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委党校王彦飞
“管理民主”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天水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把管理民主的要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建设的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问题的实践时间还比较短,经验还不太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天水市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实践成效
对于管理民主,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是:村级组织领导有力,勤政廉洁,作风民主,致富有策;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80%。由于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群众拥护,天水市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维护农民权益,调动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天水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注重了解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政府扶持、社会支持与自主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农民群众中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凡是村里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事务,都要求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由农民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这种决策的自主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已成为国家扶贫新模式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就是天水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实行民主管理结出的丰硕成果。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天水市在推进管理民主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的教育,帮助他们切实改进群众工作作风,注重加强党风廉政方面的制度建设,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服务经济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管理民主必须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天水市在推进管理民主的过程中,不搞单打一,而是把推进管理民主的工作与推动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让农民群众全面了解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二是对乡村债务进行了清理核实,坚持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以及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要按照公开程序逐项逐笔公布,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三是在扶贫工作中注意征求群众意见,扶贫活动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扶贫款的使用让群众监督,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透明度;四是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示范引导,让农民群众在增效增收的事实面前自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促进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天水农村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影响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因素。天水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以管理民主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在兴修农田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以及农村饮水、道路、供电、沼气、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公开各方面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多方面听取农民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在发展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方面,坚持和贯彻了民主管理的原则。三是在精神文明创建和乡风文明的培育中,评选“文明户”、“五好家庭”的内容向村民公布,让村民知情;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让村民参与;遵纪守法和助人为乐的情况及时向通报,在乡村中弘扬了正气,抵制了歪风,形成了文明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貌。
(五)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治理机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发展管理民主,天水市进一步完善了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一是进一步健全了农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尤其是规范了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二是促进了乡村组织的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乡村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由过去抓招商引资、征收税费、催粮催款转向搞好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由习惯于行政命令转变为依靠说服教育、示范服务、民主法制的方法开展工作。
二、天水市新农村建设中对民主管理的探索
天水市坚持把民主管理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保障,以省定试点村为重点,以“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为载体,积极探索完善民主管理的制度安排和工作方法,秦州区窝驼村、麦积区曹石村等一些试点村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天水市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实践特别是一些非试点村的管理民主实践还相对薄弱,总体来说还处于探索完善之中。这种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育,探索提高农民群众参政意识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能否参与民主管理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天水市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群众的参政意识这一中心内容制定教育规划,并使之与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统筹进行。通过民主参与意识教育,使农民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民主权利的紧密联系,从而树立起较强的民主责任感。通过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教育,使农民群众了解民主管理的规律和原则,引导农民群众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有效行使民主权利。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推进管理民主的支持力量和组织保障。
实现管理民主,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和推动。天水市从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入手,要求村党支部转变领导方式,从过去依靠命令、大包大揽的领导方式向依法领导转变,支持和保障村委会履行职权,共同做好农村的民主管理工作。在抓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天水市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跳出了“村人治村”的传统模式,打破常规,对选不出村党支部书记的81个后进村,公开选拔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型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先后出台了包括《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探索建立村干部的激励保障、社会养老和监督考核机制。此外,天水各县区还创新农村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在中心村中建党总支、产业链上建党支部的基础上,推行“支部+协会+合作社”的模式,使党组织设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达到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的。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和创新找准了农村发展的症结,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趟出了一条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天水市的新农村建设。
(三)梳理农村各级各类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探索改善实现管理民主的组织环境。
天水市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一原则下,着手梳理村民和农户与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之间、与村民委员会之间以及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之间、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改善村民自治背景下实现管理民主的组织环境。一是村级组织必须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树立让村民参与村务活动的意识,重大问题让村民知道,重要工作让村民参与,重大事务让村民决策,形成村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务决策、村务监督的机制。二是梳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的关系,形成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村委会管理村务、村民积极参与,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的农村治理格局。三是梳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一原则下,明确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所承担的“支持和保障”的责任及履行责任的方式,在制度化和操作性上保证二者关系的规范运作。四是明确乡镇政府的指导地位,乡镇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地命令式工作方式,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予以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做到还权于民,使村民自治名副其实。
(四)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完善实现管理民主的具体制度。
管理民主需要各县具体的民主制度予以保障。天水市在完善实现管理民主的具体制度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是制定或修订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从村民组织、经济管理、社会秩序等方面入手,对民主管理的各方面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实现管理民主打好了制度基础。二是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对村民的登记与公布、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候选人的产生、正式选举、选举结果的公布等都依法作出了详尽的安排,保证了选举的合理性和民主性。三是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形成了以村中最高权力机关村民会议或受村民会议委托行使权力的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召集的咨询性的村民议事会议等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议事制度,并明确了各自的权力和职责,使村上形成的决议和决定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四是健全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对村级财务、计划生育指标及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宅基地的审批、安排义务工等事项及时向村民公开,增强了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