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100000021

第21章 远离美国

我从来不曾研究过演戏的技巧,然而幸运的是,我从小生活在一个伟大演员辈出的时代,有机会发展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卓别林

(一)

像卓别林所扮演的夏尔洛一样,卓别林是个乐观的人。虽然之前官司缠身、事业受挫,但他的创作力并没有受到影响。在与乌娜外出度假时,他终于完成了剧本《凡尔杜先生》的创作。而为了将之前浪费的时间赶回来,他更是夜以继日地拍摄,只花了12个星期,电影便完成了,这打破了他以往的拍片记录。剧本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讲述了一个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先生的故事:

表面上凡尔杜是认真干活的好员工,但为了养家,他却干起了罪恶的勾当:他装成一个绅士,去骗取有钱的老处女的婚姻。金钱到手之后,他便下毒害死她们。

他的妻子并不知道他的罪恶,而他却成了法国人心中的“蓝胡子魔鬼”。但他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残忍狠毒,又有善良同情的一面--他看到花园里的虫子不忍心伤害它们,可地下室里却正在焚烧姑娘们的尸体……

最后凡尔杜落入法网。在审判、行刑之前,他为自己辩护,并抨击了用武器、战争屠杀人民,造成社会畸形的军火商和战争贩子。

卓别林这个剧本的创新性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是前所未有的,他满心以为这部电影能像以往他所拍摄的电影一样大红,并能创造1200万美元的利润。但他却受到了意识形态的阻碍,而他个人的命运也因为这部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剧本早在审查时就遇到了阻碍,电影联合会的审查机构--道德联合会布林办事处甚至做出了“禁映”的回复,理由是“有几段故事里,凡尔杜控诉了‘制度’,并且抨击了目前的社会结构”,“凡尔杜在好几篇讲话中都大肆吹嘘他那些罪行的道德价值”,“故事有一些地方表现了淫乱的恶劣的趣味”,“剧本中涉及救世军的地方,我们认为可能开罪属于这一团体的人士”,等等。

无奈,卓别林只得重新修改剧本。当《凡尔杜先生》拍完后,代表了审查团和各宗教团体道德联合会的成员看了这部新片后,大部分人都愤怒不已,幸好有好友布林先生的坚持才勉强过关。

二战后,战胜国按照意识形态的不同将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各个阵营里的人都在努力扫除异己。而卓别林在美国多年却并不加入美国国籍,这件事让很多极端民族主义者耿耿于怀,战后民族情绪的高涨更为这种情绪打了一支强心针。

因此,当卓别林为这部新片举行记者会时,居然有人逼问卓别林:

“你为什么不加入美国国籍?”

卓别林毫不隐瞒地回答说:

“我认为无需改变我的国籍,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世界公民。”

“可是,你是在美国赚钱。”

卓别林笑道:

“如果您要算帐,可得把问题谈清楚。我做的买卖是国际性的,我的收入75%来自海外,而美国却从我的这些收入中大大地抽了一笔税。可见,我还是一个花了大钱、应当受欢迎的旅客哩。”

退伍军团的人又说,他们这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法国登陆反攻德军的人,对卓别林不做美国公民这件事感到十分愤慨。

对此,卓别林正色说道:

“我的两个儿子也在那里,在巴顿的第三军,在最前线。可他们并没像您这样发牢骚,或者夸耀这件事。”

为宣传新片的记者会就这样演变成了对卓别林的政治围攻,而他的新片也让一些人很不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凡尔杜先生》在纽约上映后,前6周卖座较好,但随着心怀恶意的人居心叵测的一步步行动,影院售票处的生意也变得越来越差了。

(二)

《凡尔杜先生》是卓别林最遭人非议的一部电影,攻击首先来自报刊,后来连一些参议员也加入到攻击的队伍。就连著名的评论家耐特,也把《凡尔杜先生》称为“可能是从有电影以来最不合群的一部影片”,说卓别林“厚着脸皮想用他的实用的、非正统的道德观,使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感到震惊和气愤”。

在这些人物的诱导和煽动下,美国公众心目中也渐渐产生了一种敌视卓别林的情绪:卓别林在美国挣了这么多钱,还不愿加入美国国籍,并从事非美活动,简直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一时间谣言四起,美国“非美活动委员会”也借此机会活动起来,展开了对电影界进步人士的迫害,首要人物就是英国籍人士卓别林。好莱坞的19位名人都收到了“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传票。1949年10月,他们在华盛顿举行了听证会,对卓别林及其他一些进步人士进行了恶意的攻击。为此,很多进步的文化战士被迫离开美国,但卓别林并没有离开。

同年12月,卓别林公开发表文章,向好莱坞宣战:

我决然和好莱坞,和好莱坞那班人宣战。我不喜欢背后批评的人,我认为这种人是自以为是和不起作用的。因为,我对整个好莱坞,特别是对美国电影,已不再抱任何信心,所以我决定公开宣布我的意见。

你们都知道,某些美国电影院(特别是在纽约)对《凡尔杜先生》一片所抱的态度。若干造谣生事的人,开始把我当作“反对美国分子”来看待。这只是因为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不一致,并且也不想一致,因为好莱坞的大人物们认为可以扫除任何不合意的东西。但是,他们不久就将从这种迷雾中惊醒过来,不得不认清一下某些现实情况。

我要公开宣布的就是这些:

我,查理·卓别林,我宣布好莱坞已经濒于死亡。电影是被称为一种艺术的,但在那里它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千百米胶片在旋转。我要附带指出,在好莱坞,假如有人拒绝迎合一小撮狼群的意图,要以革新者的姿态出现,敢于反对“大企业”的法则……那么,无论这个人是谁,他也不可能在电影方面获得任何成功。

……不久以后,我可能会离开美国,虽然我在美国也曾获得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

在那个我将度过我余生的国家里,我将尝试恢复自己成为一个和别人没有差别的普通人,因而也就能获得和别人相同的权力……这,当然引起了那些反对、妒嫉、眼红的人的极度恼恨。

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也发动了“卓别林案”,共和党议员凯恩要求驱逐卓别林。当“非美活动委员会”声称要卓别林去华盛顿接受传讯时,卓别林拍去一份电报,说自己是一个和平贩子。此后,卓别林又收到了一封措词特别客气的复电,说他不必再去受讯了,此事已经结束。

此后,好莱坞风雨飘摇,再也不是拍电影的乐土了。而卓别林仍然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但对于电影的热爱和斗士的精神让他不能马上离开,他要圆了自己的心愿,再拍一部影片,这就是那部令人称道的悲剧影片《舞台生涯》。

(三)

卓别林所想到的作品主题是爱。对此,他阐释说:

“世人无论披上多么新的外衣,他们骨子里喜欢的仍是爱情故事。正如黑兹利特所说:‘情感要比智力更能吸引人。’所以,它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贡献也更大。并且,和《凡尔杜先生》那种冷酷的悲观主义相比,它完全是别具一格的。更重要的是,这个主题鼓舞了我。”

《舞台生涯》也是卓别林向无声片时代的致敬,是向那些伟大的父辈艺术家们的致敬。影片旋律悠美动人,情节扣人心弦,是一部情感交集、有血有泪的写实佳作。

在影片中,卓别林将早年的竞争对手巴斯特·基顿也邀请进来一起演出。他们实现了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合作。他还为自己饰演的男主角加了一句台词:

“我就是那个流浪汉。”

这也是卓别林对自己过去时代的追忆。

1951年,卓别林完成了剧本的分镜头创作。影片的背景是1914年夏天的伦敦,曾红极一时到年老丧失了青春、健康、名气的卡伐罗(卓别林饰,这有卓别林父亲的影子)已经被人遗忘,演出还被喝倒彩,他不得不放弃表演,饮酒买醉,想就此度过残生。

在一次喝醉酒之后,他救了一个名叫梯丽的女孩的性命,并支持她成为了著名的舞蹈演员。但卡伐罗仍然穷困潦倒,被观众抛弃,直到他病入膏肓,梯丽组织演艺界为他义演,他为这最后的演出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也赢得了观众最后的喝彩,而他也倒在了自己所热爱的舞台之上……

这部电影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认为:

“《舞台生涯》是一部深刻的和真正的莎士比亚式的杰作。”

卓别林在片中饰演卡伐罗,这是他第一次以本来面目出现在银幕上。而从这部片子一开始,他就与自己独创的旧角色彻底分手了。

在结束了影片的拍摄之后,卓别林对《法国影坛报》记者说:

“我相信笑和哭的力量,它是消除憎恨和恐怖的良药。好的影片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好的影片是一种工具……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毫无理由的暴行、变态的性欲、战争、凶杀和歧视的影片,它们愈来愈助长世界的紧张局势。假如我们能使那些并不宣传侵略,而是说着普通男女的普通言语的影片,获得大规模国际交流的机会……这或者能帮助我们使这个世界免于毁灭。”

卓别林结束了《舞台生涯》的剪辑,不出意外地,他的影片在美国被禁。但他完成自己在好莱坞最后作品的心愿也已满足,他打算将影片带到英国去放映。

1952年9月17日,卓别林和妻子离开了他生活了40年的好莱坞。清晨5点,他们踏上了前往英国的“伊莉莎白皇后号”豪华邮轮。

汽笛长鸣,卓别林与乌娜离开头等舱,走上甲板,向那个已经没有了“自由”的国度回望告别。

第二天早上,他们就从无线电广播里听到了杜鲁门政府的司法部长、首席检查官的声明,说要对卓别林的“非美活动”进行公开调查,即是拒绝他再次入境的意思。但此时,卓别林对此早已无所谓了。正如他通过卡伐罗之口说出的话那样:

“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就越有尊严感,这种尊严感阻止让我们去嘲弄别人。”

同类推荐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 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热门推荐
  • 首席强爱:国民哥哥好腹黑

    首席强爱:国民哥哥好腹黑

    平民女乌鸦变凤凰,摇身一变成为豪门大小姐,还收获一枚帅气又腹黑的国民哥哥。于是,她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人前的她,拉着他逛商场,“哥,这个包不错……这条裙子不错……这款项链不错……”他温柔答应,“买。”人后的她,捧着遥控看电视,“哈哈……太好笑了……嗯,太惨了……啊!太刺激了……”他厉声喝止,“闭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一场意外,真相揭露,她成为大众口中的“骗子”。人前,他深情告白,“她是不是晋家大小姐,都会是我晋家的人。”人后,他揽她入怀,她惊,“不用演了吧!”他笑,“做戏要做全套。”于是……脑补中……自行想象……
  • 分岔路口的青春爱情

    分岔路口的青春爱情

    各式各样有关青春叛逆的小故事。懵懵懂懂的爱情上演着悲欢离合......
  • 爱别许诺来生

    爱别许诺来生

    人生舞台漫漫长路,男主臧啸天惨遭突变,十年未能走出阴霾。偶然契机结识总设计师罗倩云,开启新篇章,面对爱情、亲情、友情,他一次次经历磨练,苦苦追寻。。。。。。
  • tfboys伴你成王

    tfboys伴你成王

    青春已然逝去,但回忆不会磨去。tfboys还在,那些天真、纯粹、真诚就还在。一切都会好好地...
  • 火影忍者之异世长门

    火影忍者之异世长门

    长门,漩涡一族的后裔(血统遗传自母亲),“晓”的首领,继半藏之后雨隐之村的新一任首领。拥有宇智波斑所给予的轮回眼,是佩恩六道的操控者。原为第二次忍界大战雨隐村的战争孤儿,在识别了小南和弥彦后跟随自来也学习忍术。一生经历了父母双亡及弥彦之死两大痛楚后,被“宇智波斑(宇智波带土)”蛊惑,决定在痛苦的轮回中孕育和平。在摧毁木叶事件中,被漩涡鸣人感化,重拾少年时期的梦想,牺牲自己使用“外道·轮回天生之术”复活了佩恩袭击木叶一战中死去的人,在将自己的意志托付给鸣人后力竭而亡。第四次忍界大战中被药师兜使用“秽土转生之术”召唤当做工具,之后被宇智波鼬、漩涡鸣人和奇拉比联手封印。
  • 云潇戟

    云潇戟

    神域或许是美好的吧,不似凡间这般萧索,又或许……穆云坐在山巅一块奇特岩石上,静静地想,月光洒下余辉,晚风习习。
  • 修真门主致富系统

    修真门主致富系统

    身为一个机甲战士,穿到了修真世界该怎么破?身为一个修真废柴,成为了修真门主该怎么破?此门派又穷又没人,偏偏还得带着他们发家致富奔小康。顾天泽面瘫脸,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 佛说决定总持经

    佛说决定总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龙首经

    黄帝龙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