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800000017

第17章 玄奘

玄奘(zànɡ,602—664年),原姓陈,名祎(yī),通称三藏法师,民间称唐僧。洛州缑氏人(缑ɡōu,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起的法号。玄奘出生于一个全家都信仰佛教的官吏家庭。他从小敏而好学,性情温厚,待人诚恳注意礼节。他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了和尚。陈素经常带他到寺里听讲佛经。渐渐地,玄奘对佛学产生了兴趣。他13岁那年,皇帝下敕在洛阳寺院招收佛教徒,因年纪不符合条件未被录取。负责招收的大理卿郑善果见他不同凡俗,问他为何出家,玄奘回答:“为了继承和光大佛法。”郑善果暗自称奇,破格录取了他,取法名玄奘。

唐朝初年,玄奘到四川研学佛经。那时候,四川比较安定,从全国地方聚集了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虚心向他们学习,进步很快。他看遍了国内的佛经资料,有些解释有多种说法,他不知道谁对谁错,感到很迷惑。于是,他学习梵(fàn)文梵文: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zhú,今印度半岛)去学佛经。

玄奘于692年(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踏上西行的道路。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严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绝了玄奘的申请,约好了的同伴都不去了。玄奘没有灰心,公元627年秋天,他跟随一些商人走到甘肃西部,快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玄奘骑的马病死了,跟随他的两个小和尚开小差也跑了,后面官府的差役又来追捕他,玄奘躲在客店里不知道怎么办。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道:“师父如果说真话,弟子可以给您想想办法。”玄奘见李昌也是个信佛的人,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李昌称赞说:“师父决心万里去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便撕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趁天黑出关吧,晚了就来不及了。”玄奘又惊又喜,赶紧离开客店,奔向玉门关。

玄奘只身在沙漠中前进,一天中午,来到第一座烽火台。他正在喝水,突然朝他这边射过来一只箭。玄奘急忙朝着烽火台大喊:“我是唐朝的和尚,要到西天取经,请你们行个方便。”守卫烽火台的官兵弄清了玄奘西行的目的,都很敬佩,送他过了烽火台。到了第四座烽火台,烽官(守卫烽火台的将官)还留他住了一夜,给他备足了干粮和清水,还送他一匹老马,并且嘱咐说:“第五烽烽官杀人成性,万一被他捉住,性命就有危险,请师父绕道走吧!”

玄奘又继续赶路了。沙漠中间,见不到任何飞禽走兽,白天热浪滚滚,晚上寒风刺骨。有时候因为气流的急剧变化,会看到幻影,明明望到人群马队,走近了却又什么也没有,有时看到一潭清水,等跑过去一潭清水还在前面,可是永远也走不到它旁边。沿途到处是人马的遗骨,玄奘走了一百多里路,实在是疲乏极了,停下来喝水。不料,在取皮囊的时候,一失手,整个皮囊里的水全泼到沙漠上。一望无边的沙漠中,到哪里才能再找到水呢?玄奘忍着极度的干渴,走了五天,一滴水都没有找到,嗓子干得都要冒烟了,最后昏倒在沙漠中。不知昏睡了多久,在一天半夜,忽然凉风习习,玄奘清醒过来了。幸好那匹老马因为以前走过沙漠,记得前面有一处泉水,就把他驮到了水边,这才使玄奘捡了一条命。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玄奘终于走出里沙漠,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高昌王本是汉人,很佩服玄奘的壮举,答应给他优厚的酬劳,留他在高昌国。玄奘说:“我远游是为求佛,现在被大王阻留,大王只能留住我的身体,却留不住我的心。”高昌王还是不让他走,他一连三天不吃任何东西,表明自己的心态。到了第四天,高昌王被感动,答应送他西行,并且送给他衣物、干粮、挑夫和三十匹马,还给沿途各国的国王写信,请他们保护这位远行的高僧。

此后,玄奘又历尽艰难险阻,翻越著名的木冰川,整整走了一年,公元628年夏天才到天竺。在这里,他看到许多高大的鸵鸟;看到150尺高的石像和1000尺长的石刻卧佛像;还看到成群的巨象。他几次横渡恒河,遍访佛教史上的古迹。他访问了伽倻(jiāyè)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那里有一棵五丈多高的菩提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西天灵山,参观了释迦牟尼说法的道址。这些实地考察,使玄奘对佛经的研究更深入了。

然后,玄奘开始到处去寻访名僧大师求学,先后游遍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最后远居在那烂陀寺。

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常年有僧徒10000多人在那里学法。玄奘到寺院的那天,1000多名和尚和许多百姓都手捧鲜花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那烂陀寺的住持(当家和尚)戒贤,是个年过百岁的得道高僧,他早已不讲学了,但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收玄奘为弟子,给他讲学,用15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最难懂的佛经。

玄奘夜以继日地钻研佛经,学习当地的语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那烂陀寺,能通晓20部经论的有1000人,通晓30部的500人,通晓50部的只有l0人,玄奘就是这10人中的一个。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学习。10年中,他在天竺到处求教,成为了像戒贤一样的高僧,通晓了全部经论的奥妙。玄奘成为了印度当时最著名的佛学家。

公元614年,玄奘路经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nǎo)季),受到戒日王的欢迎。恰好这时候有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声称没人能驳倒一个字。戒日王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决定在曲女城举行盛大的无庶大会(学术辩论会)。

辩论大会举行的时候,戒日王邀请玄奘为论主(主讲人)。出席会议的有天竺18国的国王和6000多位学者。观看的僧侣和平民更是人山人海。玄奘在为他专设的珠宝床上说法,他举出许多例子,反复论证他的观点,听讲的人个个听得如痴如醉。他还把他所著的《破恶见论》挂在会场门口,征求答辩。辩论会进行了18天,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反对的意见。散会那天,各国国王拿出许多金钱送给玄奘。玄奘自己一分钱也没有留,全送给当地贫穷的百姓。

戒日王一再诚恳地挽留玄奘在印度。还有一位国王甚至表示,只要玄奘肯留在他们那里,愿意为他建造一百所寺院。但是,玄奘怀念久别多年的祖国,他决心回国把自己的知识传给国内。临走的那天,戒日王以及当地的印度朋友,挥泪相送了他几十里路,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初,玄奘带着650多部佛教经典书籍,经由原路,回到了中国的都城长安,安居在洛阳白马寺。这时候,距离他从长安出发已经整整18年了。

玄奘当年出国是违犯禁令偷偷出去的,唐太宗知道了他的全部情况以后,很佩服玄奘的顽强精神,赦免了他的罪,还特地派宰相房玄龄去长安迎接他这位英雄。

正月24日这一天,长安城里人山人海,路两旁摆着香案和鲜花,鼓乐喧天。长安的僧尼数万人,夹道欢迎玄奘的归来,把玄奘带来的经卷佛像安置到弘福寺。

玄奘到长安朝见唐太宗,介绍了他旅途所见所闻和西域、天竺各国的风土人情。唐太宗听得津津有味。他劝玄奘入朝为官,帮助他治理国政。玄奘谢绝了。

不久,玄奘开始了翻译佛经的工作。他每天五更起床,三更才睡,孜孜不倦地翻译经典,19年间,共译出74部佛经,1335卷,1300多万字。他的译文流畅优美,忠于原著。有些专用名词,例如“印度”,就是他翻译出来的,一直沿用到现在。

长期艰苦的翻译工作耗尽了玄奘的精力。公元664年二月,这位伟大的旅行家、杰出的翻译家、著名的佛学家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坐化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去。了。

玄奘生前还和参加翻译佛经的辩机和尚共同编写了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载了包括今天我国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名胜古迹和城市风光等。现在《大唐西域记》已经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各国的学者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它。

同类推荐
  •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高冷boss,甜心,吻上瘾

    高冷boss,甜心,吻上瘾

    迷醉的酒吧——一群青春飞扬的男孩儿女孩儿正在尽情狂欢。“馨馨,快点选,真心话还是大冒险?”(1对1闷骚老公,宠宠宠!)
  • 红颜祸水我见犹怜

    红颜祸水我见犹怜

    画地为牢,江山为聘,只要你在朕身边,乾坤万里,九州四海,任你消遣。她笑起来,刹那芳华,美艳绝伦。高纬啊高纬,你从来不知道,我不在意你的万里河山,也无意祸害苍生,我不过,就是想要安安稳稳的活着。听闻浮生若梦,那到底是谁颠覆了谁的天下?
  • 黑暗千金复仇记

    黑暗千金复仇记

    天使也会流泪,恶魔也会慈悲。可是她们三个,天使恶魔分不清。说天使吧,她们是坠天使;说恶魔吧,她们是坠天使。说天使也好,恶魔也罢,反正总归只有一点,她们,是地狱派来的使者,为的,只是复仇“复仇时刻,show--time”【本文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无法原谅

    无法原谅

    温雅因为自己男朋友的谎言代替他做了牢,在狱里面温雅经常受到欺负,但是还是一心一意的在狱里面等待着自己男朋友来救自己出去。被沈华撞死的女生是林泽夜的女朋友,为了给自己的女朋友报仇,林泽夜费劲心思的查到了肇事凶手,并且在温雅被假释之后经常刁难她。后来,在慢慢的相处当中林泽夜发现了温雅的善良爱上了她,并用心让温雅慢慢的放下了自己的罪恶感,和自己走在了一起。
  • 天帝录

    天帝录

    “呵,依旧如此吗?”血衣少年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无论是厌弃、鄙夷、讽刺,还是同情。他都无所谓了,因为他习惯了孤独。他,是一个孤儿。他没有体会过父爱与母爱,他有的,只是树爷爷。这天,树爷爷死了,他发现了一封来自他父母的信。从那时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成为了他心中解不开的结。他走上了一条寻找答案的不归路。他在路上遇红颜、结好友、败强敌……等到他屹立在世界之巅天帝之位上咆哮着问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却是那般可笑!也许,有些问题埋藏在心底比问出来更好些……
  • 远路

    远路

    一桩海归人员牵扯技术泄密的悬疑事件一个NERD技术女与一个世故国安男的情感故事山野间成长的人物,自有她的坚韧和纯朴;老百姓的随遇而安,才是这个社会的底色和底气。无论是事业的坚持,还是感情的选择,赤子之心,唯不忘初心
  •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

    本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决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在长、短期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是否属于理性行为,剖析各种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 快穿之本女主来了

    快穿之本女主来了

    “唐唐,我们是啥!”“轰炸女配强男主的女主”快来看!快来看!唐唐带领女主大军来袭击啦。
  • 夜沧蓝

    夜沧蓝

    若云倾吐遍人间,红霞满是秋水前。单刀不语夜微冷,十三芳华起狼烟
  • 超级手机系统

    超级手机系统

    从天而降得大奖,将冯宇昊砸倒在地,只来得及说了一句:什么情况?便晕倒过去。从此以后彪悍的人生无须解释。美女左右绕,制服诱惑,熟女诱惑·······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