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二·红玉﹀谈《聊斋志异》中的侠狐
唐代有一些传奇小说如︿昆仑奴﹀、︿红线﹀等,宣扬了很浓厚的侠义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唐朝,这么漫长的时间已经使原来的侠义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说在司马迁眼中的侠义之士还是为国为民、除暴安良的话,那么到了唐朝的时候,由于政治安定,社会繁荣,这种思想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于是侠义思想在这时产生了转变,不再以除暴安良为主题,更多是表现为”成人之美”。在裴铏所著的《传奇》中,︿虬髯客﹀、︿聂隐娘﹀、︿红线﹀、︿昆仑奴﹀等宣扬的都是这种思想。
在︿昆仑奴﹀中,侠士昆仑奴不畏强暴,把钟情于自家主人崔生的歌妓红绢女,从大官僚重重封锁的府第中背出来,使其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许尧佐所著的︿柳氏传﹀中,侠士许俊把战乱中陷入蕃将魔窟的韩翎妻子柳氏夺了回来,使其夫妻二人得以团聚……我们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侠义之士已经把促成有情人的团圆当成最重要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得到文人们的认可与赞美。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能会为情所困,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帮助自己?也许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那些侠者,因为普通人是不可能具有那种超能力的。蒲松龄在吸取了唐朝的那种侠义思潮之后,塑造了另一种理想的侠义形象∣∣侠狐。整部《聊斋志异》,其中有很大篇幅是用来写狐女的,在众多的狐女中,侠狐无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卷五·封三娘﹀中,作者着力塑造了狐女封三娘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角色。封三娘和范十一娘是好朋友,两个人情如姊妹,衣服鞋子总是互相换着穿。后来,三娘开始帮好朋友选定夫婿。她认为富贵人家的阔公子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如果想得到一位理想的夫君,就不能以现在的贫贵为标准。这也为贫穷的秀才孟安仁埋下了伏笔。十一娘本来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但是三娘却极力撮合他们。后来,有个大官僚要给儿子求婚,请县官来做媒。那个大官僚非常有权势,十一娘的父亲有些惧怕,就征求十一娘的意见。十一娘很不满意,回头吩咐一个丫鬟偷偷地跟母亲说,如果不是孟安仁,她死也不嫁。范公听后急了,而且怀疑十一娘和孟安仁有私通的隐情,就答应了大官僚的求婚,并很快就选定吉日,要赶紧把她嫁出去。十一娘气得吃不下饭,每天只是躺在床上不起来。挨到新郎迎亲的前一天晚上,她忽然从床上爬起来,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范夫人听到消息,心里暗自高兴。可是过了不一会儿,侍女就跑来向她禀告说小姐悬梁自尽了。
孟安仁得到消息后痛苦异常,这时候封三娘出现了。她先安排孟安仁招呼家人挖开十一娘的坟墓,把尸体抬出来,然后又用土把墓穴填死。孟安仁遵照她的指示,背着十一娘的尸体回到家,把十一娘放在床上,封三娘给她灌了药,过了一个时辰,十一娘才苏醒过来。封三娘害怕走漏风声,就互相搀扶着,走出五十多里的路程,躲藏在一个山村里。三娘想要告辞,可是十一娘泪流满面地留她做伴,让她住在另外一个院子里。为了生活,十一娘卖掉陪葬的珠宝玉器作为日常的消费,也称得起小康人家。后来,三娘才告诉他们夫妻,自己乃是一个狐仙,此后就无影无踪了。
在︿卷七·阿绣﹀中,蒲松龄塑造了另外一个狐女,这位狐女非常喜欢刘子固,为了和他亲近,就幻化成刘子固所爱慕的阿绣去追求刘子固。可是到后来,这个狐女也被刘子固对阿绣的真挚爱情所打动,就在阿绣为乱兵所俘生命不保时,挺身而出救走阿绣,并最终让她和自己的爱郎刘子固相会,使这对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
蒲松龄怎么界定狐与侠之间的关系呢?︿卷二·红玉﹀篇末异史氏曰:”非特人侠,狐亦侠也。”这说明在蒲松龄的意识中,侠不仅仅是人的行为,就是狐女,同样也能成为可敬的侠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