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忧思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国人有句对联"一生平安即是财,全家健康便为福。"美国的爱默生有句名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英国的哲人培根表达得更富有诗意:“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著名的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告诫人们:“国民的健康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拥有健康比拥有什么都宝贵。热爱生命比热爱什么财富都重要。
当人们认识到全民健身的深层内涵时,也发现了面对的是历史和现实更为深刻和沉重的忧思。
一、忧人的体质
1997年,上海市体委根据《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对该市600名25岁~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体质测试,结果表明,有29.9%的人不合格,优秀率仅为7.7%。检查对象的心肺功能属中下等。1998年上半年,广州市一些企事业单位对职工体质检测发现,许多职工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富贵病"。
北京西城区展览路阜外社区,有居民11万。随机调查5083名35岁以上的居民,竟发现患糖尿病者占5.84%,患高血脂症者占7.44%,患冠心病者占12.5%,患高血压者占39.20%。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肥胖患病率正以迅猛速度上升,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据悉,我国的肥胖患者约有7000万人,已占到成人总数的14.6%。临床表明,53%的肥胖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中的一种疾病。每年用于治疗这些慢性病的费用达400多亿人民币。
我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使我们的脑健康处于一个令人担忧的状态: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各行各业的竞争也在加剧,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偏执、神经衰弱、失眠的患者越来越多;在建筑业、交通业等基础建设较快发展的同时,工伤造成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也急剧增加;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些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发病率也日益增加;由于生活日渐富裕,一些"富贵病"而引发的脑血栓、脑溢血(俗称中风)犹如夺命猛虎,让人谈虎色变;随着对外开放,毒品走私、毒品贩卖乘机泛滥,吸毒者达数百万人之巨,毒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日趋严重。
据统计我国脑性质疾病发病率占人口的18.4‰,弱智儿童占22.3‰,老年脑病占老年人口的10%,仅这类病人就达5000多万。全球每10万人中有500人~700人患脑血管疾病,而我国则高达每10万人中有1200人患脑血管疾病,约有患者1300万,并且每年新患病人数高达260万。
我国成年人失眠病患病率约为10%,50%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湖北大学对18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54%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失眠患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
精神疾病在世界六大常见病中排第四位,我国抑郁病的发病率约为4.5%,有患者3000多万,并以每年11.3%的速度递增。北京综合医院门诊中,约20%的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1992年北京市部分高校调查结果表明,40%的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世界上20%的自杀发生在中国,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有22.2人。
虽然中国人均寿命已经由解放前的38岁提高到7l岁,但最近据中国科学院工会调查揭示,中国科学院系统在职科学家平均死亡年龄为52.23岁,大大低于北京市人均寿命73岁。另一份调查也证明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在降低,10年前北京中关村调查的数据显示,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是58.52岁。10年过去了,这里知识分子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只有53.34岁,比10年前的平均死亡年龄还要低5.18岁。
来自山东的报告说,自1981年以来,该省对全省l%人口连续监测,结果发现,近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城市上升了47.46%,农村上升了33.80%,而且死亡年龄前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约占全省总死亡率的60%。
疾病的增多势必引起个人、国家医疗费用增加,使人们的负担重重,苦不堪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是现代医学抢救急性心梗病人生命的主要措施之一,有专家比喻其花费说,植入一个支架就好比开进了一辆桑塔纳轿车!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1994年全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为418.8亿元,同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1448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28.9%,以慢性病治疗费用平均递增17.72%的速度估算,2000年即达到1215.7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人的体质是如此的孱弱,足以使我们警醒,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使人们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国家一项紧迫的任务。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关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机体第三种状态或称灰色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现象。亚健康状态是预防医学领域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社会发展、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也是近年来人们对新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健康概念和疾病认识深化的成果。亚健康状态一般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专家认为,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没有疾病,但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表现。亚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六高一低,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免疫功能偏低。据资料统计,在全球人口中,约有半数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身体并不健康的第三状态。在我国,据估计约有15%的人健康,15%的人非健康,其余70%的人则呈亚健康状态,即大多数人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
据一项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发生率可高达70%以上,而且在步入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也接近于50%。据我国卫生部对10个城市中上班族的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
中年人是社会的支柱,而这个全方位支撑着社会发展的栋梁群体,是在裂响中鸣起了警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太需要健康的国民了,而我们的国民体质状况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二、淡漠的健康意识
据《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披露,1996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只有34.3%的人在一年中参加过一次以上体育活动。我国体育人口总数仅为总人口的31.4%,这还得包括在校学生和军人在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997年广州体委在健身热潮中推出的全民健身卡,预计在700多万人口的广州市可拥有至少20万张的销售量,可是在推行一年后才售出2500张。
中国人的健身形式在改革中发生着极大的变化。50年代起的大规模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广播操、长跑等活动,目前已逐步被一种自发、自愿、娱乐为主流的休闲体育形式所代替。
最具开拓精神的大学生,本该是运动场上的骄子,然而,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却在为从事没有接触过的略带表现或竞争意味的体育活动而时常感到羞怯、恐惧和不安,这是民族心理压在他们身上的负担。我们或多或少地继承了祖先的习性,以至凡事动嘴的多、动手的少;旁观的多、参与的少。在足球场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对足球有着出色见解的大学生,他们上知中国古代蹴鞠,下知欧洲拉丁派,对中国当前足球也如数家珍;他们是积极的观众,是永不疲倦的呐喊者。但到了足球场上,大多却歪七扭八、气喘吁吁,漏球漏人。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一书中指出:人多不知运动对于自己有如何之关系,或知其大略,亦未至于亲切恶密之度,无以发其志,因无以动其情。夫能研究各种科学孜孜不倦者,与其关系于己者切也,今日不为,他日将无以谋生,而运动则无此自觉。这正是中年人对体育认识的写照,也正是他们参加健身活动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偶尔锻炼,就是不能有规律地参加锻炼,表现出一种视体育可有可无的心态。青年人刚走上社会,在学校中养成的好动习惯还在起作用,而且负担不重,有较充裕的余暇时间,有机会还会参加活动。
淡漠的健康意识深深地侵蚀着人们,想健康而不去健身。很长一个时期,人们习惯于把自身的健康托付给医院、药店,宁愿向药品要健康。
我国国民长期以来比较轻视食物营养,而迷信保健品。而我们有的人太看重吃了,把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用在吃上,认为增进健康就是改善伙食、加强营养。某些消费心理也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观念,把用在健身运动方面的开支认为是被"吃掉"、"浪费掉"。对健身持冷淡态度。
很多人对健身的重视只是在观看比赛上,是球迷是观赏者,而不亲身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
三、尴尬的场地、无奈的时间
当许多人想活动一下身体时,他们就会遇到一道障碍:空间是如此地狭小,活动场地是何等的稀少。
每天清晨我们在广场在公园可以看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们进行运动的身影,人们渴望健康,珍惜生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广场和公园的活动场地是有限的,体育场馆开放,学校运动场开放,也满足不了活动的空间。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居住小区内根本没有健身场所,可供居民活动的公共绿地按规定人均1.5平方米,实际上大部分小区远远低于这一指标,有些小区甚至根本没有公共绿地。很多学校的运动场被挤占,使原已没有多少活动空间的孩子们,只能在马路边玩着危险的游戏。全国本已不多的体育场馆还很少向社会开放,开放者价格昂贵得令人难以问津,有不少场馆索性变成了以赢利为目的的家具城。
四、我国的体育人口
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谈到,"加强群众性体育锻炼场所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锻炼活动,势必增大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使国民体质进一步提高。
1.体育人口概念。
历朝历代都对当时的人口总量非常关注,因为人口总量的多少与当时的军事经济密切相关。越是远古,人口总量的问题就越是突出。所谓"广土众民",所谓"国富民强",多指众多人口状态下的那种国家状态。在以"生物能量"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人口数量越多,国家强盛才能得到体现。在中国,历朝历代都认为较大的人口数量是"保家卫国"甚至"国泰民安"的基本保证。这一思想,至今都有惯性,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此密切相关。
然而,当社会分工非常普通,当社会越来越依靠‘‘非生物能量"时,一味强调人口总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面还有很多消极作用。这种情况下,人口质量,人口的特殊性,就变成了重要话题。社会有分工,人群差别,特殊人口的概念因此而产生。"艺术人口"、"就业人口"、"经济人口"、"劳动力人口"乃至"体育人口"皆因之而出现。
2.体育人口的内涵与界定。
体育人口,显然是指总人口中从事体育或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那些人口。国内外对此问题都已有过研究。结合国际经验,中国学者把"每周身体活动频率为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参加者,都视为"体育人口"。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但大体说来,这一人口的出现与规模是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准后的产物。何以大规模的体育现象诞生在希腊而非其他国家?何以众多大河流域都有较高程度的军事与武力,但却难有标准的体育文化?这也绝非偶然。因为只有希腊是商业与城邦社会,是早已发达的工商城市文化。较大规模的奴隶制终使"自由民"这样的特殊人口有了可能。体育运动因此而在自由民之间产生。其他非商贸非城邦社会与国家,则因社会分工不够,更因经济发达程度不足,不可能将战争与武备转化为体育文化,难以有活泼轻松的人体游戏,更难有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但却一直没有"体育人口"的出现。相反,因为"博士制度"(战国秦汉)和"科举选士"(隋唐以来)官吏选拔机制的作用,却造就着大量的"诗歌人口"、"艺术人口"、"文章人口"和"官吏人口"。一个不能诞生体育文化的国家,想要诞生体育人口,简直无法想象。中国的"体育人口"概念,完全是随着近代体育的输入,特别是新中国明确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以来的事情。
然而,主要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够,我国12亿人口的总量中,体育人口的比例至今不高。体育文化是奢侈品,本质上它是城市文化或业余休闲。
3.我国体育人口比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偏低,以年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的频度进行统计,如图所示,我国体育人El比例还较低。体育人口的比例大小,与经济发达程度息息相关。中国的广大农民至今无法涉足体育运动,中国的体育人15主要还在城镇而非乡村。中国的体育人口比例,必将在农民城镇化和"离土不离乡"的"现代"过程中得到大幅度提升。
4.我国消极体育人口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