到了一个仙侠世界的颓废公子哥身上。为了能重回地球,履行与佳人的约定,通过自身的才智与不懈的毅力,以及造化加身,法武双修,逆天改命,终于一步一步踏上强者之巅。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TFBOYS的花之密语

    TFBOYS的花之密语

    八人因为一次偶遇以花作为约定。卻忘记不了彼此,又因为某种原因穿越了。这本小说,我原本打算写完恋爱星才写。刚上Facebook的时候,发现上面有个群说TF的壞话。借这本小说来说明TF和EXO,也可以當朋友不是竞争对手!!他们可以互相讨论来增进友情,我只希望黑粉,别再互相说TF和EXO他们。
  • 腹黑王爷绵羊妃

    腹黑王爷绵羊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众多人群中最普通的一个,却因为一时贪吃,被爆米花卡住而气绝身亡,来到了地府。一见黑白无常就被送走了。一朝穿越变成了琅琊大陆望月国丞相的嫡女,看她一个来自未来的小小吃货将在这古代混得生龙活虎,风生水起。他,冥月宫宫主,冷酷无情,杀人于无形。却在她面前腹黑、闷骚,他的手下都被他雷倒了。有兴趣的亲们记得加本书专属群哦!我是爱你们的羊羊,摸摸大哦!本书专属群:463410436
  • 最牛校花保镖

    最牛校花保镖

    看上我家小姐?过了我这关再说。想泡我家小姐?过了我这关再说。
  • 若许一世,为何负情

    若许一世,为何负情

    她是他买来的,被买来的她只能默默地服侍他,他只当她是个玩具,并没有太多的在意,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他们好像互相爱上了对方,可是谁都没有说出来,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一次次的拯救,谁先会对谁把爱说出来呢?想要知道更多的进来看看吧.
  • 七月上夏天

    七月上夏天

    他是奥斯卡影帝、阳光暖男尚皓天,他是温柔多才的男团主唱林锦辰,两个娱乐圈新势力、拥有粉丝无数的花样美男,却都为她心动,而她的选择又会是什么?在七月上的夏天,一切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