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4300000009

第9章 武则天(1)

命运与心机

武则天大约是在唐高祖在位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的春天,出生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取名武照。

少女武照出落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风声传到皇宫里,好色的唐太宗立即下诏,把她召进了宫里。

皇帝召她来侍寝,不由自主就被她给迷住了,亲昵地叫她“媚娘”,封她为“才人”。

才人的地位,在皇帝的侍妾群中,是属于比较低下的。她们平时在后宫里掌管食宿礼乐之类的事务;在帝、后外出时,才人也须随行陪侍。有时候,她们还跟从帝辇到皇家猎苑,奔走在丛林山野间,甚至凑趣助兴,也骑骑马,射射箭,博得帝王的开心。

但是,武才人毫无疑问还是受了冷落,皇帝似乎早就把她给忘了。她从十四岁入宫,一直到二十六岁,始终混迹于普通的宫人中,做了十二年的才人,没有半点晋升的指望。

唐太宗总共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其中,皇长子李承乾、皇四子李泰和皇九子李治,以及第五皇女长乐公主、第十九皇女晋阳公主、第二十一皇女新城公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同胞兄妹。

日子一久,在侍奉太宗皇帝的官人中,武才人引起了太子的注意。

李治这一年十八岁。

温驯的皇太子,同他年老阴鸷的父皇太不一样了,武才人对李治动了心。她很快就让这位涉世未深的青年坠入了情网。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以后,唐太宗不断地生病。痈疽、胃病、感冒、风疾,害得他刚从病榻上爬起,过不了多久就又躺倒了。说来也真是凑巧,皇帝像这样没完没了地害病,倒是替太子和武才人的来往,创造了不少的机会。

正当太子和武才人暗中留意对方的举手投足、顾盼神情的时候,灾难从天而降,武才人大祸临头了。

入夏以后,太宗迁往骊山绝顶的翠微宫避暑。随行的人员中,有太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还有宫人武才人。

唐太宗的痢疾越来越重,太子一连几个昼夜不离父皇左右,端盆端水,服侍药膳,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而太子和武才人的亲密接触,就发生在这样的地方。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在他前来避暑的翠微宫含风殿,因腹泻而死。

不久,武才人和后宫里没有子女的先皇姬妾们,被送到感业寺,落发为尼。

感业寺,又叫安业寺或灵宝寺,在唐朝是一座不太出名的普通寺庙。李世民死后,后宫里凡是被先皇宠幸过而又没有生育子女的内官,一律要离开皇宫,出家做尼姑,每天在佛堂里敲着木鱼颂经,为死去的皇上祈求他在阴间的福祉。

武照一踏进感业寺的门槛,最先要做的事就是——剃度。

剃度是佛教用语,意思是给准备出家的人剃去头发,成为比丘(和尚)或者比丘尼(尼姑)。

寺庙里的生活,单调而又乏味。一天之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跪 在蒲团上,手里敲着木鱼,拿着经卷念经。有时候,还要做一些杂事,包括像劈柴、担水之类的粗活,也是尼姑自己来做。

除此而外,还有一门必修的重要功课:打坐。

打坐就是静坐,是佛教修道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训练僧尼摆脱一切杂念,使心灵和思想在绝对的宁静中,达到空灵忘我的境界。

武氏很快就厌倦了这日诵黄卷、夜伴青灯的寂寞生活。她把打坐的时间,差不多全都用来回忆往事,回忆同太子的那段私情。

转眼就到了先皇的忌日,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 上香。

唐高宗选择一座尼庵行香,这实在不能不让人觉得,他是有意安排了与武氏的会面。因为他不可能不记得,有一批旧宫人,一年前曾被发落到感业寺,出家做了尼姑。

没有人会想到殿堂里的贵人是当今圣上,李治当然不能用皇帝的身份来惊动这座小庙。他不知道那些穿着同样缁衣剃着光头的比丘尼中,哪一个是当年的武才人。事隔一年,李治担心自己已经认不出她了。

李治叫不出武氏的法号,管事的老尼也不知道她的俗名。“该怎样开口向她打听武氏呢?”李治想了一下,故作随意地问起,去年宫里送出一批富人,是不是全都在这里修道?

老尼一听李治的问话,对他的来历已经清楚了七八分。她请贵人到客堂小坐片刻,自己走在前面导引。这时,早有一个小尼姑奉了她的指示,去找一个从宫里来的人到客堂侍候。

她要找的人,正是武氏。

武氏没想到高宗皇帝竟然从天而降,端坐在客堂里。一见之下,她喜极而悲,顿时泪如雨下。

李治一眼看到武才人没有青丝的头、没有粉黛的脸,也禁不住悲从中来,掩面而泣。

李治走了。武氏相信她还会再见到他。

回到宫里,李治情绪低落,显得很不开心。王皇后见状,颇起疑心。她叫来皇帝贴身的宦官,盘问究竟出了什么事。宦官就把感业寺里发生的那一幕,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向皇后绘声绘色描述了一遍。

皇后这阵子,正被恃宠骄纵的萧淑妃气得不得了,由于无计可施,怎么也奈何不得她。

想到这里,王皇后忽然心生一计,想出了对付萧淑妃的办法。把武照接回宫。

王皇后亮出挫败萧淑妃的一张王牌——武氏进宫了。

武氏进宫以后,暂时留在皇后身边,专一服侍皇后。王皇后待她很好,赏给她不少衣物发饰、脂粉胭红,而且并不支使她做这做那,反而常常精心地把她打扮起来,带她一道同出同入,形同姐妹。

天真的王皇后,心中十分得意,她暗自以为,这一下萧淑妃是输定了。

王皇后不断地在皇上面前大说武氏的好话。这当然正中了皇上的意——李治巴不得把武媚娘尽快地提拔起来,也好名正言顺地专宠于她。

果然,没过多少日子,武氏被封为昭仪,位居九嫔之首,仅次于四妃,几乎快要与萧淑妃平起平坐了。

这一下,不仅是萧淑妃,就连皇后本人,也忍不住感到吃惊了。

更让她们吃惊的是,武昭仪怀孕了!

不久,高宗的第五个儿子、武昭仪的长子李弘出世了。

虽然王皇后把自己的养子扶上了储位,但是,她本人的失宠,却没有由此而得以避免。更糟糕的是,武昭仪一反当初对她的谦卑和恭顺,竟然开始不把她放在眼里!

就像当初奈何不得萧淑妃一样,不论武昭仪怎么无礼,王皇后都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皇上处处袒护她,谁都不可以说她半句不是。

皇后这才明白,自己办了一件天大的蠢事。

王皇后思前想后,决定去看萧淑妃。然后,两人前嫌尽释,合谋联手对付武昭仪。

武氏既然已经被王皇后接进宫里,再想排挤她,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皇宫里几乎无一日无是非。尤其是后宫,清一色的女人天下,常无事也能生非,连屋子里的盆罐都有耳朵。

王皇后的一举一动,早在武昭仪的掌握之中。

武昭仪的小耳朵,已经把王皇后的行踪及时地向她作汇报。她猜出了皇后的意图,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武昭仪眼下急于要做的事,是想办法实现她家族的荣耀。至于王皇后和萧淑妃,她料定她们一时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所以暂时先不予理睬,由着她们去闹。

自从五皇子李弘出生以后,萧淑妃便主动接近皇上。她收敛了自己的小性儿,缓和了同皇上对峙的僵局。恰在这时,武昭仪再度怀胎,侍寝不便,于是,高宗又开始重新临幸萧淑妃的寝殿。

武昭仪似乎并不反对皇上到淑妃那儿去。只是,高宗每次离开她的时候,她总是做出一付担惊受怕的样子,仿佛大祸将要临头,她同皇上明朝再也见不到了似的。

高宗不明白武昭仪的不安从何而来,也不清楚那种引起她不安的危险,究竟是什么。待要走吧,她这个样子,实在让那软心肠的皇上心里放不下她;待要不走吧,她又好心好意地,一个劲儿地催他去看淑妃。

最后,皇上只好安慰她说,明天一定早早赶来看她。然后,狠狠心,走了。

说来也真是怪事。皇上难得来一趟淑妃的寝殿,可是,一到这里,要么就碰上皇后,要么就是听淑妃没完没了地数落武昭仪的不是——又是说她忘恩负义,又是说她不懂上下尊卑;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她竟然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里,无缘无故就顶撞皇后。

皇上耐着性子,听完了淑妃为武昭仪罗列的左一桩、右一件罪过。他一言不发,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皇上确信武昭仪正在遭人暗算。

因此,任皇后和淑妃说什么,皇上就是不听——不但不听,反而怪罪她们待武昭仪不公!

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人,白忙活了一场。不仅没能扳倒武昭仪,自己倒先碰了一鼻子灰。而武昭仪呢,在她们面前,更加神气活现了。

唐高宗的第八个孩子呱呱落地,是个像母亲一样动人的小公主。皇上一看见她,就乐得眉开眼笑。王皇后也来看小公主,武则天利用这个机会,弄死自己的女儿,设计害皇后。皇帝也相信了。

王皇后听说皇上怀疑她是凶手,不由得又惊又急,又急又怕。

高宗李治,自从失去小公主以后,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王皇后废掉。

太尉长孙无忌可以左右朝中的局势。凡遇重大事件,他的意见,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比如像废后这样的大事,没有他的点头,高宗还是不敢自作主张。

过了一年,武昭仪给了皇后最后的致命一击。

这一次,是因为厌胜案。厌胜,是古代方士的一冲巫术,通过诅咒的方式把别人置之死地。

一种说法,是武昭仪诬告王皇后和她的母亲柳氏,把巫师请入宫中,施庆胜妖术;另一种说法,是王皇后失宠以后,内心不安,她的母亲替她请巫师施法术,被人察觉后告发。

高宗认为,王氏身为后宫之主,居然带头在宫里大搞这种乌烟瘴气的邪术妖法,可见她平日里的行为如何失德。可元老派那班死顽固,硬是说皇后没有大的过失,不能把她废掉。她谋害小公主,又要咒死武昭仪,难道这过失还不够大吗?

高宗气恼地想,你们不是都反对废后吗?好,朕就先替你们留着她;可是朕要加封武昭仪,给武昭仪一个相当于皇后那样的地位。

皇上的设想,是在正一品的四妃之一,再加上一个新的名号——宸妃。

“宸妃”这一封号,大有同皇上平起平坐的意味。

有人因看好武昭仪的前景而站出来替她说话了。李义府官居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唐朝中央政府负责起草诏书的官员,正五品上李义府出身贫寒,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只能凭借他的学识做点舞文弄墨的事情。平时待人一团和气,未语先笑,背地里却心毒手狠,让人不易防范。所以,人说他笑里藏刀,并因此而送了他一个“李猫”的绰号。

李义府找到与他私交不错的王德俭,问他是不是可以帮忙想出一个办法。

这王德俭恰恰是许敬宗的外甥。前一阵子,他的舅父为了替武昭仪说话,挨了长孙无忌一顿好骂,这口恶气至今没出。于是,王德俭便想把李义府推到反对长孙无忌的作战前线,他给李义府出主意说:

“圣上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又恐怕招致宰相群臣的反对,故此犹豫未决。阁老若能上表请求圣上,立武昭仪为后,那么,日后必有大富大贵。”

这天,正好该轮到王德俭在中书省值夜班。他就让李义府代替他当班,利用这个时机,连夜上表,请求立武昭仪为皇后。

高宗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到有人深夜叩阁,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接过上表一看,原来是臣下奏请改立皇后。

像这样公开支持皇帝易后的上表,确是独一无二。那上面说,废皇后王氏,改立武昭仪,乃民心所向,圣上应顺从民意,早做决断。表文字字恳切,每一句都说到李治的心坎上。

高宗将表文通篇阅过之后,喜出望外。立刻传旨,召李义府进殿面议。

李义府得了皇上的重赏不说,武昭仪又派官使悄悄到他家,另送了一份谢礼。

不久,李义府升任中书侍郎,正四品上。

中书侍郎,是唐代机要之司——中书省的实权人物,同皇帝的关系极为密切。

李义府的升迁,给长孙无忌的反对派、以及惯会察看风向的一班势利小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希望,他们纷纷开始倒向武昭仪。

不久,废后诏书颁布了。这之后的第六天,也就是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十九月,唐高宗又颁下了新的诏书——册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接下来,还该有一个隆重、盛大的册立大典——这不仅是为了新皇后的名正言顺,而且,更重要的,这是武氏在天下人面前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同类推荐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 朱元璋:威猛浑厚

    朱元璋:威猛浑厚

    中国历朝历代的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一部非凡的传奇,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非凡中的非凡,传奇中的传奇。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威猛浑厚:朱元璋》主要讲述朱元璋如何统一全国,结束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如何在立国之后,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如何解放奴隶,改变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阅读《威猛浑厚:朱元璋》,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热门推荐
  • 一克拉自由

    一克拉自由

    自由,其实很简单。想喝水时可以喝水不必喝酒,想坐着时可以坐着不必躺下,这就是自由。自由,其实很难。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站在比我们更高一点的地方显示他们的威严,彰显他们的高贵,从而践踏我们的尊严。人们总说一山更比一山高,天外有天不自扰,走出一个圈又是一个圈,推倒一座山还有一座山,但那又如何。我只愿一心追寻我的自由,哪管它到头来是否梦幻空花一场。选择去生,选择去死,选择我“不愿选择”的自由。
  • 累了就放手

    累了就放手

    原来,一切早就注定,我和你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我何必要做多情,我会报复你,但是最后我还是输了。。。回到前世寻找真爱,找到那把钥匙!
  • 守护甜心和查理九世之歌声凄凉

    守护甜心和查理九世之歌声凄凉

    本书是查理九世和守护甜心结合,不过还是查理九世的元素多一点。。。嘻嘻嘻
  • 较量之女神篇

    较量之女神篇

    我们不可能再每日相伴,日日相处,她也不可能再日日倾听我的心声。但在我心灵的最深处,会永远有她的一片空地,在我想她的时候,她的声音也将会不绝于耳,因为,我的心中,她已经烙得很深很深,不可抹去。谨以此献给初中的女神。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做人的糊涂哲学

    做人的糊涂哲学

    “过程糊涂、结果不糊涂,表面糊涂、心里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人糊涂哲学的精髓。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抑为人的态度,这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世人会耍小聪明者居多,事事、处处、时时,都在争名夺利,争功诿过,却往往因小失大;而有大智慧者,则知道该舍小利时,便舍小利;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
  • 阴胎之王者归来

    阴胎之王者归来

    “叮铃铃”一声电话铃声在偌大的房间里响起。林菀,跟平常一样接起了电话。“喂。”“你的孩子有危险!”电话里传来了一阵陌生男人的声音。林菀,心中一惊,看了看摇篮里正在熟悉的小孩,松了口气。便挂了这个无稽之谈的电话。第二天,林菀一想到那个电话,心中依然十分的不安。当她去查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时,结果却让她了冷汗之下,因为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正是她家。那么,昨天那个陌生男人到底是谁......
  • 云端的呼唤

    云端的呼唤

    讲述了一个单纯爽朗的女生林默在高三时期遇到了一个神秘人物,对方一直在她的日记本上与其对话,但后来突然消失。四年后,林默大学毕业,开始进入社会,面临工作、感情、挣钱这些现实的问题与选择时,就在她各种纠结、各种疼痛的时候,一个人突然进入了她那卑微平凡的生命中,而这个人正是四年前消失的神秘男子,更为神秘的是,这个男子来自外星,就此,一段奇幻、虐心又甜蜜的旅程开启了。
  • 无上寿福

    无上寿福

    千山万水,神灵尊崇,登天九阶,无上大道。福如东海老王八、寿比南山大石头,死活不论、让敌人自个咯血去吧!
  • 望仙争霸

    望仙争霸

    天下太平久矣,七派大体相安无事!世间苍茫,永远不缺野心家……是正,是邪,或是魔,真的能分清吗?无论正邪,唯至强至圣者方可入望仙殿!……………………………………………………邪派弟子陈小林,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走上了荆棘密布的修仙之路……入魔、成仙、最终化人!风萧萧,雨涩涩,爱的人,恨的人,最后只剩梦里的那个人!…………………………………………………………本书作者郑重承诺:无论如何,绝不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