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热爱生活和工作,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心理波动,甚至短时期不适和异常是难免的。心理不健康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一味希望别人替自己解决问题。心理健康的人则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并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整,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其心理是幼稚的;只看到阴暗面,心理必然是灰暗和痛苦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积极地适应和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感受到乐趣。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在工作中能尽力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做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贮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同社会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逃避;能摆脱不利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到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生存的价值;对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能用有效的方法去妥善地解决;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的变化,不论变化会给自己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某种影响,不论环境和个人遭遇的优劣,都能面对现实,较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总是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接受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习惯是与他的年龄、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的,应与社会环境相和谐。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呈负性,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和社会角色要求,大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例如,一个成人却表现出儿童的任性和稚气,一个儿童却总是有老年的暮气和世故,很难说他们的心理是正常的。大学生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与之相适应,行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生龙活虎、反应敏捷、勇于探索、勤学好问。如果出现所谓的那种"少年老成",即缺乏朝气,萎靡不振,或者喜怒无常,好吵好闹,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那么,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开始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这种环境和生活也许与自己原来想象的完全不同,加上个体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往往会产生以下心理矛盾和困惑:
1.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有幸进人大学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在羡慕的目光下,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当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挺着高高的胸脯走进大学时,会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上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就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产生自卑心理。
2.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仪器、高水平的老师、新交的朋友,进入大学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有说不出的新鲜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慢慢消失。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会使一些人产生强烈的恋旧情绪,思乡心切,怀念过去的生活和朋友,想念亲人和师长,甚至沉溺于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3.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告别中学时代,摆脱了父母的监督和老师的约束,进入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大学新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加之长期形成的依赖感难以摆脱,面对复杂的环境,常常心中茫然,不知所措。
4.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在多年高考的压力下苦读出来,终于进入大学,有一种卸掉重包袱后说不出的轻松感,松口气的思想油然而生。但思想上的放松却可能带来学习上的被动,加上大学学习从内容、方法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常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适应困难。
5.强烈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良师益友,被人理解和接纳是大学生强烈的需要,但由于缺乏主动性,加之心理闭锁等特点,难以如愿以偿,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实思想,容易产生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
6.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是将来要实现的自我,是现实的自我努力的方向;现实自我,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自我,两者是会有区别的。当二者混淆起来时,就可能产生矛盾。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往往反差比较大。由于社会的期望很高,加上自身的优越感,大学生理想自我相对其他同龄人较为高大完美,容易自我认识理想化或非客观化。当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像想象的那么高,就容易产生矛盾,使之对自我认识摇摆,把握不住。特别是当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往往会产生苦闷、抑郁等消极的心理体验。
随着学习生活的推移,以下三个方面也常常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地段":
1.情感问题引起的心理激荡。恋爱是青年男女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谈恋爱成了高校的一道风景,并不仅仅是由于年龄的原因。
高校学生恋爱往往存在以下几种不健康的心理:
(1)从众心理:进人大学生,原本想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用功学习。可众人皆醉,吾焉能不饮。看见他人平日出双入对,假日邀舞送花,心里痒痒,为了检验自己的魅力,或者证明自己不是弱者,"心动不如行动",也下"爱河"“玩"一回。可末了,付出的是宝贵的学习时光,收获的却往往是苦涩。
(2)好奇心理:恋爱是神秘的,也是甜蜜的,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中学生时期,师长管得紧,高考压力大,没机会。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机会来了。但谈恋爱只是想体验一番畅游爱河的滋味,完全没有把恋爱与婚姻和责任联系起来。
(3)游戏心理:为了排遣寂寞,填补空虚,寻求刺激,无视恋爱道德,玩弄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朝三暮四,多角恋爱,始乱终弃。
(4)放纵心理:今朝有酒今朝醉,随心所欲,无视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在爱情的表达上轻浮,在性关系上轻率。恋爱不久,就在公众场合过分亲昵,在宿舍发生性关系或在校外同居,既为人所不齿,也败坏校风。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过早地、不分场合地点地亲昵。
(5)殉情心理:摆不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至上,一不留神就被"爱河"淹没。一旦失恋,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更有甚者可能轻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心理困惑。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碍,对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的影响,是仅次于学业问题的大问题。山东师范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一项涉及到人际沟通。当问到大学生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有88%的学生回答是"真挚的友谊";当问到最害怕什么,有74.7%的学生回答最害怕失去朋友。某学院的一次学生信息调查,有一个题目是"在学校,你最渴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
3.激烈竞争(学业、就业等)引起的心理焦虑。又具体表现为:
(1)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某校的一次调查表明:学生中"时时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的占72%,"常常为自己的学业、就业而担心不安"的占60.3%。如过度的紧张、不安,导致情绪烦躁、思维钝化,以至头痛、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继而更加紧张惶惑,心理不适越发严重。有些学生能力并不差,学习并不吃力,分数也不低,但"就是透不过气来";也有些学生对考试过分担忧,以至于紧张得一进考场,打开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呈现回忆困难的焦虑状态。在学习领域中还存在另一类现象,即对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目标,对所学专业冷淡。属于这类情况的虽然不多,但绝非仅有,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是从过度紧张的极端走向自己的反面。
(2)不健康的竞争心理致使作弊现象严重。考试是衡量和评价教学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手段,也是古今中外择优选才的主要方式。"考试定终生,分数论英雄"已成为惯例。由于分数的众所周知的作用,人人都想获得理想的分数,于是便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作弊现象,并且在大学校园屡禁不止。大学生作弊主要有这样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心理。这是"忙学生"的心理。平时忙于娱乐、经商、恋爱或其他特殊嗜好,就是没有时间忙学习,有的临阵磨枪都来不及,只好铤而走险,一旦被逮住,只好自认倒霉。
②"他人能过关,我何不取巧"的侥幸心理。这是"刁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脑子好使,可未必都用到正事上,不愿多吃苦。有的一到校,就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家庭电话、住址以及个人爱好、秉性摸得一清二楚,顺便也到师哥师姐那儿学几式作弊高招。倘若被抓,往往不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只叹自己运气不好。
③"苦读一学期,不如一大抄"的攀比心理。这是"好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平日学习成绩并不差,作弊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不满周围的现状,加上一定程度的虚荣心,才出此下策。这类学生一旦东窗事发,往往心里矛盾,无地自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甚至可能自杀。
④"吃不了寒窗苦,又想拿文凭"的投机心理。这多为"懒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多是家境较好,娇生惯养,不能吃苦或者根本就是被家长逼来念书的。
⑤"学而无用"的厌学心理。这类学生身上蕴含着一定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欲,厌倦目前刻板的教学方式,却不知怎样学习,只好巴望着早点混到毕业,得以解脱。
⑥"考分98,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消极心理。社会上和学校里不同程度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在一些同学思想上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之缺乏学习动力。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感到自卑,认为学得再好也无望,反正也不是凭本事找工作;一些家境优越的学生,则颇为自负,认为学得不好也没关系,反正家里有办法安排好工作。
⑦"学习基础太差,又不知如何跟得上"的无奈心理。这是学习差的学生心理。
(3)陈旧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对未来感到惶惑。目前,相当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以下误区:
①先择业后就业。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已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所代替。不少应届毕业生对这种新的变化不适应而出现种种困惑和苦恼。思想上还是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因而特别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并为此而惶惶不可终日。
②好高鹜远,不切实际。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看自己能力几何,没准备艰苦奋斗,却一味期望立即找到薪水高、待遇好的职位。
③求稳怕变,贪图安逸。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平稳的生活,害怕竞争,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等。
上述诸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可能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任务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从年龄层面上看,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趋向成熟而又未真正达到成熟。他们在成人眼里是孩子,在孩子眼里是成人。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达到一定水准,个性发展基本成型,但仍具有可塑性;情感丰富,情绪表现富于两极性;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增强,但阅历不足,对事物的判断往往缺少比较鉴别,因而往往有易于感情用事、主观偏激、脱离实际的不足。从文化层面上看,较大的信息量,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使青年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对社会有更强的责任感,对未来有较同龄人更高的自信度。从社会层面上看,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阔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发挥才智的渠道和施展的舞台,但社会生活空间的日益拥挤,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生活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度增大,发病率上升。
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其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任务。
1.在更高的层次上统一和强化自我意识;
2.学习正确对待挫折;
3.塑造健全人格;
4.完成社会化任务;
5.学习健康的人际交往。
(刘克俭张虎祥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