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薪塞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滔滔黄河,给人多少感慨、多少向往,又多少迷茫?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生长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由于洪水泛滥,自古以来水患不断,造成严重的灾难。
平静时,河水一路欢歌,愉快地向人们展示沿途的无限丰姿,慷慨地给它两旁的良田沟渠以甘甜的滋润,哺育它们的生长,沿岸的人们从黄河水获得了生存发展的力量和希望;泛滥时,河水浊浪滔天,咆哮的河水铺天盖地而来,摧毁两岸的树木良田、农舍房屋,其狰狞的面目,苍天为之变色,大地为之颤抖。人类的力量在这长长的母亲河面前,显得弱小而单薄。黄河之水的每一次泛滥,夺去多少无辜生命,破坏多少美丽家园,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容身,给沿岸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然而,勇敢的人们是不甘屈服的,一次次的灾难之后,人们不再忍受了,他们团结起来,奋起抗争,与洪水搏斗。在与大自然搏斗中,人类经历无数的沧桑和悲壮!历史让人记住:人们没有被滚滚涛声所吓倒,也没有被阵阵浊浪所摧垮,人们的意志却在一次一次地增强。
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遍布九州大地,终于平定了水患,显示了人们对黄河再也不是无能为力了。千百年来,人们揣摩着黄河的习性,修水渠,建河堤,化弊为利,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形成片片沃野。人们不再惧怕了,堤垮了,再修起来;渠断了,再接起来;家园毁了,重建起来!历史就在这样的抗争中发展,人们就在这样的抗争中前进。
从远古时代起,治理黄河往往是历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尧舜时,先后派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西门治水,秦国修郑国渠。
历史发展到了西汉时期,汉文帝时,朝廷经常派人巩固河堤,修补漏缺。然而到了汉武帝时,黄河仍是不断发生水灾。当时为相的田鼢认为,这是天意所为,人的力量无法与之抗争,加上国家财力还不是很强大,索性不要管它。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黄河多年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水患年年不断。
最严重的一次要算公元前132年五月间,大水冲垮了瓠子口(现在河南濮阳附近)的南岸,滔滔洪水,一路毁坏农田民居无数,人们苦不堪言。肆虐的黄河水经过巨野后流入了淮泗,对十六郡都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汉武帝派了汲黯、郑当率领十万民夫去堵塞决口,然而黄河之水来势凶猛,将堵好的决口又一次次冲垮,决了堵,堵了又决,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也没将决口堵住,人们疲惫不堪。汲黯、郑当立即将实情上报汉武帝,丞相田鼢向汉武帝建议说:“黄河决口,这是上天的意志决定的,现在派了大批民众去强塞决口,不是逆了天意吗?就是堵塞住了,违背了天的意志,又有什么好处呢?”劝汉武帝放弃塞河之事,顺其自然。汉武帝正一心忙于对付匈奴,听田鼢这么一说,也就不去管瓠子口的塞河工程了。这一来,这个地区的民众就遭了殃,水患不断,年成歉收,衣食住行全无保障,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十多年过去了,瓠子口一带饱受黄河之水的摧残,人烟寥寥,坟茔遍地,鸦声不断,一片凄惨景象,但人们仍在坚持不懈地抗争着,决口堵了又决,决了再堵,为了生存,为了后代子孙的命运,瓠子口边演出了一幕感天动地的悲壮之剧。
平定匈奴之后的汉武帝忙于四处祭神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法,忙于兴师动众,泰山封禅,几乎把这一带的灾情给遗忘了。直到他巡祭各地,为封禅大典做准备时,才想起这件事来,为了不影响封禅时国泰民安的气象,营造一个人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景象,他派了两个大臣负责征发数万民夫赶往瓠子口塞河,一时民心大振,塞河现场呈现出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司马迁是极力主张治理黄河的。他认为现在国力强盛,四方安定,治理黄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他的意见得到汉武帝的重视。汉武帝决定亲临瓠子口,指挥治理黄河的工程。他带领官员、专家、士兵达五万人,赶到瓠子口决堤处。经过考察,确定了方案,决心堵塞被冲决口的大堤。
滔滔洪水还在汹涌澎湃,要堵住堤口真是一场艰难的决战。根据治理方案,要在水中打下密密的木桩,用柴薪和土石填进去,把冲断的河堤重新连接起来。木材不够用,司马迁观察到附近有成片的竹林,建议武帝下令伐竹。他的意见得到采纳。
在泰山“封禅”大典结束之后,汉武帝又一次亲临塞河工地,先是祭河,“沉白马玉璧于河”,然后命令将军以下的官员都去负薪塞河,司马迁也是其中之一。
塞河不是说塞就能塞得住的,几捆柴草、几担土石,转眼就会被冲得无影无踪。后来人们想了办法,先在决口处一排一排地打下竹桩,然后在竹桩之间填上土石和柴草。土石和柴草要填得多,填得快,否则又会被激流冲走,几万民众奔走于大堤上,景象十分壮观。文武百官混于民众之间,情愿的、不情愿的,都在为塞河而奔走着。
司马迁自幼耕牧,后来又奔波于东西南北,背几捆柴草,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比起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来,他干起这活要轻松多了。他感受着这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壮观景象,内心汹涌澎湃,思绪飘飞,产生无限的豪情与慨叹:自然力是强大的,然而人民的力量更强大!自古以来,人们总为不能彻底治愈黄河水患,流下了无数的血泪和汗水,但愿这一次能堵牢了这个决口,让人民多过几年安宁日子吧!司马迁心里这样想着,脚下的步子愈发加快起来。柴草一捆一捆地从他的背上送到决口,他的激情也一点一点地在膨胀,几乎忘却了一切疲惫、饥寒,只知道一刻不停地为这一伟大的工程奉献着他微薄的力量。
皇帝身边的官员都亲自背柴,投入到塞堵堤口的劳动中,老百姓见了非常感动,更加全力以赴。官民齐心协力,终于一举完成了修复大堤的艰难工程。
整个工地一片欢腾,人们为就要脱离苦海而欢呼不已,司马迁欣喜的泪水也夺眶而出,自父亲去世之后,他沉重的心情第一次得到舒缓,他品尝到了劳动之后生活的甘甜。
汉武帝亲眼看到堵住了洪水滔滔的堤口,十分高兴。他命令在河堤上建造一座高台,并亲自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黄河。此后80多年内,这一带再也没闹过水灾了。
司马迁对这次塞河工程是感触很深的,汉武帝在塞河过程中为鼓舞士气而作的《瓠子之歌》也让他深受感动,他想起自己在祖国各地领略到的湖光山色,考察过的水利工程,不禁十分感叹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后来他也作了《河渠书》来纪念这次塞河之事。
二、正式继任太史令
公元前108年,也就是司马谈死后的第三年,汉武帝下旨正式任用司马迁为太史令,这与他父亲司马谈的遗言相应。从此,司马迁真正开始了著述历史和实现人生抱负的漫漫征程。
在西汉时,太史令与州刺史、县令等政府官职是一个级别的,享受六百石的官俸。在当时的官府机构中,太史令的职位是很低的,在名义上相比郎中是有所提升,实际上等于从皇帝的近臣降到了普通下级官员的职位,实权上是不如郎中的,但司马迁已经很满足了,他觉得自己能担任太史令,一方面是父亲的缘故(父亲也曾是太史令),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汉武帝对自己的信任。太史令官职虽小,但也不是说谁想当就能当的,除了记录史实,整理古代文献古籍,太史令还得负责阴阳吉凶的占卜、天文星象的观测,这可不是一个普通人能胜任得了的。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从父亲留给他的大量的资料中,发现父亲早已对天文历法这一块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整理,通过仔细阅读这些资料,他对这方面的知识早就烂熟于心了。可以说他在成为史官之前,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史官了。
当汉武帝正式下令让他担任太史令之职时,司马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希望能有所作为,实现他父亲的临终嘱托,继承和发扬祖业,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