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2600000022

第22章 “老照片”札记

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

冯克力

摄影术的发明,使得历史可以被观看,从而大大改变了人们认知过去的方式。但照片又是一柄双刃剑,在以其具象、直观的属性,为历史叙事与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往往让一些“历史成见”面临尴尬。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正史叙述里,在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描述语多轻蔑,国民党正规军的诸多对日大兵团作战似乎可以忽略不计,抗日战争的胜利端赖敌后军民的袭扰与游击。说到国民党正规军的将士,要么在日军的攻势面前“不堪一击”、“望风而逃”,要么就专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作对,“制造摩擦”、“破坏抗战”。这样的叙事,深深地影响了几代的中国人。

正囚如此,十几年前,当来自台湾的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把一组组记录正面战场的照片在《老照片》里披露出来的时候,在读者中才引起了那么大的震撼。

如今随着国共之间的和解,大陆这边对正面战场的记述已经越来越趋于客观,各种相关的照片也尽可随意呈现。但退回去十几年,情况却不是这样,为了这些照片能不能披露、怎样披露,编辑部同仁们真是费尽了思量。毕竟,这些照片在很大程度上直观地颠覆了我们教科书中的许多成见。

其中,一幅国军士兵在滇西作战中冒着炮火硝烟,跃上龙陵城头的照片(图一),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怕诸位笑话,乍见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竟是:“秦风先生别是搞错了吧?”因为根据自幼接受的灌输,在电影里、画册里和各种其他读物里见到的,像这张照片上这样奋不顾身冲向敌阵的,只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后来的解放军。当然,这种疑惑只是转瞬即逝的一个念头而已,秦风先生作为一名职业的老照片收藏者与研究者,是不会跟我们开这种玩笑的。

这张与我们以往的认知迥然有异的照片,不仅以其极具震撼的信息诉诸人们的视觉,更诉诸人们的情感,经由多年的灌输培育起来的对国军将士的诸多偏见,正是在那一刻被化解于无形。

这就是照片的魔力!而且不用多,有时一张就够。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以极具张力的视觉冲击了我们的历史成见的话,那么接下来这幅照片(图二),却不动声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平民庶众面对时代变迁的另一种态度——一种有别于“宏大叙事”给定的态度。

一九一二年亦即辛亥革命后笫二年的秋天,一位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走进了一家照相馆,背对一面落地穿衣镜,让照相师傅为他拍摄了这张照片。又过了几天,从照相馆取回照片后,这位年轻人端详着照片上的留影,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恍然若失,遂以工整的小楷在照片的背面留下了这样的题识:

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相馆,计印二张大洋捌毛。

没有反清志士们断发前的铮铮誓言,也没有遗老遗少们被迫剪辫时的艾艾怨怨或决意留辫执拗,这位年轻人只是平静地记述了拍摄照片的动机和经过,但于字里行间也对从此失去那条长辫,流露了淡淡的眷恋。这也难怪,他的爷爷、他的父亲,乃至他更老的祖辈们,都是脑后拖着一条长辫生活过来的,他自打记事起,身后的这条长辫也须臾不离地伴随着他,既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一旦失去,难免有些不习惯,乃至有些怅然。

《老照片》还刊登过一张有趣的照片(图三)。劳作间隙,一位农人在替另一位农人编织脑后的长辫,被编织的那位,嘴里叼着一根长烟袋,悠然地享受着同伴的“服务”。那条看似累赘的辫子,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习焉不察的存在。

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剪辫抑或留辫,既不关立场,也无关文化,更无关政治,只是一种生活习俗的改变而已,当然,还有与这种改变相伴的些许情感的微澜,全然没有“宏大叙事”所赋予、所放大的那些意义。而这两幅照片呈现的,正是被正史有意无意之间所忽略、所漠视的那些部分。

独裁,曾是国民党遭政敌诟病最多的一个议题。《老照片》里曾经刊出过一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民众集会的照片(图四),在主席台一侧的标语中,赫然写着反对独裁的口号。可见,那时反对国民党的独裁正是国民党的软肋所在,挑战独裁,自然也就成了反对派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大有一剑封喉的威力。平心而论,说国民党独裁(他自己称说是“训政”),并没有委屈它,从其执政的二十多年里,足以找出车载斗量的事实来证明这一点。

不过,事情也还有另一面,并且有图为证。

这张照片(图五)拍摄于一九四八年五月的“行宪”国民大会期间,当李宗仁与孙科的副总统竞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一位代表正匆匆走向设在会场后面的“秘密写票点”圈写选票。

国民党信奉的是“党国”理念,在其执政的那些年里,也大体上是“以党领政”,但这一次的“行宪国大”却开得货真价实,尤其是“党魁”所属意并由党中央提名的副总统人选孙科,经过几轮的投票后,居然败给了以个人名义参选的李宗仁,这至少证明了,那时的国民大会还没有沦为可怜的“橡皮图章”。

照片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国民大会堂里为代表们专门设置的“秘密写票点”,一格一格,由木板隔断,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确保了代表圈写选票的私密性。南京国民大会堂落成于一九三六年,是为了囚应国民党内外“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呼声,以备召开国民大会而兴建,会堂内还安装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投票表决系统,其“秘密写票点”即为投票系统的一部分。当年为适应宪政的需要而采取的这些举措,实有很大的超前性。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某次全国人代会上,曾有一位来自香港的人大代表在临选举前起身吁请大会设立秘密写票点。他的这一吁请被大会所接受,但由于人民大会堂里原先并没有这类设施,只好临时在会场后面辟出一角,用布帘子隔了一下,满足了这位代表的要求。圈写选票的私密性,对于公正、公平的选举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事实上,在有些地方的选举中,主事者为了确保自己提名的人能顺利当选,以至在会场上安插眼线,以行监视,千方百计地化解投票的私密性。据说有的地方,为了更清楚地掌握代表们的投票倾向,干脆将选票设计为同意提名人选的不必在选票上圈画,这样一来,只要谁拿起了笔,谁自然就是投反对票的。既然投票过程一目了然,尽在掌控,为防事后遭打击报复,代表们虽有不同意见,也只好作罢了。

纵观眼下选举的种种怪现状,我们可能没有多少资格对民国年间的宪政举措过多地去评头论足,相反地,它在宪政的建设与准备方面,或许还有不少值得今天借鉴的地方,比如照片上的那个毫不苟且的“秘密写票点”。

我曾经向秦风先生请教过:蒋经国临终前怎么突然就下了那么大的决心,毅然开放“党禁”、“报禁”;而另一方面,经历多年“戒严”管制台湾的老百姓对于选举这一套,似乎也并不怎么陌生,这是为什么。

他说,蒋经国做出这样的决定,固然是迫于反对派的压力,但实现宪政也是国民党党纲里的题中既有之义,孙中山早年规划的通过“训政”最终达至“宪政”的目标,国民党囿于情势,虽然有过动摇、有过拖延,但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即使在“戒严”时期,台湾的民众也没断了参加各种各样的选举,那时除了台湾“省长”是由“行政院”

任命以外,县市以下的各级议会议员、行政首长均由民选产生。后来他还专门为《老照片》提供了一组记录台湾民主进程的照片,其中一张(图六),是一九八二年一位县议员参选人在街头发表政见,争取选票。虽然大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人站在远处张望,但这位参选人的热情却未曾稍减,仍手持话筒,喋喋不休。另有一张照片(图七),是在一九七二年的一次公职人员选举中,几位国民党提名的竞选人联合举行政见发布会,会场上熙熙攘攘,不少小孩子也赶来凑热闹。

秦风先生说:“那时台湾民间不允许组党,党外参选人只能孤军作战,选举的结果大都是垄断了各种社会资源的国民党参选人当选,虽然如此,这些选举客观上仍然产生了正面的效果,民众有机会听到各种不同的政见,并慢慢习惯这种政治行为,从中得到训练,这对台湾民主政治的进步有着长远的意义,无疑也是台湾社会得以顺利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国民大会堂里专设的“秘密写票点”,到参选人的街头竞选和政见发布会,再到后来的全面解除“党禁”、“报禁”,这其中的脉络,是显而易见的。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热门推荐
  • 屋子里的灯光

    屋子里的灯光

    女人总是有干不完的活,一刻也不愿意停下来歇一会,其实她很想停下来,可是想到家里的儿女,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忙活着。或许只有她回到家,看见屋子温暖的灯光和听到小孩的打闹声.......
  •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君要你死,你怎能不死?饮下毒酒,绝望的等待着死亡,只是当她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回到了进宫之前。那么,就让她用这绝世容颜去做一些曾经后悔的事情,就算是天下都要在她囊中。回到熟悉的皇宫之中,她在心中也还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脾气不好的长公主?送她去边塞和亲,这可是为了国家好,你就莫要抱怨了!什么?华妃流产了,她却要去那冷宫,罢了罢了,去就去又不是没去过!只是华妃既然这么喜欢孩子,大不了以后再送她一个也不是不可。从小小不起眼的嫔妃一下子到了贵妃,一万两黄金,不要不要,她怎么是一个拜金之人?推举她当右丞相,这个当然是可以有的,答应了答应了!
  •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

    这本书从去年夏天开始写,而今年的夏天也已开始,季节刚好是一次完整的轮回,而我记录的故事却是不完整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里的许安呀,姜绚呀,林唱呀,我都给了他们破碎和忧伤的爱情,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最起初的时候,我也想写一些开心的完美的故事,我也想把整本书打磨得像是一件精致的景泰蓝瓷器,谁知道越小心越伤心,它还是碎了。我不知道这满地的碎屑,会不会有那么一片,刚好把你刺痛。
  • 火影忍者之雷君

    火影忍者之雷君

    腹黑·孤僻的高中生邓泽宇因为一本书意外来到火影世界,然而他凭着神眼,纵横忍界,幻瞳大陆,神界~~~混沌初开三大神眸,雷霆查克拉修炼法,紫霄之雷,孤独外表下渴望家庭温暖的心~~~这不是一本扮猪吃老虎的小说,也不是一本色情暴力的小说。三大神眸,天罚之眼,涅槃之眸,弥天之眼。
  • 云巅乱舞

    云巅乱舞

    我之所以追求这创世的力量,只为了创造一个有你的世界。
  • 邪少的霸道专制宠:甜妻,别闹!

    邪少的霸道专制宠:甜妻,别闹!

    她是苏家遗失在外的千金。他是人人仰望的穆家少爷。从他们相遇开始他便一直守候在她的身旁,不离不弃。可是一场横空出世的意外却将两人硬生生的分开。就在她失魂落魄不再相信爱情时,他又回到她的身边,将她紧紧拥入怀中。“苏小梵,你名字是我取,说话是我教的,走路是我牵的,现在我问你,你愿不愿意嫁给我。”苏小梵抿唇轻笑。“我愿意。”
  • 人类火种

    人类火种

    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爱因斯坦对于历史长河来说,22世纪初步成为宇宙文明的人类就像蹒跚学步的婴儿。美丽的星河并不是羸弱人类的天堂,生存与毁灭才是永恒的主题。但是,又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探索未知的激情呢?!科学家柳盛将逐步带你进入,属于人类的宇宙纪元。让梦想飞!
  • 你是我的所有青春

    你是我的所有青春

    你和我,我和你,青春的懵懂,纯纯又蠢蠢的喜欢。我们,爱的执迷而又糊涂。
  • 傲世剑灵

    傲世剑灵

    修灵者,以自身性情天赋激发“灵子”,集天地灵气为己用,收万物精华方可修。“灵子”凝种,“灵种”露根,“灵根”冒叶,“灵叶”长枝,“灵枝”开花,“灵花”结果,最后“灵果”熟落,化成最强的“灵器”。秦墨,尘剑山庄一个小小的学从,却在命运的趋势下走上了修灵者的道路。从此一身傲骨,化作这世间最不屈的蛟龙。“剑不在我手,而在我心!”“爱人与伙伴,我都要保护!若要动他们,就先毁灭我!千万不要留下我的一手一足,哪怕只剩一张嘴,我也会将你的骨肉狠狠嚼碎!”“纵然这天地喜怒无常,悲苦急涌,只要我还活着,便要碎这禁锢,破这苍穹!”阴谋笼罩,身世浮现,看他如何执剑傲世,绝立巅峰!
  • 醉折花柳开欲燃

    醉折花柳开欲燃

    她才貌双全,赛比西施貂蝉。她明明看似沉稳冷静,心中却住着一个惊慌的麻雀。他处处留情,却独爱一人。他不学无术无所事事,却能成为她一生的依靠。原始于初见,缘始于赐婚,而圆是否又会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