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岳
伏羲氏之裔为炎黄二帝及其众多子孙。繁衍成为万姓。但其嫡裔直接追认伏羲为始祖的有如下各姓氏:
伏牺氏
又作伏氏,马《绎史》卷三引《三坟》说:“伏牺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生。”大概是以风为图腾,与女娲同姓,可见伏羲、女娲原是同部落的兄妹关系,也是可信的。
伏牺氏的父母,据《诗含神雾》说:“大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孝经·钩命决》说:“华胥履迹,怪生皇牺。”
伏氏
伏氏,《广韵》入声一屋:“伏,又姓,出平昌。”《元和姓纂》入声一屋:“伏,伏羲之后,子孙氏焉,与任、宿、须句、颛臾同祖。有济南、平昌二望。汉有伏生名胜,治《尚书》。”《古今姓氏辨证》:“伏氏,汉济南伏生名胜,字子贱。四世孙孺,客于东武,因家焉。伏孺生理,字君游,为高密太守,以诗授成帝,故齐诗有伏氏学。理生大司徒阳都侯湛,字惠公。湛生隆、翕、咸。隆字伯文,光禄大夫,子瑗为郎中。翕生光,光生晨,位特进。生屯骑校尉无忌,采集古今为《伏侯注》八卷。无忌生大司农质,质生完,皆赐爵阳都侯。自伏生以后,世传经学。清净无竞,故东州号为‘伏不斗’。湛同产兄子恭,字叔齐,为司空。又曹州官伏寿。洛阳伏氏,子成,为晋平北将军姚襄左部帅。”唐《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并州太原郡廿七姓有伏氏。伏湛又有弟伏黯,东汉光禄勋。湛兄子伏恭,东汉司空。伏俨,人,著《前汉书纠谬》。晋有游击将军闻喜县侯伏滔,安丘人。
滔曾孙伏曼容,梁临海太守,著有《周易毛诗丧服集解》、《老庄论语义》。曼容子伏,子伏挺,梁南台侍书御史,著有《迩说》及文集。挺子伏知命,侯景中书舍人,梁豫章内史。唐有良医伏,著《医苑》。
附:平昌郡安丘县伏氏世系
北凉有将军伏恩。伏子成,略阳人,后秦左部帅。
太原郡望伏氏,伏焕乎,于后唐同光二年自江西迁湖南湘阴师乐乡,后又迁溆浦,传38代,共6000多人。明有荆州知府伏伯安。
德清知县伏元,杞县人。伏孔谟,石泉贡生。伏观、伏万选,盐亭贡生。伏思辅,盐亭人,宏治八年举人。清道光十一年举人伏午,汉阳人。民国时,湘阴县农会主席伏光夏。连师伏鸿声,铜山人。现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师伏伏耀,罗人。1985年师沙市优秀教师伏辉竹。198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伏开仕。湖南省文史馆员伏家芬,诗人;伏嘉谟,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师沙市十一中教师伏煌隆,皆汩罗人。伏琥,阆中人,中国和平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伏龙,阜宁人,民国初年六师师师,反牺牲。伏发祥,重庆电业局工程师;伏三金,四川省公路中一工程处一处会计师,皆阆中人。甘肃清水县多伏氏,此地为伏羲氏起源地大地湾遗址所在地。
鲜卑族伏氏,《魏书·官氏志》:俟伏斤氏后改伏氏。《广韵》六止、《姓解》一、《辨证》二十二、《氏族略五》并引。《魏书·王建传》有宜阳公伏树。《吕罗汉传》有略阳公伏阿奴。
又铁勒族有伏部落西迁至今俄罗斯之伏尔加河,因以部名命名此水,伏尔加意为伏家。
氏或系伏氏分支。今有浙江人桂珍,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宓氏
宓氏,《通志·氏族略》:宓氏,即伏羲氏之后也。伏亦作宓。仲尼弟子宓不齐,字子贱,鲁人。后转为密。宓子贱四十,代孙宓忠信,宋御史中丞。居浙江嵊县河村榧峰。《续通志·氏族略八》:明有苏州府检校宓天麟。清有慈溪人宓龙甲,雍正十年进士;宓,咸丰六年进士;宓继先,阳谷人,光绪十四年武举人。现代有宓逸群,民主促进会第七届候补委员;宓福根,上海杨浦区教育学院生物教师,养各种龟三百多只;宓密,上海工技发展基金会工程师;宓维年,广元电务段工程师,皆慈溪人。宓重行,上海市向东中学一级教师,慈溪人;宓加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宓家蓉,女,江5727厂馆员,慈溪人。宓鼎梁,苏州人,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宓熙,浙江人,国民政府军委会侍卫总队长。
庖氏
《姓》:《姓源》云:庖羲氏之后。
《姓氏寻源》:《潜夫论》云:太昊之后有庖国姒姓。厨按:杜预《世族谱》有苞国,云夏同姓,亦见《姓苑》。或作包,一也。罗泌云:
今庖水在山阳平乐,而帝墓又在山阳,则其故迹无疑也。
泡氏
《姓氏寻源》:《潜夫论》云:泡,庖姓之分也。罗泌云:即鲍。然姓自有鲍。
郝骨氏
《姓》郝骨氏:《路史》云:伏羲氏弟郝骨氏之后。《姓氏寻源》郝骨氏:《唐表》郝省氏,太昊之佐。《路史》云:太昊之弟郝骨氏,为帝立制,其裔孙子期,帝乙封之太原之郝。后有郝氏、郝骨氏。
注:盖商因郝骨氏国之。澍按:《唐世系表》作郝省,《元和姓纂》作郭骨,皆误。
昊英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昊英氏:古代昊英氏之后。
昊氏
《元和姓纂》上声三十二皓:昊氏,《风俗通》云,昊英氏之后。
《路史》:昊英氏后有昊氏。《续通志·氏族略七》:明盱眙县丞昊方霖。万历中梁人昊十九制瓷器精美,人称“昊”。
娥陵氏
《姓》娥陵氏:《姓苑》云:女娲后。
氏氏氏
《姓谱》有氏,又有氏。《姓解》作氏。《蜀录》有氏。
《姓氏寻源》:太氏之裔。《康熙字典》作氏。益为一姓。
东蒙氏
《姓》东蒙氏:《路史》云:伏羲裔颛臾之后。《姓氏寻源》东蒙氏:引《路史》。按:东蒙在鲁费县西北七十五里,在蒙山之东,主其山之祀者,因以为氏。
氏
《姓氏寻源》氏:见《玉篇》。按:系东氏因事加人以为氏。
蹇氏
《广》上声廿八:“蹇,又姓,秦有蹇叔。”《元和姓纂》:
“《左传》秦蹇叔后汉小黄门蹇硕。”《通志·氏族略》:“蹇氏望出襄阳。”《古今姓氏书辨证》:蹇氏,宋成都双流蹇氏,周辅,字翕,历度支副使、宝文阁侍制、户部侍郎。二子:逢辰,屯田员外郎;
序辰,亦为三司副使。怀安金水蹇氏,翔生逢,逢生绶,朝奉郎。绶生汝明,绍兴四年进士。《姓》上声十三阮:蹇氏,《姓考》云;太昊臣蹇修之后。《千家姓》云:山阳族。《宋史》有蹇彝。《路史》亦以蹇氏为太昊臣蹇修之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襄州襄阳郡五姓有蹇氏。楚州山阳郡六姓有蹇氏。《太平寰宇记》兖州山阳郡三姓有蹇氏。
战国魏文侯臣蹇重。三国魏有蹇遵,著《左传断义》。蜀汉有蹇机,鱼复人。唐有蹇昌仁,注《阴符经》。吐谷浑王视罴谋主蹇。元歙县教谕蹇叔潜。明有蹇贤,巴县人,湖广右布政使。蹇,巴县人,黯县知县。蹇义,巴县人,少师;孙霆,御史。蹇来誉,重庆人,广东按察佥事。蹇诚,信宜知县。蹇文选,武陵人,弘治武陵百户;子鹏,百户。蹇来誉,监利人,嘉靖进士。清有蹇滋善,江津人,和平知县。蹇念典,遵义人,光绪十八年进士。蹇念益,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系;蹇先榘,留学日本法政大学,皆遵义人。
氏
与蹇氏同源于太昊臣蹇修。
风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上平声一东:风氏,太伏羲氏之姓也,三皇以来,有天下者,异德则异号,异号则异姓。异号者,如伏羲或曰疱羲,神农或曰炎帝,黄帝或曰帝鸿。异姓者,如黄帝生于姜水,黄帝生于姬水,皆以为姓,详此,即太东方之帝,木生风,故伏羲以风为姓。实象其德。黄帝之相风后,即其裔也。春秋有任、宿、须句、臾四国,在济水上,皆风姓,司太之祀。
《姓氏急就篇》风氏:伏羲氏之后,黄帝时风后。《左传》任、宿、须句、臾,风姓也。鲁僖公母成风。
《姓》风氏:一作、《姓苑》云:伏羲之后。《千家姓》云:济阳族。黄帝臣有风后。
《姓氏寻源》风氏:《姓纂》云:风姓,伏羲之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四国皆风姓,实司太之祀,鲁僖公母成风。按:《路史》引《姓纂》云:颛帝风姓,《唐世系表》亦去韦氏、彭氏皆出风姓颛帝之后。《古史考》以颛为姓也。《辨证》云:太以木德王木生于东,因其动则风生,以风为姓,名方牙又曰苍牙。又按:
黄帝臣风后,佐灭蚩尤者,或谓风后,即封钜,非也。《环济要略》云:风后为黄帝侍中,《汉志·风后·孤虚经》二篇,尧珠大风,禹访风后,皆是春皇之裔。《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承包羲制度号女希。罗泌云:女娲云姓。又按:《元和郡县志》云:复州竟陵县城本古风城,古之风国,即伏羲风姓也。是风姓当以地为氏者,而《三坟书》言因风而生为风姓。《易通卦验》注谓燧皇在伏羲前,风姓是伏羲因燧人氏,未必然也。《竹书纪年》:夏后相时有风夷或系伏羲之后。
《古今姓氏书辨证》氏:一作用,姓来曰人姓。谨按:此即古文风字。
《姓氏寻源》氏:见姓书。按:与同古文风字,人姓。
《姓氏寻源》氏:何氏《纂文》云:皆伏羲之后。
《姓氏寻源》氏:何氏《纂文》云:皆伏羲之后。
风胡氏
《姓氏寻源》风胡氏:《黄帝传》云:得风胡为将,作五牙旗及烽火攻战之具,著实法篇。是《庄子》所言楚王时风胡作剑者,乃黄帝世风胡之后也。
颛臾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下平声二仙:颛臾氏出自风姓之后,封为附庸,国于济水之上,司伏羲太之祀者,以国为氏。
《通志·氏族略二》颛臾氏: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主东蒙及济水之祀,任、宿、须句、颛臾四国近济水,故祀济。故有颛臾县,隋省入费县,今沂州,故颛臾城在费西北八十里,子孙以国为氏。或去颛为臾氏,晋大夫臾骈是其族。或去臾为颛氏。及颛帝子孙亦为颛氏。陈大夫颛孙,仲尼弟子有颛孙师,字子张。《神仙传》有太玄女颛和颛或作。
《姓》颛臾氏:《路史》云:伏羲氏裔封国,因氏。
《姓氏寻源》颛臾氏:《路史》云:伏羲后有颛臾氏。《氏族略》云: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
颛呙
《古今姓氏书辨证》颛氏:《元和姓纂》曰:出自颛帝之后,或颛臾氏之后,以国为氏。
《姓》颛氏:《千家姓》云:济阳族。《神仙传》有太玄女颛和。
《姓氏寻源》颛氏:引《姓纂》。
臾呙
《元和姓纂》上平声十虞:臾氏,颛臾风姓之后。晋大夫臾骈。
《姓》臾氏:俗作臾《姓源》云:伏羲裔,封颛臾,因氏。《千家姓》云:太原族。《左传》晋有臾骈。《淮南子》和味者有臾儿。
《姓氏寻源》臾氏:《路史》云:伏羲后有臾氏。按:《统谱》引黄帝臣臾区,非也。臾区即鬼容区,亦曰车区。臾氏,盖出颛臾之后。
《宋濂集》云:南夷有臾、蒋、黄三氏,在唐乾符时。
《续通志·氏族略六》载:明海丰县丞臾信。
呙呙氏、呙《姓》呙氏:《千家姓》云:南昌族,《唐书》有呙彦。
《姓氏寻源》呙氏:《淮南子》云:呙氏璧,呙即卞和之和也。
《正字通》音戈,云姓也。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为姓。明时公安多呙姓。
呙氏乃分于今安徽北部涡河、涡阳一带商代有呙国,如卜辞:“□□卜贞,弗雀噩在南土,呙告事?”(《甲编》1901)“已未卜,雀亡祸呙告事?”文中之雀,与呙关系密切,同为商之属国。
《续通志·氏族略六》呙氏:宋秀州教授呙辅,明巴县令呙文光。按:有呙涡二姓,音戈。或以呙即涡,非也。或曰:即过去,亦非。郑樵《氏族略》以古帝女娲之后有娲氏。娲呙音同,当是娲而省去女文尔。
《清通志·氏族略九》呙氏:顺治戊戊戊呙正仪。
明洪武时邵阳丞呙仕良,万历时县呙邦永,清康熙广东守备呙鹏南,皆公安。
娲氏
乃女娲氏之后,亦即呙氏。《姓》娲氏:《家姓》云,苑邱族。
《通志·氏族略四》娲:女娲氏之后。
涡氏
《姓》涡氏:《姓源》云:楚大夫采邑,因氏。《千家姓》云:广德族。《三辅决录》有扶风太守涡尚。《五代史》有广德镇遏使涡信。
《姓氏寻源》涡氏:《路史》云:楚公族氏于邑者有涡氏。按:涡出淮阳扶沟浪荡渠,是涡以水为氏。
汝氏
《世本·氏姓篇》云:“女氏,天皇封弟于汝水之阳,后为天水,因称女皇。”《姓源》谓“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其后为汝氏。但周平王时无汝州,故此说失据。又谓汝氏为殷时贤人汝鸠之后,一云以水名为氏,望出江陵、川、渤海三郡。后二说实是一个来源,即殷代贤人汝鸠居于汝水之滨,为女娲氏的一支汝人之后。殷代甲骨文有汝氏,汝氏有汝成为商王的妻妾,可见汝氏乃商朝的臣属,关系也密切,如卜辞“辛末,妇汝氏六夕,小寝”(《福氏》,又,35)。李孝定说:“按《说文》‘汝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契文同。”唐《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毫州谁郡十姓之末有汝氏,又豫州汝南郡廿六姓有汝氏。《太平寰宇记》载豫州汝南郡九姓之末有汝氏。
《广韵》上声八语:汝,又姓,《左传》晋有汝宽。
《元和姓纂》汝氏:《尚书》有汝鸠、汝方,《左传》晋大夫汝宽、汝齐,汉长水校尉汝随。川,《后汉书·孝子传》有汝郁(陈国人,官鲁相)。
《古今姓氏书辨证》汝氏:汝与女同,夏少康遗臣女艾,鲁大夫女贾,《冯异传》有贼汝章,据槐里,自称将军。又春秋时,秦有不更女父。
西晋辟雍碑题名有陈国汝泽。
《通志·氏族略》汝氏:宋朝汝孝恭,登进士第,又有汝孝隆、汝日休,普州人,望出渤海。
《姓》汝氏:《姓源》云: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
《千家姓》云:川族。《汉书》有校尉汝佾云。《晋书》有蜀人汝班,《宋史》有太子舍人汝颜。
《姓氏寻源》汝氏:汝姓当水名为氏,蜀多汝姓,见《华阳国志》。
宋开州刺史汝为,丰县人,著《忠嘉集》。宣和进士汝宣,安岳人。乾道二年进士汝修;八年进士汝,皆安岳人。八年进士汝然,荣昌人。明有汀州知府汝讷,吴江人。
《续通志·氏族略七》载:明有弘治进士汝泰,嘉靖进士汝齐贤。
今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
维吾尔族汝氏,汝成德,库尔勒人,民国喀什主任科员。
女氏
《姓》女氏:《氏族大全》云:殷贤人,女鸠、女方之后。《千家姓》云:太原族。《左传》有季武子家臣女贾,陈有大夫女叔。《庄子》魏有女商。《史记》秦有大夫女父。又夷姓,《辽史》有女里是也。
《姓氏寻源》女氏:陆贾《新语》云:《世本》曰:天皇封弟于女水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夏少康臣女艾,商有女鸠、女方,晋有女宽,皆其后也。
宿氏
《元和姓纂》入声一屋:宿氏,伏羲氏风姓之后。《左传》云:
任、宿、须句、臾,风姓也。又有宿南国,在东东无盐县,以国为姓。
后汉宿仲谈,又有宿禅。
雁门,宿祥,一作,为雁门太守,因家之。前赵有宿察。
河南,《官氏志》有宿氏。大姓宿六勤氏为宿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宿氏:魏王妻以宗女,拜上将军,赐姓宿氏。
《姓》宿氏:《姓苑》云:伏羲之后,封于宿。春秋宿男是也,后因氏。《年国志》有校尉舒。又夷姓,后魏宿六斤氏,改姓宿。
《姓氏寻源》宿氏:《风俗通》云:宿氏,伏羲风姓之后,以国为氏。澎按:宿又音秀,地在东东无盐县。《左传》宿作戚,字异义同。
又按:《北史》魏宿石,朔方人,赫连屈子弟文陈之曾孙祖若豆根,魏元明时赐姓宿氏,文陈为刘卫辰子。后魏宿六斤氏改为宿氏,见《官氏志》。后魏赐刘子文为宿氏。又有音讹改粟氏者,蜀宿进之后,见《程启充志铭》。年国庄孙涵校尉宿舒。
周青铜器有《宿姨》。宿国在山东东东县,《春秋》》庄十年年月“宋人迁宿”。宋国灭宿后,迁宿人于江苏宿迁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宿州:“周为宿国地。”今安徽宿县:“春秋时,宋迁宿国之人于此,因名。”晋置宿豫县,唐改宿迁县。安徽又有宿松县,乃宿人一支南迁于松滋。故隋于此置宿松县。宿国亡后,以宿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