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500000048

第48章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2)

到2010年,一是城镇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跨入全国先进省区行列。二是农村地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基本实现从“两基攻坚”到“巩固提高”的跨越。三是集成各方面资源,努力建设几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持续提高甘肃的创新能力和国内外竞争力,在实施“555”创新人才工程的同时,新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校社科繁荣计划。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使甘肃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使甘肃从教育弱省开始迈向教育强省。

(四)推进教育发展的“五大转变”

“十一五”期间及其未来15年,甘肃应全面建设能力本位型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此,要积极推进教育发展的“五大转变”。

1、推进教育战略重点布局的转变

未来15年,甘肃面临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为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为此,要积极推进教育战略布局重点转变,教育要为包括农村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支撑,在资源配置、财政投资上应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

2、推进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战略转变

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甘肃教育所遵循的依然是以正规学校和教育模式为主导的、与传统工业化阶段相吻合的人才目标体系,不符合新型工业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多层次、多样化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求,这也是造成结构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为此,要推进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战略转变。要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增强多样化的国民教育供给,尤其要增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供给能力,提高学校及社会教育机构在高级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积极性、能力和水平。同时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科技和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应加快与甘肃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相协调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大学建设,为甘肃产业创新提供教育和人才保障支持。

3、推进教育体制的战略转变

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制度创新。甘肃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从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来看,甘肃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改革滞后、教育产业正常运行的制度安排不到位所造成的。为此,应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通过市场化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学校自主办学,政府公共治理,社会多元合作”三位一体是教育产业化运行制度框架。把教育体制转变作为实现教育超前适度发展的突破口和契机。

4、推进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

甘肃省的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要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教育培训要切实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以能力本位重构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5、推进传统国民教育体系向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转变

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是适应工业社会初期大机器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前劳动预备人员。现阶段,甘肃省应鼓励三级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提倡学有所用、边学边干、技能为先的教育新理念,并逐步将职前的正式与非正式、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沟通以及职前与职后教育相衔接,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补充、在岗进修与脱岗学习相交叉,构建机制健全、开发公平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文明进取的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普遍提升。

四、当前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率较高

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系列鼓励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已基本形成,甘肃省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甘肃省就业人员15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9.61万人,增长0.93%;比2000年增加44万人,年均递增11万人,年均增长0.7%。甘肃省的就业人员自1978年以来一直不断上升,从1978年的694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1520.46万人,上升了2.19倍。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甘肃省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推算,2004年甘肃省城镇失业人员约22万人。

2004年甘肃总人口就业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8.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为45.58%,农村为63.18%。从“五普”数据看,甘肃省就业率呈倒“U”字分布,60岁以上人口就业率偏高,为37.85%,加剧了就业竞争。高水平的总人口就业率反映出甘肃省的高就业模式,目前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反映了从高就业模式向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就业模式转变。表现为今后总人口就业率呈下降趋势,非经济活动人口上升,这种趋势将以失业人员、提前退休、进入非正规部门人员增多及16-23岁就学比例提高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2004年甘肃省全社会就业人员为15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9.6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39.2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1181.19万人。第一产业890.61万人;第二产业284.63万人;第三产业345.22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8.58%、18.72%、22.70%,与1990年的69.6%、14.4%、16%相比,一产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就业结构逐步优化,总的格局仍是一产最高,三产次之,二产最低。与全国46.9%、22.5%、30.6%比较,主要差距是一产比例偏高,三产比例偏低。从城乡构成来看,城乡比为22.3∶77.69,与1990年的18.59∶81.41相比,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上升,城镇化水平提高。与全国35.2∶64.8相比,城镇就业人口比重相对较低,这意味着通过加快城镇化水平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应该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不断下降

就业弹性系数逐年降低。2004年,甘肃省就业弹性系数0.058,也就是若GDP增长速度提高(降低)1个百分点,则就业人员提高(下降)0.058个百分点。相当于就业人员增加0.88万人。而在2000年时,GDP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1.34万人。由于在第一产业存在蓄水池效应,弹性系数不能反映真实就业,只能观察第二、三产业对GDP的弹性。根据计算,2004年,第二产弹性系数0.077,第三产弹性系数0.178,GDP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第二产就业人员增加0.22万人,第三产就业人员增加0.61万人,反映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较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不仅能增加就业,而且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但与2000年相比第三产业弹性系数也是下降的,增加就业人数也相应减少。

五、就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人口数量大,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甘肃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04年末,甘肃总人口2618.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9.23万人,占28.61%。由于人口基数大,由此产生的劳动力总量压力十分突出。受人口基数和人口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肃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的时期。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84—1994年,甘肃省每年出生人口都在40万人以上。因此,16年以后的2000—2010年是甘肃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劳动力供给。2000—2004年累计净增劳动年龄人口高达128万人,按目前82%的就业参与率,四年中累计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106万人,平均每年26万人。

(二)就业结构层次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大。

甘肃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2004年58.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8.05%,存在较大偏差;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18.72%,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48.63%;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2.7%,所创造的增加值占33.31%。这些数字说明,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甘肃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存在较大偏差,第一产表现最突出,偏离度为-0.69,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富余劳动力多。第二产偏离度1.6,为正偏离,主要是企业就业人员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下降。第三产偏离度0.4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少的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75%。巴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也在35%—54%左右。甘肃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22.7%,发展潜力很大,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人才流失严重。

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低,二是劳动者职业技能(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职业技能)水平低,三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占劳动者的比重小。从“五普”数据来看,甘肃省全部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2.53%,小学33.69%,初中28.9%,高中和中专11.35%,大专及以上仅3.53%。就业人口文盲率22.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14%)14.3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8位。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素质低而不适应新工作岗位的结构性失业日趋严重,而甘肃省的失业问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失业特征。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不仅是影响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制约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甘肃省高技术产业拥有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人数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42.3%,但人才流失的现象仍很严重。“九五”期间甘肃省5大高技术产业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97年,总人数达3210人,到2003年6年内相继减少了596人,这些流失的人才中,有80%都是中青年高级人才,其中不乏领军人物。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两种意义上的流动:一是地域空间的流动,劳动力由乡村向城镇流动。二是产业间流动,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其中既包括向城镇二、三产转移,也包括向乡村的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就业,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事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视城镇就业的同时,也应重视农村和农民就业。

同类推荐
  •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高的用户粘性使其具有非凡的营销潜力,其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承载愈加丰富的营销形式。《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就是网络营销专家曹斯明讲解如何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在O2O时代产生最大的营销效果,致胜“微营销”。书本书是最新版本的微信营销攻略,作者凭借多年营销经验以及微信营销开荒者的阅历,通过微信实用指南与热门案例权威讲解,以及独家操作技巧向读者讲解微信营销的道与术。为那一场,数字营销的狼烟逐鹿。数字营销的方法论进化历程,永远和互联网产品密不可分,每每有跨时代的互联网产品横空出世,也同步暗示着可以被颠覆与可以被重新书写的史诗卷轴的延展而在微信逐步走向世人的岁月。
  • 营销炼金术:突破营销的4大战略魔方

    营销炼金术:突破营销的4大战略魔方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认为营销总监的领导水平需要通过4大魔方来练就:“炼”心法——炼就金牌营销总监的基本功;“炼”套路——营销炼金的10道工序;“炼”刀法——去除营销战略的8根“软胁”;“炼”绝招——突破营销的4字“诀”招。
  • 短线猎手

    短线猎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上篇是短线投资入门的基础篇,主要是帮助新手快速上路;中篇是技术篇,主要对短线炒作时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分析;下篇是策略篇,主要对短线的炒作技巧进行全面剖析,主要包括短线跟庄技巧、黑马捕捉技巧、风险控制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炒股是一门心态与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因此,本书还将技术分析和心理分析融为了一体,希望帮助广大投资者在掌握正确的单兵作战技能的基础上,达到长期稳定赢利的境界。
  • 看电影,学商道

    看电影,学商道

    商界中常见的资本运营、成本核算、人脉资源、科学决策乃至企业文化、团队管理,都在各种类型的经典电影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套用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不是电影里没有商道,而是很多人缺乏一双从中发现商道的眼睛。本书聊借电影这一体裁,分享经商的各种技巧与智慧,看似没有交集的光影世界和浩瀚商海,在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之后,竟能向我们展现商道的无穷魅力。看完此书,读者一定能够在电影艺术与商业智慧之间得到双重享受。
  •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动物。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必然有人类的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活动的开展必然伴随着管理。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管理就以某种形式开始了萌芽,而管理作为一项活动而独立出来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热门推荐
  • 神技

    神技

    他是球员的典范,男人的骄傲,女人的追求,少女的偶像,少男的梦想。飞奔上校的绝技在他脚下升华!绿茵场上迎来新的王者!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当人球合一时,总有奇迹出现。
  • 一世离殇

    一世离殇

    (本文更新慢,慎入!)她是林家嫡小姐,成婚前一夜,新郎官却从此失了踪迹。他是沈家少爷,只因多年前的惊鸿一舞便爱她入骨。再次相遇,他陪伴在侧,爱的卑微。而受过伤的她却爱而不言。究竟他们之间该何去何从?他深情款款:萧萧,我等你。她眉梢微蹙:你又何苦?既然爱,那又如何放手!
  • 邪血

    邪血

    没有了经脉又如何,以心血纹身代替经脉,没有丹田又怎么样,以心为基,开辟血海,照样修炼,什么天才、鬼才,在我面前,什么都不是,攻击力比不上你们又怎么样,老子以恐怖的恢复能力耗死你,本座邪神,且看我如何傲世天下!
  • 武林群侠传之泰山争锋

    武林群侠传之泰山争锋

    正与邪,爱与恨,恩与仇。武林第一大派神剑门二少爷上官剑通与武林第一邪教五毒教大小姐白雪儿的一生命运。一正一邪,爱恨难分,恩仇难段
  • 师之情

    师之情

    有的人一生会遇见多位师父,有的人可能一位都没有,而我却遇见了一位改变我的师父!
  • 致未识之神——淡墨樱之歌

    致未识之神——淡墨樱之歌

    也许顾忘川也不会想到,这个世界的神秘为了躲避人类狭隘的认知而自愿躲藏了起来。世界的广阔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类只有着探索这个星球球面空间的表面意义上的贫乏能力,却依然未能充分理解这个星球以及其古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 娱乐总裁的影后娇妻

    娱乐总裁的影后娇妻

    他,是白手起家,黑白通吃,高冷狂霸拽的帝少,多年前,却被孤儿的她所救。她,是父母双亡的孤儿,无依无靠。多年前,却救了一个男孩。十四年后,自己签约的娱乐公司的大BASS却突然通知自己说:“现在,我是你经纪人了。”
  • 残王追逃妃

    残王追逃妃

    轩辕孤绝,蓝萧国的二王爷,传说,阴狠,诡异嗜血,他是个天才,十岁便上了战场,战功无人能敌,可是,天妒英才,在轩辕孤绝十五岁的的时候,却意外残废了,在不能站起来,此后,他变得更是阴狠,嗜血无比民间都称他为残王,虽然他狠,他嗜血,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却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个救过她的小女孩。她,是异世的幽魂,一朝穿越,却穿越到了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小妾生的女儿南宫玥惜身上。为了自己的梦想,她隐藏锋芒活到了十六岁,却遇到残王轩辕孤绝选王妃,好吧!去就去吧!反正她也是去过过场子,没她南宫玥惜什么事的,别家的千金小姐在残王面前跳的都是绝世舞姿,而她南宫玥惜跳的是广播体操,人家千金小姐忙着画绝世丹青,她南宫玥惜却只会画简笔画的小猫钓鱼,人家千金小姐忙着想绝世诗句,她南宫玥惜随便写了一首打油诗以后却在现场呼呼大睡了起来,一场选妃大赛,她南宫玥惜成了啼笑皆非的将军府三小姐,让全场的人笑的前仰后合,哈哈...笑吧!笑掉你们的大牙最好,本小姐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可是谁能告诉她,那残王的手为什么会指着她………,可谁又知道,锋芒后的她却是蓝萧国人尽皆知的商业女王……掌握了整个蓝萧国的经济命脉……。
  • 忍的意识

    忍的意识

    一个孤儿——疾风,在忍院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成为了一代强者.......(本书模仿火影忍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