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并追踪问效。通过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监管。加大对挪用和挤占新农村建设资金、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等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7-01-29〔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3〕韩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中国城市经济.2006,05〔4〕马晓河.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决策.2006,01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临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共临夏州委党校张仲良临夏回族自治州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农村人口渐趋上升的局面,造成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闲置”,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今年以来,州上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四个调整、四项战略”,抓培训、抓基地、抓创业、抓维权、抓品牌、抓增收,坚持外出务工、回乡创业等多项举措,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春风送岗位”活动,使输转人数和劳务收入稳中有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截止2009年5月底全州共输转剩余劳动力36.23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992亿元,占全年计划25亿元的百分之46.8%。劳务经济已成为临夏新农村建设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
一、劳务输转是临夏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临夏州是个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州195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达172.54万人,占总人口的88%。全州耕地面积210多万亩,人均不足1.2亩。近几年,临夏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把劳务作为发展临夏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临夏州越来越多的农民到二、三产业就业,到他乡异地创业,到城镇聚集落户,劳务输转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劳务输转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临夏州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收入不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部分乡镇达到一半或一半以上。
(二)劳务输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劳务输转,不仅使农民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更重要的是,随着输转规模逐步扩大,锻炼培养了一批见过世面的“能人”和“小老板”。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积累了资本,回乡创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资本、思想和活力,是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
(三)劳务输转规模及效益日益扩大和显著。
外出务工挣钱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州季节性打工常年务工人数各占一半;家庭状况较好、耕地较多的主要在省内和西部地区从事季节性务工;家庭状况较差、耕地少的在中部和东南沿海等省区常年务工。
(四)劳务输转领域不断拓宽。由西藏、青海、新疆和省内等西部地区,辐射到东南沿海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开辟境外输出。从事的行业由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苦力型低收入行业拓展到机械、电子、服装加工、等技能型高收入领域,从业工种达到30多种。
(五)劳务品牌初具规模。在劳务输转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在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畜产品屠宰加工、古建筑修建、砖雕技艺、青藏铁路修建、新疆摘棉等方面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有河州古典建筑、清真食品、牛肉拉面、拾花工、东乡铁军等。
二、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扶持政策
临夏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了组织领导、劳务市场、技能培训、组织输出、维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使劳务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抓好责任落实,创新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州级劳务输转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劳务输转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成立劳务输转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职机构,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州县(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劳务工作奖惩办法,各县(市)对劳务工作实行领导“挂村包乡”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组织党政考察团到东南沿海、新疆、西藏等省市考察,签订务工合同。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输转质量。针对全州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劳动力廉价的现状,把务工人员培训作为抢占劳务市场,化解就业风险的关键环节来抓,创新培训机制,确定培训基地,先后设立培训基地88个。2008年,全州投入培训经费550万元,培训劳动力近二十万人(次)。2009年前5个月培训14.8557万人(次),占年任务的99%,其中技能培训5.7665万人(次)。2009年临夏州劳务培训工作会议确定计划在去年整合1175万元培训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125万元,使培训资金达到1300万元。培训促使劳务输转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三)广辟劳务基地,扩大输出规模。把开辟稳定的劳务基地作为输出务工人员,培养人才的根据地和向外拓展的前哨阵地,走“一体化培训、订单化输出、基地化管理”的劳务输转路子。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立了保安和家政服务基地,在新疆建立了摘棉基地,在兰州等地建立了建筑基地,在青海等地建立了筑路用工基地。
(四)做好信息宣传和维权服务,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在各驻外机构设立“临夏州务工人员维权服务中心”,依托劳务基地,依靠当地劳动、公证、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处理劳务纠纷;制作了有州上驻外劳务工作机构、办事处、联络站负责人名单、联系电话等内容的劳务信息卡40多万份,向全州广大城乡劳动者免费发放。广大务工人员通过劳务信息卡和服务热线,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劳务信息,及时获得维权和服务。
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取消《务工就业登记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及所有涉及农民工的各项费用,及时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春风卡”、“务工证”。
三、进一步加快发展劳务经济使新农村建设步上新台阶(一)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增强广大农民外出意识,树立不等不靠、不卑不亢、不挑不拣的全新就业观念。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摆事实、算细帐,鼓励其树立出门闯一番事业的信心。广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树立务工光荣务工致富的观念,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打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旧观念和“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形成“走出去,天地宽”和“要致富,靠培训,搞劳务”的共识。
(二)开拓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转基地。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以驻外劳务管理机构为依托,主动出击,与输入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实体之间,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联手为劳务输转工作提供指导和管理,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劳务协作格局。在西藏、青海、内蒙古建立牛羊贩运输转基地;在北京建立保安基地,山东、浙江建立机械加工制造基地;在西藏、兰州、北京等地建立餐饮、长途物流基地;在拉萨建立金属焊接、加工基地;在江苏南通建立纺织基地,在北京建立保安基地;在兰州、北京、上海建立保安、保姆及古建筑用工基地。
(三)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已成为劳务输转的当务之急。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鼓励多方办学,充分发挥职校、技校、中专学校的作用,开展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就业成功率。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每年将拿出资金400万元,五年筹措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中介组织培育、劳务基地开发和信息网络建设。整合培训经费,统一规划使用,按“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充分发挥培训费用的最大效应。
(四)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境外就业。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个人兴办境外就业中介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州县人事劳动、公安、外事、商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特别是在护照加急办理、送办签证和制发培训证方面,要特事特办,为境外就业者提供良好服务。
(五)突出地方特色,再创劳务品牌。劳务品牌是劳务质量、务工者素质、劳务数量以及劳务收入的重要标志。根据人文、历史和文化形成的就业优势,着力打造建筑、缝纫、餐饮、长途物流四个劳务品牌。在重点抓好“东乡手抓师”、“临夏拉面师”、“古典设计建筑师”、“河州巧姑娘”等劳务品牌的同时,重点打造“清真厨师”、“地毯纺织师”、“葫芦雕刻”、“河州刺绣”、“阿语翻译”等特色劳务品牌,以品牌开拓占领市场,扩大临夏劳务在省内外的知名度,提高其产业化程度,将已得到市场认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劳务品牌,尽快注册。
(六)总结典型经验,提升工作质量。对各县(市)在劳务方面涌现出的致富能人,好的中介机构,培训机制,创建的劳务基地、劳务品牌及好作法、好经验,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树立典型,以此来推动劳务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各县(市)还要抓好示范乡镇的工作,抓点带面,重点下移,抓出成效。
实践证明,劳务输转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有效缓减人地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铁杆庄稼”。劳务输转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单位和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利益,只有领导重视,各县乡劳务工作者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能实现顺利的转移,全州发展经济的步伐才能加快,才能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