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0900000028

第28章 陈玉书

1941年,陈玉书出生在印度尼西亚。1960年,陈玉书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市一所中学任教。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像陈玉书这种祖辈寄居国外的侨民,立刻成为打击的对象之一。为了摆脱身心的折磨,1972年,陈玉书奔赴香港,赤手空拳的他只好从苦力做起。他当过地盘工、仓库管理员……1979年中国大陆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为世界商人提供了许多发财机会。

陈玉书购买了2000多万元的景泰蓝,一举发家,成为闻名全港的“景泰蓝王”。

香港地产受政治的影响,楼价屡次大跌。陈玉书分析时局,倾囊而出,趁低吸纳。骚动平静后,他已跻身于香港巨富之列。

从签证文书到“景泰蓝王”

有一次他失业了,碰巧太太又怀孕了,恶劣的环境下无法再哺育一个小生命,只能忍痛打掉孩子。

一天,陈玉书偶然来到维多利亚公园,正好看见一位少妇在为孩子荡秋千。

少妇体弱无力荡不起来,陈玉书上前帮了她一把。没想到这一把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原来这位少妇的丈夫是印尼驻港领事馆的一位高官。她得知陈玉书曾是印尼人,就热心地把他介绍给丈夫,她丈夫为陈玉书谋到一个能为印尼商人办理签证手续的职位。陈玉书在很短时间里赚到了5万港元。在20世纪70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1979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为全世界的商人提供了许多发财机会。陈玉书来到北京购买了5万元港币的景泰蓝。虽然他深知景泰蓝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但是这一次做生意,他还是有些提心吊胆。可喜的是,这些景泰蓝十分抢手,一到香港便脱销了。

1982年景泰蓝市场越趋萧条,北京工艺品公司库存的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景泰蓝滞销,当时曾有几批港商想趁机低价进货,但一见数量如此庞大,都知难而退了。陈玉书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深信景泰蓝绝不会长期滞销,不久将会解冻成为热门货。如果买下这批货,等于把北京的仓库搬到香港,他将成为全世界的景泰蓝供应商,所获利润难以估计。

思考再三后,他决定,订下这批货!

按照他当时的经济力量,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唯一的办法只有向银行借贷。

而银行家们都不傻,他们知道景泰蓝行业不景气,担心贷款放出去收不回来。陈玉书跑了许多家银行,只有少数几家同意贷款,但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陈玉书咬了咬牙,接受了对方的条件,将所有的家产抵押出去,这才凑足了所需货款。他知道,如果这笔买卖失败,他又将身无分文。

货运到香港,他理所当然地打出“景泰蓝大王”的金字招牌,号称“数量最多,品种最全”。但同行都在暗中窃笑:看他怎么抛掉这个大包袱!陈玉书心里也悬着,他外表装得坦然,心里却像火烧一样。现在他是负债经营,每拖一天,贷款的利息就增加一分。

这时,忽然一个好消息传来:新加坡准备举办中国景泰蓝展览。得到这个消息后,陈玉书心花怒放,他立即带着所有的样品赶赴新加坡。展览会一开幕,参观订货的人就源源不断。这次机会,扫清了陈玉书登上“景泰蓝大王”宝座的一切障碍,他的公司营业额顿时扩大了10倍,在香港同行中,已经没有人能与之匹敌了。

他的公司营业额占了香港景泰蓝市场的一半以上。

陈玉书从实际经营中认识到,景泰蓝产品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朝“实用化、日用化”方向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其销售旺势。他组织北京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成功地研制了脱胎景泰蓝。它制作简便,成本低,可以制作台灯、壁挂等日用装饰品。他还亲自设计了景泰蓝手表、景泰蓝钢笔、景泰蓝打火机等各种日用品,这些新产品一上市,大批订货单雪片般地飞来。他销售的景泰蓝产品不仅畅销东南亚,还打人了欧美市场,随着市场的不断开辟,陈玉书在商界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

陈玉书成了闻名全港的“景泰蓝王”。

逆市而上,成为地产业新贵

1984年,在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期间,各种猜测、各种传闻骤起。持有地产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而准备进入地产市的人更是二话没说转身而去,香港楼价、地价被压得非常低贱,甚至有些报价已跌破成本。陈玉书瞅准这个机会、倾尽所有可动资产趁低吸纳。地皮、厂房、别墅、住宅、楼宇等都成了他投资的目标。他深信香港的地产永远向上升值,回落或大跌只是暂时性的。

不久中英谈判有了结果,中国将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使香港保持稳定和繁荣的发展局面,中国提出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方针。港人好像吃了定心丸,大部分人信心加强丁,地产业立时复苏,价格暴涨,一夜之间港人又回复到“无地不富”的心态。在此期间,陈玉书的财富翻了几番。

陈玉书经营地产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并以地产来衡量自己的财富。1989年6月,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朝野震动,香港难免也深受影响,猜闻又瞬时四起。

香港地产业有如日薄西山,数日内下跃了近30%。此时,陈玉书手头已积聚了大批的地产物业。有人劝他不如放弃部分以防急变,他不但没有抛售,反而逆市而上。其实他自己明白,一旦事件恶化,他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剩,但他更知道如果事件平息,将会得到怎样的收益。当北京政治风波平息之后,香港人的顾虑顿时雪融冰消,地产界骤然升温。人们预计陈玉书在地产上这两次“逆市而上”的投资,已获得不下10倍的回报。

陈玉书事业上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眼光要远,项目要大。眼光远,就是善于分析形势,不为眼前的困难所迷惑;项目大,是指项目应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他认为自己的发迹在于三个机会:一是抓住了北京工艺品公司清仓的机会;二是几经努力申请到了贷款;三是通过新加坡景泰蓝展览会打响了牌子。他将三个阶段比作“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

他笑着说:“香港许多富豪,都是这样依靠大的战役起家的。”

经历了景泰蓝和地产业上的几次高风险投资,陈玉书轻轻松松地跨入了香港巨富的行列。现在,他在地产上的投资已增值几倍,甚至几十倍。他的地产越多,信誉也就越好,在香港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响。他担任了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咨委、香港钟表业第七届主席、香港佛山工商联合会名誉会长。

同类推荐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绝世大小姐之独霸天下

    绝世大小姐之独霸天下

    蠢材?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才。垃圾?让你看看什麽叫做伟大。睁开你的狗眼看看,本小姐要独!霸!天!下!
  • 鬼玺

    鬼玺

    盗墓世家屡遭毒手,族人神秘失踪。镇守轮回大门的盗墓古派离奇灭门。盗墓界风雨飘摇。归根结底竟是一块小小的鬼玺。当鬼玺集成之日,必将是轮回开启之时。幕后黑手现身,新纪元的到来。盗墓界需要希望,这个男人叫陆安。
  • 我是来自古代的杀手

    我是来自古代的杀手

    往生崖下得新生。古代杀手雨落落跳下往生崖,没想到却穿越来到了一个她完全陌生的世界。上天给了她新的生活,她也接受了她到了另一个世界的事实。她努力的适应着这个世界,努力的抛弃自己在以前所拥有的。在这里,她不需要高超的武艺,不需要打打杀杀,她在这里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人,不会电脑,不会英语,认识字都跟她以前的不一样。但是在这里,却是有着她以前从未拥有的温暖,她逐渐被这些温暖所包围,逐渐褪去自己身上的冷漠。还有一个不计任何后果为自己付出一切的人,像她这种冷血的杀手难道真的能拥有这从不敢奢望的一切吗?
  • 幻玲大陆

    幻玲大陆

    本书讲述了14岁初晴为了寻找从出生开始就离开自己和爸爸去向不明的妈妈,被黑衣人带去幻玲大陆的她,发现妈妈竟然是......那么自己,竟然不是人类......
  • 新帝王莽

    新帝王莽

    新的皇帝,不一样的王莽。
  •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栾振芳编著的《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讲述了:与其空喊口号不做事,不如先干出成绩,基层群众的一句赞扬比任何口号都来得响亮。基层干部要为基层群众一心谋事,一心干事,要“干”字当头,千万别“吹”字当先。作为基层干部,尤其要讲究实打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基层工作上,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才能早日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是基层干部的培训教材。
  • 在不能相爱的季节

    在不能相爱的季节

    因为遇到比自己大6岁的语文老师苏小北,冷泽从一个孤傲的公子哥,变成知冷知热的小暖男。就在与苏小北的激情碰撞快蹦出火花的时候,公子哥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者。流浪者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又成为知名跨国企业大中华区的CEO。而功成名就时,曾经让他脱变的苏小北,在哪里
  • 胤霞

    胤霞

    夙霞忒狗血地回到了不年代的古代,过起了不狗血的生活,不对帝君感兴趣,步步紧逼,逼得帝君怂得不能再怂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窑器说

    窑器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