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作完美无缺,人间哪有完美无缺的呢?真有了完美无缺,反倒会缺更多。比如一个家庭,东西越多,越显得什么都不缺,越缺空间;而一座园林,太过规整,景点太多,什么都有,便会显得拥挤,反倒突不出其中核心的景致。若能把家中暂时用不着的一些东西送去库房,若能将拥护的园林去掉一些凑数的景致,留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方显得精致,有韵味。
其实完美是有的,完美不是一整座园林,而是其中怒放的每一朵小花;完美不是一年四季春常在,而是春有春的萌发,夏有夏的绚烂,秋有秋的静美,冬有冬的萧杀。一颗流星滑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朵花凋零也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你其实更应该知道,花落是为了结出果实。一朵花的意义并不在于盛开,而在于结果。花不落,怎结果?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仅体现了豁达,也寄托着欣喜。退一步讲,即使花落未必有结果,但我们已经盛开过了,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花开花必落,月盈月必缺,太阳刚到正午的那一刻,已经开始偏西,这是自然规律,但温庭筠有诗云:“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须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下一次花开、下一个月圆到来前保持淡定。
古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现代人则说,我渴望完美,但不拒绝缺憾。我们说,当一件事做到百分之八九十,它便可以称得上完美了,百分之百的完美是没有的,生活不是造宇宙飞船,差一毫米就无法与幸福对接,为了那没有意义的百分之几付出太多的精力,到头来只能是画蛇添足,过犹不及。
《百喻经》中有个《比种田喻》,说得是古印度有位农夫,他见邻居的麦子长得很好,便向邻居请教。邻居说:“把地整得平平松松的,再多施些肥料,你的麦子也能长好。”等到再次种麦时,他便按照邻居的方法,把地耙了一遍又一遍,也施了不少肥料,但撒种子时,他想:“如果我的脚踩在田里,岂不是要把耙松的地再次踩硬?不行,我不如坐在一张桌子上,找人抬着桌子,那样我的脚就不会把地踩硬了。”于是他请了四个人帮忙,每人抬着一根桌子腿,抬着他到田里去撒种,结果四个人在田里抬着他转来转去,反而把地踩得更板结了。
世上很多事情,就如同种地肯定会踩到地一样,必然有其缺憾。我们应该只能尽量努力去做,但不能苛求完满。否则,我们的人生只能更“板结”。
管子说:“斗满人概,人满天概。”意思就是说,古人用斗装粮食等东西时,如果太满了,就会用一种叫做“概”的工具把多余的那部分刮下去,否则的话就会有人吃亏。一个人的人生也是如此,当他的幸福过于满盈时,上天就会为他概平,不管他是不是愿意。仔细想想,人世间的事情还真是如此,很多人,昨天还沉浸在莫大的幸福中呢,今天没准儿便有巨大的痛苦降临。所以,相对于圆满,人们反倒更喜欢平淡。我们的幸福之斗刚刚持平,老天怎么“概”我们?老子也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天未必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一个人爱上了平平淡淡的日子,一丝一毫的幸福,也会看成莫大的恩赐。
别去追求完美,你或许并不需要它;习惯那些不完美的事情吧,它们或许是天意。
4.别为小事斤斤计较
还记得《西游记》最后一集中的桥段吗:唐僧师徒历经艰辛,终于从西天取回真经,但却因为忘了为老乌龟问话,集体堕入海中,导致经书尽湿,大家上岸后,把经书晒在石头上,结果被莽撞的八戒粘破了几行经文。唐僧兀自懊恼,悟空却一语道破天机:天地间本来就有许多“不全”,这经文原是全的,今粘破了,不是正好应验了“不全”的天道吗?而且,不全的经文,并不影响他们功德圆满。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早晨,某禅师带着小徒弟去江边散步,适逢一个船夫将泊在沙滩上的渡舟推向江里,准备载客渡江。小徒弟见了赶紧问师父:“师父,刚才船夫把小船推入江里时,江滩上的螃蟹、虾、螺等被压死了不少,这是乘客的罪过?还是船夫的罪过?”
禅师说:“既不是乘客的罪过,也不是船夫的罪过!”
小徒弟:“两者都没有罪过,那是谁的罪过?”
禅师:“是你的罪过!”
禅师为什么说是小徒弟的罪过呢?因为他斤斤计较,动辄降罪于人。
生活中,人们常用“滴水不漏”一词来形容某些人做事高明;佛经中也常用“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来形容那些慈悲的高僧大德的修为之高。然而有谁能完完全全做到滴水不漏吗?没有。就比如“扫地不伤蝼蚁命”吧,只要扫地,理论上就一定会伤害到一些小虫子。即使有人碰不到,但人总要喝水吧,水中也有数不清的细菌,那人活着岂不是就是罪过?罪过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是无心之过。既是无心,就情有可原。为此类小事斤斤计较,幸福的路上,已无形中走向极端,落了下乘。
哲人说:幸福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你计较得少。圆满当然更是如此,不要说世上没有绝对圆满,就算有,你也计较不来。所有的计较,无论是跟别人计较还是跟自己计较,本质上都是与幸福做对的。计较多一分,幸福便减一分,而圆满至少减两分。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首先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如果一味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处理事情也会抓不住重点,因小失大。
做事情,一定要抓主要矛盾,抓根本、抓重点、抓关键,基本上等于抓住了成功。而常常为一些小事、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和忘了的小事弄得焦头烂额,人生就会有大把光阴被浪费在这些明天可能就会被所有人都忘掉的小事上。这样的人,不仅很难成功,也断不会幸福。他的生活都被细枝末节添满了,哪还有幸福降临的余地?用老百姓的话说,不要太“事儿妈”,活简单点,活大度些,你和身边的人就都会快乐点儿。
著名作家肖剑说:“很多时候,让我们疲惫的并不是脚下的高山与漫长的旅途,而是自己鞋里的一粒微小沙砾。”对幸福来说,绝对是这样。幸福躲藏在每一件小事背后,关键看你是不是能忽略那些小事,直奔它们。
戴尔·卡耐基讲过一个颇具普世价值的小故事:
我的姑妈伊迪丝和姑父弗兰克住在一栋被抵押的农庄里。那里的土质很坏,灌溉条件又差,收成也不好。他们的日子很艰难,每一个小钱都得省着用。可是伊迪丝姑妈却喜欢买一些窗帘和小饰物来装饰她的穷家,她曾向密苏里州马利维里的一家小杂货店赊过这些东西。姑父弗兰克很担心他们的债务,而且不愿意欠债,所以他私下里告诉杂货店老板,不让他赊东西给我姑妈。我姑妈听说以后,怒气冲天——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可直到现在她还在大发脾气。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她说起这件事。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将近80岁了。我对她说:“伊迪丝姑妈,弗兰克姑父这样羞辱你确实不对;可是你有没有觉得,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你差不多埋怨了半个世纪,是不是有点过分呢?”不管她承认与否,我的姑妈对这些不愉快的记忆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她付出的是她自己内心的平静。
世上没有圆满,但婚姻可以美满。而上文中的伊迪丝女士却无论如何与之无缘了。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原本恩爱的夫妻分道扬镳,都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男人的拖鞋放得不正啦,女人的化妆品乱丢啦……当然,这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如果让他们这样生活一辈子,那才是悲哀。
哲学上有一个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说来就是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乃至累赘,必须无情地“剃除”。生活中,不论你面临什么问题,都应当这样问问自己:“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我这样做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是会把问题更加复杂化?”剔除那些该剔除的东西,就像剔除我们的胡须,幸福未必到来,美满未必会来,但我们至少会活得精神点儿。
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生活都是由无数的小事组成的。影响我们心情的,也往往是一些非常微小的事情。例如,早上等车时被人踩了一脚,途中又遇到堵车,上班时主管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晚上回家时挤不上公交车,回家后孩子正在看动画片没写作业……诸如此类,只要你生气,就有生不完的气,我们就会永远处在苦闷和气愤之中。
所以,提开幸福额度的要诀是千万别让小事绑架你的幸福。
5.让一切自然而然
近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冯先生看来,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境界,而天地境界则是最高层次的境界。冯先生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不过笔者却颇不认可,理由很简单:天地不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吗?
不仅天地是自然的一部分,就连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也逃不出自然的范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虽然不等于“自然”,但“自然”却是最能体现“道”、最类似于“道”的概念。而在欧美人那里,“自然”的直译就是“天地万物之道”的意思。而“天地万物之道”,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残缺,甚至是残忍。
某杂志有一个小故事:几个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士去一个海岛旅游,当地有一种大龟,每年都会在岛上孵化小龟。幼龟刚孵化时非常的弱小,因此它们出壳后会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因为从沙滩到大海的距离虽然不长,但它们随时都可能被当地的一种食肉海鸟吃掉。
旅游者恰好赶上了幼龟出壳的日子,当时已近黄昏,大家在向导的引导下,发现了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什么。正在此际,一只海鸟突然飞来,用尖嘴猛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旅游者顿时心生怜悯,向向导求救,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这当即招来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看在钱的份上,向导只好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海鸟见到手的美食丢了,颓丧地飞走了。
正当旅游者为成功挽救了一只幼龟而欢呼的时候,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却让大家震惊了:不一会儿,成群的幼龟从龟巢鱼贯而出。天上立即飞来许多海鸟,大家救也救不过来,很多幼龟都成了海鸟的美餐。事后,导游解释说:其实你们不知道,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幼龟中的“侦察兵”,它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而我们把它抱进了大海,导致巢中的幼龟误认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是你们害了它们……
其实导游的话未必全对,旅游者害了幼龟不假,但那些海鸟也是要生存的,成全了海鸟不是什么错误,错误的是他们不该掺和到大自然的食物链中。
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根类似的链条,上面有幸福的环,也有不幸的结,交叉往复,循环不息,但只要它运转正常,整体来说就是幸福的。谁若想人类的加强或者替换某一链,幸福和生活反倒往往因此掉链条。
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是一个以种树为生的人,凡是经他手移栽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都长得高大茂盛,结的果子又大又多。很多同行暗中偷师,但始终比不上他。有人向郭橐驼取经,他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让树木的本性自然发展罢了。一般来说,种树时,它的树根要舒展,给它培的土要平整,它根上的土要用原土,夯土要紧实。做好这些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它自然会遵循着它的生长习性去生长。其他种树的人就不是这样:种的时候让树根蜷曲还换掉树根上原有的土;培土的时候,不是过量就是不足;种上的树,早晨看、傍晚摸,刚离开又回头看,有些人甚至还抓破树皮来验看树的死活,摇动树根察看树栽得是松还是实……这样做,表面看来是爱护树,其实是害了它。”
众所周知,柳宗元写作此文并不是为了探讨什么种树之道,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此阐述自己的政治观,也即道家的无为。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意思。说通俗点,也就是不苛求、不想当然、不操之过急、不奢求圆满、不贪心不足、不过度理想化、不违背客观规律,等等。
智慧来源于生活,很多俗言俚语,如“瓜熟蒂落”、“强扭的瓜不甜”等,体现的都是自然而然的精神。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瓜类成熟以后,自然而然地会从根蔓那里发蔫、断掉,或者虽未断掉,但只需轻轻一碰就会断开。如果瓜还没有成熟,就急忙去摘,那是强扭,虽然摘个瓜即使对小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不成熟的瓜,摘来又有何用?
人们往往用“真、善、美”三个字代替人类的终极追求,其实追求“真、善、美”也应该自然而然,不然真的难免失真,善的难免变成伪善,美的反而会变得不美。
总而言之,自然有其规律,幸福有它自己的节拍,让一切自然而然,尽可能地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幸福就会不期而至。跟自然作对,无异于跟自己的幸福作对,不管我们种下多少希望,最终也只能收获相应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