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700000003

第3章 洛克菲勒(1)

1.少年商人初露锋芒

洛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者约翰·D·洛克菲勒,于1839年7月8日生于纽约州西部地区的一个农场里。

在小约翰11岁这一年,父亲大比尔(威廉·洛克菲勒)涉嫌施暴家里的女佣被起诉了,当法庭要传他时,大比尔就逃出去了。

自从父亲失踪了以后,作为长子的约翰自然就担起了家里的重担,他得在田里帮忙,有时还要挤牛奶。约翰把自己的工资按每小时0.37元计算,全都记在本子上,准备父亲回来时再向他结帐。当时,约翰就读于一所十分严格的私立中学。又是学习,又是劳动,回家吃过饭,他倒下就睡,头脑里怀着对父亲的思念和疑问,进入梦乡。

一天深夜,父亲回来了,小约翰拉开门,说:“要不要叫醒妈妈?”

父亲默默地摇摇头,仁慈地看着渐渐长大的长子。

“这个是给你的。”父亲又象往常一样把三张1元的新钞票塞到约翰手里,俯下身,吻了吻他的额头,微笑着说:“去睡吧!我的儿子。”

“爸爸,太谢谢你了。”小约翰欢天喜地,毫无睡意,说:“这些钱,我还要存起来,派用场。”

“你的瓷罐里,大概存了不少钱吧?”

“我贷了50元给附近的农民。”小约翰满验骄傲的神情。

“哈?50块呵?”这下父亲惊讶了。“一年利息7.5%,到了明年就能拿到3.75元的利息,另外我在马铃薯田里帮你的工,每小时0.37元,明天我把本子拿来给你看。其实,像这样出卖劳动力是很不划算的。”

小约翰毫不理会父亲的惊讶,滔滔不绝地说着,一副精明商人的口气。

1853年,父亲把全家大小迁移到克利夫兰。克利夫兰那时像个湖滨商港,客货轮船白帆轻扬,来往于港口。洛克菲勒放学后常常到码头闲逛,看商人做买卖,他常独个儿站着,凝视着那一片熙熙攘攘的忙碌景象。

1855年9月26日,约翰开始了人生的新里程,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薪水是每周3.5元。

“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人生只是钱!钱!钱!在美国尤其如此。”父亲每次回来,总是不厌其烦地给约翰洗脑,向他灌输金钱意识、商业意识,约翰深受父亲的影响,便决定中途辍学,早一天从事生意,他一直很想投入这个多彩的实业世界。

于是,念完了高二以后,约翰便去念了3个月的商业专科学校。

3个月的速成教育,仅学会了会计和银行学,之后他寻找职业。他敲过银行经理的门,找过他从小就不喜欢的铁路公司,小商店他不愿意去。几周烈日下的奔波,他终于找到一家叫休威·泰德的公司,这是一家兼营货运业的中间介绍商,他的工作是会计助理。

1855年9月26日,后来成了他个人日历的喜庆日,他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来纪念,他后来回忆说:“就在那儿,我开始了我的商业生涯。”

丝织高帽,条纹牛仔裤(大概是向父亲借的),背心上挂着金链子。这是约翰第一次上班时的装束。人们后来回忆他说,16岁就已经很有派头。他虽然是个新手,且只经过3个月的专业训练,但他却显得那样老练,那样有条不紊,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除了公司的账簿,他当时还另备了一个自己用的账簿,封皮上写着“总账A”,看来比公司的账簿还重要。他在领到第一周薪水之前,在第一页支出栏记着:手套1双2.5元。五大湖地处美国北部,冬天很冷,于是约翰决定买一付手套。在下面的支出栏里还有:教会奉献0.1元,救济贫困男子0.25元,救济贫困女子0.5元。

约翰是一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徒。

虽然每天面对着桌子,未免枯燥,但约翰却把这看成是学习生意的绝好机会,他可以听到休威和泰德谈有关出纳的问题,这可是生意的秘密啊。

约翰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会计人员,每当水电工来清款,老板大都是清多少就付多少,他却要把每一项目仔细查清后再付款。一次公司高价购进的大理石竟然有破损,约翰于是到一家家的运输公司去要求索赔。休威极为欣赏约翰的这种处事能力,于是把月薪调整到25元,第二年又把年薪升为500元。

后来泰德退休了,休威少了一个伙伴,于是更加器重约翰。约翰除了会计工作,还兼与铁路公司和船运公司的外交工作,是休威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约翰在休威公司一共服务了3年半。在第三年里,他自作主张地收购了小麦和火腿。“约翰,你是怎么搞的,竟自作主张买起小麦来了。我们公司是以居中介绍抽取佣金和办理货运来赚取利益,投机的生意可是从来不做的!”休威埋怨地说。

“董事长,根据新闻报导,英国即将发生饥荒,现在趁机把货运到纽约再出口,一定可以赚大钱。另外,我还订购了80桶高级火腿肠呢!”约翰为自己颇有预测的经营头脑而得意。他不止收购小麦、玉米,还购进肉干、火腿等加工食品,甚至还卖食盐。不久,英国真的发生了饥荒,休威公司把囤积的货物向欧洲出口获得了巨额利润。一时间,约翰成了古亚和加河一带人们谈论的对象。

掌握信息,把握机会,敢于冒险。这是约翰踏入商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他认识自我价值的契机。

“请把我的年薪调整为800元。”约翰向老板提出加薪请求。但休威却拒绝他说:“难于从命”。

他料到会有这个答复,他已决定自己创办公司了,这才是他施展才华的抱负。

19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和一个叫克拉克的青年合伙开办了一个谷物和牧草经纪公司。两人商定资本只需4000元,每人出2000元。约翰当时口袋里只有一张800元的存折。

怎样凑齐这2000元呢?约翰想起了父亲。

“爸爸,你不是答应过我,说等我21岁时就分给我1000元遗产吗?现在就给我,好吗?我正需要它呢!”约翰满脸娇气地对父亲说。

“可是,你离21岁还差16个月呢!”

“那还不是一样,迟早还是我的嘛!”

“嘻嘻,那可不一样,你要提早提取也可以,但得扣除16个月的贷款利息,年息算10%好了”

“太谢谢你了,爸爸!”约翰一跳三尺高。

“不,道谢尚早,等你赚了钱再谢我。谷物、粮草、肉品的经纪商是一定很有前途的。要知道,东部的食品需求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是要卖给欧洲的!”约翰赶紧纠正父亲的话。

“欧洲?你是说要把谷物、肉品都运到英国、法国去?”父亲惊讶不已且大惑不解。

“是的,爸,是运到欧洲去。”约翰平静地回答了父亲,大比尔呆住了,不相信19岁的儿子竟有这么大的气魄和自信心。

约翰的新伙伴克拉克是个爱摆架子的自负家伙,在约翰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国际人士的样子,张口就是英国(他是英国人)。30岁的克拉克教训约翰说:“没说的,英国和欧洲的情况我很了解,不懂事故的你跟着我干就行了。”

克拉克那种优越神情真让约翰受不了,但既然合伙,为了事业,约翰还是忍下来了。

开业不久,公司遇到倒霉事。中西部的农业区遭到了霜害,作物几乎没有收成,农民用来年的谷物作抵押要求他们付定金。

一听要付定金,克拉克吓坏了,别看他平时牛皮吹得大,其实胆小无能,一共4000元资本,怎么能付定金呢?克拉克一时无措,一些同业经纪商也纷纷倒闭了。

约翰沉住了气,他去找教会认识的朋友、某银行的总裁汉迪,请求贷款。他从银行贷得2000元回来,“国际人士”克拉克再也不敢以老大自居了,他们的地位换了个儿。

在他们的辛勤经营下,第一年营业额为45万元,获纯利润200元。

正如约翰·洛克菲勒所估计的,第二年他们的利润高达1700元,不是预定的3倍而是4倍。在他们结账后仅2周,南北战争爆发了。

这时欧洲正好发生寒害,农产品价格上升了好几倍。在这种形势下,约翰·洛克菲勒成了借南北战争而发大财的商人之一。

2.细心谨慎涉足石油

洛克菲勒只身一人到了石油产地,石油的生产情况和行情,使敏感的洛克菲勒凭直觉意识到石油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途,他决意投入到这新兴的产业中去。

洛克菲勒并不盲目蛮干,他几次去产油区实地勘察,密切注视着石油的涨落行情。最后,他对老伙伴克拉克说:“现在动手为时尚早。”“为什么?”克拉克很不服气地问道。“挖出那么多的油,行情只有往下跌。”洛克菲勒平静地说,“看样子还得跌。”他冷冷一笑,又说:“挖油的人全是笨蛋,不看行情,只顾疯狂地挖油。”“你不是说石油很有潜力吗?”“那当然了,但现在时机没到,行情还会向下跌,还不到涨的时候,所以现在不能动手搞。”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虽然油市不再暴跌,但稍一回升就会再跌,正像他当时分析的: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尚有限,加之往外运输不利,毫不控制的盲目开采造成了生产过剩。

在人生的马拉松赛上,让别人打头阵,找准机会再迎头赶上是很明智的。“不管打先锋的如何吹牛,绝不可盲目下手。”洛克菲勒做中间商时一直把这句话当座右铭。

南北战争爆发了,洛克菲勒暂时放下了石油,依旧向欧洲贩卖着中西部的食品。这时,单是华盛顿政府对这些食品的购买就远大于供给。这时,长洛克菲勒8岁的佛拉格勒又同他一起经营贩卖北军需要的食盐,于是约翰·D·洛克菲勒便同享利·佛拉格勒因贩盐而暴发,成了南北战争时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石油行情继续暴跌,由每加仑0.22元的最低价跌至0.13元/加仑。没过多久又跌到1桶0.35元,每桶化加仑,l加仑连10分钱都不到,简直就同水一样贱。

油井的所有人为阻止这疯狂的下跌,换回损失,相约把每桶油售价定为不得低于4美元。

这是生产者的自卫本能,我们现在称之为“产地卡特尔”。生产过剩和行情暴跌,使卡特尔方面不得不减产,否则价格不能回升。可这样一来就没人购买,大量滞销是必然的。

一桶油才卖0.35元,而运费却要花3块钱,运输也成了石油滞销的症结所在。冷眼旁观的洛克菲勒计算着:一桶油的运费是30美分,而一桶只卖0.35元,所以“产地卡特尔”卖一桶4块钱也赚不了多少,这是洛克菲勒一直未插手石油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生产秩序混乱,掘钻设备落后,连接生产地与消费城市的运输管道不良,所以很难获取巨额利润。

这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洛克菲勒的预料之中,是他期待已久的事。23岁年轻老成的洛克菲勒有一句创业的名言:“打先锋的赚不到钱”,这是他一贯的策略与哲学。人生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开始就跑在前面的大多不能赢得胜利,等待时机,迎头赶上,往往是得到冠军的马拉松选手的共同经验。洛克菲勒深诸此道,的确高人一筹。作中间商的洛克菲勒带着这个信条,不久便敲开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大门,成为商界的拿破仑。

历史的发展也在有力地证明这一信条:在加州刮起黄金热时,打先锋的一个都没有成名,而最先钻到石油的德雷克亦贫困而死。

洛克菲勒创建事业的又一信条:少说、多听、多看、多观察,“打先锋的嫌不到钱”就是他用这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

这时洛克菲勒了解到产油地正计划修筑铁路,他觉得时机到了,是时候了,便找合伙人克拉克商量:“我们赚了这么多钱,现在拿来投资原油吧,怎么样?”“想投资暴跌的泰塔斯维原油,你疯了?”尽管洛克菲勒磨破嘴皮,克拉克依旧无动于衷。洛克菲勒只好作罢。虽然他心里很不高兴,怪克拉克胆小怕事,但这家经纪行毕竟是他们俩合开的,投资原油这么大的事,不能由他擅自决定。

洛克菲勒在继续经营经纪行的同时,依然不停地在考虑新事业的发展方向。他发现原油在精炼成煤油之后,才有价值。而煤油是当时点灯的最好手段。在1862年,每桶原油售价仅为0.35~0.55元,而提炼的石油,可卖到0.23~0.35元/加仑,不但如此,精炼石油的成本又很低,一桶原油成本仅40美分,所以投资在精炼石油业上是很稳妥、很合算的。于是,炼油厂如雨后春笋般,一家又一家在美国东北部各大城市开张了。各大铁路公司为了赚取运费,在每个石油转运的必经地很快铺设了新轨道,便利了石油开采和精炼石油者的交通。

1863年,克利夫兰已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石油城,拥有了许多的小型炼油厂。洛克菲勒决心办一个精炼石油厂。恰巧在这时,一个叫安德鲁斯的英国化学家找到了他的搭档克拉克。

安德鲁斯是从英国威尔士移民来美国的,和克拉克是同乡。8年前,当他刚刚踏上克利夫兰这片土地时,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煤炭的液化研究工作。同他一起移民到美国来的这一批人,许多都是满怀抱负。他们中不少人曾在不列颠帝国或苏格兰的大学里做过油页岩研究,决心在宾州这个世界原煤宝库中炼出蜡烛原料液化油来。

当德雷克钻到石油的消息传来时,安德鲁斯的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直觉告诉他“这玩意儿比煤强”,一定大有发展前途。于是他迫不急待地跑到泰特斯维尔取回原油标本,在自己实验室里忙开了。

这位安德鲁斯,就是美国最早从事石油精制实验的先驱者之一。他坚信:“从宾州石油中精炼出来的灯油,绝对可以代替煤炭液化油。”

安德鲁斯不仅技术好,而且有他独创的秘密武器——用亚硫酸气来精炼石油。这种方法的确比一般人采用的精炼方法更好。但是没有人对他的实验感兴趣,为他的实验提供资金,安德鲁斯太太只有帮人缝缝补补来资助丈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德鲁斯终于在实验室制造出了蜡烛!于是,他来找同乡克拉克。这时,安德鲁斯希望摆脱他所属的炼油厂,自己开设一家炼油厂。他找克拉克,是想让克拉克投资一起干。他起劲地鼓动说:“我们一起发展精炼油事业吧!一定会成功的!就凭我们俩的实力和资金。”克拉克觉得这位同乡说得不无道理,可他又觉得原油行情不好,有什么用呢?态度模棱两可。

当安德鲁斯夫妇得知公司的实权握在洛克菲勒手中后,他们就想通过克拉克接近洛克菲勒。克拉克还是不太情愿,勉强答应出250元资金。安德鲁斯认为太少了,无法开业,心里不免生出几分失望。

这时,克拉克的两个弟弟帮了忙。他们都是移民来美国,很想捞一把的年轻人,觉得这件事有利可图,就竭力劝说哥哥找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正有此意,所以答应出资4000美元,可是他还想等等看。当公司新成立时,他并未加入,先当后台老板。这也许是他另一种特殊的“等待”方式。新公司命名为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洛克菲勒和克拉克的投资,相当于公司资金的一半。

到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即1864年,洛克菲勒开始把注意力从中间商业务转向炼油业务,他终于结束了他的“等待”。越来越多的时间,他呆在安德鲁斯——克拉克的总部里,处理一些业务。公司的总部设在克利夫兰的西南近郊,古亚和加河支流堤岸的下方。

选择这个地方建精炼油厂可谓颇具眼光。厂子邻近伊利湖,不仅水路十分方便,而且可以利用铁路运输。连接原料产地油城和克利夫兰市的西亚特兰大铁路已由英国出资建成。

同类推荐
  • 成功正前方

    成功正前方

    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有创新意识的、令青年喜爱的成功励志作品。该书既是一部谈话录,又是一篇精美的大散文。它思路明朗,脉络清晰,贴近生活,以清新的对话和交流把你引各春光明媚的心灵驿站,引向成功的彼岸。这是一部具有通俗性、实用性和强烈时代精神感的青年成功力作。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老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最难还是做人难。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左右逢源,四处吃香;有的人却一生庸碌无为?原因就在于“变通”二字。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处处顺心;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做人会不会变通,将决定你的一生成败。会变通的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易如反掌,正所谓难事可变易事;不会变通的人作什么都四处碰壁,孤立无援,正所谓易事也成难事!
  • 别让差不多害了你

    别让差不多害了你

    本书以“差不多”为主线,为读者讲述什么时候该摒弃它。告诉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少一点差不多,怀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来进行自己的工作。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日益进步,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迈向成功!
  •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讲述了: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是做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是思路,年轻的时候,你不来改变世界,就只好等世界来改变你!为什么生活得如此艰难?为什么总是和财富无缘?为什么勤劳还是不宣有?因为你的观念、思路、行为和方法出现了问题。“台塑大王”王永庆说过,做一件事,观念非常重要,观念正确,比较容易贯彻事情就比较好办。所以,只有拥有致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真正致富。
热门推荐
  • 霸道小逃妃

    霸道小逃妃

    雅楠是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的盗墓贼,当她终于找到传说中的龙陵古城之时,却陷入了流沙之中,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被当成为先皇殉葬的妃子,被埋进了陵墓之中。为了逃出陵墓,回到现代,她认识了威武木讷的“呆头鹅”轩辕佑天,邪恶迷人的强盗头子上官惊鸿,还被劫回去做了山寨夫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职法者:踏遍异世

    重生职法者:踏遍异世

    小秋香第一次写小说,亲们多多包容呦,君术:“小可爱作我女朋友吧”,“女朋友是森马?”某人装傻的回答,某男忍无可忍“就是扑倒你”,于是某人便被吃干抹尽~
  • 病乱

    病乱

    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没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天快亮了,赶紧逃吧。
  • 雨檐

    雨檐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下雨时与你躲雨的屋檐。听雨打屋檐,邂逅一段情缘。
  • 一世轻安:愿我如星君如月

    一世轻安:愿我如星君如月

    一朝穿越,她被他所救,她为了约定,成为了他府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刃,扫清一切障碍。为了计划,她与传说中嗜血无情的九王走在了一起,但她接近九王之后,才知道男人是如此善良……前世恋人出现,为她倾尽一切,而他也想要她,予其尊位。命运的轮盘究竟会如何运转,谁才是真正的良人
  • 雅典的泰门

    雅典的泰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温故情:顾少熄灯吧!

    重温故情:顾少熄灯吧!

    豪门争霸,暗杀依然不断,身世之谜能否解开;透过层层误会,两情相愿的他们才得以重回,‘糕点’的暧昧,染成了无法掩盖的昧味。”我们造个属于我们的小人好不好?“一胎二宝,爱情故事。。。。。。
  • 失眠少女的故事

    失眠少女的故事

    这是一部讲述失眠少女凉星在每个失眠的夜晚发生的事情,讲述那些关于校园生活的青春的故事。在凉星的生命里,是谁给了她无限的温暖和爱?凉星又会选择谁?
  • 朋友太好,舍不得拿来当情人

    朋友太好,舍不得拿来当情人

    她一直追寻真爱,却每次都失败,当黄花大闺女熬成大龄剩女,在相亲浪潮中沉浮,回首看去,才发现,自己要的幸福,一直都在。平淡的相伴让激情褪去,沉淀下的才是真爱。嬉笑怒骂,游戏人生,且看冤家成眷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