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保健的意义
大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校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心理保健工作的学校工作是欠缺的工作。这一点将为社会的发展所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保健,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心理保健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首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很多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都与心理素质有关。最明显的莫过于情绪对身心疾病的影响了,几乎每一种身心疾病都是由不良或消极情绪引起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与其他各部分素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它渗透在各部分之中,促使个体的政治思想、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顺利和谐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迅速发展,社会变迁频繁化、生活竞争激烈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这一切给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带来了许多困惑与矛盾等。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中,有追求独立自主的要求,同时又存在着依赖的一面。他们强烈渴望有良师益友为他们指点迷津、排忧解难,帮助其解除心头的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医治心灵创伤,矫正异常心理与行为。这一切都需要运用心理调适、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等方法来解决,使之走出心理误区,形成健康人格,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国家栋梁。
其次,是大学生建功立业的需要。
有的人说,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可是,什么样的人才最有竞争力呢?要比文凭、比学识能力,但最终是比心理素质。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就开始研究天才儿童的成长规律。他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挑出3岁一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共1528人(其中男857人,女671人)。这些人智商平均为151分,堪称天才儿童。根据一般想象,他们在未来一定能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实际结果如何呢?特尔曼和其同事们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到60年代,这1500多名当年都受过优越教育的神童,学习成绩比一般人要好得多,从事专业性工作的人员比正常人多数倍,但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和成就却各不相同。其中20%的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60%的人却业绩平平,更有20%的人处于中等以下的地位。为什么会出现差异显著的结果呢?特尔曼的研究揭示,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差异,而是各人的情感、意志、爱好、性格有差异。一位领袖人物曾经说过,只有目标明确和具有在达到这一目标的事业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才能保证取得光辉的胜利。
再次,保持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是个体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
一个人要能快乐地生活,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当向同学们问及这个问题时,答案是多元的。有的回答是要有钱,理由是金钱虽非万能,没钱可万万不能;有的回答是要有一真正的知己,理由是格言"人生得一知己,此生足矣";有的回答是要有事业,事业有成,人生才能辉煌,钱也不在话下;有的回答是要有理想的家庭,那是可靠的后方,是歇息的港湾……各种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应该看到,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在困苦中感受到快乐,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平凡中创造出辉煌。有的人有钱、有事业、有比较美满的家庭,但人格特质决定了他不能很好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心理压抑或扭曲,使之生活质量、自我感觉都较差,甚至自杀。高校学生中,有不少同样是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有的自强自立,贫困成了他奋斗的动力,人生的财富;有的怨天尤人,精神萎靡,不思学业,最终退学。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保健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是"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
首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思想、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也需要意识形态各领域诸学科的共同研究和探讨。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成员统一的或基本一致的思想观念,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心理失常或变态的人,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模糊、混乱,情绪上大起大落,缺乏自制力,因而导致行为异常,损害团体的凝聚力,同时也容易发生攻击伤害他人、破坏社会公众利益等极端行为,从而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许多事实证明,社会治安状况与人们心理素质的高低紧密关联。大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对精神文明建设起示范作用。大学生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矫正异常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是优化人才素质,实现国家建设大业的需要。
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智力与人才方面的竞争,人才资源将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关系到当今和未来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保护的大问题,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需要。那么,2l世纪需要的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7条标准:①积极的进取、开拓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⑤善于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的综合化;⑥有多种的个性和特长;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这7条标准,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使自己成为2l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合格人才。
再次,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负有重要使命,要求教育自身在观念上、目标上、内容上也必须现代化。现代化在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而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新课题。在中国、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这一问题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尖锐。
学校教育应配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方面,教育还应该具有开发潜能、启迪心灵、陶冶性情、塑造人格,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完善的功能。大学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智力开发,而必须是人格的全面开发。目前的教育过于强调了为经济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为人本身服务的一面,即重视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了人性教育,在培养个体的健康情感、塑造个体的健全人格、开发个体的各种潜力方面却还远远没有做好。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勒内?马厄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认为这是"目前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思想"。
心理保健教育虽然不能承担后一种教育功能的全部,但至少是它的一部分,并对后一种教育功能起着支持和推动作用。
三、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现在世界上有数亿人要靠镇静剂维持生命,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人自杀。在我国,曾几何时,心理健康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现在心理问题发生率急剧上升。成年人中,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而死亡的比例急剧上升,如心脏猝死、癌症等。因为劳资矛盾、人际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率,也在上升。据有关资料,在我国,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分裂症在内的中度、重度精神疾病的患病率,50年代为0.2%,70年代为0.7%,80年代仅15岁以上的人口就已达1.05%,90年代初,达1.26%。这就是说,目前我国仅中度、重度精神病患者就达千万人以上。据中国中央电视台1997年4月15日的《焦点访谈》报道,上海市精神病患者有75万人,其中重度患者有20万人,而且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这些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另外,据不同方面的统计综合来看,目前,青少年各种心理疾病达到20%左右。这个比例事实上接近了美国的水平(根据有关资料,美国有15%的人一生中需要精神方面的照顾,2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据江苏、江西、山东、上海等省市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跟踪调查,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这说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北京大学王登峰博士的研究认为,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约占30%~40%,其中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
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有20.23%的人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
心理疾病和精神分裂症之类的精神疾病成为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调查报告,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清华大学的调查表明,该校因精神疾病休学、死亡的人数分别占总的休学、死亡人数的51.03%和50%;浙江大学1979年一1987年间,休学、退学、死亡的原因中,仅神经衰弱、精神病就占28%。
神经症是主要的精神疾病。据北京16所高校调查,因精神疾病退学的学生中,神经症患者占76.1%;清华大学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学生中,神经症患者高达75.68%。在神经症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重性精神病比例虽然不高,但危害极大。清华大学在死亡和退学的学生中,精神分裂症占60%;中国人民大学因患精神分裂症死亡的学生占死亡学生总数的33.3%。
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较高。《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有8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良,主要表现为恐怖症、焦虑症、疑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6种。《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以《大学生心理障碍应引起社会重视》为题,报道杭州市的一个调查结果。该市对不同类型学校的2961名大学生(男1523人,女1438人)的调查表明,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有较大的上升幅度。其中初中生为13.75%,高中生为18.79%,大学生为25.39%;女大学生问题明显比男大学生严重,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严重。湖南医科大学对827名医校生调查的结果表明,有21%一35%的人存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的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症和偏执狂症。兰州地区对4863名大学生作了调查,8.48%的学生患有神经衰弱。
综合有关的资料看,进入80年代后,我国青少年中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需要得到心理上帮助的大约为20%左右,这个数字远远高出生理上的患病率。从横向比较来看,80年代的香港6岁~16岁和17岁~20岁的青少年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需要心理咨询工作者帮助的人分别为2%和1%。可见,我国大陆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要多得多。从心理咨询机构的统计资料来看,这些心理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①婚恋和性问题(如择偶、异性交往、失恋、单相思、性行为、性心理等);②人际关系问题(如人际恐怖、沟通障碍、交往困难、代际差异等);③个人发展问题(如价值观的困惑、人生目标的抉择、职业的选择等);④个性及心理问题(如苦闷、情绪紧张、孤独、自卑、胆怯、忧郁、恐惧等);⑤身体健康问题(如失眠、神经衰弱、生活规律等);⑥学习问题(如学习动力、考试焦虑、专业思想、学习方法等);⑦其他问题(如娱乐、法律、宗教信仰、违规行为等)。
至于偶尔出现的或者轻微的、局部的心理问题,更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许多大学生身上。其影响虽不那么严重,但在不同程度上干扰着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影响着他们潜能的开发;而这些往往更容易被大学生自己及学校所忽视。
这些调查统计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保健工作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调控技能十分必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及其界定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体、精确、绝对。因为心理现象是主观精神现象,它的度量很难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具有生命的活力。
中外心理健康专家们经过研究,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
1.心理常态。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正常发展水平上应做的活动,包括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2.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他们与别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若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程度上可分为轻、中、重度。
3.心理病态。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程度上可分为轻、中、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