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的内容、功能、价值
一、身体素质及其发展
(一)何谓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它是人的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身体素质的增长
身体素质的发展存在着自然增长现象。但各种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有快有慢,发展顺序也有先有后,并存在着男女性别差异。另外身体素质还有多维转移的特点,并呈现出波浪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男性从小学到大学,速度、灵敏、耐力和腰腹力量增长领先,其次是下肢爆发力,增长稍慢的是臂静力性力量耐力。女性在12岁以前与男生相同,13岁~17岁即进入青春期,速度、灵敏、耐力和下肢爆发力增长领先,其次是腰腹肌,最慢的仍是臂肌力。大约到18岁前后,女性腰腹肌力量的增长,较其它素质的增长要差,男性的速度、腰腹肌力量、静力性力量耐力、弹跳力和耐久力等指标在不断增长。女性以上身体素质发展缓慢,到18岁后出现第二个增长波峰。
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身体素质将进入稳定阶段,如果这一时期能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而且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二、力量素质和增强力量的方法
(一)何谓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身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任何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力量,力量素质是速度、灵敏等其它素质的基础。发展力量素质不仅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奠定基础,而且能塑造良好的体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
力量素质按肌肉活动性质,分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形式。静力性力量表现在肌肉收缩起止点不发生位移,动作的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的运动中,如屈臂悬垂、平行倒立运动等;动力性力量表现在肌肉收缩时肢体发生明显的位移或加速度现象,肌肉起止点距离缩短或拉长,动作的外观发生变化的运动中,如走、跑、游泳等。
力量素质按力量表现的形式可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力量耐力三种。(1)最大力量,又称绝对力量,是指在神经中枢的支配下,肌肉任意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力量。(2)速度力量,又称爆发力,是指人体在最短时间内,表现出最大力量的能力。体育锻炼中多数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性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如跳跃、投掷等动作。(3)力量耐力是人体在长时间力量运动中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在长距离跑、游泳等运动时需要有力量耐力。
(二)增强力量素质的方法
力量素质只有在对肌肉不断强烈刺激下,并且下一次刺激的强度超过上一次,才会得到发展。所以,要不断地增加负荷,并超过原来的负荷,大负荷能够增加更多的肌肉群参加,增强肌肉力量。小负荷或中等负荷对发展肌肉体积有利,例如某同学举一重量6次~8次,产生疲劳,这就是该同学的中等强度负荷,直到能举12次~15次,便再增加重量,至能再举6次~8次,如此循环练习,使肌肉每次锻炼都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中,这样效果最好。
三、速度素质和增强速度的方法
(一)何谓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快速动作的能力,它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工作学习、生活、劳动、体育竞赛中都在争取时间,争抢速度,发展速度素质,能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活的灵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
速度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等。速度性活动的能量供应,大部分来源于肌肉中的无氧代谢,通过锻炼,肌肉中的磷酸肌酸的储备量增加,糖元的含量得到增多,无氧代谢的能力也得到增强。动作速度与肌肉纤维类型有关。人体肌纤维分为快肌(白肌纤维)和慢肌(红肌纤维),白肌纤维的比例越大,肌肉收缩的速度越快。
(二)增强速度素质的方法
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有:
(1)运用各种突发信号,进行反应速度的练习。
(2)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复进行练习,如30米、50米跑。
(3)利用外界特定的条件(如下坡跑)、减轻器械的重量反复进行快速练习等。
四、耐力素质和增强耐力的方法
(一)何谓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是有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发展耐力素质,意味着中枢神经支配人的有机体长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协调性的增强,意味着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能力以及人体物质能量供给能力的提高。因此,人们通常把耐力作为体力和体质强弱的主要标志。
耐力素质的分类:按运动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一般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按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按运动时能量供应的特点,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二)增强耐力素质的方法
发展耐力主要采用长时间持续负荷法,多采用走、跑、游泳等周期性动作和长时间从事某些内容的身体锻炼,匀速和变速的长跑锻炼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有效方法。大学生的锻炼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增进人体有氧耐力的运动强度应掌握在中等强度,目前多用运动时心率来掌握,可按以下公式推算你锻炼的恰当强度。
安静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60%=进行有氧能力锻炼时的恰当强度
五、灵敏素质和增强灵敏素质的方法
(一)何谓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突变和复杂的情况下,灵活、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人体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的综合表现。
(二)增强灵敏素质的方法
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有:
(1)灵敏素质的发展取决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协调性。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如体操、游戏、武术。
(2)在各种变化和复杂的条件下练习,能提高反应能力发展灵敏素质。
(3)灵敏素质的发展有赖于其它素质的发展,可利用全面发展其它素质的方法来发展灵敏素质。
六、柔韧素质和增强柔韧素质的方法
(一)何谓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转动的能力。发展柔韧素质对加大动作幅度,提高动作美感和质量,减少伤害事故有重要作用。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主要有三:
(1)关节及周围组织的形态的结构机能。
(2)胯关节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3)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之间协调性的改善。
(二)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1)采用静力性和动力性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方法。
(2)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方法,被动的形式是在别人的帮助下,迫使伸展收缩和关节活动的范围增大。
七、身体素质的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都被现代化手段所代替。在人们创造文明的美好生活的背后,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危害:富裕生活引起的运动不足,社会高节奏运转导致人们精神压力较大等,使人们的机体出现许多不适应症。这表明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必须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自身身体素质,以适应现代生活。
(一)影响人体形态结构
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是骨骼和肌肉。大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后期,也是体格、体质、心理、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若引导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平行发展,必将有助于肌肉、骨骼结构及性能发生变化,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增强,使人体的形态结构在接近稳定阶段得到比较理想的塑造,并进而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二)改善生理机能水平
在各种身体素质的锻炼过程中,人体不仅有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简单活动,同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人体的内脏器官系统都发生着不同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在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中,人体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等系统也得到了改善。大学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社交活动频繁,而且要考虑继续深造、就业、恋爱、婚姻等问题,往往会轻视体育锻炼,此时应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但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对促进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有利。
(三)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加强的关系,身体素质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反映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许多基本动作是身体素质的外部表现,离开它们就无法反映身体素质。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又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必须的素质,所以,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过程,二者共同肩负起提高人体体能的任务。
(四)提高现代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不仅是指富裕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求人的心理和精神始终处于健康状态,人的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当代人,受大气污染、工作持续紧张等诱因,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和一些富贵病。为了保证身心健康,当务之急是摆脱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而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利用不同的锻炼方式,不仅能充实自己,同时使自己在身心上得到放松与享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使自己心胸开阔,始终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八、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
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很多,下面主要讲述其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美学价值
(一)社会学价值
(1)在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方法与形式。不但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而且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2)科学的发展身体素质。能增进个人的健康水平。如果每个公民通过锻炼健康水平得以提高,对祖国的贡献将更大,有重要社会学价值。
(3)利用身体锻炼的机会,进行一些趣味项目比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二)生物学价值
在不同的素质练习中,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也不同。如,以无氧代谢的短跑为例来说,它使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灵活性,以及肌体在缺氧情况下持续高强度工作的能力和心血管系统的耐力都会有不同的提高。所以在素质发展过程中,对人体有利的一些肌体反应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三)心理学价值
在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中,各个练习人们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发展跳跃类素质时产生的心理恐惧,发展有氧代谢的两分钟过程出现的极点现象。在克服这些困难时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美学价值
长期坚持身体素质练习,可使学生的身体姿态、肌肉骨骼等得到发展,从外表上看,上、下肢肌肉发展匀称,看起来精神充沛、气质较佳,特别是在不同的练习中都会产生和创造美学价值。
身体素质与运动素质
一、身体素质与运动素质的关系
身体素质与运动素质作为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的体质好坏的主要方面,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竞技能力方面。它们既相互渗透,互为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
1.身体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运动素质好的人,身体素质也好,而身体素质好的人,运动素质也比较容易提高。随着人体形态、机能发育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身体素质及运动素质的自然增长,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在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过程中,如果加上后天的环境(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营养以及身体锻炼(教学、锻炼或课余训练)的良好作用,身体素质潜在的能力就会产生更大的变化,表现出较好的运动素质来。如:同一性别、同一年龄段的人在立定跳远中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有的人能跳3米左右的距离,而有的人甚至跳不到2米。前者就表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来。
2.身体素质与运动素质的区别在于,身体素质是为人的健康和基本活动能力服务的,诸如心血管耐力、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韧性;而运动素质则是为完成运动技术和技能服务的,如:速度、应时爆发力、平衡与协调能力等。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对广大学生,应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为主,保证每位学生都具有适应现代生活、工作、劳动所必须的健康身体。
二、身体素质的概念及测试内容
(一)所谓身体素质是指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人们把人体机能在肌肉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好坏虽然与遗传有关,但更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如果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积极、科学的锻炼,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就会得到不断提高和改善。
(二)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
——握力
——背肌力
——腹肌力
(1)力量素质——臂力
——投掷力
——弹跳力
——腿部肌力
三、运动素质的概念与测试内容
(一)运动素质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业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即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协调性。
遗传因素对人的运动素质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下肢长短、躯干长短、骨盆宽窄的各种体型指数,对运动能力就有很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某些方面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运动素质对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运动素质测试内容
在诸多的体育运动中,带有共性的运动素质主要有跑、跳、投、攀爬等方面,下面主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1.跑:分短跑和长跑。
跑的测试距离应根据受试者的年龄来确定,短跑测试一般采用:6岁~7岁跑30米;8岁~10岁跑50米;11岁以上年龄跑50米、60米或100米。但中老年人不宜采用短距离跑。
长跑测试12岁以下的儿童多采用400米跑或50米×8往返跑;13岁以上的青少年以1500米跑较为适宜。
2.跳:采用垂直向上跳,向远跳。如:跳高、跳远、立定跳远、三级跳等。
3.投:分投远和投准。
投远,可根据受试者不同的年龄、性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重量。如12岁以下儿童采用垒球、沙包投远;12岁以上可采用不同重量的铅球、实心球等。
投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选择不同的距离进行投掷。
4.攀爬:多采用爬绳或爬竿,计算每人所爬的高度。
随着科学体育理论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锻炼效果认识的深化,使得各国的体质测试方法及指标逐渐由运动能力测试指标向人体健康评价指标转变。目前,在美国比较普遍使用的健康体质测试方法,主要测试指标包括1英里跑/走、体脂含量(%BF)、身体质量指数(BMI)、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和曲臂悬重等。集中体现在(1)心肺功能;(2)肌肉力量与耐力;(3)身体柔韧性;(4)身体组成等4个方面。从而更加合理地反映出人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