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100000022

第22章 迟来的荣誉

初学的人即便是富有才能,也必须学会技巧,因为,不论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卓别林

(一)

一如前两次回英国一样,伦敦的群众依然如潮水般欢迎卓别林,到处都打着标语:

“祝你回到祖国!”

“欢迎您,查理!”

“和我们住在一起吧,查理!”

“回家比什么都好!”

……

英国的《每日邮报》还用漫画来讽刺“山姆大叔”的翻脸无情。

卓别林重新认识到家里那“富有人情味的美”。

1952年10月16日,《舞台生涯》在伦敦奥狄昂电影院首映。首映以救济盲人捐款的义映形式出现,票价每张25个金币。首映后的第五天,伊莉莎白女王和爱丁堡公爵接见了卓别林夫妇。

随后,卓别林又将《舞台生涯》送到丘吉尔首相的官邸,放映给他看。丘吉尔首相表示十分喜欢这部影片。

10月29日,卓别林夫妇又马不停蹄地飞抵巴黎。如同在英国一样,这位喜剧大师在那里得到了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巴黎有超过50万人去观赏这部电影,电影也连续放映了6周,打破了当年影片的卖座记录。

荣誉也接踵而至,法国政府授予卓别林“荣誉军团勋章”,法国戏剧电影作家协会还礼聘他为名誉会员。罗歇·费迪南主席还给卓别林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长信。

接着,他们又去了罗马,也得到同样的礼遇和追捧。

本来卓别林夫妇想定居在伦敦,但他们又怕孩子们不适应那里多雾的天气。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他们去了瑞士,那个美丽、宁静和中立的国度吸引了卓别林一家,他们决定居住在那里。

随即,精明能干的乌娜又回到美国,代表卓别林出席了联美公司的董事会,解决卓别林在这家公司和其他地方的股权问题;然后又回到贝弗利山庄将其变卖。而那个建于1918年的制片厂也被卖掉了。处理完这一切,她便返回瑞士的家中了。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他们解决,那就是引起这些问题的导火索:国籍。

1953年底,乌娜决定放弃美国国籍,随丈夫卓别林加入英国国籍。他们在英国的美国大使馆办理了这一手续,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至少需要3刻钟时间才能完成。卓别林很生气,决定亲自陪乌娜去处理。

一个60多岁的工作人员向卓别林解释说:

“一个人要放弃国籍,必须经过全面的考虑,而且要在头脑清醒时考虑好。使馆方面履行有关手续,是为了保护一个公民的权力……”

卓别林想了想,觉得自己的确有些失礼。

那人解释完后,还以稍带遗憾的表情看着卓别林说:

“1911年我在丹佛旧王后戏院看过您的演出。”

于是,两人又聊起了多年前的往事。

(二)

当生活归于平静后,卓别林又闲不住了,尽管此时他已经68岁了。他在莱蒙湖畔的新家创作了自己的第79部影片--《一个国王在纽约》。

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这让秘书印象深刻:

“在好几个月里,卓别林一场一场、一句一句地构思出他的新影片的情节,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他亲自写对话,亲自结构场面。他的思想方法是很奇特的,他并不按照习惯的方法用语言来思考。”

在表演时,光是一个打电话叫侍者送饮料过来的姿势,卓别林就换了10多种姿势来表演。他让秘书一一都记录下来,等他拍摄之时再决定用哪一种。

完成了剧本创作,接下来就是组成班底拍摄新片了。1956年初,卓别林成立了阿梯加制片公司,并亲自到伦敦约请了部分演员、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等。5月7日,新电影开拍了。

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产业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卓别林并不需要操太多的心。与之相比,这个新班底就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一切都是新的。摄制组的人干起活来也不那么利落,事无大小,都得他操心。他觉得“自己像一匹马,被牵进一个陌生的马槽,许多事运转不灵,弄得肝火旺盛”。

但是,卓别林仍然精益求精地完成着自己的影片,一如既往地要求替同一个场面拍上几个备用镜头。一个由他主演的插曲,要从不同角度连续拍上5个、10个或15个备用镜头。

他甚至还请特技专家把配角的镜头拉长,以便插入一个不在计划之内的特写。这么多的镜头,无论是电影拍摄还是后期剪接都是相当繁琐的,有些场景甚至被分割成50个甚至100个镜头。为此,他请了最杰出的英国剪辑师约翰帮忙,而有着丰富剪接经验的卓别林也亲自上阵。但卓别林仍不甚满意,如果不是布景已拆,演员解散,他很可能会重拍。

同以往一样,这部影片也获得了成功,掌声和赞美声依旧。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认为:

“这是一部莫里哀式的喜剧杰作。它与卓别林其他巨片一起在世纪的影坛上放射着灿烂的光华。”

1958年,69岁的卓别林暂别影坛,开始写自传,并过上了恬静的隐居生活。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教育子女身上。听说大儿子离异,他十分伤心,以一个过来人的语气写了一封长信,让儿子以自己为戒。

1964,《卓别林自传》出版,扉页上赫然写着:

“献给--乌娜。”

这是他对这个与自己荣辱与共的妻子的最好答谢。

完成了人生的总结之后,卓别林那颗不安分的艺术之心又蠢蠢欲动了。他将搁置的剧本《香港女伯爵》又重新找出来,并做了适当的修改。此时,他又看中了意大利女影星索菲娅·罗兰的表演,并发出了邀请。男主角则由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出演,他是卓别林二儿子小雪尼的朋友。小雪尼传承了父亲的事业,与几个好友在好莱坞创建了一家影剧院,卓别林还曾不遗余力地帮他导过几部戏。他也为父亲的新影片添彩,自己在里头客串出演了一个角色。

1966年,这部影片在伦敦拍摄,由环球影片公司投资制成彩色片,卓别林也终于拍摄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彩色影片。

卓别林一如既往地替演员设计好所有的表情和动作,这种导演手法对于同样具有创作性的马龙·白兰度来说是不合适的,而且他的特色也并不适合卓别林式的喜剧表演。他勉为其难地演出,但仍然忍不住对记者说:

“这位老先生是个好老头,可他的导演手法则完全过时了。”

1967年1月5日,这部影片在伦敦首映,卓别林带着乌娜和他的8个孩子出席了盛大的典礼。但评论却让人十分失望,显然马龙·白兰度并不能代替卓别林出演这个角色。这个小小的失误,也让这部影片充满了遗憾。

(三)

20世纪70年代来临了,好莱坞电影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风采。美国社会和公众也淡忘了当初对卓别林的离弃,他们又伸出友好之手,邀请这位电影大师重返美国。

1972年,禁映了20年的《舞台生涯》被解禁,美国观众首次看到了这位大师离美前的最后力作,并为之倾倒,电影人为之肃穆。由卓别林亲自创作并指挥的主题曲则获得了1973年度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

83岁的卓别林也想回到这片他生活和工作了40多年的地方。于是,在那个春暖花开的4月,他和47岁的乌娜一起回到了他梦中的纽约。

群众在林肯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纽约市长亲自向卓别林颁发了最高文化奖。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又于4月10日在洛杉矶音乐中心举行隆重的典礼,宣布因卓别林“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所作的无可估量的贡献”,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3000名观众和美国艺术界名流济济一堂,向卓别林欢呼鼓掌达4分钟。卓别林眼含热泪,频频向人们抛吻……

良久,卓别林才致词说: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言语是如此无力、如此贫乏。我只能说,谢谢,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个荣誉。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可爱的人,谢谢你们。”

这个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艺术家,重新将尊严、崇敬都一一赢了回来。

在洛杉矶,卓别林还重访了他那出售了的旧居,并召来了曾在《寻子遇仙记》中扮演弃儿的贾克·柯根。当年的逗趣孩童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秃顶老人啦。故人相见,不胜唏嘘时光的飞逝。

很快,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再一次掀起了“卓别林热”。那年9月在第3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的“卓别林影展”,一共放映了他的73部影片。

1975年3月,为了表彰卓别林对艺术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室宣布册封卓别林为“爵士”,并在他的姓名中间嵌入“斯宾塞”,成了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爵士。

85岁高龄的老艺术家卓别林在视觉、听觉、行走与说话能力方面都减退了。阳春三月,他坐着轮椅飞回祖国,进宫晋见了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女王在授封仪式上对他说:

“您的电影我全看过了,它们实在太好了。”

卓别林非常激动,乃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以手势答谢女王。事后,他对朋友说: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真的说不出来。”

1977年3月,美国R.B.C制片公司制作了关于卓别林生平和作品的纪录片《流浪汉先生》。该剧由理查德·帕特逊编剧,由著名的莎士比亚剧演员劳伦斯·奥立弗和沃尔特·马太解说,并于同年上映发行。

(四)

1977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卓别林在家中设鸡尾酒宴与亲友欢聚。这位88岁的老人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酒后,家人及亲友都入睡了,卓别林一时睡不着,便起来服用了几片安眠药。不久,他就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深夜,家人发现卓别林“一睡不醒”,马上请医生过来查看。就在25日清晨4时,20世纪最卓越的喜剧电影大师、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家、反法西斯和平民主战士卓别林,留下80部电影组成的“人间喜剧”丰碑后,在瑞士洛桑莱蒙湖畔的别墅中,静静地、安详地告别了人世;终年88岁。

世界各大报纸立即报道了此事,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字深沉地诉说着同一句话:

“永别了,查理·卓别林。”

加拿大《世界信息报》说:

“今天,人们含着泪水,因为流浪汉的创造者离开了人间,他给世人留下的是悲喜交融的杰作,留下的是对人类心灵深处的触及。”

法国《世界报》说:

“卓别林是个天才,任何领域的艺术家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再获得他这样的声望。别了,卓别林!流浪汉万岁!”

英国《卫报》说:

“卓别林的成就超越了娱乐的范围,而为人类追求自由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

各国新闻记者还走访了一些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和卓别林的友人,以此缅怀这位喜剧大师。

法国导演雷纳·克莱尔说:

“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他都是电影艺术的一座纪念碑,大多数电影家都受到过他的启发。”

著名美国喜剧演员鲍勃·霍普说:

“卓别林是我们事业中特别伟大的一个人,我们为能与他同时代而感到幸福。”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

“卓别林如同亚当一样,是我们所有人的祖先(指电影行业)……他就像冬天的白雪,夏日的海浪。在我的童年,卓别林的名字总是和圣诞节的点心、白雪和圣诞老人联系在一起。他早已属于那些神奇、永恒的事物。”

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文学》主编阿拉贡在一篇文章中也写道:

“在一个圣诞之夜,查理·卓别林溘然长逝了。这终究是要到来的,不是这一夜就是另一夜,谁也不能例外……但是,需要谈谈那些影片,该怎么说呢?这些影片曾经像是我们这一世纪的光明,是整整一个世纪,也是我们时代的历史……在我们之后很久,……一部被遗忘的旧片子在里弄的小影院放映时,也许会比学习与科学更能让未来的孩子,既笑得浑身颤抖,又止不住眼泪直往上涌。”

曾经与卓别林合作过的意大利女影星索菲娅则说:

“现在他已与世长辞,再不会有第二个像他那样的人了。我把他那睿智的话语铭刻在心,经常诵念,就像一个守财奴搬出金银,点数不完。”

……

此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政府、议会的唁电也纷纷飞到了乌娜的手中,表达对失去这样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悲痛之情。

卓别林虽然远离了我们,但那个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却永远闪耀在荧屏之上……

同类推荐
  •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本书将以现代人的视角全面演绎仓央嘉措短暂却又多彩的一生,全书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丽的情郎。该部分主要以散文的形式来解析仓央嘉措的情诗,通过对其诗歌的理解,来展现仓央嘉措多情多才的一面。第二部分:住在布达拉宫。我是这雪域之王,该部分以传记体的形式阐述其作为达赖喇嘛的生平。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 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热门推荐
  • 奇萌大陆

    奇萌大陆

    他虽没有名分,却坐拥天下九州,在普通人眼中,他是完美的全能天才,而在某些人眼中,他是个一句话可以毁灭世界,翻手间洗牌世界格局的人。他还是地球自主孕育功法《天地无极》的拥有者,然而在地球灵力消失的时候,他该何去何从......庚金之地,不死不灭——金灵现枯木逢春,绝境逆转——木灵现八方汇雨,百雷齐现——水灵现点缀之光,焚尽苍穹——火灵现劈天裂地,移山填海——土灵现五灵聚,八相生,太极境——大成!奇萌大陆,运随天生.........
  • 我们丢了什么

    我们丢了什么

    迷茫似乎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状态,无关年龄,无关经验,无关成就。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金钱、事业、健康?人生就像一个盛水的木桶,这些元素就是长长短短的木头,人生能多圆满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头。我们最缺少的,恰恰是最重要的。《我们丢了什么》(作者黄志坚、蔡一帆)历数生活中最易丢失且弥足珍贵的东西,尝试去寻回、珍惜、捍卫这些被我们弄丢了的宝贝。
  • 天魔之刃

    天魔之刃

    天魔之刃六大陆十六异界每一大陆有一守护灵珠每一异界有一守护族群魔界天才萧宇,被天,魔两界的人灭杀,一届天才人物就此陨落,但意外被一颗不起眼神秘石头保存了神魂从此转世去到了另一个大陆的废物少年萧宇从此就是废物少年萧宇,脱胎换骨成神,成尊的过程其中还会有六大陆十六异界历险,成为万古至尊的道路
  • 异灵之尊

    异灵之尊

    来自远古的叹息:“幽冥可以破去轮回,掌控异灵元,却看破不了‘界’。”
  • 老婆虐我千百遍,我待老婆如初恋

    老婆虐我千百遍,我待老婆如初恋

    因家族利益她与他被绑在一起生活,渐渐地她对他产生了爱,他对她本就有爱。这段爱情开始不久就被一场误会打碎了,她离开了三年,三年后他对她一如既往,但她对他却不敢再爱......他开始漫漫追妻之路。片段1:他说:“老婆,下班了吗?老公我请你去吃饭,赏脸吗?”她说:“不赏脸,我加班。”他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晃,所以我打包去找你一起吃......某人话没说完,电话就挂了.......
  • 毒医双绝:雪妃琴缘天下

    毒医双绝:雪妃琴缘天下

    她是一代医仙,他是璃国皇子;她是世人又惧又敬的一代毒女,他是璃国战国王爷;。她们都是贵族子女,却是彼此的依靠。看他们如何情愿天下。。。。
  • 古龙文集:剑毒梅香

    古龙文集:剑毒梅香

    江湖盛传“关内霸九豪,河洛惟一剑,海内尊七妙,世外有三仙。”“七妙神君”梅山民,为报挚友“河洛一剑”之仇,约战四大门派掌门,却惨招暗算;适逢父母都被“海天双煞”杀死的少年辛捷流落至此,机缘相救。两人同病相怜,梅山民虽武功尽失,却依旧收辛捷为徒。十年后,辛捷所扮的“七妙神君”与“海外三仙”中的无恨生的女儿相恋,却阴差阳错击破了“恒河三佛”入侵中原武林的阴谋,捍卫了中原武林尊严。
  • 帅哥放开我的节操

    帅哥放开我的节操

    一见六殿误终身。这是梵蒂纹很火的名言。六殿是谁?不知道的可以拉出去毙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火箭队【划掉】贵族大大。无节操无脑子无身材俗称三无【误】的平民冉夜凭借着特长生的身份顺利入学美女云集帅哥一抓一大把的贵族学校--梵蒂纹。冉夜有着自知之明,本想平静的度过这高中三年,怎料天不如人愿,开学没多久冉夜就惹上了六殿。偷看别人的书被发现了?没事,用书摔对方一脸拍拍屁股就走人。不给她摸摸蛋?很好,那就把你的初吻送给你仆人。惹她生气了?简单,把对方从五楼踹下去。如此这般,不把冉夜吃抹干净,叫贵族大大的面子往哪搁?!然后,冉夜这只小蠢萌被贵族大大吃得死死的,掉入了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也浑然不知。只是,她貌似忽略了自己的小竹马了?冉夜被圈在怀里,耳边传来叹息声:“怎么样才能独自占有你……”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若你是我的,为你倾尽一切或舍弃所有又如何?【本文乃无节操系列】【不喜勿入】【你瞧美男在坑底等着你】
  • 这不是我想要的修仙

    这不是我想要的修仙

    一个青楼的小龟公,机缘巧合被发现是极品体质,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一个全是女修的没落宗门。豪放的掌门,奇葩的师父,形形色色的师姐,每一个都让他一个脑袋两个大。无论男人、女人,甚至是阴阳人,都对他的体质垂涎若滴,相信很多人其实是都挺羡慕他的吧,嘿嘿……没错,此人就是我——龟公王二!
  • 毒心入骨:一念成伤

    毒心入骨:一念成伤

    二十岁的年华时,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街市上遇见你,那时你是风华正好的年轻少年。拥有高贵和俊秀的容颜,你看不惯的是我眼中的一块馒头。你将馒头踩在脚底,华美的一块糕点是你给的赏赐。那时的天空带着点点的灿烂,仿若美好。然而天下大乱,诚如满是灰尘的馒头,精致的糕点,都成了选择,在乱世中存活谁成了谁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