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8%。其中:市的零售额462.52亿元,增长13.60%;县的零售额114.46亿元,增长13.41%;县以下零售额140.49亿元,增长12.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79.05亿元,增长13.1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6.04亿元,增长16.36%。
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9%,其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60亿元,增长23.39%;汽车类零售额23.88亿元。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8.20亿美兀,比上年增长45.18%。其中:出口总值为15.09亿美元,增长38.34%;进口总值为23.11亿美元,增长50.01%。一般贸易出口11.04亿美元,增长44.41%;加工贸易出口4.05亿美元,增长24.26%。机电产品出口2.06亿美元,增长47.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22亿美元,增长9.36%。
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8个,比上年增加4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0.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1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0.30亿美元,增长44.52%。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54亿美元,下降6.63%。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41.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8%。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16.96亿元,增长14.5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71.99亿元,增长11.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5.44亿元,增长15.0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31.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78%。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12.08亿元,增长9.89%。
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境内股票上市公司19家,股票市价总值为338.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71%。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7%。其中:财产险收入15.18亿元,增长17.06%;寿险收入37.07亿元,增长19.6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60亿元,增长7.25%。全年赔付额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5%。其中:财产险赔款8.57亿元,增长19.95%;寿险给付3.91亿元,增长30.4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1.74亿元,增长3.3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5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04项,比上年增加7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651项,软科学成果53项。全年获得奖励177项。受理专利申请1460件,授权专利832件。技术交易稳步发展,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995项,比上年增长6.29%;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45亿元,增长24.20%。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04万人,比上年增长26.26%,在校学生26.37万人,增长14.90%;研究生教育招生0.67万人,增长9.84%,在学研究生1.81万,增长21.48%;普通高中招生20.73万人,增长0.789,6;初中学校招生50.44万人,增长3.81%;普通小学招生48.17万人,增长4.29%;特殊教育招生0.13万人,在校学生0.91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5个,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92个,博物馆70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10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6座。档案馆10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81.04万卷(件)。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0.73%和91.11%,分别比上年提高0.26和0.34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77.98万户,增长3.01%。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202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2451张。全省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83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238人,注册护士20425人。全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6个,比上年增加3个,卫生技术人员367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3个,比上年增加6个,卫生技术人员1369人。乡镇卫生院1351个,拥有床位13672张,卫生技术人员1421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获各类奖牌62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606.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810.2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1.09%,比重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为1795.9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8.91%,比重比上年下降1.07个百分点。按年龄分,0~14岁人口占22.29%,比重比上年下降1.1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70.36%,比重提高1.01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7.35%,比重提高0.1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3.47万人,出生率为12.86‰,比上年上升0.2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23万人,死亡率为6.62‰,上升0.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4‰,上升0.2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收入920.59元,比上年增长10.31%;人均工薪收入为7008.40元,增长8·04%;人均转移性收收入2142.35元,增长16.5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53%,比上年下降1.5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134元,增长7.8%;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为354.7元,增长14.7%,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67%,下降0.53个百分点。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39.41万人,脱贫人口9.13万人;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316.57万人,解决低收入人口38.75万人。
社会保障和城市低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160.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31%。领取失业保险金10.3万人,下降1.5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44.02万人,增长12.94%。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58.6万人,增长8.34%。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96.0%,比上年提高0.64个百分点。参加医疗保险195.8万人,增长10.88%。其中:职工144.2万人,增长10.58%;离退休人员51.6万人,增长11.7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3.0万人,比上年增长7.29%。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省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满足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78.7%,提高2.1个百分点;超过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21.3%,下降2.1个百分点。
全省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2个,比上年减少1个;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9个,增加2个;空气质量为劣三级的城市有3个,减少1个。建成烟尘控制区47个,增加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80.3平方公里,增长1.74%。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52个,增加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03.4平方公里,增长1.40%。
全省有自。然保护区57个,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增加3个。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
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082人,比上年下降4.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92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5.24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62人,增长1.0倍。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822起,造成1695人死亡、53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37.9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4.13人,下降12.6%。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42.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97%。其中,成灾面积106.17万公顷,增长43.47%;绝收17.21万公顷,增长29.81%。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总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工业增加值含长庆油田甘肃境内部分。
4.表6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未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