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有趣,对于公平竞争必不可少的竞技规则的制定,竞出自于赌博的需要:16世纪以后,英国发展程度较高的"绅士竞技"取代了旧有的传统竞技游戏。代表资产者的"绅士体育"在举办赛马、赛跑、拳击等比赛时,签订商业性契约,搞彩票交易以赚取钱财;同时还组织狩猎、马术、板球、滑冰、划船之类的俱乐部,用身体活动以享乐消遣。由于竞赛时赌博下注牵涉到经济利益,导致了早期运动竞赛规则的制定。对于关心自己赌注的观众来说,准确记录时间、测量距离、评定成绩等都受到高度重视以防止作弊。因此,从1709年起,开始正式公布赛马成绩、打赌条件和限制。1727年始提前一年公布赛马的竞赛大纲和规则及打赌的说明。整个规则的制定都源于赛马场上的经验,并由此推行到其他运动项目中去(如田径场的逆时针跑)。看来,赌博和商业化是和现代竞技与生俱来的。
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为现代竞技运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1850年以前,除英国之外,运动俱乐部寥寥无几;而过了短短的数十年,竞技运动已遍及全球。欧洲大陆于1875年在布达佩斯首次举办了按英国规则组织的田径比赛,欧洲人为自行车公路赛和赛车场赛的热烈场面所吸引,越野赛马、射箭、滑冰、滑雪竞赛日渐风行。在澳大利亚,游泳选手的成绩超过了英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草地曲棍球比赛兴盛。日本用柔道比赛代替了粗野的武士摔跤竞技。足球在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迅速发展为有组织的竞技项目。
19世纪末期,美国的竞技运动异常繁荣。校际校内比赛频繁,学校里,在田径、棒球、橄榄球比赛中崭露头角的学生享有崇高声誉。篮球、排球等项目相继发明。纽约的田径俱乐部组织了最早的田径锦标赛(1868年室内,1876年室外)。1895年,美英俱乐部之间进行的最初的竞技比赛,美国在所有项目中获胜。直到今天,美国选手仍在田径等许多古老项目中保持领先地位。
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的改善,促使运动技术和比赛规则相应得到发展。田径场上铺了煤渣跑道,设立了可挪动的栏架,运动员开始使用钉鞋和训练服装,并按照赛马的方式逆时针赛跑。拳击比赛使用了专用手套和围有绳索的拳击台,每一回合的时间有了规定。摔跤、举重等重竞技项目按重量分级。自行车的车轮材料日益更新,修建了内倾的赛车场。内燃机的发明和完善,出现了赛车和摩托车。1907年在英国举办了首次摩托车赛。冰刀鞋的出现,使滑冰分化为速滑和花样滑;19世纪末英法等国已建立了人造运动冰场。足球于1874年规定了直接任意球,1882年规定了边线球,1891年规定了罚球并给球门挂上网,1878年出现裁判员,1891年出现巡边员,1895年出版的正式规则一直沿用至今。乒乓球最初是实心的,后来使用充气球和蒙皮纸球拍;1899年发明了赛璐球,比赛常在咖啡馆里举行。
面临20世纪,竞技越出了学校和贵族的小圈子,走向社会。各国开始建立单项俱乐部和运动协会等团体,全国性的运动协会筹办竞赛、制定统一规则、审查纪录、出版刊物。其后,在举办一些项目的国际运动会之后,各种单项的国际运动协会也开始诞生。这样,系统的专门训练随之兴起,医务监督也得到重视。国际间频繁的单项比赛,导致了综合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产生。
近代形式的运动竞技活动在中国的出现,是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而开始的。当时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1873年清政府选派30名青少年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在美国组织了"中华棒球队"并经常参加比赛,战绩卓著。学成回国后,他们把棒球运动带回了中国。各单项运动的竞技活动,19世纪末也逐渐展开,如网球、足球、田径、体操、游泳等。在此之前,洋务派已经把兵操引进了清朝军队。西方竞技项目进入中国,比西方近代体育进入晚,是出于军国民主义的急切需要。
有竞技就有比赛。近代运动会,最早出现在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如上海圣约翰书院于1890年举行的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运动会。一些官办的新式学堂之间举办的运动会推动了早期运动竞技的发展。如1899年天津的北洋大学和"水师"、"武备"、"电报"等学堂举行的联合运动会,1902年天津各学校举行的田径联合运动会,1903年山东的一些学校举行的烟台阖滩运动会等。从1905年起,京师大学堂也开始举行运动会。清末最大的一次校际运动会是1907年在南京举行的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又称宁垣学界第一次联合运动会),计有80多所学校参加,比赛及表演项目共69个,包括花样繁多的赛跑、推铅球、跳高、体操、兵操、击剑、刺枪、赛马及各种游戏。
早期的一些大型运动会,几乎都是基督教青年会中的美国人组织的。1913年~1934年共举办过18届华北运动会,其中前10届是受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中的美国人操办的;1910年举行的第一届旧全国运动会是上海青年会发起组织的,美国人爱克斯纳任全委会主席;第1—7届远东运动会的筹备组工作、选拔比赛等,也都是青年会干事、美国人柯乐克、麦克乐、葛雷等人所主持的。旧中国一共举行过7届"全运会",时间是1910年、1914年、1924年、1930年、1933年、1935年、1948年。从1913年起,中国开始参加亚洲国际体育组织——远东体育协会及其主办的运动会。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一1934年共举办过10届,主要参加国有中国、日本、菲律宾等。中国于1932年正式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比赛,1936年和1948年还派出人数较多的代表团参加第十一届及第十四届奥运会,但均未获奖牌。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较低,竞赛成绩与世界纪录有很明显的差距。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在世界竞技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形态是其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循沿历史的轨迹,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比较研究,无疑会为我们深入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走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人们凭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玄想,建立起了对天体地理、人事社会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太极、阴阳五行说"。由此形成了"天道、地道、人道"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在这个哲学观的暗示下,人们领悟到:人与天地自然合一,只有与天地保持协同,顺其自然,才能保全性命,维系健康,延年益寿。于是创造了模仿动物活动的养生体育——五禽戏,八段锦,鹤翔桩,大雁功等。在宋明理学发展的高峰时期——明清之际出现的太极拳,则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人格化演绎。拳法中的"搠捋挤按采捩肘靠"即"乾坤坎离巽震兑艮"八卦的外化;步伐上的"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外化。"观乎人,则天地之体见矣"。
居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以航海贸易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和海上漂泊的冒险生涯,使人们在与大海的搏斗中,深感大自然的神秘和巨大。在人与自然险峻辽阔的生存联系中,希腊人既把大自然作为自己征服的目标,又把它当作关照自己的对象。这种以物理学、几何学的概念作逻辑起点,推断天文地理、人体运动的思维模式和以人体极限能力在时间、空间上对抗自然的民族文化精神,创造了赛跑、跳远、标枪等极具竞技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无论是在荷马时期、大殖民时期,还是在现代奥运会上,从这些项目中都能清晰地看到速度、高度、远度、重量等物理特质和追求个性解放、奋力征服自然的文化积淀。
二、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的民族心理特征
机体的新陈代谢,保养生命。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平衡和顺其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希腊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赛跑、投掷等,则是按照人体解剖学、力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建构规范的动作方法;利用有针对性的肢体外部运动,刺激有机体;使人体在特定条件下单项机能得到最大发展,充分展示生命运动的能力。体现了希腊民族追求个性解放,挑战生理极限的对象化思维方式。
第二,从技术特点上看:太极拳要求"形不破体,力不尖出","有退有进,站中求圆",技术动作趋向于"拧、曲、圆"的内聚形态。反映了中华民族以智斗勇,追求技巧表现的审美心理。希腊拳击技术要求步伐灵活,出手凶狠,技术动作倾向于高、快、大的外拓形态。击技实战中倡导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快速爆发出最大力量。反映了希腊民族勇敢进取,崇尚力量的审美心理。
三、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1.整体性与局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