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运输连,一个新的难题摆在雷锋面前:“我能补上拉下的课程吗?”
运输连一、二排是老兵排,三排是新兵训练排。雷锋被分配到三排学习开汽车。当时新兵排的同志已经学了一个多月,汽车理论课差不多已经学完,眼看就要开始学习实际驾驶了。
雷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刻向三排长(兼汽车教员)反映了自己焦急的心情。
“排长,你可得赶紧帮助我呀!”
三排长给他一本《汽车驾驶》课本,说:“咱们一块学吧。你下连晚了,光着急没用,一时上不了工地,晚几天就晚几天吧。”
“晚几天怎么行!”雷锋已经到工地去看过了,一、二排的老同志夜以继日地驾驶着汽车,为工地载运各种建筑材料。雷锋怎能甘心晚几天?
怎样才能赶上被拉下的课程呢?雷锋虽然开过拖拉机、推土机,但时间都不长,再说开汽车和开拖拉机、推土机不可能完全一样。他便把汽车的构造、各种机件的性能和操作的方法,同拖拉机、推土机做了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车场上一百空车,他就拿着笔记本爬到车上,钻到车下,对照着机件一件一件地熟悉它、掌握它。这样,他很快就把汽车的原理、构造和汽车的特点摸得一清二楚。
按理说,熟悉汽车的原理、构造后,接着就该上车学驾驶了。但是,由于连里运输任务重,许多教练车都被调到第一线参加工地施工去了,这样一来,用于学习的车就很少了。而新兵排二三十人,每人每天轮流驾驶不了一次车,这可怎么办呢?
新战士小韩提醒说:“你们看过六班做的那个汽车模型吗?咱们能不能造个教练车?”
王大个子不以为然地说:“汽车模型像个玩具似的,能解决你的驾驶问题吗?”
小韩冲着大个子说:“你再想想嘛!”
雷锋想了想,脑子开了窍,明白了小韩的意思:“你是说,他们能做汽车模型,我们就不能造个汽车教练台?”
小韩说:“就是嘛!咱们造不了汽车,造个教练台总可以吧。
王大个子也来了劲头。他们按照教材画了一张汽车教练台的设计图,得到三排长的支持后,就按图需要找来一些废旧物品,大家动手,你当木匠,他当铁匠,丁丁当当地,不到两天,就把它造出来了。在安装方向盘时,雷锋用砂纸把它擦了又擦,涂上黑油漆,就跟新的一样。
小韩问:“你把它打扮得这么漂亮干什么?”
雷锋说:“汽车开得好坏,全靠掌握方向盘。”
小韩听了连连点头说:“你真够细心的……”
做好的汽车教练台放在宿舍门前,新兵排的同志对它很感兴趣,这个上去练一练,那个上去学一学,都说和坐在教练车上学原地驾驶差不多。雷锋抓紧一切时间,坐在教练台上反复练习踩油门、踏离合器、挂挡、掌握方向盘,就像开动真的汽车一样。
运输连高指导员听了三排长的汇报,在全连军人大会上表扬了雷锋刻苦钻研技术的精神。
一个月后,经过考核,雷锋成了一名合格的汽车兵。五月间,连队决定把他从新兵训练排调到二排四班,交给他一台13号军用卡车,批准他跟老同志一起上工地,小韩给他当助手。当他亲自为工地运去第一车水泥的时候,宏伟的建筑工程已经打好地基开始砌砖了。他感慨地对四班同志们说:
“哎,我来晚了!”
“怎么晚呢,你是从新兵训练排最早一个下战斗班的,真是后来居上啊!”四班的同志都很佩服这位新来的战友。
一次出车前,雷锋和助手小韩在检查车辆时,发现一个豆粒般大小的火花塞帽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小韩着急出车,便找来一个新的火花塞帽,说:“把它换上,赶紧出车吧,今天任务很重!”
“任务重也不能这样走。”雷锋想,若是火花塞帽掉进汽缸里,马马虎虎把车开出去,就会发生事故,给国家造成损失。他说:“不找到这个火花塞帽,我们决不能出车。”
小韩见他这样坚决只得跟他一起将车辆机件拆开,细心查找,终于在汽缸里找到了火花塞帽。这件事使小韩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心想,如果不是雷锋坚持要找,出了车非出事故不可。
当雷锋总结这一段学习体会的时候,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只要人听党的话,车子就会听人的话……事实证明,只要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车子就会听使唤。平时不愿下苦功,不肯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想车况好,那就像坐着不动,想让苹果掉在嘴里来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还写道:
从内心往外说,我时刻都想多学点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说:“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今天,我为人民的利益,阶级的利益,革命的利益,多学点本领就更有必要了。所以我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学到真本领,就是为此目的。
据运输连附近建设街小学有个姓贾的小同学说:一天,他去工人俱乐部看电影,开演之前,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位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厚厚的书。他往前凑了凑,想看看究竟是本什么书使这位解放军叔叔这样入迷。他探过头去一看,原来是一本《毛泽东选集》,再看看读书人,竟是他们学校的辅导员雷锋,他惊喜地说:
“雷锋叔叔,这么一点时间,你还看书啊!”
雷锋回过头来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看一页是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怎么能行啊!”接着他问小贾:“你对学习抓得紧吗?”
“不紧。”小贾不好意思地说。
“不抓紧可不好。”雷锋亲切地说,“你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幸福啊,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时间都看书。可是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然,时间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高指导员从营部开会回来,见他还坐在连部埋头读书,就说:“雷锋啊,学习好,但也要休息好,都快半夜了,怎么还不去睡?”
雷锋见指导员回来了,马上站起来说:“我想把这篇文章读完再睡。”
高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就说:“今天太晚了,明天还要出车呢,睡去吧。”
“好。”雷锋一边答应,一边收起了书,心想指导员忙了一天,也该休息了,便拎起挎包走了出去。
连部办公室的里屋就是高指导员的宿舍,他进屋睡了一觉,醒来一看,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原来是雷锋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仍然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埋头看书。
高指导员怕雷锋熬坏了身体,便披上衣服悄悄走到他身后,见他正在《矛盾论》单行本第五页的书边上写着:“……外因是条件,内因作决定,要想求进步,主观多努力。”
高指导员钦佩地点了点头。这时,雷锋发现高指导员在身后,连忙站起来说:
“指导员,我影响你休息了。”
“没有。”高指导员关切地让他坐下继续写,同时拿起他读过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翻看着:他读得多么用心,多么仔细呀,几乎每一篇每一页都画了一些学习要点,边边角角上还写着一些阅读心得。这些心得多半写得比较简单,有的只是一两句话,甚至三两个字,例如“好!”“牢记!”“就这样办!”等等,无不凝聚着雷锋对毛泽东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厚感情,并充分体现着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高指导员想:雷锋这种学习精神是相当可贵的,应该在全连干部战士中加以提倡。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最后一节的空白处,雷锋写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给我们换来了幸福。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和学习,没有理由不改正缺点和错误,没有理由只顾自己不顾集体,没有理由只顾个人眼前利益,而忘记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最大利益。”
翻开《为人民服务》一文,雷锋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道:“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雷锋见高指导员翻看起来没个完,想到领导明天还要工作,就说:“指导员,别看了,你该休息啦。”
高指导员看看表:“哎哟,赶快睡觉!明天你要出车,我也要上工地。”
等他们躺在床上,已经是后半夜两点了……从此,雷锋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更加扎实,而目把全班同志都带动起来了。
他常听到有的同志说:工作这样忙,实在没有时间学习。他就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同志们十分赞扬雷锋的这种“钉子”精神。正是他的这种“钉子”精神,促进了全连干部战士在完成繁忙的运输任务的同时,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这对战胜60年代初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