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段时期急需通过非义务教育的产业化,大力促进中高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大城市(如京、津、沪、深圳、广州及沿海地区的一些省辖市)努力普及中等教育(即国际上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要通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延迟进入就业的年龄,从而降低我国16-25岁年龄段青年劳动力的参与率。目前,我国青年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只有12%(1999年),而美国高达60%。中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低是导致我国青年劳动力参与率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华盛顿大学饶毅博士也认为:从国际经验上看,用教育解决失业问题是行之有效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有1600万军人从战场上退下来,这些对国家有功的青壮年顿时成为一大批急需就业的人士,而美国同时又面临战时经济要转成和平时期经济的大规模产业转型,也带来一批失业。在双重压力下,政府推出让一部分转业军人接受教育的政策,结果证明,这些人受教育既缓解了就业压力,后来又成为推动经济转轨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学专家普遍认为战后要发生就业困难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这个教育政策为美国战后经济起飞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中国,近期因体制转轨和行业调整出现较大规模的下岗。很难想象可以用一般的方法或仅让各级政府重视就可以解决历史少有的再就业困境。如果在现有大专院校的基础上,扩大招收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在职职工入学,国家适当投资,一方面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和消除失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受过进一步教育的职工会积极地把知识结合到实际应用上,从而给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长此以往,不仅国民教育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会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可以为可持续发展给予有力的保障。
10.6.8完善劳动关系政策
劳动关系政策既要保护雇主和雇员各自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只有这样,劳动关系才不会成为扩大就业的障碍。当前,完善劳动关系的要点是:
(1)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动非国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尽快力争使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各类用人单位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使劳动合同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基础。同时,指导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解除的行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2)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国有企业,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国有企业,努力促进建立内部协商机制,明确相应的形式和程序,加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力度。与此同时,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建立起由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组成的三方性劳动关系协调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协调解决本地区的重大劳动关系问题,使之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渠道,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大力加强企业劳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基本劳动标准体系。在继续制订、完善国家基本劳动标准的基础上,重点督促、指导行业基本劳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依靠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开展社会化咨询服务,指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劳动标准,依法规范企业劳动行为,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4)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深入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处理劳动争议的制度。按照“重在源头预防、重在基层调解”的方针,逐步建立起企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类型的调解制度;健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充分发挥三方办案机制的作用,改进办案方式,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完善处理程序和方法,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10.6.9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旨在降低劳动者的人生风险,给遇到各种障碍的人提供适时帮助,从而维持社会环境的稳定。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兼顾社会稳定、企业负担和劳动者动力三个方面。
(1)社会保障水平要适度
可靠的社会保障网将有利于社会稳定,使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进行得更加顺利。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低水平、多层次、广覆盖”。在进行有关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时,保障水平要量力而行,否则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也不利于保持市场的活力。比如,养老保险替代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替代率过高会导致企业负担较重、成本上升,不利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失业保险待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要切合实际,既要能够保障其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再就业培训,又要使劳动者不要产生过分依赖社会保障的行为,从经济收入差别上保持劳动力重新进入市场就业的动力。
制定就业战略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业战略应该分别有所侧重。如果侧重于效率,靠竞争来调节就业,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导致失业人数剧增和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侧重于社会公平,就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有可能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效率。
(2)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
应当承认,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不畅和下岗职工不愿脱离原企业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滞后、职工安全感较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促进就业市场化的发展,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为职工下岗分流和劳动力流动消除后顾之忧。目前,全国各地虽然都已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精神,及时出台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但是全覆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并尽快补发拖欠的养老金。要创造一种更加灵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得个体户也能够有机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要求,尽快扩大其覆盖面,城镇各种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使全社会职工都参加到失业保险中来;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管理和运用;做好失业救济工作,保证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1]卜凡伟《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呐》经济日报2001.B.尸
[2]刘国光〈2002年:中国经济形式分析与预到》社会科学文敲出版社,2001年124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2-2.29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2000.12.19
[5]方竹兰《人力资本与中国创新之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6]李延《面向21世纪的人力资源变革与策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2)
[7]那亚平《美国人才资源开发给我们的启示》,人才叹里2002(1)
[8]李新民《日本人为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开发2001(12)
[9]王飞《加入WTO与国际人才市场在我国的形成》,《国际人才交流》,2001(9)
[10]陈银芸江美抢《普通高校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前景分析》,科学于理研究2000
[11]胡锋《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中国人力贵源开发20022〕
[12]王全《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涯管理与开发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1)
[13]杨军诚《从客体本位到主体本拉:21世纪人才观》,中国人才2002(1)
[14]李守棺《西部人力资本开发的意义与叶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
[15]《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7)和<中国人口普查资料>有关数据
[16]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17]张本波.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信息与研究,2002(7)
[18]《中国首部WTO年度报告:就业冲击凸显在明后年》,《北京晨报》,200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