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峰区委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总结出的执政规律,是古往今来无数朝代兴衰证明了的不变真理。“得民心”决定了“得天下”的合法性、正当性和长久性,我们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夺取政权,再到带领全国人民走过六十年的漫漫征途,唯一凭借和胜出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信赖和支持。回顾和总结党的发展道路和执政经验,我们最应该铭记、最应该重视的亦是“民心”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天,党作为13亿中国人的坚强核心,必须把“得民心”与“守天下”、“促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从“得民心”的视角来审视和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自身也积累和暴露出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基层党建“五难”问题相对突出:一是党支部作用发挥难。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最丰富和最可利用的组织资源,是党执政的基础和最前沿。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支部承担着执行上级政策、管理基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也就是说,在全党上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村居党支部必须要发挥团结党员、凝聚群众谋发展、促和谐的突出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村居党支部缺乏稳定有效的经济保障,加上村居干部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贫困村,“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力办事”的问题非常突出,村支部除了阵地,大都只起着开会叫个人、计划生育带个路、生产情况报个数的作用,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困难,群众由此也得不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凝聚力、号召力不是很强。二是党员作用发挥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是党员的优势和责任。但是,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方面,现有党员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西峰区党员村干部55岁以上的占到55%,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占78%。程度不同地表现为工作方法落后,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科技素质低,市场意识淡薄,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都较弱;另一方面,近些年,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孤老病残,即使有个别文化程度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青年人愿意留在农村也是忙于发展经济,对参与党的组织生活兴趣不是很大,导致基层党员队伍发展出现青黄不接。三是干部难选。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大多掌握着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分配权,政治觉悟加利益驱动,工作积极性也比较高;联产承包以后,村干部的工资靠村提留,收入与普通村民相当且有保证,工作有积极性;现在村干部工资主要靠乡镇发放,标准较低而且不是很稳定,西峰区2008年以前,村干部年平均工资只有3600元,2009年在区财政的大力补贴下提高到4650元,超过省上规定农民人均纯收入1.2倍的标准近1000元,但仍只相当于农民务工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长远来说转干和提拔重用也没有渠道,工作动力不强,对农村有为青年和经济能人也缺乏吸引力,即使通过下派大学生、下派乡镇干部担任“村官”,也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村干部“无人干”的窘境。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村组经济基础较差,负债问题严重。一方面亏损面大,西峰区2006年底,由于“普九”义务教育、人饮工程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长期“透支”,全区村级负债总额达1.4亿元,100个行政村98%有负债,尽管各级财政对“普九”等村级债务加大投入、积极化解,目前村级负债余额仍有2000万元;另一方面,村组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大多靠土地出租和农产品收入,虽然近年来一些村通过内引外联办了一些企业,但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村办企业对集体经济的支撑带动十分有限,目前全区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村占50%、2万元以上的占25%、5万元以上的仅占12%,难以有效保障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动区域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职能作用。五是联系群众难。在当前农村单家独户生产条件下,加上农业税全面取消,原来村级组织“催种催收、催粮要款”职能已不复存在,村支部联系群众的方式必须由“管理”向“服务”转型。但是,“服务”什么、如何“服务”?实事求是地讲,当前大部分村组党员干部不清楚或者还不是十分在行,他们还没有走出“单纯行政推动”的工作模式,服务群众的意识、愿望和能力都不强,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好、工作业绩相对突出的村干部,也大多体现在向上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上,立足当地资源组织群众抓发展方面还比较欠缺。针对这些问题,西峰区立足得“民心”,着眼强“核心”,总结了“四句话”的工作思路,也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取得了一些实践效果。
一是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建在居委会,建在产业链上。我们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历经千难万险,为什么打不散、摧不垮?除了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支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革命大树的“根须”很发达、很牢固。而去年出现的“拉萨事件”、“甘南事件”,2009年的“7?5事件”、“瓮安事件”,以及现在比较突出的群众“上访”问题,恰恰就反映出近些年来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不足,一些矛盾在基层没有得到及时化解,一些信息从基层没有及时反映上来,对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掌握不完全,解决不到位,导致一些能够消化的矛盾激化、升级,以致引发群体事件。所以,区委尝试把党建触角在纵向上延伸、从横向上拓展,不断巩固扩大阵地。纵向上,打破支部设在行政村一级的传统模式,在党员较多的米王、小寨、显胜、刘岭、鄢旗坳、杨坳等行政村设立了党总支,所属62个村民小组建立了20个党支部,把党支部延伸建到了村民小组,街道社区也在15个居民楼院建立了党支部;横向上,以产业为纽带,以“支部+协会”为模式,将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刘岭、鄢旗坳、杨坳村联合起来,成立了联村党委,在30个农村经济合作社中建立了党支部,占到全区农村经济合作社总数的60%,3000名合作社会员中党员占到了30%,这样就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行政组织与经济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群众随时可以看到党支部和党员的组织生活,亲眼看到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成效,亲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群众身边,感受到党的温暖,使党的基层组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把人凝聚在党旗下。以人为本抓党建,既要讲以人民群众为本,也要讲以党员队伍为本,还要讲以一线干部为本。要保障党组织肌体健康,焕发生机,就要保障肌体的每个细胞,即每个党员充满活力,保障基层党员干部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示范带动力,才有服务力,才有吸引力和号召力。如果党员生活有困难而无人过问,基层干部有困难无人帮助,他们自身发展都成问题,就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以,加强基层党建必须要强化党内人文关怀,要和关注关心困难群众一样关注关心困难党员和困难基层干部,以增强他们服务和奉献的力量,并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广大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从而由衷地爱党、向党、想党、入党,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为此,区财政挤出资金,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一是村干部报酬、养老保障机制。从2009年起,区财政为村级正副职干部分别增资1200元、900元。同时,在落实《甘肃省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规定》中地方财政缴费比例的基础上,区财政每年再为村干部个人缴费增补50%。二是村干部激励机制。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作为村级班子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基金,对党建和经济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村级班子予以奖励。同时,通过公开考录,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事业单位。三是党内关怀帮扶救助机制。区财政每年列支10万元,从党费中提取5万元,共15万元,建立生活困难党员及村干部关怀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年老体弱、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和村干部。四是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每年由区财政列支40万元作为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补助资金,为集体经济有突破的村以奖代补5万元,鼓励村组发展经济。
三是把钱花在党建上。物质决定意识,上层建筑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经济发展了,但各级对基层党建关注不足、投入不够,是有“欠账”的。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投入,而且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花再多的钱也应该,也值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证抓党建。为此,我们大力整合资金,竭尽全力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投入。仅去年以来,就落实各类资金700多万元,新建、改建村部12处,开辟社区党员活动场所10处,改建扩充了西峰党建网和区级教学平台,建成了8个乡镇(街办)和100个村的远程教育电信宽带模式接收站点。同时,还增加了基层党支部的活动经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环境、运行能力明显改善,党员群众的阵地意识明显增强。
四是把责任靠实在基层党支部。我们以省委提出的“双培双带”工程为载体,着力加强村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使基层支部书记肩负起党建的第一责任,肩负起发展的第一责任,促进村居干部由信息员向集体经济的组织者、向服务群众的主心骨转化。在全区推行实施了县级干部联乡、区上部门包村制度和万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区委每名常委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都确定了联系乡镇(街办)、村(社区)、学校及企业,区直100个部门党组织包抓100个村支部。常年开展下乡蹲点、指导发展、帮解难题、帮办实事。在用人导向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上,让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让,让阻碍科学发展的干部下”,积极选拔企业经营者、种养大户、农业技术带头人、退休党政干部等“乡土能人”进村级班子,全区“能人”型村支书、村干部比例分别达到了35%和76%。同时,围绕城乡群众需求,在农村,给无职党员设置了思想教育、产业发展、村务监督、公共事务4类10多种便民岗位;在社区,为街办及社区党员干部配备了民情“口袋本”,从居民党员中聘请民情信息员,通过他们及时反映和协调处理群众实际困难,初步形成了“支部抓党建、党员联百事、群众得实惠”的良性工作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