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7200000008

第8章 轰动边区(7)

马专员的话感人肺腑,不时激起阵阵掌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婆激动得边抹眼泪边大声说:“马专员真是青天大老爷呀!”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齐声赞扬说:“马专员可真是个清官,‘马青天’名不虚传!”

马锡五专员回到庆阳城之后,思来想去,将心比心,觉着对张金才、张金贵等人聚众抢亲、扰乱治安虽然应予以惩治,但事出有因,他们的家属也请求减轻刑罚,处罚还是有些重了。为此,他于7月11日亲笔拟文呈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李木庵,请求减轻张金贵、张金才的刑罚。8月问,李木庵院长的批复下达后,陇东分庭即分别以假释、缓刑将张封两家判处徒刑、劳役的人等一律释放回家务农。他们和家人无比欢喜,感恩戴德,群众交口称赞。

望着在改造劳役期间张金才等人挖的6孔窑洞,封彦贵挖的一孔窑洞,两家人都觉得这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警戒,今后一定要奉公守法,好好生产,报答边区政府和马专员的恩德。如今,这七孔窑洞依然整齐地排列在悦乐镇建沟门村山脚下掩映的楼群背后,虽然土层剥蚀,但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似向后人诉说着那一段曾经轰动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在那次公判大会宣判完毕,全场欢声笑语的热烈气氛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议程。那就是上次判决封捧儿和张柏婚姻无效的华池县长第五汉杰,代表边区政府,把一张张柏和封捧儿的结婚证书颁发给了他们二人。在场的人们,大多没有见过结婚证,他们极力伸长脖子,想看看那个证书是什么样子。其实,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如同土地证那样的油印单页,一面作为封皮,写着“陕甘宁边区政府结婚证”,另一面写着结婚人双方的姓名、年龄和准予结婚的字样,下边填写着年月日,盖着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大印。

封捧儿和张柏恭恭敬敬双手接过这决定他们命运和幸福的结婚证书,又恭恭敬敬地向主席台上所有的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他们深深的感谢。他们的心中翻江倒海,激动万分。这张看似平常的结婚证,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它代表着政府的法律,代表着青年人婚姻的自主。这是抗日民主政府改革千年婚姻制度的结果,它缔结了捧儿和张柏的百年姻缘,保护他们自由神圣的婚姻不遭受侵犯。受尽磨难和心灵创伤的捧儿,喜悦的泪水溢出了眼眶。台上台下的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这一对年轻人从千难万难中争取到的美满婚姻。

有什么能比得上捧儿此时此刻的幸福心情呢!勇敢无畏的捧儿,沉浸在获得胜利的喜悦中。她看到人们向她投来的复杂的眼光,那里边有疑惑,也有责难,捧儿更多的是感到了人们的羡慕与鼓励,特别是年轻人热情奔放的面孔,他们从捧儿身上看到了榜样,获得了力量。谁不渴望自己的婚姻能够自由自主,幸福美满呢!

皆大欢喜

宣判大会以后,怀揣结婚证书的封捧儿,被张家人名正言顺地领回了家。尽管张金才等人还在被关押,家里还是为她和张柏举行了简单而古老的结婚仪式。其实,在几千人的大会上,当他们双手接过结婚证书的那一刻,就是最盛大、最隆重的结婚仪式。试想,几千年来,在华池县这个偏僻的地方,有谁能够这样体面,在如此重大的场合,如此众多的人们面前,以如此隆重的方式缔结他们的婚姻呢?

在陇东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位贵为皇太后,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最后却以无法实现自己的意愿,无奈地向封建礼教妥协而告终,她就是北魏时期的胡太后。据史书记载,胡太后出生于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是北魏司徒胡国珍之女,博学多才,聪明过人,精通佛经大义,善讲佛法教理。她奉诏进宫为宣武帝演讲佛法,深受宠信,遂留宫为妃。孝明帝即位后,她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十二年。她位尊权重,备享荣华。但她也有平常人一样的感情,她爱上了武都人杨白华,二人情意绵绵,感情甚笃。但杨白华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悬殊身份,为了自家性命,他不顾太后对自己优渥有加,私自逃往南朝的梁国。太后思念不己,真情难抑,吟成《杨白华词》,“使宫人连臂歌之,声甚凄惋”。歌日: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来双飞燕,愿衔杨花入窠里。

这首爱情的绝唱,含蓄晓畅,质朴而味醇,在中国文学史上,常被作为北朝诗歌的代表作而加以推崇。

尽管胡太后贵为北魏的统治者,但近千年的封建礼教、门第等级、伦理道德观念为她设置了重重的障碍,作为女人,她在个人婚姻上仍然不能自主。她渴望爱情、追求爱情的思想只能被无情扼杀。一千四百多年后,同是陇东女子的封芝琴,这个普通的农家女儿,却为自己的婚姻赢得了胜利,与自己的意中人喜结连理,白头偕老。这一方面是她赶上了穷人翻身做主人,妇女婚姻自主的好时代,同时也是她个人勇于抗争的结果。

从这一天起,封捧儿和张柏开始了甜蜜的新婚生活。但她的心中,仍有一丝隐隐的不安。政府为捧儿的婚姻作了主,支持她和张柏结为夫妻,这对他们来说,真正是好事多磨,如愿以偿。在张金才来说,也是因祸得福,虽然劳改了几个月,受到了政府的处罚,但捧儿姑娘总算成了他的媳妇,岁蛋儿的婚姻大事,在当父母的心中,也算妥妥帖帖地放下了。看着小两口恩恩爱爱,捧儿勤劳能干,张金才两口心中有说不出的舒坦。只是心中有一件事放不下。仁慈明达的马专员有意帮他和亲家和解,那天判案后,马专员特地问张柏和捧儿,一个得罪了丈人,一个得罪了娘家人,问二人“准备怎么办?”再三叮嘱他们:“老年人受封建意识影响很深,做错了事,当儿女的要体谅哩。捧儿,你今后要领上柏儿到娘家门上多走动,老人高兴了,思想疙瘩也就解开了。你们来来往往,两个亲家的关系也会好起来的。”他对马专员的苦心,心领神会,自己应该采取主动,熨平亲家及其家人心上的创伤。苦于眼下难措手足,还得从长计议,相机而行。

封彦贵和他的家人心中就别提多憋气了。在政府调解时他表示服从判决,同意捧儿嫁给张柏,那是因为政府的婚姻法他们是抗不过的,那是边区的大法。马专员通情达理的嘱咐他也牢记在心。可自己的女儿养这么大,白白让人家抢去,连一分钱的彩礼没见不说,还罚做劳役,又在那么多人的大会上丢人现眼,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封彦贵感到说不出的窝囊,一时怎么也转不过弯。

老奶奶呢,为了捧儿的被抢淌干了眼泪。每顿吃饭时她就想捧儿,每晚睡觉时她又想捧儿,虽然还有蛮儿和其他孙子陪在身边,但她就是觉着炕上空落落的。姚家女婿来看她,告诉捧儿住在他家,有她姑妈照看,她才放心了些。现在把捧儿判给了张家,老奶奶也是心中转不过弯。她倒不是不喜欢张柏这个孙女婿,而是气张金才做事太过分,气他们活活从身边抢走她的孙女儿。老奶奶想见到捧儿却见不到捧儿,见不到捧儿她又气捧儿,这个死女子,竟敢把她爸告到政府去,真是白疼了她。不过,老奶奶心中也明白,如果不是这样,捧儿又怎能够和张柏结婚昵,只怕早被抬进朱家了。但不管怎样,老奶奶还是一时恨气难消。那一天,外孙张岳到家里来看她,说张家想让张柏陪着捧儿回趟娘家,老奶奶气得面向窑掌里睡着,从外孙进门到离开,她的头也没有回一下,闹得张岳面红耳赤,灰搭搭地出了门。

老奶奶的大女儿是张柏的四妈,捧儿进了张家门后,她回娘家看望母亲和哥嫂,也劝他们看开些,如今人已进了张家门,白生这么多气干什么。哥嫂倒不好说妹子什么,却让母亲给狠狠数叨了一顿,说她进了谁家门向着谁家人,看不着娘家人可怜,倒把自己的女儿也给冷淡了。

好些亲戚都来给老奶奶说好话,可老奶奶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咬定牙不让张家人上门。

老奶奶的态度倒让张家人犯怯了,这踏断门槛的亲戚不去不成,去又怎么个去法,因此便拖延着不敢上门,等待和解的时机。

捧儿呢,自己的事虽然遂了心愿,但如何才能解开奶奶和父母心头的疙瘩。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她想奶奶,想妈妈,想弟妹,也想爸爸。还是在那天宣判大会上,她看到了灰头土脸的爸爸,心中别提有多难过。她恨过父亲,怨过父亲,可是父亲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她瞅空儿就催张柏,让他陪着她回娘家去。把饭双手端到公公手里,低着眉说她想回娘家。

张家人何尝不想解开这个结,可从哪里解起呢?思来想去,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从捧儿身上解起吧。

农历8月间,地里糜谷菜蔬秋庄稼大都收完了,庄稼人喘过了一口气,农闲的季节到来了。张金才请来了自己的妹夫冯世堂。在封家那边,冯世堂是封彦贵的表兄,两家都是己亲,见面好说话些,他想请妹夫送捧儿回娘家。

八月十五中秋节那一天,张金才一家在褡裢里装满核桃、红枣和专门炸的大油饼、煮的囫囵鸡和黄酒、白酒等礼当,牵出一匹骡子,鞍子上垫了一条大红被子,让捧儿打扮得光光鲜鲜骑了上去。正是枫红满山,谷浪摇金的深秋时节,捧儿骑着骡子,沿着崎岖的山路回娘家。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接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图。川道里尚未收割的金谷弯腰,豆棵摇铃,那一片片红高粱,像一簇簇火炬点燃在山谷问。粉红色的荞麦、淡黄色的胡麻点缀其间,五彩缤纷,十分好看。捧儿看着这深秋的景色,既高兴,又难过,说不清心中的悲喜伤感和酸甜苦辣。

在张巴塬的山坡上,蛮儿妹妹正跟着奶奶在地里揽荞麦。看见姐姐回来了,蛮儿撇下手里的铁夹镰,口里喊着姐姐跑着向前迎去,老奶奶一下子跪倒在地里撩起衣襟擦起了眼泪。骑在骡背上的捧儿,看见了奶奶和妹妹,一骨碌从骡背上跳下来,向前紧跑几步,一下子拉住妹妹的手,连跌带绊向着奶奶扑过来,她“扑通”一声跪在奶奶面前,抱着奶奶的双膝摇个不住,粉扑扑的脸蛋上早已泪流满面。

捧儿回到娘家见过父母,那相见的情形自然是催人泪下。弟妹们都围在她的身边,她一个个拉着他们的手无比亲热。忽然,她发现缺了一个小弟弟,心中惊骇万分。一问才知道,就是在自己被抢的那一晚,母亲心神俱碎,悲伤啼哭,那个还十分弱小正在吃奶的小弟弟,因为惊吓和受凉而得病,不久就夭折了。心中本就万分痛楚的捧儿,止不住伏在母亲身边大哭起来,一家人也跟着淌眼泪。

女儿回来了,一家人结冰的心一下子就像酥油投在滚烫的开水里一样,软化消融在一片浓浓的亲情之中。

住了一个多月后,还是那位冯家表叔来把捧儿接了回去,张家人没敢贸然上门。但毕竟娘家人张开温暖的双臂接纳了女儿。这样,女婿进门就成了迟早的事。

1944年春节一过,捧儿婆家就忙着打点礼物。正月初三,张金才带着张柏和捧儿虔诚地上门赔罪道歉了。俗话说,有理不打上门客,扭扯了这么长时间,亲戚把该捎的话都捎到了,张家人也承认了自己的不是,如今人家老的小的都来了,封家人还能再说什么呢?何况看到女婿那样器重自己的女儿,再有气也都消了。

第二天,父亲请来了亲房党家,酒席端上来,祖母坐在上席,既是拜年,也是赔礼,张金才给老奶奶磕了头,倒上酒。然后,给亲家封彦贵装了旱烟锅,互相谅解。捧儿和张柏双双跪在地上,给亲人们磕了迟到的一个头,满席皆乐。从此两亲家消除了芥蒂,化干戈为玉帛,和好如初。

张柏真的像半个儿子一样,时常来到岳父家帮助做庄稼,赔补曾经欠下的那一份情。捧儿也极尽一个女儿的孝道,虽然婆家有许多针线活要做,但她尽量挤出时间,帮助母亲给弟妹们做鞋袜,缝衣服。奶奶看着脸色红润,神情愉快的大孙女,一块悬着的心也完全放下来了。只要捧儿生活得幸福,老奶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自从封捧儿与张柏婚姻案改判后,人们交口称赞,口耳相传,马锡五名声鹊起,成为亲民爱民,断狱如神的传奇人物。

留守陇东的385旅旅长王维舟在一次营以上干部大会上讲了这个案件,号召广大指战员要学习华池县政府勇于改正错误和马锡五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以及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的精神。紧接着,在1944年1月6日,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的报告“关于改善司法工作”中,要求提倡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这个抢婚案是一个范例。同年3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的评论,给予极高的评价,在边区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版画家古元创作灵感被这件事所激发,创作了《马锡五调解婚姻纠纷案》木刻画,发表在同年10月9日《解放日报》第四版上。画面表现的是案件完满审结时的场景,群众围着马专员亲切谈话,形象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皆大欢喜,并附有案情审理说明。随后,重庆《新华日报》在介绍解放区政治生活面貌的专栏发表李普的《一件抢婚案》,报道了捧儿婚姻案和马锡五审判方式,称赞边区民主政治制度,并说这种作风得到普遍提倡,已在全边区和各解放区风行起来。边区文艺工作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对这一重大题材迅速做出反映,很快轰动了整个陕甘宁边区和各个解放区。

同类推荐
  • 这辈子有你已经足够

    这辈子有你已经足够

    商场注定是尔虞我诈,爱情也不一定是出于爱。每个人都想知海里的一滴水,颜色取决于所在的水域,而兰晓这个来自东北的迷糊女却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秘密澄透地活着,即使身边的人如何变色,也绝不改变初衷。都市里的人,一方面追求自由和真实一方面又戴着面具安与自然地活在自己的牢里;他们都是这个牢里的犯人,自愿画地为牢,直到被“海浪冲击”才揉着早已红肿的双眼祈求回到原点,然而,一切都已经过去,时间留下的,只有未来……
  •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来京刚满一年的北漂青年车厘子,励志告别“火柴盒公寓”。她打算整租一套三室一厅,做二房东,并为此押上了全部积蓄。就在找房成功,交付订金的第二天,车厘子丢了工作。一手租房子,一手找工作,车厘子的“滑铁卢七月”就这样开始。在这个过程当中,车厘子遇见了挣扎浮沉在北京的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众生百态,共同组成了一个漂泊者眼中的北京。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爱如山水

    爱如山水

    这是一部不露声色,读来却真挚感人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的一次邂逅,彼此倾心,经过了七年看似根本无望的等待,爱情之神才翩然而至。这样单纯、真挚而忘我的感情,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从中观摩人生的各种可能,感受和体会爱与真情,从而温暖、丰富我们的人生。《爱如山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是两个年轻人因七年前的一次邂逅,而产生浪漫爱情的经历,同时还生动展现了八十年代中、九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演变。细腻刻画了欲望的追逐受到来自于道德的羁绊时,人内心深处所经受的激烈较量,深刻剖析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心理的变化与成长,既有对人性自由的关怀,又有对道德自省的拷问。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热门推荐
  •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情感、军旅题材小说。以寒门子弟张军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优秀特种兵的故事为主线,演绎出了张军以及祝小雅、张俊等人的情感故事。其中有爱情、男人间的友谊、特种受训、丛林历险、单兵作战、团队协作,是对曾经的青涩年代过往青春以祭奠的一篇架空文。
  • 花夏大学的海舰舞曲

    花夏大学的海舰舞曲

    在以往的战争中,战舰沉入海底,在海底遭受怨怒的侵蚀,最终形成了深海战舰幽魂,她们曾经是历史的枭雄,现在却是杀戮的机器。而花夏大学海军现在既要和其他大学的海军较量,维护大学海疆的荣耀,更要保护300万平方公里海疆免受深海舰魂的入侵。而就在这个时刻,辽宁·瓦娘格·库兹涅佐娃来到了花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火影之空羽

    火影之空羽

    一个狼族的后代,狼族的使命会由他传承下去吗?在21世纪他被视为一个怪人遭到世人的排斥。逞英雄,是个人都想做英雄但是也看好天时地利和人和,而他被自己的所不识的能力所“害”死。被突然降临又自称是神的老头给救下,给他5个选择给他这前几世悲催的命运做些弥补,而他则是选择了火影的世界。他会在火影世界闯出他的一片天地吗,他会成为所有穿越者最想成为的巅峰的存在吗?想知道就来看吧!
  •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说话办事要讲诚信,更要讲技巧,讲艺术。本书告诉你不可不知的提高说话水平和办事能力的各种技巧,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 鄙人僵尸道士

    鄙人僵尸道士

    主角熊越变成僵尸后当起了杀僵尸的道士,天地不容的同时完成着使命……
  • 相人之术

    相人之术

    一部融聚现代面相学,风水学的小说。带给你识人辨人之术,教你风水格局五行之奥妙。
  • 秦朝高手现都市

    秦朝高手现都市

    原是第一世界的剑豪赵阳在与秦皇的手下蒙括战斗中牺牲。转世到了第三世界,开启了一段高中生的不平凡生活。什么?校花喜欢我?没办法,人帅就是爱!什么?隔壁牛人又来挑衅?看小爷我一拳打回去!......真正的修仙现在开始!
  • 前尘远

    前尘远

    这是为了一本曾经很喜欢的小说所写的番外,虽然现在在回去看已经没了当初的激情,但始终就也曾经陪伴过我很长的一段时光,终究是不舍的,所以便写了。曾经在贴吧也发过这篇,不过还没有修改多少,这次修改的也不太大,不过有一些部分也修改得稍微柔和了一些,还有一些也不知道怎么改了,因为一改的话,后面的基本上都要重来,实在是没办法了,再次向曾经看过的读者们郑重道歉:真的十分抱歉!另外,由于某些原因,《看尽前尘》已改名为《前尘远》,希望不会对曾经看过本书的读者造成误会或者别的影响,谢谢大家!
  • 梦里百度

    梦里百度

    这个世界上,有千奇百怪的故事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既然来了,那便闯他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