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300000042

第42章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5)

一、躬行与笃行

一躬行与笃行意思相近,“躬行”是亲身实践之意,“笃行”是一心一意实行之意。儒家基本经典《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谓君子应广博地学习,审慎地问辨、思考,最后是笃实地践行。“学问思辨行”与(伏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同为修身的重要项目,历代思想家对此都有论述,但知与行作为哲学范畴在宋明理学中讨论最多。所以躬行、笃行各方面的含义,理学家所说最为深切著名,知行先后、知行轻重、知行合一等问题的考察,都得到超越前人的成果。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躬行实践的强调,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重实践、重道德修养、重实用技术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实践高于理论、实用高于玄想、务实不尚空言等民族性格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应结合民族思维的这些特点和道德修养的具体项目,辨析其深切含义,是大有益处的。

二、慎言与慎动

慎言与慎动是指言语和行为要谨慎,勿放纵之意。中国最早的经典《诗经》、《佐传》中就有对慎言的记载。《诗经》以白玉之暇易磨,而言语中的错误难改来说明言语应该谨慎,应该深思熟虑而后提出。《左传》更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话,强调说话要有凭据,认为信口开河是结怨招祸的根由。孔子以“讷于言而谨于行”作为仁人的重要标志,反对言过其实,更反对巧言令色取悦于人。就连极少言道德修养的老子,也有“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样的隽语名言。《易传》把能否“谨言行”作为事之成败的重要因素,嵇康的《家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把谨言慎行引为训诫后代的重要内容。宋明理学更把言语行为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教导弟子多在言行上省察克制,不敢有丝毫放逸,并强调“慎独”,在人不知而己独知时检点行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慎言慎动的论述,对于我们是有益的。我们应该时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待人接物,谦虚谨慎,从日常行为上培养严谨的作风。当然,谨慎不至于拘泥,洒脱不至于放逸。

三、事上磨炼

事上磨炼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有价值的修养方法。孔子教人在具体事务上锻炼才干,磨炼意志。孟子认为实际事务甚至痛苦境地的磨炼是人担当大任的先决条件。宋明理学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更把事上磨炼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事上磨炼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事上磨炼既做了实事,又能在其中体验人生,增进修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一般人的信条。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兴起,反对空疏讲论,提倡经世致用,更给事上磨炼增加了新内容。如明代王廷相的“习于己而不达于事者谓之腐儒”,“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讨诸理而尤贵达于事”,还有胡居仁的“圣贤之学无不在实地上做”等等。

事上磨炼表明儒家注重现实、注重实际事务,把在具体社会生活中培养理想人格作为根本修养方法。这对于现代人培养实际能力,磨炼意志,造就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人生观,都会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理想人格与理想境界

理想人格与理想境界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道德统帅知识,强调真和善的统一。至真至善,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极致。至真至善的人,就是圣人。虽然称得上圣人的只是极少数,如儒家所谓圣人不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数人,但历代都有士人把成圣贤作为最高目标。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智统一。仁的包蕴很广,涉及道德的各个方面;智,主要的意思是才能。另外,孔子认为“仁者不惧”,所以孔子的理想人格是有道德,有智慧,有勇气,也就是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奉行正义,始终不渝;《易传》的理想人格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说,是一个与天地精神为一的人。荀子和以后的儒家,又给圣人增添了新的内容,对理想人格所具有的“气象”和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作了具体描述。道家也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如庄子曾用“真人”、“神人”、“至人”表示他的理想人格。道家的理想人格,往往被赋予某些超人的性质,如庄子的所谓“登高不傈、稻火不伤、入水不溺”等等。而老子的思想人格,是与自然原始质朴为一的人,即所谓的“复归于婴儿”。儒道二家的人格理想相统一,便是魏晋的圣人观。它显著的特点是内圣外王。魏晋玄学的理想人格是人世而出世的,即“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宋明理学剔除了道家理想人格中的超人性质,把理想人格放在平实的、现世的基础上。理想人格是人世中的一员,他不是超人的存在,但他又难以企及,理想人格既切近又高远。宋明理学论证了理想人格的根据,认为理想人格代表了天道、诚;理想人格的气象,就是“啐面盎背”、“德润身”、“四时佳兴与人同”;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就是孔颜乐处;理想人格的修养特点,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理想人格的现实道路,就是格物致知、涵养用敬、致良知等。宋明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各个方面都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作了充分阐发,可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圣贤之学。宋明理学的圣贤观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才受到根本撼动。

理想人格有不同的层次,有圣人、亚圣、贤人之分。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说:“圣人,道德之宗正,仁义礼乐之宰摄,世固不获见之矣。其次莫如亚圣者,契道之真,以命令于一世焉。”圣人,则孔子;亚圣,则颜回、孟子;贤人,则历代大哲。理想人格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境界。圣贤气象,是他们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圣贤功业,是他们的精神境界发出的作为。对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历代儒者都有论述,至宋明集其大成。如:圣贤志气如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能知几,能审位,能践形,不怨天,不尤人,圣人之辞简,其理浑……圣人的精神境界是纯粹而完美的,是难以企及的,但又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又是可以努力修养达到的。

一、君子与圣贤

君子即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圣贤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指理想的、完美的人格。圣人在层次上高于贤人。儒家所说的圣人,多为上古时代的帝王及贤臣,如尧、舜、禹、周公、孔子等,儒家还构造了一个圣圣相传的“道德”,树立了一群不同时代的人格典范。

中国关于君子和圣贤的论述极多,涉及何为君子、圣贤,圣贤的精神境界及其外在表现,修养成圣贤的途径等等。可以说,中国是个崇拜圣贤的国家,儒家学说从广义上说可以说是成圣成贤的一套理论。许多理学家也称自己讲求的学说为“圣学”。中国古代典籍对君子和圣贤有许多描述。孔子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说君子,以“博施济众”而又有崇高道德的人为圣人。这些说法,为以后的君子、圣人定下了标准。君子重在个人品德,圣贤则道德功业并重。

君子、圣贤代表了不同的人格层次,是历代士人的追求目标。历史上圣贤的人格和功业,曾激励过无数人努力奋斗。只要剔除其中不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成分,古代圣贤的许多方面仍然是我们可以效法的,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君子和圣贤。

二、孔颜乐处

孔颜乐处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孔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粗陋的饮食,偏僻的居处,一般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不改其乐。此后,孔颜乐处成了安贫乐道的代名词,成了儒家注重精神享受,以道德修养所带来的内心愉悦的代名词。孟子的所谓“大丈夫”,其表现之一就是“贫贱不能移”。西汉杨雄说“圣人乐天知命”,把孔颜之乐放在高于世俗富贵之乐的地位。在宋明理学中,孔颜乐处更成了初学者立志,富贵者自警,穷乏者保持廉操的座右铭。周敦颐教少年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并在其著作《通书》中专辟“颜子”一章。程颐因一篇《颜子所好何学》受到太学祭酒胡瑗的赏识。张载认为颜子好学不倦,具有仁智品德。朱熹把孔颜乐处扩大为与天地为一体的境界,认为孔颜乐处也就是存理去欲所得到的精神享受。明代薛碹指出孔颜乐处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靠身体上的自苦,而是靠刻苦励志、道德修养来达到的。

孔颜乐处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还是需要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人的思想,人的精神追求。它能够激励人们不畏艰苦的生活,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去追求自己的道德理想、精神享受。当然,追求道德理想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决不能把两者绝对地对立起来。

三、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最早是孟子提出的。孟子认为,道德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就会产生一种至大至刚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鼓舞人为实现道义而勇往直前。浩然之气不同于匹夫之勇,它是由道德修养产生的,并且要用道德修养去保护它、加强它。养浩然之气不能间断,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培养。它积累至极,可以“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并不神秘,它实际上是由道德修养而产生的一种勇往直前的气概。浩然之气千百年来成了鼓舞志士仁人不畏艰险,不恤死亡,决意行道的精神力量。

浩然之气在宋明理学中得到特别发挥。宋明理学家推崇孟子,把养浩然之气被当作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二程、张载、朱熹、王阳明都有许多论述,他们在论述中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理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培养浩然之气,需要为道义勇往直前,需要在各种非正义面前为正义而斗争。这种精神的力量在现代乃至未来的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正义、道义,其具体内容则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原则,这反映在伦理学上就是真善合一。中国哲学的许多命题是关于天道的,也是关于人道的。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学说,认为人的道德本性和宇宙普遍法则本质上是同一的,修养的极致是与天为一。《易传》认为,圣人应该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到汉代,兴起统天地人为一的理论模式,阴阳五行作为理论框架笼罩一切。魏晋玄学亦讨论“天人之际”,认为圣人“体冲和以通无(道)”。宋明理学把天人合一学说推到一个更广阔的阶段。程颐、朱熹认为宇宙根本法则与具体事物上体现的理是一致的,提出格物致知与涵养主敬的修养方法。陆九渊认为心中之理与宇宙之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等命题。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化与君子之德原无异理”,并认为人可以载成辅相天地。

天人合一可以从许多方面解释和发挥,我们今天除了把天看做人生活的环境、活动的背景因而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求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之外,也应具有与天地万物为一的胸怀,使自然法则成为增进道德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来自未来

    我来自未来

    伊人一号来自以力量为尊的未来,却死在工作台上。一缕幽魂附身于洛家之女——洛筱沫身上,看她是如何用强大的力量玩转现代的!我,来自未来!
  • 三天内解经

    三天内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校草之甜心拽丫头

    腹黑校草之甜心拽丫头

    “韩御泽,你你!!!”“我?我怎么?嗯?”韩御泽波澜不惊的眼眸里倒映着林初晴的身影,嘴角勾起玩味的笑。。。。
  • 穿越千年之花千骨

    穿越千年之花千骨

    在21世纪,电视剧花千骨风迷全国的时候。普通女学生慕歆在同桌的喋喋不休之下出去喝咖啡。在回来的路上捡到一本叫七绝谱的书,看着看着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第一门派长留的时候,她震惊了。后来白子画的师傅看逸悦异域常人,就收她为徒。逸悦成为了后来的寒尊。一天夜里,逸悦突发奇想,她想改变白子画与花千骨的命运。最后是改变了,她把白子画与花千骨的结局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当她察觉花千骨已经爱上自己时,她该何去何从。请观看《穿越千年之花千骨》
  • 竹马难猜:爱在心口难开

    竹马难猜:爱在心口难开

    本以为去了他的婚礼现场,一切纠葛就该谢幕,谁知才是刚刚开始。某天顾若路遇竹马同学,掉头就准备走。腿长的竹马同学两三步跨到顾若面前,伸出右手~“你躲什么。”竹马同学微倾上身,慢慢靠近顾若。“已婚人士,麻烦离我远点。”顾若淡淡的说。“嗯,如果与已婚人士之一呢?”满眼笑意的竹马同学,继续前倾。“呃???”茫然的小顾同学更茫然了。若干分钟后的顾若同学暴走了。二十几年来第一次。“你敢说爱我吗?敢说,立刻和你去民政局。”竹马同学眼眸微光闪过:“敢啊,走吧。”说完之后,拉着顾若就往后走。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人狐恋之等我三年

    人狐恋之等我三年

    她,白莫颜,一个顶级的仙狐;她,白莫熙,一个高级的仙狐;她,白莫晶,一个高级的仙狐。。。她们三个好姐妹偷偷来到人间,遇见了…………………………
  • 只想默默守护你

    只想默默守护你

    一面是公主般高贵的气质,一面是嫉恶如仇,是非不断的祸头子,宛若天使与魔女般的双子座女孩就是她---欧芷萱。绝美的脸蛋,超高的智商,正直的性格吸引了很多男生的爱慕甚至疯狂的追求。可是她那过份放不下的自尊心却使她一次又一次错过自己的真爱,到底最后是否能和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韩希澈在一起还是永远的错过下去。。。。。
  • 重生之老祖宗

    重生之老祖宗

    安清念重生了。这一世,她定要这一家恶人尊她为首,唯她马首是瞻!“你什么都不是!”已经六十一岁的黎大爷爷咆哮道。看着面前的黎家子孙,年仅十五的安清念冷笑道:“我什么都不是?在我看来,我是黎爷明媒正娶的妻子,是你名正言顺的娘,是这黎家家谱上辈分最高的人!我说的话,你们必须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