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挑花是指原产于湖北省黄梅县区域范围内的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珍品,属挑、补、织绣的民间刺绣范畴,是黄梅人民在自制的土黛布上,根据图案(样),选用不同的针法,用黑、白和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色棉纱线挑制的文化艺术作品。黄梅县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地处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光水气资源充足,产棉区土质肥沃,为湖相沉积和长江冲积土,土层深厚,呈中性,含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适合种植棉花,是黄梅挑花纱线和布的原材料产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珍品——黄梅挑花发源于此。黄梅挑花从素挑发展到彩挑。素挑分为白底黑线和黑底白线两种,作品构图布局显得朴实、明快、大方、单纯,黑白对比强烈。彩挑采用各种底色棉布,统筹挑制锁边,图案填挑大红、桃红、朱红、橘黄、中黄等彩线,点缀粉绿、黑绿、湖蓝等彩线,构成层次分明、暖阴结合、不燥不寒、繁复和谐的艺术效果。黄梅挑花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一幅完整的黄梅挑花由中心团花、边花、角花、填花和花边五大部分组成。中心团花为主意,常用旋转式、向心式、放射式、对角式结构,形成方中见圆、圆中套方的变幻格局;边花通常以戏剧,传记人物(生)为寓意,表达美好的心愿;角花、填花多以植物、花卉、动物为衬托,向往生活绚丽多彩;花边主要是起到锁边的作用。形式多种,亦有轮廓分明点缀的意思。配以吉祥文字、情节,采用写意手段,达到传神的效果,使画面挑线布局丰富饱满,面料作用均衡,花样图案生动活泼,这样整个挑花作品画面充实,完整,严谨,夸张,浪漫。黄梅挑花图案像素,受底布经纱和纬纱的局限,挑制时需严格展平,化弊为利,顺其底布的纱纹,选用挑法技巧,达到挑花作品夸张提炼,求真意会的真切效果。
黄梅挑花具有浓烈的时代性,实用性,鉴赏性,收藏性等特点。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勤劳、聪颖的黄梅挑花女创造了具有礼仪拥戴、装饰审美、定情馈赠、生活实用等功用的黄梅挑花工艺品。黄梅挑花作品具有稚拙执著、粗犷、晖厚、朴实的风格,寄托了先民驱害避恶、祈祥迎瑞、以偿夙愿的美好愿望,凝聚着中华民族宽厚仁慈、乐观向上的品质,蕴含着华夏文明博大、雄壮、阳刚、柔情的民族魂魄,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健康、向上、美丽的精神风貌。
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3月19日,黄梅县申请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挑花,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8月14日,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审查,于2011年予以批准。
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界定为黄梅县的蔡山镇、新开镇、孔垅镇、分路镇、小池镇、黄梅镇、濯港镇、大河镇、五组镇、刘佐乡、苦竹乡共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上述乡镇均属黄梅县黄梅挑花传统制作区和原产域范围。该区域内共有160个村,约8000人从事黄梅挑花制作。
黄梅挑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黄梅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黄梅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批准。黄梅挑花的法定检测机构由黄梅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黄梅挑花品牌有“CMC”、“巾帼”、“邢绣娘”、“仙女”。
三、产业发展战略
(一)产业发展现状
(1)黄梅挑花产业发展历程。考古证明黄梅挑花这门民间工艺,最少距今有500年历史。在发展进程中,因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而获得了荣誉。
1938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金奖。
1954年获波兰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奖。
1956年黄冈市首届美展,黄梅挑花方巾夺得一等奖。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众多湖北工艺品种中,选出黄梅挑花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1980年再度选为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窗帘、台布、沙发巾装饰品。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2)产业化起步阶段。黄梅挑花千百年来,一直是本地农家妇女自产自用的装饰品。至现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绚丽多彩的民间瑰宝几乎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对居家装饰等需求的增长,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黄梅挑花又获生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人加工绣制、收购黄梅挑花在市场上出售,但还没有形成批量和产业规模,年产销约10000件。市场渠道有三种:一是当地婚嫁喜庆作为礼品赠送;二是字画装裱店代卖;三是一些艺术人收藏。2000年以后,以蔡山挑花社为龙头的黄梅挑花产业群有30多家,它们依托发源地的厚重的文化底蕴,采用最新科研成果,使这一古老领域焕发出蓬勃生机。
(3)加工企业及其系列产品。黄梅挑花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异常。在2000年前,蔡山镇、孔垅镇就建有挑花社,后来以挑花社为起点,大量出现“仙女”、“巾帼”、“纤手”等黄梅挑花工艺有限公司。大胜工业园区的黄梅挑花工艺有限公司主要以挑花初级工艺产品“十字绣”为产业链,建有十字绣布织造、十字绣套件装配、镶裱车间三个生产线,占地2.13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注册资金208万元,固定资产2800万元,十字绣图案专利240个,年销售各项系列产品210万件,年产值6000万元。由于产品单一,研发有限,目前市场上十字绣竞争激烈,销售利润下滑。黄梅仙女挑花工艺有限公司依黄梅县海新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研优势,开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挑花》为主的产品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业务,包括单面“黄梅挑花”和双面“黄梅挑花”。该公司2010年注册资金10万元,有挑花女100多人,开发出窗帘、壁挂、方巾等20多个种类,发明黄梅挑花图案专利7个系列。由于小本经营,产品畅销供不应求。现拥有涵盖窗帘、壁挂、服饰、床上用品、收藏工艺品等20多个系列,6000多个品种的产销佳品。并形成了以“CMC”、“巾帼”、“邢绣娘”、“仙女”等为代表的多个知名品牌。建立了分散稳定的黄梅挑花销售网络。全国有500余家代理商、3600余家黄梅挑花品牌专卖店,并部分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2011年全县黄梅挑花产业值超过3亿元,利润2000多万元。
(二)产品市场前景
黄梅挑花从原始穿戴打扮的实用性,到传递亲情、爱情信物的情趣性,而今不断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汽车、电脑、电子、机械等硬件产品的装饰物,无处不有黄梅挑花的身影,寻常百姓家、个人、商店、宾馆、旅游景点等总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摆放件,壁挂、吊坠、镶嵌物点缀着平面与空间,增添着活力和情趣,决定了黄梅挑花旺盛的生命力。黄梅挑花的实用性决定其使用价值是无限的,黄梅挑花工艺美术的特性决定其欣赏价值是无价的,黄梅挑花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具有空前的商业价值和开发价值。
黄梅县人民政府为做大做强黄梅挑花产业作出了部署,制订了黄梅挑花行业发展规划,把黄梅挑花产业的开发与保护提高到发展黄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看待。到2015年,黄梅挑花产量达1500万件,产值达到4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黄梅挑花产业化时间不长,发展尚欠成熟。传统的生产加工技术制约了产量、产值、利税的增长,科技应用尚处初级阶段;材料、用工成本过快增长,其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萎缩了产销的空间;产品知名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宣传舆论滞后;投资大、融资难、政府资金支持不力的局面短时间难以缓解;人力资源的职业能力建设滞后,同样制约了产品的品质。因此黄梅挑花产业在市场中仍须艰难跋涉。
(四)产业发展对策
(1)放大品牌效应,提高知名度。在“黄梅在线”,“中国黄梅网”和省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建立“黄梅挑花”网站。在全县范围内每年开展一次高水准、高品位的黄梅挑花民间艺术展览和比赛活动,将获奖作品在武汉、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进行专题展览和参展,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宣传黄梅挑花文化。
(2)强化技能培训,实现科技支撑。建立黄梅挑花人才培养基地和挑花技术实习基地,利用海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黄梅挑花工艺技能培训,寻求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开发黄梅挑花电脑软件,促进黄梅挑花工艺创新发展。
(3)创新产业机制,实施精品战略。组建黄梅挑花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强强重组,扩大黄梅挑花产业聚群;建立设计、生产与加工、品质鉴定、销售与服务和人力资源保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龙头带动,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打造精品战略,塑造品牌形象,抢占市场制高点。
(4)寻求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为了扶持黄梅挑花产业发展,国家职能部门在税费、办证、管理等方面应对生产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减免费用,不断增加科研和培训经费的投入。同时,政府协调好信贷扶持资金,净化投资环境,使企业产量、产值、利税逐年攀升。把黄梅挑花纳入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网络尖端人才,新建大师工作室,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广泛宣传,扩大引资渠道,大量吸引外资投资黄梅挑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