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300000031

第31章 废墟中绽开的花

最令人惋惜的是开滦煤矿某矿一位年仅二十几岁的女党委副书记,她本来已经跑到了宿舍楼的门口,但不幸被瞬间垮塌下来的砖块给砸死了。我们在清理她的遗体时看到,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成O字型,既像是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感到震惊,又像是在大声喊着什么。

唐山是个出水泥的地方,可是,恰恰是这些水泥建筑材料,给我们的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条件下,仅凭双手去搬挪这些堆集成山的水泥砖瓦废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由于没有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战友们的手都被磨烂了。一些尚未被搜寻出的尸体开始腐烂,令人窒息的臭味熏得大家直想呕吐,许多人因此吃不下饭。

震后天气异常,令人烦躁的闷热把大家蒸得汗流浃背。在这种环境中干重体力劳动,不喝水是不行的。由于地震破坏了自来水管线,我们一时找不到干净水,无奈之中只好喝水泡子里的脏水。就这样,战友们纷纷染上了痢疾,一个个开始拉肚子、发烧,有的连走路都直打晃。由于救灾物资不能立即运到,我们吃的饭就是自己用干粮袋从东北背来的高粱米和盐,连咸菜都没有。

面对这一个个令人痛心的场面,平时喜欢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战士们沉默了,大家的心情十分压抑。困难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意志。一天,我们班在唐山市机械局宿舍楼的废墟中清理出了一家4口人的遗体。当时的场景,真是令人难过。三十多岁的夫妻二人,各自抱着一个孩子,脸向下,背朝上,同时被砸死在一块水泥板下。看样子,两个大人在楼房倒塌的瞬间,本想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孩子,可是,全家人一起遇难了。我们用被子将他们的遗体裹好,抬到送葬车上;将他们的证件和贵重物品登记入册,上交主管部门。就在我们把这一切做完、准备离开这处废墟时,战士小李兴奋的喊声又让同志们停住了脚步:“你们看,这里有花!”大家顺着小李的手指看去,真的是花!在我们刚刚清理开的一堆横七竖八的水泥板间隙中,露出了一株刚刚绽放的、白色的鲜花。这株花的花瓣狭长细尖,清新淡雅,给人一种虽蒙尘却不失其高贵品性的美感。看着它,战友们刚才还十分凝重的面孔上,露出了几许好奇的神情,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围了过去。小岳说:“楼房塌成这个样子都没把它砸死,它的命可真大!”大姜问:“这是什么花?不光长得好看,还挺香……”他这一说,大家便纷纷开始抽鼻子,可不是,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儿,就是从这些花瓣中散发出来的。小李趴在花前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得意地说:“这是白兰花,我们家也有……”

看着战友们高兴的样子,我心中一阵欣慰:连续多日的奔波和超负荷的劳动使同志们的体力严重透支;伤病让大家更加虚弱;更何况,整天扒废墟、搬尸体,一些新战士因此在睡觉时经常做噩梦……现在,这株劫后余生的白兰花却给战友们带来了难得的愉悦。“班长,咱们把它弄出来吧!”小李殷切地向我请求。小岳则带着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说:“人的命应该救,花的命也该救!你们看,这花的盆已经被砸坏了,如果咱们不把它移出来重新栽上,过不了几天,它也就干死了。”我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全班冒着酷暑,抬开了几块水泥板,将这株白兰花从废墟中移了出来。小李确实有栽养这种花的经验。他找来一只旧花盆,把带着原土的花栽进盆里。那天晚上,我们把这盆花带回了宿营地。浇水、松土、施肥,在大家的照料下,白兰花越开越旺。我们离开唐山时,将这盆花送给了当地一对经常协助我们工作的小姐妹,并告诉了她们这株花的来历。多少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那株白兰花婀娜的身姿和幽幽的清香。

第二个关于花的故事发生在唐山市工商银行路北区分理处。一天,连长对我说,工商银行路北区分理处的房子全被震塌了,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你们班要立即赶过去参加护卫工作。接到这个命令,我们马上赶到了分理处的所在地。

在地震中侥幸脱险的分理处主任带着几个职工一直坚守在已经倒塌的营业部、办公室和金库周围。他们虽然神色疲惫,但仍然拿着枪封锁住了办公区。我们接管了警卫工作,同时协助银行的同志开始清理埋在瓦砾下的账簿和钱物。搜寻工作进行得很艰苦,我们甚至把房基上所有的瓦砾都搬挪开了。

工作中,一个背着美式卡宾枪的同志很快就和我混熟了。原来,他也当过兵,复员后才被分配到银行的。当我问起他家在地震中的伤亡情况时,他眼角噙着泪水说,母亲被埋在瓦砾中死了,弟弟受了伤被转运去了外地医院,全家只有他被邻居及时扒出来才幸免于难。听他这样一说,我的心里也非常难过。

当我们把埋在废墟中的账簿、票据、现金等全部清理出来后,一对账,竟然一分钱都没少!这个结果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可事实的确就是这样。那些掉在地上、埋进土里的硬币,也被一枚一枚地清理出来。现场清理工作完成后,我们马上在办公区原址搭起防震棚,接着,分理处就恢复了营业。

一天,我看见那位背卡宾枪的同志拿着一小盆花走进防震棚,便问他:“上班端盆花来干什么?”他带着眷恋的神情说:“这花叫四季海棠,是我母亲的,别看不是名贵品种,可我母亲喜欢它。”他告诉我,他在地震中脱险后,刚把母亲和弟弟的事处理完,正想再把家里的财物从废墟中扒出来,就听说一些人把商店和仓库抢了。他心急如焚——担心坏人趁乱抢劫银行,便马上赶到分理处,参加了守卫金库的工作。

现在,社会秩序恢复了,分理处也营业了,他便抽空儿回了趟家。当他把这盆花从废墟中扒出来后,心里特别激动,因为这是母亲给他留下的一个“念想”。他对我说:“你看,它的生命力多强,这枝子上的花骨朵都快绽开了……”以后,这盆花便被他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看着这株花,我感悟到:这些同志和别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家,热爱自己的亲人,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他们在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多么的纯朴而高尚。其他同志知道这件事后,也很受感动,大家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了。

在这期间,还有一件关于花的事也让我难以忘却。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许多工矿企业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坐等国家救济,积极想办法恢复生产,以实际行动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们天天和工厂的同志们一起工作,目睹了唐山人民的辛勤劳动,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在战胜地震灾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 为了帮助陶瓷厂恢复生产,上级又把我们连队派到了那里。 刚进厂时,眼前的景象残破不堪:一些厂房、办公楼、仓库坍塌了,许多机器设备被砸坏;扭断成几节的水泥电线杆把供生产用电的电线拽得乱七八糟;自来水管断了水,全厂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厂区内的一口大井供应;运输原材料和成品的汽车不是被砸坏,就是缺少燃料……

厂领导对全厂人员进行了分工,组织大家利用现有条件恢复生产。我们连队也被作为突击队使用。有一个重要生产车间,虽然没有倒塌,但房基上半部分横向错移出去了半米左右。如果把它拆了,短期内就不能恢复生产;但要继续使用,则必须排除可能出现的险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领导请来建筑专家,在得到“不拆可以,但要科学加固”的答复后,便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制定出了修复厂房的方案。在我们连队的配合下,厂里相关人员连日突击,用“垫实房基、增加房体支架、四周固定”的方法,很快就把厂房加固了。为了把制陶生产线恢复起来,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没日没夜地工作。一位工程师原本就患有“美尼尔氏综合症”,地震后又得了严重的肠炎。为了修复机器设备,他带病坚持工作,始终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为了修复工厂的变压器,电工班的同志顶着烈日一干就是一整天。可谁又知道,电工班里有两位工人师傅的家人在地震中遇难,他们只是把死者简单地掩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厂房被清理干净了,机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了,供电供水恢复了,运输用的车辆可以行驶了,原材料也准备齐了,生产即将恢复。在开工动员会上,一个活泼俊秀的青年女工提出了一条建议:工厂是在抗震救灾中恢复生产的,为了展示全厂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我们应该在厂区摆上鲜花。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可是,到哪里去找花呢?“到我家去挖吧!”一个男青工态度踊跃,“我父母在院子里种了一畦月季花,这次地震压坏了一些,可还有不少仍然活着。”我们便和厂里的几个同志一起去他家起花,方得知,原来这个小伙子正在追求那个提建议的女青工。于是,大家便和他开起了玩笑,说他是把劫后余生的“福花”献给了心上人,夸他献花献得正是时候。开工的那天,工厂被这些鲜艳的月季花装扮得漂漂亮亮,大家可高兴了。

同类推荐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热门推荐
  •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是青年诗人杨子婴的诗集,收录了90余首中文诗歌和4首英文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曾发表于《星星诗刊》,有的在美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这本诗集带给人不小的惊喜,作者的语言干净剔透,既有少女情怀的书写,在诗歌和语言技巧上也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实验。作者的优点非常明显,语感轻松如鹿,意象选择有少女的清浅,如发表于《星星》诗刊的《白鹤语录》一诗,“雨后的棚屋杏花泥土浅浪”“蚕豆粒只等七分饱才摘来吃/黄瓜南瓜刚摘来尝时新”,用词和语感清新仿佛带有清香。字条系列的几首诗散落在诗集中而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匠意。《海岛数日》充满童话色彩,颇富想象力。
  • 掌控万物

    掌控万物

    手持乾坤剑,脚踏乾坤轮,威风凛凛,俯瞰众生,世间生死由他掌控!
  • 灵武神话

    灵武神话

    武者,修身炼体,倚仗绝世宝体,无上神通行走世间;灵师,修神炼气,凭借天地灵气,风雷水火为其所用;灵武大陆,修武易,修灵难,两者皆修更是万里挑一。混沌灵根,被认为最不可能修炼的废灵根,看拥有混沌灵根的卓云将怎样将不可能化为可能,横行于这大陆中。
  • 二十丽姝

    二十丽姝

    2015年,我要毕业了。作品名出自莎士比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是一个很重要的人送给我的话。不管愿或者不愿,时间并不会停下。那些珍贵的,却失去的,是需要的缅怀的,却不是可以抓着不放的。我的大学,希望你可以看见自己的大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殖民纪元

    殖民纪元

    地球已被欧夫劳尔统治……人类已沦为“家畜”、劳动工具、任意交易的货物……殖民纪元已开启……人类是就此堕落,还是披荆斩棘,缔造出新的人类不朽篇章?
  • 百面公主猜猜我是谁

    百面公主猜猜我是谁

    无数重身份,迷雾下,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 弑仇途中爱

    弑仇途中爱

    8岁的她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被人杀害。家也没了,无家可归的她被世界顶级杀手、黑道至尊‘暗’收养。在‘暗’那儿又相识了两个朋友,她俩都是孤儿,她们俩从孤儿院里跑了出来,被‘暗’看见才收养的。十年后她们结伴回来了,准备报复让她失去父母和家的人,但是在复仇的途中让她们遇见了爱,可是爱能长久吗?
  • 轩小南

    轩小南

    轩小南是神界一个强大而又神秘的家族--轩家的后裔,一出生就展现出来逆天级的修炼天赋,十八岁时便打破了修炼阶位与年龄了成关系的恒久理论。一场阴谋,一个女人,彻底毁灭了轩小南和轩家的一切。当从神位的云端坠下后,看轩小南如何又已凡人之躯,逆天归来!!!
  • 夏雪的青春

    夏雪的青春

    暑假里,夏雪与林浩的相遇,相知到相爱。再到分离,这故事中的,曲曲折折,谁能明白。
  • 总有你陪伴

    总有你陪伴

    某樱,不小心掉到时空穿梭系统中,天知道她怎么进去的,有这个系统吗?我怎么不知道。见了鬼了,我怎么可以随便穿来穿去了?祖宗啊,我怎么了?祖宗:很抱歉,这是家族隔代遗传,你是九灵狐托身,技能是,随便穿,没有副作用。某樱:......(大写的生无可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