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800000005

第5章 河北梆子历代名家(1)

河北梆子风行全国,有五百多个传统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在这些剧目中,有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有的反映阶级压迫的残酷,有的歌颂明君贤臣的英雄事迹,有的赞美妇女对自由美满婚姻的追求与向往,有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河北梆子剧目多数来自山陕梆子,即秦腔,也有一部分移植了京剧、高腔、丝弦腔等剧种的剧目。

这些剧目都是通过名家唱红的,河北梆子历代名家为河北梆子的产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魏长生

乾隆九年(1744年)魏长生生于四川金堂县,父亲过早去世,全靠母亲做些零活勉强维持生活。10岁左右母亲去世后,魏长生只好与流浪儿为伍,拾破烂儿为生,备尝艰苦。

这期间,魏长生曾一度到成都学习川戏,混迹于大巴山一带的流民江湖组织,即哥老会的早期组织中,学了一身好武艺。后来,魏长生随一伙参加过江湖组织的艺人流落到陕西,和一个秦腔小戏班会合,改学蒲州秦腔。一天,魏长生因遭人欺侮,斗殴伤人,畏罪潜逃,亡命洛河,加入了同州梆子戏班。他发愤学艺,起早贪黑,出大汗,吃大苦,以致唱念做打无一不精。经过少年时代的磨炼,魏长生富于冒险精神,敢于挑战环境,又具有相当的组织能力。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魏长生率领秦腔戏班进京后,一鸣惊人,观者如潮,轰动了北京城。从此,昆腔更加衰落,京腔也大为失色了。

魏长生进京走红后,常在四川同乡会所在地四川会馆演出。

在四川会馆戏楼的一次演出中,乾隆皇帝和他宠爱的一位皇妃也来了。

原来,这位皇妃只生一位公主,爱如掌上明珠,却不料于半年前英年早逝了。皇妃悲伤不已,日见消瘦。乾隆皇帝怕她愁坏了身体,特地携她出宫消遣。于是,二人乔装打扮,来看魏长生的戏。皇妃被魏长生的表演所迷,尤其令她吃惊的是魏长生与她朝思暮想的公主模样儿十分相似。她情不自禁地向乾隆皇帝说:“万岁爷,那位扮演辽邦公主的,和我们死去的和硕格格长得一模一样。”乾隆皇帝怕皇妃伤心,连忙说:“爱妃既然喜欢,那就收他为格格,作爱妃的干女儿吧!” 次日,魏长生奉旨着辽邦公主的装束,进宫向皇帝、皇妃谢恩。由于这次奇遇,民间尊称魏长生为“魏皇姑”。

乾隆五十年(1785年),魏长生携戏班子到扬州演出,在扬州又一次刮起旋风。人们趋之若鹜,赞赏备至。附近各省市、各剧种的演员纷纷拥至扬州,一睹魏长生的丰姿,观摩他的演出,请他传授技艺。江南伶人,包括昆曲子弟也来学习他的演技和化装艺术,许多剧种从他那儿汲取了营养。徽伶争着学习他新创的西秦腔,从而对一百年后形成的京剧艺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清嘉庆五年(1800年),魏长生第三次出川到北京演出,时年57岁。这次复出,魏长生在“三庆部”挂牌主演秦腔剧目,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时气力十足,一丝不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三年后,魏长生终因体力不支,累倒在舞台上,以身殉艺,用毕生心血在中国戏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二)田际云

田际云原籍高阳县,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光绪年间,他随父母到定兴城内的外祖父家,父母开了一家小杂货店维持生活。田际云从小就对戏着迷,只要听说哪个村子演戏,非去看不可。父亲田玉升见儿子爱戏入了迷,便送他去涿州白塔村河北梆子戏班学戏。

田际云在戏班学演旦角,很快唱红了天津、北京。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田际云率自己的玉成班赴上海演出。他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编自排自演故事戏《金瓶女》《错中错》,颇受上海观众的欢迎。

此后,田际云别出心裁地编写了神话戏《斗牛宫》。《斗牛宫》的主要剧情是:九天仙女清水花与人间书生赵月仙相爱。在神仙的帮助下,清水花和赵月仙在斗牛宫相会。田际云演戏中的九天仙女清水花。为了使戏更富有神话色彩,田际云大胆革新,巧制能动的道具,渲染神话色彩。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四大金刚、十二花神、十八罗汉及诸多仙女纷纷登场,身上的服装、头饰更是绮丽多姿。田际云扮演的清水花,唱作扮相宛如天仙,音调清脆,满场观众惊叹不已。

尤为精彩的是,田际云别出心裁地制作了凤凰和仙鹤等道具:道具内装牵引机件,剧中的各路神仙骑上去后,凤凰和仙鹤便开始上升。台下观众看到神仙腾云驾雾,飘然而起,升上天去,不禁又惊又喜,大声喝彩。

因田际云在《斗牛宫》中扮演九天仙女清水花,演得活灵活现,颇有神话传说中九霄云外的仙女的风姿,让观众真想到九霄云外去看看。因此,上海的观众都称田际云为“想九霄”。这样“想九霄”就成了田际云的艺名。

想九霄的戏轰动了上海和北京,想九霄的名字也传进了清宫。慈禧太后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谕旨将想九霄选进宫廷演戏,被称为“内廷供奉”。

慈禧太后不仅爱看戏,还爱给被选进宫的演员改名字。田际云的艺名想九霄,本来是因演《斗牛宫》中的九天仙女而起的。慈禧太后不喜欢这个名字,将其改为“响九霄”,意为田际云演唱时声音高亢,响彻九重霄。

田际云出入皇宫演戏时,正是光绪皇帝维新变法时期。他靠“内廷供奉”这种特殊身份,为推行变法的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梁启超做了一些有益的事。

当时,慈禧太后派大批亲信太监监视光绪的行动,康有为和梁启超要进宫见光绪皇帝是很困难的。为了坚定光绪皇帝支持维新变法的决心,康有为和梁启超想给光绪皇帝送些进步书刊。田际云利用进宫演戏的机会,将康梁送给光绪皇帝的新书刊夹在盛戏装的戏箱里,借光绪皇帝看戏后到乐队去的时机,将新书刊呈给他。光绪皇帝读了田际云给他送来的新书刊,更加坚定了维新变法的决心。

由于袁世凯的叛变,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将谭嗣同等维新变法的六位领袖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同时,她还通缉康有为、梁启超,并下谕旨逮捕田际云。

幸而有人事先得到消息,告诉了田际云。田际云连夜逃往天津,乘英商轮船到上海藏在好友夏月恒家中。夏月恒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和田际云一样富有进步思想,因此倾全力将田际云保护起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杭州贞文女校缺乏教育经费,濒临停办。校长惠兴女士向清政府的户部侍郎瑞澄上书请拨经费,瑞澄不但不予解决,反而出言不逊,污辱惠兴女士。惠兴女士忍无可忍,吞服鸦片自杀,以身殉学。

田际云听说此事后,立即根据这件事编演了《惠兴女士》新戏,并饰演戏中的惠兴女士。田际云淋漓尽致的演唱使台下观众失声痛哭,田际云将《惠兴女士》义演收入的3600元如数寄往杭州贞文女校,使其得以继续办学。

宣统二年(1910年)冬,富有革命思想的田际云邀请上海著名艺人王钟声和刘艺舟领导的剧团到北京天乐园演出时装新戏。王钟声和刘艺舟从上海带到北京的演员不多,不够的演员就由田际云玉成班的演员顶替。他们合演了时装新戏《孽海花》《黑奴吁天录》《爱国血》,抨击了时弊,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赞颂了革命党人的活动,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观众争相购票观看,一下子轰动了北京城,也震惊了清廷。步军统领衙门以“勾结革命党,编演新戏,辱骂朝廷”的罪名将田际云逮捕入狱。幸得同行多方救助,田际云在被拘百日后才得以出狱。

清朝末年,妇女地位低,不许妇女登台演戏,就是看戏,男女的座位也都是分开的,男观众走前门,女观众走后门。辛亥革命后,北京有了女戏班,但还没有专门教女子学戏的女科班。田际云思想超前,于1916年8月3日在北京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科班,取名“崇雅社”。田际云热心办学,倾心教课,培养出了我国戏曲史上第一批出身科班的女演员,被誉为“冬皇”的女须生、闻名全国的孟小冬即毕业于崇雅社。

由于对河北梆子的突出贡献,田际云在中国近代戏剧史占有光辉的一页。

(三)魏连升

魏连升于1881年生于河北省安次县淘河村,是河北梆子直隶新派中著名的须生,是直隶新派梆子的主要创建者。自清末至民国十年间,魏连升红遍天津、河北和东北三省。

魏连升从小爱听爱看河北梆子。光绪十八年(1892年),永清县的永盛合梆子班在淘河村搭台唱戏,12岁的魏连升看得着了迷,便恳求父亲答应他去学戏,结果如愿以偿,父亲送他到永盛合梆子班跟随纪发师父学戏。魏连升天生一副金嗓子,加上他天资聪慧,学戏又格外用功,没多久就学会了《梦打严嵩》。纪发师父非常疼爱他,给他起艺名“小一千红”。

魏连升在戏班学戏六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式出科,辞别师父到河北梆子名家荟萃的天津开始了独立搭班的演艺生涯。

魏连升凭着雄厚的实力很快在天津崭露头角,首次公演便得到观众的喝彩。经过几年登台演出,他开始声震津门。22岁那年,他改艺名为元元红。

魏连升的名气越来越大,名声越传越远,到天津邀请他的承班人络绎不绝。他经常演出于河北、天津,还到东北三省的奉天(沈阳)、营口、吉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魏连升经常上演的拿手剧目有《战北原》《南天门》《芦花记》《蝴蝶杯》《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等。人物塑造最为出色的是《战北原》的诸葛亮、《蝴蝶杯》的田云山等。百代、哥伦比亚、老晋隆等唱片公司将他上演剧目的一些主要唱段制成唱片,发行量很大,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1922年,魏连升在哈尔滨新舞台演出时,当地恶霸姚锡九怀疑他与其情妇三荷花有私,竟派人将他暗杀于戏台后,时年42岁。

魏连升在继承河北梆子老派唱腔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各派之长,根据河北地方语言音调的特点,创造出了崭新的河北梆子艺术流派——元派,对河北梆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元派唱腔是对河北梆子的一大发展,一扫老直隶派唱腔的生硬之气,以华丽流畅、变化多彩的风格赢得观众,为后来许多演员所效法,小香水、银达子等人都是元派的继承者。

(四)赵崇波

赵崇波于1892年生于河北省任丘市北辛庄,10岁时去饶阳县“大崇庆”河北梆子科班学习。因聪明伶俐,刻苦好学,深受班主和教师赏识。出科后在北京、天津、保定及石家庄、邢台等地演出,备受欢迎。因其身材矮小,艺名为“童子红”。剧团海报一贴,凡有“童子红”见报时便座无虚席,叫好声不绝于耳。

赵崇波的代表剧目有《太白醉写》《状元谱》《打侄上坟》《文昭关》等。与其他名家流派比较,虽然剧本相同,但赵崇波的做戏、唱腔、道白均有独特的发挥,体现了他脱俗的风格。

光绪末年,赵崇波曾多次被请进皇宫演戏。有一次,他出于好奇,敲响了金銮殿上的大金缸,惊动了圣驾,按律应开刀问斩。因一个崇拜他的戏迷太监苦苦求情,才免于一死。为此,皇帝还点了他的戏,让他将功折罪。

从1940年开始,赵崇波在原籍办过三期科班,收徒近百人,为本县和周边县市培养了一大批戏剧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崇波在家务农,常有外县市的戏剧名流登门求教。

1961年,赵崇波应沧州专区戏校聘请,教了三年戏,可谓桃李芳菲。

赵崇波是享有盛名的河北梆子演员,因长时间在北京演出,唱腔中掺有北京语言,故有人称他唱的是“京梆子”。他的代表剧目有《斩黄袍》等。

(五)李佩云

李佩云艺名小香水,1894年生于河北宝坻。随其母改嫁后,向继父赵永才学唱河北梆子旦行,兼学生行,后以小香水艺名到天津演出。

从此,小香水长期在天津演出,拜梆子老生魏连升为师,艺术上得到了魏连升的真传。师徒二人经常合作演出,珠联璧合,脍炙人口,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

1913年,小香水去北京演出,曾与金刚钻、张小仙、小荣福一起被时人誉为河北梆子中的“青衣四杰”。

小香水嗓音极好,音域超过两个八度,高音脆亮而不噪,中低音响亮,真假声自然和谐,有“铁嗓铜喉”之誉,深受观众欢迎,为众多生行尤其是女老生所效法。

小香水的生行唱腔慷慨激越,无脂粉气。旦行唱腔质朴舒展,妩媚委婉,颇具阴柔之美。

小香水扮相端庄,做派传神。她的青衣戏唱得悲凉凄厉,哀婉动人,以《桑园会》《春秋配》《拾万金》等戏著名;老生戏演得深沉遒劲,器宇轩昂,无女子脂粉之音,透出一派男子阳刚之气。百代、高亭、胜利、丽歌等公司曾为她录制唱片30张左右,对后代演员影响很大,获得了“秦腔泰斗”的美誉。1945年,小香水病倒在天津新天仙戏园,在奄奄一息时被人背上火车返乡,不幸死于途中,未能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六)银达子

银达子原名王庆林,1895年生于天津西郊大孙庄。童年为生活所迫,曾学过裁缝,12岁开始随老演员达子红学河北梆子,专攻老生。他学艺刻苦,善于揣摩钻研,能得达子红的神韵。

1930年,银达子在天津与河北梆子著名青衣金刚钻一同搭班演出,相得益彰,名震剧坛。他的唱腔继承了魏连升的“元派”风格。因为他的嗓音柔润甘甜,有如银铃清新悦耳,故名银达子。他的演唱讲究吐字和发声,严格掌握板眼,演唱有起有伏,层次井然,声情并茂,疏密相间。他的艺术成就在男声唱腔改革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虽然师承魏连升一派,但又对京剧、京韵大鼓、太平歌词等各派兼收并蓄,为己所用。

中年以后,银达子嗓音失润,便苦心钻研,另辟蹊径,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对梆子的男声唱法进行了改革,创造了以铺叙为主的低音平板梆子腔,从而自成一家,被称为“银派”。“银派”唱腔以真声为主,间以假音翻高,吐字清晰,节奏鲜明,迂回婉转,韵味浓郁,演唱起来如叙家常,似说似唱,声声入耳,别具风格。“银派”唱腔大大扩展了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的音域,堪称一大创造,后辈仿效者甚多。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枝》《四进士》《战北原》等。

1947年,银达子又与金刚钻在中华茶园搭班演出。

同类推荐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热门推荐
  • 以风为契

    以风为契

    吕契,乱世间只想求一份本真,不料成长一波三折,莫名的机缘,是幸运还是刻意安排?流失的时间,失去的记忆,究竟为何?那出现的另一个自己又是谁?一夜消失的夏族为何总和自己有一丝丝关联。神秘的背后又藏着何阴谋?一番过后,是坚持本真,还是踏上一条不归路?
  • 位面维护中心

    位面维护中心

    在英格兰养成亚瑟王,在罗马被暴君调教……服役室友都是大能,我却只跟他们学了混吃等死……我名字奇怪不是我的错,而是这名字有个大局!宣誓于世界,维护于位面!在下百人山,隶属位面维护中心人类位面维护科戴罪服役临时工,每日目标为混吃等死顺便拯救世界还有,我真的不想去打卡卡罗特,升职也不去!(企鹅群:384294647)
  • 傲娇公主:霸道校草别想跑

    傲娇公主:霸道校草别想跑

    夏家千金,却遇上冷面冰山。青涩校园,展开一场女追男的奔跑。“喂!那个谁!我喜欢你!做我男朋友!”……
  • 芈门录

    芈门录

    秘密只能在历史中隐藏,却不能在人的心中永远埋葬。一个少年,生在唐末乱世,经历千古奇缘,他的命运却早已和江湖纷争,天下走势以及被遗忘了千年的秘密紧密相连。唐朝末年风起云涌人才辈出,从江湖梦到帝王心,多少爱恨情仇痴与缠,多少岁月沧桑天地间。仿佛应了那句“无人不冤,无情不孽”,从来都是命运左右人,人又何曾逃避过。
  • 不败战圣

    不败战圣

    少年,就应该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因为汗水是不会骗人的啊!我一直天真的认为:无论天赋,一件事如果做百万遍,那我一定会比别人做的好!
  • 法幢远禅师语录

    法幢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医宝鉴

    狂医宝鉴

    他没有资历,却总在紧要关头妙手回春,治别人治不好的病。他远离江湖,却总被卷入争斗,奇门相术、降头术、生化人相继出现。他出身平凡,却不甘于平凡,以医术开创传奇,发扬中医,名垂医史。秦若凡,一个不一样的医生!狂医宝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曜圣传

    七曜圣传

    创世之神创完三界后,能量耗尽化为七颗圣曜石散落在人界,而没有了创世的牵制,冥王哈迪斯一心要统治三界,而神界的苏菲亚与人界的孤儿--凌风与组成的七曜圣团又会让他得逞吗?凌风又是怎么从一个孤儿成长起来的呢?他的感情之路又是怎样的曲折呢?
  • 问道之五行神修

    问道之五行神修

    千年修得仙,万载一世神。道不尽世间繁华,亦承载一世悲凉。问道问道,何为道?且看我沈苍生如何踏破这苍穹大地,成就一代真神,君临天下,傲视群雄。管他苍天认与否,我自封神天地间。逍遥一生无人敌,大道唯我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