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4600000016

第16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由其内在矛盾推动,并按其内在规律辩证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有利于正确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而为科学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方针、原则、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因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首先就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协同的、统一的。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思想品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紧密相连。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品德是一定阶级的思想品德体系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该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所谓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机制、心理形式基础之上的,任何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无不需要心理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发端。其中,心理过程的知、情、信、意、行是思想品德结构中,心理层次的基本要素,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先导。如: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开端,情感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信念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航标灯,意志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调控器,而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

第二,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首先,动机能激发人们学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其次,动机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指向功能。动机是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决定的,因此,需要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三,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条件。一定的思想品德能力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个体心理能力的差别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能力的发展,而没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品德能力,就不可能形成概括性的思想政治品德。

思想是思想品德的内在本质,其本质表现为:第一,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思想既制约着心理,决定着心理的方向和内容,又支配着行为,是联结心理与行为的纽带。第二,思想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人的思想品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一方面思想受制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了思想的社会性;另一方面思想又反映了社会关系,思想中所蕴含的理性观念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第三,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方向,思想品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因此只有坚持“思想”中的政治性,才能使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行为是思想品德的表现形式,仅把行为作为思想品德心理的一个要素,与知、情、信、意并列是不够的,因为行为不只是一个心理概念,行为是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占有相对独立的重要位置。第一,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客观内容,一定的行为持续不断地进行,形成一定的习惯,就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

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通过其行为才能表现出来;第二,行为是思想品德的根本标志,判断一个人思想品德的优劣,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第三,培养良好的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求人们表里如一,引导人们言行一致,如果不把培养人的良好行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苍白、空洞,无法发挥其“改造”和“保证”的功能。

心理、思想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一、在每个系统内部都存在着矛盾。在心理上有心理的不平衡或者心理变态、情通理不通或理通情不达两种心理要素之间的矛盾;在思想上有自我的思想斗争的矛盾;在行为上则表现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不良的行为习惯的矛盾。此外,各系统之间也存在矛盾,最大量、最明显的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矛盾,即知与行的矛盾。二、心理、思想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第一,在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上,人的思想品德一般是按着心理—思想—行为的程序,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变到稳定发展的。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有逆序式和跳跃式发展。第二,在思想品德的整体性上。尽管各要素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矛盾,但在思想品德的表现形态上总是给人以整体的感觉和印象,其原因是各要素之间、各系统之间既相互渗透,又不断地相互转化。第三,在世界观的统驭性上。世界观处于思想品德结构的最高层次,它对心理、思想和行为起着总的指导作用。

因此,思想品德结构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综合系统,是心理、思想和行为中诸要素及其功能之间的三维立体构成方式。

二、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社会的言行规范行动时,集中体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形成和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思想品德结构要素之间相互平衡发展与适应,以及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过程与外部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体。

首先,是内在转化过程。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如何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认知,以及个体的思想品德认知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即两个转化的问题。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内在形成,一般要经历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的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知,即思想品德认知,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领悟。情,即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心信仰。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行,即思想品德行为,是人们在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实际行动。思想品德行为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归宿,而促成知、情、信、意、行的顺利转化和全面发展是正确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只有从知,经过情、信、意,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进行经常的锻炼和修养,使之成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才能凝结为一个人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思想品德。

其次,是外部制约过程。思想品德的内在转化是个体的主体性的表现,它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的思想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性,离开了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不可能的。社会环境通过人际交往、群体活动等社会实践形式逐步渗透到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形成人的思想品德,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人对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的结果。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社会实践施加于人,即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品德面貌;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积极地、能动地改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构成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制约过程中的双向作用,而这种双向作用是以社会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这个过程实质上是社会对个人的思想品德要求与个人如何对待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两者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与人的素质发展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地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它是从外部来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则属于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受教育者主体内部自己运动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有意识地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但它只是影响思想品德的一个因素,而思想品德是在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工作单位、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相互交错,互相制衡。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依据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来科学地、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以达到培养正确的思想品德的目的。它是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外因,其功效最终要体现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并接受它的检验。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正确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揭示人们如何接受或排斥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何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思想品德。根据对思想品德结构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分析,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规律。

(一)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

客体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影响,而主体在接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同一种影响对不同的个体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截然相反的效果。一个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关键不在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有在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都与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的条件下,并且两者之间密切结合、实现最佳的协调平衡,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说,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过程。

而这一平衡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体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相互平衡、协调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由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即客体因素———思想品德认识———行为习惯———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新认识———高水平行为……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

(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有意识的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思想品德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但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复杂性和主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复杂性,有时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并不平衡,这就构成了诸因素之间的矛盾。只有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诸因素才能相互作用、辩证发展,逐步达到发展方向上的一致和发展水平上的平衡,完成由思想品德认识向行为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另一方面是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主体在接受一定外部环境影响之前,已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外部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这种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可称之为“内部道德环境”,即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一定社会要求反映到主体的思想内部,与原有的“内部道德环境”之间展开矛盾斗争,就产生了新的“内部道德环境”,即新的思想品德状态,这个过程表现为“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接受外部影响——思想矛盾斗争——形成内部道德环境”的循环往复运动。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中,主体的思想矛盾斗争,即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需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为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外部环境就不能发生作用,也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品德。由于主体内部的思想斗争具有不同的性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性质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截然相反的思想品德。只有经过积极的内部思想矛盾斗争,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可见,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本书设有宏观大势、国家治理、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透过“克强指数”看中国经济、从白皮书看中国司法改革的未来改革路线图、中国区域经济体发展报告等。
  •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为作者刘书林的一部论文专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刘书林著,
  •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为“初中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丛书”之一。书中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并且这些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
热门推荐
  • 我倒过来就是你

    我倒过来就是你

    方阳,杨芳多么和谐的的一对名字,命运也是那么得巧。
  • 无限修仙

    无限修仙

    将力量玄奥的神秘和辉煌发扬光大!!!!有着威力无穷的木系玄奥:花开之力灰枯之力破甲丝之力!一个地球小子,在主神的世界里奋战,在各个位面之中血战的故事!本书不是都市修真,和现代都市扯不上半点关系。有巨大无比的三头怪鸟,强大无比的雷兽。青色的剑花,电光般绽放飞剑纵横,道法无情。本书预计完成三百万九十万字以上,绝不放弃,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
  • 妖之寄生体

    妖之寄生体

    上古修真世界灵力崩塌……妖兽绝灭……而今天,带着复仇的种子……寄生妖,来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娱乐圈女王之重返星途

    娱乐圈女王之重返星途

    五年前,夏小熙是歌坛与影坛并驾齐驱的天后级人物,可是,因为一场天价绯闻她惨遭雪藏……五年后,生活所迫,夏小熙不得不再一次重返娱乐圈。曾经的天后,如今的无名小卒,要一举成名,还少不了韩氏娱乐公司金牌经纪人苏佳。冤家路窄,夏小熙是否能成功在娱乐圈中再找寻到昔日的风采……而她又爱上了他,义无反顾,到头来,却只不过充当了一枚棋子的角色罢了他与她,一见倾心,五年前如此,五年后亦是如此他说可以帮她,付出的代价,就是再一次成为绯闻女王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到底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网游之念

    网游之念

    不一样的小说、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网游人生从小就具有非凡力量的主角,被当作妖怪,受亲人唾弃,甚至要被杀害。遇到其师傅后,开始了新人生,十几年后,他的师傅们外出游历,他也尾随其后,无意间知道了一款叫《念》的游戏,于是开始了游戏生活。然而这个游戏不是普通的游戏,甚至最后他还隐藏了。
  • 前妻:乖乖束手就擒

    前妻:乖乖束手就擒

    她,秋落霜,这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就是那个人如其名的冷酷总裁冷若冰。洞房花烛夜:“我们的婚姻只有利益。”“我当然知道,难道你以为我会和你冷若冰谈感情吗。”婚后第三天:“我们谈个条件吧。”“你没有资格。”婚后三个月:“冷若冰,我们离婚吧。”“可以,先把欠我的还我。”都说爱情是美好的,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感觉到?冷漠的眼神中没有任何的情绪,可是心中却在滴血,凝视着那一纸离婚协议,淡定的签上自己的名字,从此,他们再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毫不留情的伤害过秋落霜,他就是冷若冰;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毫不保留的深爱过秋落霜,他亦是冷若冰……
  • 穿越火线之生死荣耀

    穿越火线之生死荣耀

    当罗逸飞再次走向战神殿时,两大阵营的战斗早已瞬间爆发。一个是为了私利于荣耀,而另一个则是为了和平!两大阵营之间穿梭着Ghost病毒与Biltz的阴谋。罗逸飞是否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铁杆发龙套,QQ:867607639!
  • 巅峰战舰

    巅峰战舰

    太平洋——是一个古战场,曾有成千上万艘战舰长眠于此。我们只为正义而战!不分战舰,在这巅峰的战场,我们不畏强敌。冲锋陷阵!巅峰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