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200000015

第15章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年),清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又名恐祚,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土,宫礼部主事。通经学,为今文学派。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宣诗社,研求经世之学。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改革。其诗渴望变革,具有追求理想的强烈精神,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散文亦具特色。有《定庵全集》。

龚自珍12岁时,拜一位人品端正、学识渊博的宋先生为师,学习《四书五经》。一天,宋先生指着一盆水仙花叫龚自珍写一篇赋文,龚自珍稍加思索,拿起笔来,一气呵成,不到半个小时就写成了。宋先生看过之后为这位学生的才华感到惊讶,他对龚自珍的父亲说:“你儿子的文章哪里像—个12岁的孩子写的?就算与那些名家相比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据说唐代的诗人王勃是个神童,这孩子与王勃相比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前途不可限量!”

龚自珍19岁时,在家人和老师的要求下,他准备去参加顺天府乡试。他也曾设想自己可以凭借科考这座桥梁,一步登天。这年的考试分3场,龚自珍都参加了。9天3场,他感觉不错,考卷交了之后,他便回家了。放榜那天,他亲自去看,龚自珍正榜无名,但他在副榜20名处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总算没有名落孙山。他以此安慰自己,心想也可以向父母老师作一个交代。

在回家的路上,龚自珍思忖:自己的才学文章不能算差,怎么就不能中正榜呢?越想越觉得生气,越想越觉得这科举取士的不公。最后他做出结论:公平与不公平虽然是不能改变的,但人是可以选择的。

龚自珍在科举上失意后,心情一直不好。在一次游玩中,龚自珍心情沉重地想:自己已经29岁了,仍然一事无成,真没脸见父老乡亲。

他多么希望有伯乐发现他,举荐他。但是那僵死的八股文把他挡在门外,他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自己当前所走的道路很不一样,只有改革了科举制,不再只凭八股取士,选拔人才凭真才实学,他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经常用笔来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呼吁社会来一番重大的改革,他用诗表达了他的心愿: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后来又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但都又名落孙山,他不能相信自己所擅长的东西被说成不合格,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寄情山水,一口气写了15首游历山河的诗,反映了他想要超越现实却始终不可实现的苦闷心情。

其实龚自珍平时除了读书、写诗作词之外,还比较留心国事,由于对国内国际形势的了解,他的历史使命感越发强烈。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沉重了。位卑不敢忘忧国,他针对当时中国人口日增、经济衰退、游民增多,以及边境动乱、沙俄虎视西北边陲,外患日深的现实,查阅了大量历史上的地理资料,在他20岁时,写成了一篇《西域置行省议》的重要著作。著作中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但无法呈奏皇上。

后来,果然不出龚自珍所料,恰在50年之后(龚自珍已去世30年),即1871年,沙俄悍然出兵侵占了我国西部的伊犁地区。到1881年,沙俄又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条约》。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当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清朝廷受此打击之后,慢慢认识到在新疆地区设置行省的重要性。在后来新疆正式建省时就参考了龚自珍的著作。就连清末名臣李鸿章也对龚自珍的文采极为称赞。

龚自珍出生在一个世族书香和五代官宦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除了任官,还有著述。母亲是著名的文学家段玉裁的女儿,也会写诗作文。这样的家庭环境为龚自珍的成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龚自珍从小资质聪慧,思路敏捷,兴趣广泛还肯刻苦钻研。

龚自珍的生活时代,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迅速崩溃、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时代。由于当时社会危机的影响,各族受压迫人民的起义烽火此起彼伏,不断地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敏感的龚自珍真切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激烈跳动,他再也不能按照外祖父指点的考据学老路子走下去了。他愤世嫉俗,去寻求变革的思想。他把宋代王安石作为学习的榜样,曾经九次亲自抄录王安石那篇鼓吹改革变法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认真阅读,爱不释手。当时的诗人张维屏曾感叹地说过,如果龚自珍的政治主张得到实行,恐怕他就是又一个王安石了。

21岁后,龚自珍写了很多批判和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是《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和《尊隐》等。《明良论》共4篇,主要抨击了清王朝官僚政治的极端腐败,指出封建官僚集团的寡廉鲜耻和昏庸无耻。在《尊隐》一文中,龚自珍已经看到“山中之民”这股力量,正在蓬勃崛起,即“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预言腐朽的清王朝可能被这股反抗力量所埋葬。在龚自珍笔下,当时的社会情景是:“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引暮气,与梦为邻。”(《尊隐》)说明清王朝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衰世”时代。可以看出,龚自珍在这篇文章里,尽管不明确“山中之民”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政治力量,但这位思想敏锐的诗人,仿佛已经听到大规模反抗清王朝斗争暴风雨来临前的隐隐雷声了。

龚自珍27岁就中了举人,可是后来屡试不中。30岁时,在清内阁的国史馆中任中书,这使他有机会翻看国家的大量藏书,又由于跟随父亲调任,奔走南北,即看到了统治集团的内幕,又接触了社会,促使他关心“世情民隐”。他从挽救清王朝危机出发,疾呼要打破“万马齐喑”的局面,极力主张“变法图强”。他指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便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上大学士书》),这种历史发展和变革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他又说:“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励改革,孰若自改革?”意思是说,一个朝代的弊政总要被下一个朝代废除。现在当朝的,有了弊政,与其等到后来的废除,还不如自己趁早废除掉。

龚自珍还大胆提出一些改革弊政的方法。他在揭露腐朽的旧官僚制度造成社会黑暗的重要原因时说:“政要之官”都是昏庸之辈,因此,他主张“裁损吏议”。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他主张要革除其职务,情节严重的要捕杀之。他还主张限制豪强、地主、官僚兼并土地。他在《农宗篇》中,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方案,主张在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规范下,按宗族大小分等授田。

他还提出了其他方面改革的设想,如严禁鸦片、限定通商口岸和商品种类、巩固边防等。但值得一提的是龚自珍在改革主张中,对人才十分重视。他认为,社会制度的变革,风气的移易,其“所恃者,人才必不绝于世而已”。他还指出,由于当时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甚至摧残人才,以至使人才不聚于“京师”,而聚于“山林”,这对封建王朝来讲无疑是极不利的。所以,他主张一定要改革当时任用人才中所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资格”论,改变君臣关系,使大臣们能和君主一起“坐而论道”,要给予大臣们有处断政事的权力等等。

龚自珍直到38岁时才考中进士,清政府让他去当一个知县,他拒绝不去,仍留在京师,结果被改任为礼部主事。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陈沆、林则徐、魏源、黄爵滋、汤鹏和张际亮等,提倡经世之学,关心时事,抨击时政。他们还共同加入宣南诗社,互相应酬唱和,激励诗情,交流学术思想。这些诗友都是极力主张禁止鸦片输入的爱国志士,在禁烟抗英的重大问题上,他们都以振兴清朝,恢复大国风范为目标,表现出深深的爱国之情。

龚自珍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17年就发现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阴谋。他尤其憎恨英国人把鸦片输入中国。他把鸦片称为“食妖”,即食物中妖魔。指出由于“食妖”大行,使人民“病魂魄,逆昼夜”,使国家“丧金万万”,财源枯竭。他还注意到,鸦片对清王朝官吏的毒害,写下了“鬼灯队队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的诗句,惟妙惟肖地勾画出“隐君子”们吸食鸦片的病态。

龚自珍深知鸦片对中国祸害无穷,因此,他号召全力禁烟,他全力支持林则徐禁止鸦片烟的运动。当林则徐奉旨往广东禁烟时,龚自珍闻讯高兴无比,挥笔写了一篇《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名为送行,实则鼓励林则徐加强战备,克敌取胜。他建议林则徐“宜以重兵随”,并要多带能工巧匠,以“整修军器”。并提醒林则徐对于“黠滑游说,面貌为老成迂拙”之徒,“宜杀一儆百”,不这样做,“事机一跌”,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同时,龚自珍还表示愿意随林则徐一起南下广东,为禁绝鸦片烟贡献绵薄之力。富有经验的林则徐深知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对龚自珍的要求婉言谢绝了。当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消息传来时,欲辞官南下的龚自珍写下这样的诗句: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这首诗(《己亥杂诗》)抒发了龚自珍坚决支持禁烟并渴望亲临前线的战斗豪情。同时,也担心身负民族重任的林则徐,能不能在大功尚未告成之际,继续冲破来自多方的阻力,胜利完成艰巨的禁烟任务。

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由于“好直言”,得罪了不少权贵大人,受到倾轧和打击。他同朝廷权贵们越来越格格不入了。于是以父母年事已高,须侍奉双亲为由,辞去礼部主事,南归老家。十月,他又北上接回家眷。在南北往返途中,他写下了300多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因为这一年,是己亥年,所以把这些诗编集一起,名为《己亥杂诗》。这组诗,记录了9000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他的深沉感慨和忧愁。反映了中国行将灭亡的清王朝的社会风貌。尽管他怀才不遇.但他并没有随世浮沉,在风雨飘摇中,他仍然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总渴望有一天他的理想变为现实。他写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路过淮浦(今江苏清江市),闻纤夫劳动号声时有感,写道:只等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彼此河。我亦曾靡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诗人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船夫拉纤的艰苦劳动。他曾是领俸“太仓粟’”的官员,由此而感到不安,听到“邪许”的呼声时,泪如滂沱。此诗情景交融,真切动人。

龚自珍南归以后,在江苏丹阳县云阳书院和杭州紫阳书院讲学,把他广博的知识和鲜明的爱国思想,灌输给青年一代。这时,他虽然身在书斋,而心却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安危。不幸的是。在他南归后仅仅过了两年又四个月,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二十六日,他在丹阳的云阳书院溢然与世长辞了,终年50岁。

“自古天才未尽才”,龚自珍留给后世的,有300多篇文章和近500首诗词,都辑录在《龚自珍全集》里。龚自珍的诗文对后世影响巨大。他不仅以大胆泼辣、笔锋犀利的政论,震惊当时的社会,而且以他独辟溪径的诗歌创作和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当时的文坛。又如《己亥杂诗》第五首: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龚自珍在途中经过河北地区,发现他一年前提出的在冀州推广种桑养蚕的建议未被采纳,愤慨地写了这首诗。它进一步阐发了作者在《乞籴保阳》诗中主张发展民族手工业的家国主义思想。

龚自珍的诗,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代新风。以后很多诗人和学者,都深受他的启迪和熏染。梁启超说,初读龚定庵的著作,有“若受电然”的感觉,意思是像触了电一样。可见龚自珍的诗文,有多么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

龚自珍于大胆批评当权者,积极主张实行改革,并预言了时代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他是我国近代史上思想启蒙的先驱。

同类推荐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本书讲述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共八位著名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等。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本书以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为经线,以民国上海影艺圈女明星的生活为纬线,重述中国早期影艺圈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张织云、胡蝶、周璇、徐来、阮玲玉等倾城红颜的倾城往事。
热门推荐
  • 再会旧爱:宠溺攻略

    再会旧爱:宠溺攻略

    “知道吗?梭梭是一种生命里很顽强的植物,在干旱的沙漠里它只要有一点点水分就能茁壮成长。我从出生身体就十分的弱,我的家人给我取了‘梭梭’这个名字,希望我能真的像梭梭一样坚强、不惧困难。”陈处之伸手摸摸她的头,眼底带着的满满的都是心疼和宠溺。“我很小的时候给自己取了名字‘处之’,我希望我将来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面对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也许能做到,可是在你的事情上我永远无法泰然处之。”林梭梭,娇柔的小公主,曾经为爱不顾一切却得不到回应;陈处之,从小混混长成大混混,为爱反追,要宠她一辈子。这是女追男后成男追女的故事。
  • 最强白骨神座

    最强白骨神座

    一个小骷髅在深渊的成长史。。。。。。。。。。。
  • 大宋之侠义天下

    大宋之侠义天下

    本书有借鉴其他历史演义的情节,但以原创为主。并会不时夹杂一些其他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一人旧时光

    一人旧时光

    你曾说,将来一定要回来娶我,所以我留在了这座陌生的城市,七年后,我终于等到了你的婚戒。可你又去了哪里....
  • 东方刺客灵

    东方刺客灵

    ———【警告,前两章文字极度中二,慎读!】——————【警告,前两章文字极度中二,慎读!】———入夏时节,幻想乡众妖怪的悠闲现世之旅。“幽幽子大人!不许飘起来!”“妖梦!你的半灵又露出来了!”“紫大人,别再隙间别人东西了!算我求你还不行吗!”“朱鹭子,你再砍价,老板就要哭了……”“霖之助老子再让你去买东西老子就是SB!!!”(你不本来就是么?)沈奎仰天长叹,前途,多灾多难啊。
  • 天幕遗存

    天幕遗存

    无数个纪元的沉沦,仙已灭,神已逝,轮回在何方?腐朽的躯体,残败的遗迹,流荡着怎样的旋律,看不清,看不透!再回眸,梦中依旧,却已无他!
  • 看脸时代

    看脸时代

    21世纪的看脸时代,这是一部在社会里充满无尽鄙夷的时代,他们到底是看脸还是一直在跟风。一场看脸时代的斗争现在开始
  • 易烊千玺之我们的爱

    易烊千玺之我们的爱

    一场虐恋,一场误会。就这样让他们拉开了距离,是那样的生疏,好像完全不认识自己一样,或许,他们的关系还能缓和……
  • 王俊凯之霸道少爷恋上腹黑小姐

    王俊凯之霸道少爷恋上腹黑小姐

    一个霸道少爷从不在女人身上用情但是再一次误打误撞中注定了两人的一生“哈哈,既然这样明天就结婚,哈哈亲家公你们觉得怎么样”“好好好,好啊”两个人的命运会怎样是好是坏,是幸或不幸
  • 书穿之攻们乖乖让我疼

    书穿之攻们乖乖让我疼

    本文更文慢,而且是二个以上的攻“今晚轮到你俩了,记得洗白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