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自信自强的心理。在曲折变幻的人生面前,要成为强者,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和自强心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相信和依靠社会和集体的力量是必要的,但也要相信和依靠自己的力量,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注定一事无成。自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开拓创造的支点;自强则是自信的基础,坚定的自信要靠自强不息的努力来支持和巩固。自卑的人常常感到天资不佳,其实,人的天资并无绝对差异,除了真正白痴外,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希望。自信自强的反面是自暴自弃。马克思在青年时代说过,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啃啮着心灵的毒蛇,它汲取着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纵观古今中外的人物,真正的强者,都是那些自信自强的人。
二是开拓创造的精神。这是一种为了祖国和人类进步,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勇敢攀登的品质和思想。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绝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力求通过不懈的追求和求索,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想,找出新办法。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理应培养这种精神。
三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应该说,大学生都是有宏伟抱负和志向的,可是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步入成功的殿堂。除了客观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主观原因是有些人经受不住挫折和困难的打击,奋斗的火花熄灭了,创造的激情化成冰水。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壮丽,就必须做人生道路上的勇敢的进击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以一往无前、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待挫折和困难,成功才能向你走来。
二、处理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
人生在世,矛盾冲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人生道路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的。
1.抓住人生道路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要完成的人生发展课题是不同的。人生就是一个连续完成各个时期应当完成课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他人学习知识、行为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为社会所接受认可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加入社会环境,接受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发展自己的个性;一是个体作用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和改造行为模式,变革社会。
大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渴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并期待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承认。这就需要按社会的要求来塑造自己,使个人逐步具备作为社会成员所要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思想感情,使个人逐步成熟起来。大学生为了使今后能成功地扮演社会所要求的角色,就要抓住青年期是人生中重要转折时期这一特点,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确定自己在人生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选择既符合社会又符合自己意愿的志愿,刻苦学习,发奋成才。
2.正确对待逆境和顺境。在人生道路上,会有不同境遇,在境遇中又有顺境和逆境之分,人生的历程就是在顺境和逆境的矛盾转换中不断前进的。在顺境下,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做出成绩。但是,在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中,不仅有成功相伴,也有失败挫折的考验,甚至会遇到不幸。当身处逆境之时,一个真正懂得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人,能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做出通常情况下所不能作出的奇迹。与此相反,有的人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作为大学生应做自己命运的主宰。真正的强者胜不骄、败不馁,能紧紧握住命运之环,用顽强的奋斗去叩响成功的大门。
3.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唯一准则。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是人生道路上经常遇见又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集体主义原则表现在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对国家的关系上,就是指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表现在对人民的关系上。就是指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现在劳动中,就是指具有主人翁的实干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表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上,就是指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精神;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指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精神。
从集体主义原则出发,有两个方面要引起注意:一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也是经常存在的。当矛盾发生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集体利益。二是要坚决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在其产生之初,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潮,是有进步意义的,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奠定了意识形态的基础,并造就了资产阶级文明。但其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一面。在社会主义时代,个人主义完全表现为消极的东西。这几年,个人主义对大学生影响较大,有些人借口个人主义不同利己主义,凡事首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以自我为坐标,脱离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孤立地追求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使利己主义泛滥,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大学生一定要和个人主义划清界限,牢固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把握好人生道路上的机遇
机遇是人的主观努力与客观情势的一种适时契合,是人生转变的枢纽。抓住人生腾飞的机遇就能实现人生的大突破,就会有事业的发展和精神的提升。机遇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机会”与“幸运”。机会和幸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随机性,事先无法预料,所以人们只说“碰碰运气”,谁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什么。《韩非子·五蠹》里面讲的“守株待兔”故事向人们表明,投机心理只会徒然耗费人的心血和时日,并且还会放弃人生实有价值的追求和创造。尽管机遇也带有偶然的色彩,但它绝不是那个农夫守株所待之兔,它与人的主观努力有很大的关系,它只有在不懈的追求中才能创造出来。
机遇常常隐蔽于荆棘之中,潜藏在困境里面,蛰伏于危机的边缘。它是雪山上的莲花,群峰之巅的灵芝。只有执著追求的人们,信仰坚定的人们,才能经受住这些人生的考验;只有不可抑制的激情才能激发起创造的巨大潜能。
机遇一闪即逝,永不再现。18世纪瑞典化学家舍勒不仅发现和提取了氧气,而且还对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循此前进,他本来可以揭示出氧在物体燃烧和金属燃烧中的化学作用,并由此推翻燃素说。可惜他对统治化学界有百年之久的燃素说不敢去碰,执迷其中,没有能够抓住“碰到鼻子尖上的真理”,而与机遇失之交臂。这说明我们既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自己的信心,又要勇于不断地清除自己的陈腐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另一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则敢于怀疑当时科学界流行的燃素说,经过五年的实验分析和理论探讨,特别是在舍勒和普列斯特列发现氧气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1777年9月5日,他毅然向巴黎科学院递上他的题为《燃烧通记》的论文报告,正式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燃烧的氧化理论,由此推翻了曾统治理论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使得近代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拉瓦锡这种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胆识使他及时抓住了科学发展的机遇。机遇会把他人推向人生的新境界,但它离不开不断的人生追求,不去追求,它永远不可能出现,即使出现了,你对它毫无知觉,只会让它悄悄地溜走。
“机遇只给有心人。”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种准备不仅是指长期的、持之不懈的、起间接作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指当下的工夫。有心人对任何有利于自己的机会、条件决不轻易放过,即使开始时看起来好处不大,或困难甚多,但是机遇是极好的时机,可以加大利用的条件,能够不断增强有利趋势,抓住了它就有了转机,抓住了它就有了未来,抓住了它就能开拓出越来越宽广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时刻留意形势,密切注意机会,珍惜外界给自己创造和提供的每一个条件。
要做有心人就要有扎实的基础,要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如此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和灵感,才会有敏锐的目光,注意到自己研究的领域和所从事的事业出现的各种对自己有用的事物和现象,立即看出它们对自己事业的腾飞可能具有的意义。要抓住人生腾飞的机遇,就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尽可能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学而不厌应该成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个人的经验总是有限的,向别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却是无穷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增加生命力的强度方面,不妨学一学苦行僧,敢乘勤奋之一叶扁舟,去作学海之八面周游。
人类的生活总是指向未来的,生活中有创造力的总是具有清醒的未来意识,有未来意识的人立足于现实,从实际出发去把握时机,去努力拼搏抓住机遇;他又展望未来,不满足于过去和眼下,因而总是积极进取,积极捕捉人生腾飞的可能机遇,以求达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并且在一次成功之后,又把目光放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去搜寻、创造、捕捉新的机遇,去实践人生的不断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