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冷静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产生挫折的原因往往是清楚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错综交织在一起,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意外引起的挫折外,其他的原因常常都不是简单单向的因果联系。比如,社会环境不好,给人生带来挫折的例子很多,但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有的人却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呢?青年期正处在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性常常使青年容易产生冲动、偏激,甚至是逆向选择,即从简单肯定走向简单否定。因此,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不仅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武器,还要善于和自身的不良个性作斗争。
最后,要积极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如果说认识自我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那么战胜自我则更需加倍的毅力和勇气。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当人陷入某种困境之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认识、心理上的某种误区,重新确立目标体系。这不仅需要和自卑、自欺、自弃的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同时还需要以科学的精神来寻求排解困惑的方法。比如重建目标体系等,具体的方法则要依发生挫折的情境而定。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不仅意味着在理论上已进入确立自我意识,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而且意味着在实践上正在由被动的教育主体向主动社会主体方向转化。因此,怎样认识生活,怎样把握自己,或者说能否在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的交错中把握住人生的桅杆,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一,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生活,这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揭示。从人生态度的层面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揭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承受基础,当人生遇到挫折之时,就不会彻底地放弃或毁灭人生的主导目标。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排忧解困的具体方式方法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再好的方法也只能是权宜之计,暂时效应。
第二,锻炼意志力。这是现代青年个性社会化的重点,是培养健康积极人生态度的心理素质要求。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城市家庭结构的主要构成。独生子女的特殊境遇对其人生态度的形成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特殊弊端,最明显地表现在心理脆弱,承受力不强,这种情形对人生态度会产生一种负诱导。
第三,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最坏的准备,但要朝最好的方向努力。这是前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生活辩证法的揭示。有了“最坏”的准备,就等于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有了对困难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再加上“朝最好的方向努力”的主导目标,就构成了客观的有动力性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能帮助人们对人生实践的把握增加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减少被动性。
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社会上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容易腐蚀大学生的纯洁心灵,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清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一、对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剖析
享乐主义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和满足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他们的口号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及时行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有少数大学生只追求个人享乐,而推卸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
对这种享乐的人生哲学,马克思主义早就作过批判,并揭露了其虚伪性和欺骗性。对享乐,我们并不笼统反对,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肯定物质生活条件,并不是说人的社会生活仅限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比物质生活更高级、更深刻。对于大学生来说,人生还有比吃穿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事业、理想、情操等精神生活。雷锋说得好,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如果把人生等同于无限制的享乐,人生就会失去崇高的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从人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看,享乐和创造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味沉溺于吃穿享受,逃避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只想当受益者,只图过舒服的日子,那就歪曲了人生的真谛。只有那种肯于创造的享乐,才是在真正的享乐,并且也才会有乐可享。况且享乐不仅限于满足口腹之乐,还有精神上的享乐。而精神上的享乐比物质上的享乐更高级,更能给人带来持久的愉悦,并且是物质享乐所无法比拟的。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更应当率先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落后、愚昧、腐朽的生活方式,用智力、体力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
二、对悲观厌世人生观的剖析
享乐和悲观厌世人生观如同孪生兄弟一样同时并存,相依为命。这种人生观认为,追求人生目的和意义是毫无根据的,认为人生似梦,充满烦恼和痛苦,毫无乐趣,一切只能听命于神秘力量的摆布,人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和选择自己前途的。因此,持这种人生观的人,消极悲观,得过且过,甚至逃避现实,轻生厌世。我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是倡导这种人生观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欧洲,19世纪的叔本华是最有代表性的悲观主义者,他把人生比作钟表,上了弦就走,不知为什么走,一切只是听命于意志的偶然行动,他认为人生只是延缓死亡的斗争。
在我们的青年学生中,有的人由于在人生道路上受到某些挫折和困难,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而产生消极颓废情绪。有人总感到生不逢时,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便感到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烦闷苦恼;有的人自称看透世态人情,认为人生如梦。抱这种人生观的人,对集体活动产生厌倦,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生活孤独,悲观徘徊。这种人无确定生活的目标,无理想抱负,有的甚至玩世不恭。一句话,他们不知为什么活着。这与我国蓬勃向上的社会生活,与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格格不入。
青年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的。青年人应学会在逆境中锻炼成长,经受考验。
三、对实用主义人生观的剖析
实用主义人生观从有用的基本原则出发,以个人所要达到的使用效果作为衡量善恶、是非、荣辱的标准,认为人生的目的只服从个人主观意志和欲望,生活的意义就是要以这种欲望移动所带来的利益多少和好处来评价。
实用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个人目的是决定因素,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个人为满足私欲,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对自己有利,就都是善的、正义的、有道德价值的。在他看来,人和人的关系因为有用的存在也是变化无常的,“昨天的敌人很容易成为今天的朋友,今天的朋友也很容易成为明天的敌人”。詹姆士认为,人生就是投机冒险,世界是上帝安排的最大赌场,人生无须认识客观规律,只有依靠侥幸冒险才能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人生观对大学生也发生着影响。有的大学生认为,人活着就要讲实惠,要有轻松的工作,称心的爱人,舒适的住宅,一现代化的家具等等。总之一句话,物质利益是实用的,对自己有利的,其余一切都是虚的,靠不住的。这种思想行为是极为有害的,它将导致对远大理想、崇高品质的抛弃,使人变成只关心一己私利的目光短浅者,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多变。这对大学生成才是很不利的,大学生应认清实用主义人生观的实质,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为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
四、对自由主义人生观的剖析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是无限的、绝对的,不受任何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的生存是孤独的,独自进行的奋斗和活动,独自创造自己,每个人要以个人的奋斗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人陷入社会之中,接受了社会的道德、法律、文化、传统等就失去了自由。因此,这种人生观所倡导的自由,很容易产生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助长个人主义思潮的泛滥。
自由在哲学上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在社会生活中,自由首先是对社会生活规律的把握和认识。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出发,来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任何个人自由都要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限,如法国1789年发表的《人权宣言》规定:“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等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由此可见,要求绝对的自由,不要任何法律、道德、纪律约束的自由是没有的。一切自由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要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是对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纪律的破坏,绝对的自由也就是绝对的不自由。因此,绝对自由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自由,完全看对条件的认识和把握。人对条件认识越深刻越多,选择的自由就越大,反之,对条件认识越少越肤浅,选择的自由就越小,如果对条件一点也不认识,那就没有选择的自由。
五、对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剖析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在人类历史上,有了金钱就有了对金钱的崇拜,但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拜金主义人生观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用拜金主义指导生活实践,并由此确立人生目的,其危害显而易见:“神圣”的金钱成为人的存在和全部实践活动的目的,个人生命的意义就会如人们所评价的那样,“可怜到只剩下钱了”;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再没有其他的关系,人的尊严和情感被淹没在金钱的冰水之中。拜金主义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六、对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剖析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对封建****方面,个人主义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它同时还具有销蚀社会的一面。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上述种种错误的人生观尽管在形式上五花八门,内容上不尽一致,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这样的人生观显然是错误的。作为现代青年大学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坚决摒弃错误的人生观,选择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