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理论,认为文物宝贝真真假假都在市场,就看你识货不识货。这理也是,这么大的市场不可能没有种种的特殊原因有几件真品流进来。农民缺钱用把祖传的家宝拿出来卖,有小偷不识真货拿宝来换钱,也许正是这微小的可能才会有人山人海的淘宝雅兴。逛潘家园的最高境界说玄点是捡漏、捡智、捡心。
我走到潘家园门外的一农民地摊,看其外表可以用憨厚来形容,由于天冷,他用粗布围巾把头颈围的严严实实,透出呆滞的眼神。农民地摊上物件不多。我立刻感到这些为数不多的物件可能有些价值。因为多数地摊上的东西千篇一律,同样的物件每个地摊上都是同样的,一看就是同一模子仿制的。于是我上前与老农搭话。“大爷从什么地方来?”“青乡。”“青乡是什么地方?”“河北,一早从河北来的。”我从地摊上拿起一串玉制的蝉练,我不懂怎样识别真玉,看见表面已经没有了玉的光泽,呈现着历史的沧桑斑驳感。蚕豆大小的玉蝉雕刻的比较自然不像现代机器加工的感觉。看样子这物件有年头了。一般的物件不像瓷器有年号、有窑名。而这只能凭经验判断。问老农这是什么时代的,他说不知道,只说是祖传的。旁边的朋友说是汉代的。如果是汉代的那就有千年以上了,玉是有灵性的,是活的,能避邪。我问他:“多少钱?”“二千元。”逛古玩市场还有一个乐趣就是砍价。砍下三倍、五倍的价都是有可能的,最好是砍到他不卖了,你走了他也不叫你那才是砍价砍到位。“太贵!八百怎样?”老农犹豫了一下,“八百就八百吧,今天开个张。”老头这么一说我心想:“糟糕,砍价没砍到位。”他这么快就同意卖一定有诈。不行还得砍。“五百怎么样?”“再加一点。”“加多少?”“加—百吧,六百可以给你。”这是托词看样子还有得砍。“六百不行,四百怎么样。”其实问题巳经比较明确了,如果他同意卖给我那便是假的了,哪有汉玉这么便宜的。是不是老农不懂行情,一大早从河北来还没有摸准价呢?如果是这就叫‘检漏”。捡漏是逛古玩市场最开心的事情。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以五百元与老农成交。转过身仔细看摸着物件十分高兴,突生爱不释手之感。心想如果是汉代那可走运了,如果不是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了,不就是五百元吗。
下午回家的时候把买来的物件托朋友给开过古玩店的玉石专家过目,请他鉴定一下是哪个朝代的。他没有仔细看只是抽着烟眯着眼说:“好东西呀。”我一听好不高兴,“您能看出哪个朝代的吗?”‘能呀。”“什么朝代?”“当今朝代。”
听了专家带有嘲讽的评价觉得背后透着凉气,心情也冷了下来。其实虽然钱不多但心里还是有所谓的。
为什么在不知道准确朝代之前那股爱不释手的喜欢劲顿时消散了呢?他的价值就在于某一个人的一句判断吗?这个人的判断有科学性吗?真正的科学鉴定程序是什么呢?是碳14,或者是X光?这里出现了一个心态,显示的物质价值和虚空的真假判断是不是收藏的真正目的?
有些东西即使本身真的也没有多少价值,但在中国有收藏火柴盒贴的,有收藏糖纸的,有收藏香烟盒的,有收藏玩具的等等。这些收藏常年累月的伴随着收藏者,他们以此为乐,这些收藏成了他的生活和生命的支点,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清代,一些学者们把博物馆的英文Museum翻译成宝物馆。多年来在国外进出过许多博物馆,有些特别著名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古代民间的木雕和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具。这在中国也称不上什么宝物,而在外国的博物馆为什么还要展示这些藏品呢?后来我逐渐明白博物馆并非宝物馆。
美术教育学的研究文献中把博物馆的学习目的简单归结以下几点:
1。审美敏感程度的提高。通过集中注意力欣赏原作的感受力;对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层面的感觉;色彩、形式和符号等等对观感的影响;对不同的风格进行了解和比较的能力。
2。对作品的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的了解,对某件作品相关的一些概念,对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的出生环境和发展进行了解。
3。评价能力的提高。如对艺术品的批判性地进行评价;了解传统和当代作品的区别等等。
4。宽容谅解。如消除对不习惯的东西的先人之间,对其它种类艺术、其他文化以及当代艺术的包容。
5。享受能力。如通过世界的敏感能对美进行细微的区分从中得到享受;评价的尺度不断精细,审美品位不断提高。
6。创造思维的敏感。如通过对原作的欣赏而产生自己创造的愿望,通过广泛的视觉诱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在我们人生的成长岁月中,应该还有一个心灵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应该是湿润我们心田的无声涓涓细流,应该是心灵的一次震撼所留下的碎片;心灵的收藏应该是伴随着我们情操、道德、价值观、人格形成等过程中,视觉的见证和物化的记忆。她是能数次复燃心中激情火火的矿石。她能随时开启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心扉。而这些碎片却以收藏的形式,往往一直会伴随、影响你一生。这个广漠浩瀚的收藏空间,将改变你的生活,影响你的人格。
的确,真正的物质的收藏,从美术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是心灵的收藏。
我珍藏着一幅油画的印刷品《毛主席去安源》。每翻开这幅珍藏,它就给我遥远的回忆和漫无边际的思考。
记得在我13岁的那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学上。在街上爬树射麻雀看街上红卫兵游行,走在队列前的有一位女生手里捧着一个镜框,里面的画当时确是令我心里一震。那幅画是《毛主席去安源》的印刷品。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创作于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7月就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同时刊发。后成为当时中国影响和发行量最大的宣传画之一。油画主要表现毛泽东1921年前往江西安源煤矿从事革命活动。这幅画在当时刊出后非常轰动。许多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仰望着这幅画久久不愿离去。它迅速被制作成各种印刷品发行。当时中国好像是10亿人口,据说此画印了9亿张,几乎是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张了,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这比欧洲人均一本的《圣经〉还要辉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心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那红色海洋的年代好久好久没有看见过这么逼真的绿水青山了。
自幼喜欢画画。小时候赶上了“文革”。什么相关绘画的资料和书籍都没有。当看见我们最敬爱的领袖气宇轩昂地行走在绿水青山之中(当时并不知道安源是什么地方),心里无比畅快,特别有印象的是秋风吹起那毛式中分的一缕长发,真爽。
30多年过去了。儿时的印象已依稀朦胧。一次在潘家园的旧书摊上又看见了这幅画《毛泽东去安源》。往日的激动又涌了上来,那浩浩荡荡的游行行列前的像框,似乎像一种宗教队列前的神像。
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文革期间以毛泽东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太多太多,而为什么这一张如此风靡全国呢?这幅艺术上现在看来比较一般的油画何以“面世后引起轰动”、“发行多达9亿张”?《毛泽东去安源》被称为“革命样板画”,它和“革命样板戏”一样是文革的产物,当时为了把被颠倒了的安源煤矿斗争历史再颠倒过来,给中国的赫鲁晓夫及其鼓吹者以及响亮的耳光。这幅画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是被喜怒无常的江青一眼看上“身价”由此波及今天!
据了解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5年10月7日受刘春华委托对油画《毛泽东去安源》进行了公开拍卖。建行广州分行(现并人建行广东省分行)以550万元价格通过竞买购得此画并向嘉德公司支付佣金55万元。刘春华受取建行广州分行的画款550万元并向嘉德公司支付佣金48万元,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76。32万元。
除此以外,我个人以为这张作品走红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个人魅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论著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引起很大反响,奠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影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写照。而油画《毛泽东去安源》正是刻画那个时期的心境:对中国革命充满抱负,充满信心。
把绿水青山融于当时的主题创作,在“红海洋”“红光亮的时代”能有这么一幅冷调子的画出现,使人们喜爱绿水青山变得堂而皇之。画面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情画意。如果不是有伟人踏遍青山的构思,在文艺要求“三突出”原则、“全国江山一片红”的方针下,人们绝对看不到绿水青山的优美画面。
宗教式的膜拜艺术和宗教情结,当时人们对领袖的崇敬虽谈不上宗教,但绝对可以说是信仰,可以说是虔诚的力量。米开朗基罗的教堂壁画、魏晋南北朝的敦煌壁画都是伟大的信仰和伟大的艺术。有一种说法是信仰越深而艺术的感染力便越大。
关于心灵收藏和寻觅,有时在生活的底流让你耗尽生命的能量,有时她就在路边,就在你日常生活的视觉接纳之内,让人感到上帝的恩赐。人类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次漫长的心灵收藏过程,也就是生命价值的物化积淀,是不可量化的精神财富。我们来到世间,爹妈给了我们最大的财产,那便是每一个人一座庄严的心灵博物馆。
青花
青花,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
每年的四月,是中央美术学院外出写生和考察的课程,我正好任三年级的城市形象和城市亲历的课程。于是做了个计划,也是我多年的宿愿——去景德镇,触摸陶瓷文化,给名扬中外的瓷都做城市形象。
瓷都景德镇的四月,微透着春寒。街上,时不时出现那些拉着载满半成品或陶坯的木板车。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景德镇。那些拉板车的工人,为了生计,从事着比较原始的搬运行业。这与21世纪的电子信息社会极不协调。可这确实是个事实。这个特色使我开始对这个古老的城镇有了新的体验。路过红绿灯时,又发现了这个城镇的红绿灯柱都是用青花瓷装饰的。大道的两旁,时不时出现某某瓷业公司或者陶艺研究室之类的。我想只有在景德镇,才有这道风景。虽然对陶瓷文化早已向往,但多半是从书本上介入的。到了景德镇,顿感陶瓷的文明的芬芳,从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悄悄向我袭来。
我们来到先前联系好的乐天陶社工作室。乐天工作室是一间旧工厂改造的陶瓷工作室,可大门却被改造得像一座教堂,白色的墙面尖型的屋顶,透明的窗户。大厅内宽敞明亮,由香港方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们。作为弘扬中国陶瓷教育基地,乐天陶社在景德镇算得上是闻名的;这里,四周陈列着各式各样陶艺作品,大厅内摆放着拉坯的设备。有中文、英文及香港口音的教员给我们安排工作室的课程。接洽工作办好后出来,我看见在出入陶社的大门的一侧有张招贴,是有关陶瓷艺术大赛的,听说这里每年要搞一次,举办单位是当地政府、陶瓷协会和媒体等。
在景德镇,只要留心就能发现经常有些外国人也流连于此。有的是来观光的,有的是买陶瓷,有的是在这里做创作或研究工作。
在乐天的咖啡吧里,我结识了日本陶艺家安田猛先生,约好晚上到他的工作室参观。这位长期定居在英国的日本陶艺家也是最近才落户景德镇的。由于他刚来不久,没有多少作品可看,不过从他的作品集中,却能看到这位陶艺家对中国陶瓷的执着和酷爱,可以体现出这位外乡人对中国陶瓷的潜心研究后的非凡成果。他的作品多半是器皿,而那些器皿的造型相当新颖别致,有出人意料的美,他把中国这个古老陶瓷的韵味一下子带到了当代,带进了国际的视野,弘扬了陶瓷新文化。我被深深地感动,于是和他聊了起来。我们聊到了中国陶瓷的历史,他认为中国的青白瓷在中国陶瓷文化的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这种绝技基本失传,他是致力于青白瓷的研究才来到中国景德镇的。他在英国的青白作品确也反映了他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开拓了现代造型的理念。他从粘土到釉色到窑火都有细致的研究,以至把青白瓷的形式和品味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我问他,怎么没有一个青花的作品。他喝了口茶,神情关注地说道:青花在宋以后,确实创造了许多叹为观止的作品,但宋代的绘画比较发达,有许多绘画的理念渐渐融进在陶瓷的文化里,这一方面丰富了陶瓷文化,可另一方面则削弱了纯正的陶瓷文化。青白瓷就是青白本身,它不依附于绘画而独存在着陶瓷本身的价值。
走出这位日本老人的工作室,心里在想,是不是陶瓷大家们都在以终身的热情维护和守望着属于自己专攻分野的那片圣地呢?汝瓷、青白瓷……青花。它们都在中国陶瓷文化的长链上只是一个环节,中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明的长链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环节所构成的。
按照计划安排,是由乐天工作室安排的青花老师给同学上釉下彩青花的描绘方法。以前我也曾执迷过青花瓷瓶,但并不知青花工作还有如此复杂的程序。同学们都兴致极高地在老师的安排下做着青花的实践。借着空隙,我遛了出去,想在周边的陶瓷作坊逛逛。逛了几间门市,铺面上陈列着琳玻满目的陶瓷制品或作品:有传统的佛像,有生活用的青花器皿,有女性用的饰品,也有借陶瓷语言表现当代审美趣味的作品。那些铺面的主人,有老陶艺人,有陶瓷专业的老师,也有学生。不觉中,我闯进了当地师傅的工作室,陈列架上,摆放着许多他获大奖的作品和被收藏的证书,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尊表现惠安女人的瓷品,简洁又不失生动。造型十分优美。我为他设计制作的精美陶瓷所折服,便和他聊了起来,他知道我想买几个坯子画点东西时,很客气执意要开车带我去买瓷瓶的白坯。他带我找到了一个精品陶瓷作坊。那里有各种进窑前的白坯。与那里老板谈妥,次日来画,画完入窑,后日可取成品。
次日,我带了一个学生做助手,进到了精品陶瓷厂。厂里一位中年妇女把昨天我订的白坯搬到了一个简陋的房间,你们就在这里画吧,说完她就到车间忙去了。
青花只是一个陶瓷画种的名称,用青花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特别是到景德镇以后,目睹了各种青花的表现方法,有传统的,有现代的,有当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