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3500000004

第4章 案例研究(2)

教师设计的活动很多都是来自孩子的一个问题、一个想法、一个发现,及时地捕捉来自孩子活动的一瞬间,往往能带给教师意向不到的收获,一个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一个环保问题中产生了。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科学教育内容中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环境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

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那么,如何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可以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探索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孩子们马上想到了班上的分类回收箱,那里有孩子们平时和家长一起收集铝罐和塑料瓶,同时还决定加上平时每天喝完的牛奶盒作为活动材料。

幼儿环境教育是全民环境教育的基础和生长点,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选择平时在生活中就容易产生的“垃圾”作为探索问题和探索材料,这种选择贴近幼儿兴趣与需要,同时也具有可持续性。教师知道凡是幼儿感兴趣的,觉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大家以科学探索为平台,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有益环境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习惯。

二、活动目标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班上在进行“垃圾分类放”的自主性活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因此,教师们把这次的活动目标设定为:

1、能与同伴进行讨论、分享、合作操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2、尝试压缩纸盒、塑料瓶、铝罐并进行比较,感知压缩垃圾的重要性。

3、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思维还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必须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教师们认为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

选择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操作去判断,比较,从而获得相应的经验。

确定活动目标后,首先教师自己要对材料进行“压缩”尝试,要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中发现要把塑料瓶和铝罐都压瘪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教师的预先操作,不仅可以对实验材料、实验要点,对幼儿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同时教师在幼儿操作中也能很清楚地掌握幼儿动向,及时以合作者、支持者去一步步启发孩子解决问题。

三、活动资源

易拉罐、牛奶盒、矿泉水瓶若干,透明的塑料箱子三个,“垃圾压缩”视频。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实践活动:

有了活动目标,有了充足的操作材料,教师们开始了第一次的活动。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一种材料(易拉罐、牛奶盒、矿泉水瓶),一个回收箱。教师提出:“请小朋友把你们桌子上的废弃物放在回收箱里,并把数字记下来。”小朋友马上把桌面上的废弃物放进回收箱里,并记录数量。

这部分是为下一步的压缩做准备的,同时也是观察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看的出来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操作是没有什么意识的,只是盲目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紧接着教师又提出:“怎样才能让回收箱放进更多的废弃物呢?”这个时候,部分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有的组把材料摆放整整齐齐,有的组拼命往箱子里塞……

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任务情景,让他们带着要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去进行探索。同时由这里教师们也看出生活前经验对幼儿操作活动的影响。反过来,教师们也会想到,当幼儿获得有益生活、有益环境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后,就会成为幼儿以后生活的直接行为和习惯。

教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把牛奶盒压扁了再放。结果这个压扁的动作一出现,其他的小朋友都争相模仿,他们同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接下来的场面很热闹,有的踩,有的压……直到回收箱装得满满的。

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着特点,教师就是要善于抓住幼儿这个特点,让孩子们在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中得到进步。

既而小朋友对记录表格的数量进行了纵向的比较,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和压缩前后两次数量的比较,发现物体压缩后放进回收箱里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从而感受到物品经过压缩后可以减少空间,同一个箱子里能放进更多的东西。

活动中,教师问题的层层深入,使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不断的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身感受物体压缩前后的不同,这样所获得的经验一生受益匪浅。

但当教师引导小朋友把表格进行横向比较时,问题发生了。在记录表上,经过压缩的牛奶盒放的数量是最多的,接着是放易拉罐的,放得最少的是塑料瓶。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不服气地说:“老师,这不算数,牛奶盒最容易压,可以压得很扁,当然他们放得多了。”幼儿的话也引起了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用同组前后比较的方法,由于每组小朋友压缩的材料不同,在观察表格进行对比的时候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三组没有可比性。

通过记录后的观察比较,幼儿发现了隐含其中的“不公平”,教师也从幼儿提出的“不公平”的新问题中思考下一次的活动计划和提供什么新的操作材料,给幼儿留下一个期待继续探索的话题。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用了电脑课件给小朋友播放了许多关于压缩的镜头,使孩子们知道了“压缩”在生活中的用处。

对第一次教学问题的反思诊断:既然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压缩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就没有必要选三种帮助孩子获得相同经验的材料。加上三种材料存在幼儿所说的“不公平”,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从表格来看,横向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而前后比较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经过压缩后的物体的体积缩小了,小箱子里就能多放。所以,没有必要让孩子记录三种材料。所以,只要选用一种较易压缩的材料就可以了。因此,在本活动当中,材料的选择性方面应仔细考虑。

教师用VCD放了很多生活中的“压缩”镜头,孩子们虽然弄懂了“压缩”是怎么回事,但教学的时间拖长了,而VCD中传递给孩子们的经验是多次重复的。这不符合技术活动中关于“权衡”的理念: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时间越节约越好,从而体现教学内容的简约性。

第二次实践活动:

由于第一次活动的不可比性,教师们决定改为异组对比的方法再次进行实验。在第一次活动的三种材料中,铝罐压缩程度的不同比较明显,容易相互对比,因此通过考虑教师们选用铝罐做为共同的操作材料。

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喜欢踩的过程。但铝罐压缩程度不同,摆放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比较。

在记录表方面教师们也进行了简化处理。材料简化了,比较方法不同了,那么教师们的教学目标随之也进行了改变,教师们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调整为:

1、能与同伴进行讨论、操作和记录,体验合作的乐趣。

2、探索摆放和压缩铝罐的方法,感知不同方法所得出的不同结果。

3、体验压缩垃圾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有关爱环境的意识。

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通过操作,对表格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很快就发现了物品压缩后可以节省空间。但是三组小朋友的铝罐压缩的程度不同,所以“回收箱”放的数量仍有差异。这时,教师提出“为什么一样大的回收箱,有的组能放进比较多的铝罐呢?”

教师这个时候适时的提问引导了幼儿进一步的思考,观察。

果然一个小朋友惊讶的说道:“他们的铝罐压得不够扁呢!”另一个小朋友又拿起回收箱摇了一下说:“你们听,箱子一摇就有声音了,说明里还有地方呢!”于是,小朋友马上重新调整自己的操作。他们边操作边发现铝罐压的越扁,放的越整齐,放进去的数量就越多。

教师适时的提问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拓展思维并不是让教师们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取的。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和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幼儿就是在反复的尝试和探索中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的。

教师采用的异组对比的方法,从中包含了更多的技巧技术问题,孩子们在不断尝试中逐步解决问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让孩子们观看课件,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冲击,小朋友对物品压缩处理可以节省空间的感受就更深刻了。

课件的设计充分运用了音响和图片效果,以情感领域为导向,牢牢抓住幼儿的心,促进孩子理解压缩垃圾对环境的好处,促使幼儿学习和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可以进行的垃圾压缩。也可以说,环境的保护是从一点一滴的行动开始的,科学的处理方法――压缩,可以减少环境压力,有利于保护环境。

“垃圾压缩放”这个活动把科学与数学、科学与环境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纲要》中提出:在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这个活动较好的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的科学知识,跟生活结合的非常接近。活动中用的材料也都是废旧物品。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的态度,在不断操作、探索中找到解决方法,激发了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都简约了,既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节约了时间,实现了效果和效率的统一。由于只用了同一种材料,教师制作的表格横向和纵向比较都有了意义。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表格数量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和对压缩程度不同的铝罐进行比较,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压缩越厉害,放的容量就越大。这不仅有感性的认识,更有数据的支持。最后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日常生活中垃圾处理压缩方法)只有两个生活中的“压缩”镜头,给孩子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加对此经验进行了巩固。这就将活动中的尝试探索和生活中的科学联系起来,教学活动圆满完成。

在活动中,当孩子们比较后觉得还能压缩更多时,教师及时提出:你想怎么办?孩子们通过实验知道尽量压缩的更瘪,放得更多的道理。这就给了孩子们第二次的经验。通过此次活动,说明生活中有很多科学技术值得教师们去开发。

从而也引起了教师们对科学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相关性的思考:科学领域目标贯穿着环境教育思想;科学领域探索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而幼儿环境教育的开展也能促进科学教育内涵的实现。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科学教育是基于实践的活动,只有让幼儿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才会有益于经验的习得、概念的建构。幼儿科学教育要注重生活价值的延伸,让孩子们的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包括内容安排和材料选择,都要精心、精练、精要。科学教育中要及时生成课程,在幼儿兴趣的最高点渗入教育,发挥教育的最高价值。

执笔:黄少仪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杯子游戏”案例研究

——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探究

一、活动的产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朋友看了一个踩鸡蛋的“魔术”表演,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准然小朋友说:“为什么这么大的人站在鸡蛋上都不掉下来呀?”天磊小朋友:“对呀,鸡蛋还没有破呢!”小朋友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孩子们的谈话触发了教师的灵感,这个小小的魔术其实包含着许多力和数学的科学知识呢。例如力的平均分配、分散,蛋的数量、摆放的形状等等。

如果能让小朋友动手玩一玩、试一试、做一做这样的“小魔术”,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力的小“秘密”,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活动吗?!

应该用什么材料来让小朋友来操作呢?如果用鸡蛋来做实验,鸡蛋易碎,小朋友不容易操作,而且还会造成浪费,而品种繁多的纸杯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材料,平常客人用完以后清洗一下就可以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失败后,把纸杯拉一拉,还可以继续进行游戏。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准备了各种不同大小、不同硬度、颜色鲜艳的一次性纸杯、塑料杯,还请木匠叔叔锯出一些薄木板,并把它们投放在小朋友容易取放的操作区。

二、活动资源

1、各种材质的一次性杯子、正方形薄木板四块、记录卡、笔

2、组织幼儿进行了称重。

三、活动目标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初步掌握了操作活动的常规要求,所以,把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感知力的分配,初步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从多角度去探究、解决问题,有大胆尝试、探索的愿望与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探索活动:

师:“鸡蛋和纸杯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被踩烂呢?”

炜炜:“当然是鸡蛋了,鸡蛋一摔在地上就烂了。”

大燊:“才不是呢,纸杯轻轻一捏就扁了,是纸杯容易踩烂!”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魔术师,用杯子、木板来玩一个游戏。试一试,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人才可以站上去,而杯子又不变形,你们有信心吗?”

“有”,孩子们自信地回答。

首先,孩子们自由的结伴分成四个小组。然后他们一起商量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并学习画下他们的设计图。

第一组的俊锋和天磊只选了两个纸杯,其中一个小朋友一脚踩一个杯子,结果马上就尝到失败的滋味了。

第二组是豫豫、楚仪和郁莹三个比较细心的小姑娘。她们先选了四个颜色特别漂亮的塑料杯子和小木板,把杯子排成两行两列,再放上小木板,轻轻的踩上去,但是,杯子一下就全扁了。她们只好在记录卡上画了一个哭娃娃,表示实验的失败。

第三组是家恒、炜炜和欣颖,他们选了四个纸杯,放在四个角,再放上木板,叫欣颖站上去,但是也没有成功。

第四组是较有个性的皓元和展濠,他们各自选了三个不同大小的杯子,随意的摆在一起,再放上木板,踩上去的结果也是不成功。

经第一次尝试,发现小朋友对设计图的概念很模糊,他们所记录的只是用了几个杯子,有没有成功。至于是如何摆放的并没有记录下来,也可以由此看出小朋友还没有重视杯子摆放的方法,而且对杯子所能承受的重量没有概念,结果都用了比较少的杯子。

此时,小朋友通过交流发现:

1、塑料的杯子比较软,最好不要选他们来做实验。

2、杯子太少了,盛不起我们的重量。

3、不同大小、高矮的杯子放不平,也是不能成功的。

同类推荐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科技宅的逆袭

    末世之科技宅的逆袭

    我是体渣弱?没关系我是技术宅,随意一组装钢铁侠不再是梦。我没有异能?小意思我是技术宅,丧尸晶核一组装,各种属性随便来。一场地震,露出了地下掩埋的秘密,恐龙的灭绝原来另有原因,病毒肆虐,丧尸横行,当政权成了摆设,当世界的秩序崩塌,当人类可以为了一块面包杀人,科技宅女却活得风生水起。你有主脑的A级权限?哦,梦梦,黑一下主脑弄几个玩玩。你们基地里可以在污染后的地上种菜?哦,你要吃外星香瓜不,纯天然无污染哦~可是谁来告诉我,这个二货不是主脑,这个三米高的,长得像虱子生物只是我的幻觉!
  • 爱如痴

    爱如痴

    一借条,她被迫成为别人的妻子。新婚之夜才发现新郎所爱另有他人。她忍,努力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却没想的到的却是一连串的伤害甚至陷害。被赶出门她发誓此仇必报!却意外怀揣宝贝!一个是腹黑的集团老大,一个是心狠手辣对自己却呵护有加的11老大!他该如何抉择?
  • 冷婚热爱:总裁的二手新妻

    冷婚热爱:总裁的二手新妻

    遇到他之前,她为了叶晟泽可以不顾一切,哪怕清白。遇到他后,他将她困住墙壁和手腕之间,逼问:“你还想继续等着他回头?”苏映雪涩涩一笑:“我没那么犯贱。”厉封爵低头,吻上她的唇……传言商界霸主厉封爵为了一个女人不顾一切,众叛亲离。窝在他的臂弯中,苏映雪娇笑:“厉先生,你怎么看?”他暧昧的调笑:“我对女人不行,只有你能让我站起来。”后来,A市所有人提起她时,都是鄙夷又艳羡的。她是厉封爵的侄媳妇,他却是她唯一的男人。
  • 老兵心语

    老兵心语

    下岗工人柳东分得倒闭鞋厂积压的皮鞋,换来幼时玩伴金东民一批不合格冷风机,照料着为工人们垫付了工资的被俘归来的志愿军老兵丁爷,收养了被父亲抛弃的女童鱼儿。自己的前妻跟大款跑了,蹲了监狱,自己爱慕的女人寡妇洪雨傍了大款,不争气的弟弟打架入狱,出狱后不务正业,租房的女孩张紫云幻想当明星一再受骗,人人都不幸福。
  • 神的画笔

    神的画笔

    是什么让我们相遇……是什么让我们等待……如果我们可以选择回到过去,最想回到什么时光,那么最想要遇见谁,最想改变什么?女主因为一丢失的画,那些以为消失在生命中的过客,重新出现在那些稀松平常的日子,就像是冬日暖暖的阳光,沐浴着爱恋。多年后,因为机缘巧合,重新绘制了那幅画,而那幅画,就是一切时间的开端——
  • 黔中心法

    黔中心法

    作品通过描写远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叫花子斑鸠的经历,将人心性在社会变迁中的经历和磨练展现的淋漓尽致,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引人入胜却又包含很丰厚的历史知识。实乃磨剑十年之大作!
  • 拒嫁豪门:铭少的影后娇妻

    拒嫁豪门:铭少的影后娇妻

    “啊,顾泽铭你给我站住!”颜嫣怒吼,“哦,还要来吗?这么饥渴?还口口声声说不喜欢我,装的吧?”顾泽铭邪魅一笑,脸上尽是嘲弄……重生前,她爱他入骨,他对她爱搭不理;重生后,她重拾梦想,他却……
  • 全能小毒妻

    全能小毒妻

    她是21世纪天才神医,一朝穿越灵魂误入架空大陆。斗渣男,虐白莲,解谜题。岂料遇到腹黑太子爷。打不过,跑不掉,还渐渐遗失了心。“爷,奴家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您身份高贵,不约不约。”他邪魅一笑:“天下,权位,都不及你半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杀传奇之夺宝奇兵

    三国杀传奇之夺宝奇兵

    “就是奔着头奖来的。”“就凭你”吕布心头一冷,嘴角一翘,手中的方天画戟已然搭在面前自称穿越而来,叫安乔的男孩脖颈,哈哈一笑。
  • 无人生还之最后的航班

    无人生还之最后的航班

    以追求纯净文字而生,让我们青春永存。这是一本科学幻想和历史幻想小说,我们人失去了现有社会会变成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