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3600000021

第21章 有效练习提高辨别力(1)

1.通过练习提高辨别力

爱情微电影《调香师》中有这样一段充满文艺味道的台词:“有人说长时间闻一种味道,你就会慢慢习惯它......也有人说视觉与知性相连,听觉与理性相连,触觉是从肉体相连,而嗅觉和记忆联系在一起。一个正常人能记住超过五千种气味。就像一组无形的密码,有时能在瞬间开启回忆的锁。”这段台词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人的辨别能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能从成千上万种相类似的事物中立即辨别出其中任何的一种。

这是真的吗?是编剧毫不顾及现实的瞎编,还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幻想?威廉·詹姆斯很肯定地告诉我们,人类的确可以拥有非凡的辨别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并非上帝特别亲睐某个人而赐予他的“特异功能”,而是普通人都可以有机会拥有的能力,只要他愿意,只要他肯花时间去练习。

之前詹姆斯提到过,我们通过身体来认知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每天,有难以计数的事物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鼻子、舌头、耳膜、皮肤等各个部位,通过这些部位,我们感受到了世界上的事物,认知了它们。然而,正如我们刚才所讲的,我们认知的事物多到难以计数,我们小小的身体,是如何精确地分辨如此庞大的事物数据的呢?比如,我们是如何分辨橘子、橙子、柚子等水果的香味,又是如何区分苏打饼、绿豆饼、杏仁饼等各种饼干的味道的呢?还有玫瑰花与百合花的区别,丁香叶子与芙蓉叶子的区别,以及每一个音符之间细微的差异,我们到底是如何做到将它们井井有条地存储在我们的记忆里,并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出来的呢?

詹姆斯引用了贝恩先生的话为我们解释:“外部对象一般通过多种感官影响着我们。海岸上的鹅卵石呈现给眼睛的是形状和颜色。我们将它拿在手里,用触觉这另一种感受来让形状的印象再现。将两块石头互相敲打,就会发出一种特有的声音。要使这样一个对象的印象保持下来,就必须有所有这些不同作用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当成熟与稳固了时,就是我们的观念,是我们对鹅卵石的智力把握。转到有机世界,采摘下一朵玫瑰花,我们的眼和手会得到同样的形状效果,还有颜色和触觉效果,再加上气味和味道的新效果。将所有这些性质统一在一个集合体里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以给予我们持久的玫瑰表象。当我们完全获得了它时,任何一个特有的印象都会使其他印象复苏,那气味、那样子、那多刺的茎的感受——这每一个印象都会让整个印象呈现出来。”

关于我们如何能够区分不同的事物,詹姆斯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事物之间存在差异。他认为,统一序列中的每一个差异都可以被我们感知为一个确定的量。在这个序列中,每一个项似乎都是由上一个项和这个可感知的确定的量组成的。每一个存在差异的事物都拥有两部分的表征,一个是它和其他事物共同拥有的部分,另一个是它自己独特的部分。为此,他还给我们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红色的弹子球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便给我们留下了它专属的心理表征,并且这个红色弹子球给我们的所有东西,都是无法区分的、共存的。然而,当一个白色球相继其后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某些属性就会分离,通过对比的力量凸显出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某些属性就是颜色。而当一只鸡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又会有新的属性凸显出来,让我们注意并将之与红色球和白色球加以区别,比如鸡蛋的形状、鸡蛋壳触碰皮肤的触感、鸡蛋的颜色等等。

为此,詹姆斯总结出了可以使我们得以简单地辨别不同事物的条件:

首先,事物本身必须有所区别,要么在时间方面,要么在地点方面,要么在性质方面。如果它们之间的差异足够大,我们辨别起来会毫不费力。比如,辨别黑色条纹和白色螺纹,长方形和梯形等。但如果它们之间的差异十分微小,我们就需要投注更多的注意力才能使辨别活动开展下去。比如,辨别两颗做工非常标准的、形状相同的螺丝,手臂上距离非常近的两个触碰点等。

其次,不同对象对我们身体所激起的感觉,是紧接着相继施加到我们的同一个器官上,而不是同时施加。我们的感受一旦被唤起,它的对象和在它之前或之后出现的对象所带来的感受的记忆,就会让我们得以比较和做出判断。比如,我们要比较两个鸡蛋的重量,用同一只手依次掂量鸡蛋,比两只手同时掂量鸡蛋,前者要更容易区分出哪只鸡蛋更重。而如果两种声音同时发出,肯定不如这两种声音依次发出更让我们容易辨别。

因此,詹姆斯认为,辨别力完全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增强的。一些高技术类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对微小的感觉差异的精细感知,以及对这些差异准确作出渐次肌肉反应的能力,而人们的确能够通过训练在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辨别能力。比如,台球运动员能够通过调整动作处理各种位置的球并运用恰当的力量和角度将它们击进洞里,品酒师能够通过品尝区分同一瓶酒的上半瓶和下半瓶的细微差别,调香师可以通过嗅觉鉴别不同的香调,粮食采购员能够通过触摸区别面粉的生长地,甚至有聋哑人能够识别出所有与他握过的手。

为了帮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受事物,认知世界,詹姆斯还教人们如何通过练习提高辨别力。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素是我们要找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异质关联物,它是我们分离所感知的项的重要条件。并且,这种异质关联物是可以累加的,它们可以让细微的差异积累在一起,变成更大的差异,以便于我们能够将事物区分开来。詹姆斯认为,对于放在一起的两个无法区分的事物来说,它们很可能各自都附着在不同的关联物上,从而让那些如此形成的复合物成为一个整体,得到非常清晰的断定。因此他提出:“练习对于增进辨别力所产生的效果,肯定部分地是由于分别受不同项影响的不同关联物之间的附加差异,对那些项之间的原初轻微差异的强化效果。”

这条理论看起来有些抽象而难以理解,让我们举例说明。以区分牛奶和豆奶为例。我们第一次喝牛奶,并且听说了它的名字,牛奶散发出来的气味,牛奶与口腔、舌头、食管等部位触碰时留下的感觉痕迹,以及当时的环境特征,都不经意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在下一次我们喝到牛奶时,这些记忆的全部或者某些部分又迷迷糊糊地被其中一种感觉带出来了,于是我们知道,我们喝的是牛奶。我们在只喝了牛奶没有喝豆奶之前,必然不知道牛奶与豆奶这二者的区别,即使从别人嘴里听过,也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一种非亲历的经验,因为豆奶并没有像牛奶一样将某种感觉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然后,我们在某种机缘下喝了豆奶。因为豆奶在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都与牛奶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以至于我们的第一感觉会误认为这是牛奶。但很快我们便会发觉到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我们也许一时说不出差别在哪里,但就是知道豆奶不是牛奶。经过询问,我们知道了豆奶的名字。同时,喝豆奶的经历以及相关的感觉也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后来,牛奶的味道与牛奶的名字对应起来,豆奶的味道与豆奶的名字对应起来。它们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觉记忆,它们之间的差别变得稳定而坚实。最后,它们的背景、味道即感觉记忆都淡化了,只有名字凸显出来,而名字的区别比其他元素的区别要简单直接得多,因而对它们之间的辨别变得简单而直接。

同样的,其他的事物之间的辨别也遵循着这个规律。沃尔克曼也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两脚规的两个点触碰到皮肤的不同位置。最开始的时候,这两个触碰点并不能被分辨出来是两个,通过加大触碰点之间的距离,这两个点才被辨别出来。然后,他再逐步缩小两个触碰点的距离,并不断触碰皮肤,以让皮肤感受到。最后,两脚规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由一条帕里斯线缩短到了半条帕里斯线那么长,还依然可以被指尖感受到并被辨别出来。

根据詹姆斯的理论和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相信,只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去留意事物的背景、它们给我们的感官带来的感受,并留意事物与事物之间异质关联物,我们便能很容易辨别出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的事物。而通过不断重复类似的训练,我们的辨别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相邻很近的两人对皮肤的触点。

世界很大,光怪陆离,并且随时发生着变化,常常让我们觉得眼花缭乱。然而,一旦我们拥有了强大的辨别力,再复杂的事物在我们眼中都会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名称或者概念,并且轻易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这对于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一种飞跃性的提高。世界很精彩,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去发现奇迹吧!

2.监听你自己的行动

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应该不会对这样的场景感到陌生:老师站在讲台上,要求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按照要求坐好,而通常,老师要求背部挺直,双脚并拢平直着地,双手放在膝上或是叠交于桌面上或者伸到背后,左右掌相握,脖子挺直,头平视前方,下巴微微上扬,看着黑板。而你可能也会记得,小时候那些“乖学生”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坐得端正笔直,而那些“调皮蛋”则经常东倒西歪,或是整个上身干脆趴在桌上,脑袋懒洋洋地靠在桌面上。有时候,老师会提醒一些坐姿不太规范的学生。甚至在课间操的时候,对学生们的站姿也有要求。

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可能不会明白,当然,很多成年人至今也没有明白,老师为什么要严厉地要求我们保持如此“死板”的姿态,直到我们了解到这句古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句话是古人对站、坐、行、卧这四种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人体姿势的描述,也是要求,千百年来,这句古训一直被奉为圭臬。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即站着的时候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下的时候要像座钟一样端庄,行走时如疾风般迅速有力,卧床睡觉应像弯弓一样让身体保持优美自然的弧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别说是年幼的学子了,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甚至还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是古人对自己和他人制定的刻板的行为礼仪要求,在开放宽容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再遵守已经过时的刻板礼仪规范。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必急着下结论,先来了解一个实验吧。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里斯金德受到詹姆斯“表现”原理的启发,想知道既然人们的表情可以影响情绪,那么人体姿势对人的毅力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他设置了一个实验。

里斯金德招募了一批实验参加者,将他们分组,并让不同小组的实验参与者摆出不同的姿势。其中一个小组的实验参与者被要求保持弯腰驼背,耸拉着脑袋,瘫坐在椅子上的姿势,而另外一个小组的实验参与者则需要抬头挺胸,在椅子上保持端正笔直的坐姿。保持各自的姿态达到3分钟之后,里斯金德将所有的实验参与者邀请到了另外一个房间去,并要求他们做几道几何题,而且,他们还要尝试一笔画出一个复杂的图形。很多实验参与者拿到题目就傻眼了,因为题目看起来并不简单,甚至大大超过了他们的解答能力。而实际情况是,里斯金德的确是在有意刁难实验参与者,因为他给出的题目不但难度很大,有很多题目甚至是无解的。里斯金德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真正的目的不过是想知道,在面对困境或是预感到将要失败的情况下,实验参与者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尝试着作出努力。结果,里斯金德发现:比起那些被要求摆出弯腰驼背的姿势的人,那些坐得端正笔直的人坚持做题的时间要更长,而且长一倍。在针对他们的情绪调查中,那些坐得端正的人也比那些坐姿不端的人感觉到更多的舒坦和愉悦,虽然,他们都没能成功将题目解答出来。

里斯金德的实验成功地证明了人体姿势对毅力存在着影响,即抬头挺胸、端正直挺等充满力量的姿势,会让人更有毅力,而弯腰驼背、头部下垂、松懈歪斜的姿势会让人不那么有毅力。这个实验结论不但与詹姆斯的“表现”原理保持一致,同时还显示出身体动作的微妙差别对人的情绪及精神状态也有着微妙而精细的影响。

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心理学家们想知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句古训是否具有心理上和教育方面的实际应用意义。于是,心理学家们来到一些学校,对学生们展开了实验。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一些班级,并将每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两部分,然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一些测试。这些题目是心理学家们请教育专家出的,题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总体难度要高于学生们的正常解答能力,不过,这些题目都是可解的。另外还有一些记忆类型的题目,即要求学生背诵出题目中提供的文章。在学生们完成测试之后,心理学家们记录了测试的成绩和用时。然后,他们要求一部分学生按照“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平时的行动姿势,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被要求做出与之相反的姿势,即松懈的、慵懒的站姿和坐姿,缓慢的步调,随意的睡姿。当学生们保持各自的姿势一个星期之后,心理学家再次让学生们做了测试题,这一次的测试难度与实验开始前的难度基本一致。

结果,心理学家们根据两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第一次测试中,两部分学生的测试和总体用时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不排除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优秀,但就整个大组而言,两组学生的表现基本均衡。然而,在经过一个星期的姿势强调之后的测试中,学生们的表现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被要求保持具有力量感的姿势的学生,相比之前的一次测试,在成绩上有了提高,在用时上缩短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答题正确率和答题效率提高了。而那些被要求保持慵懒姿势的学生,则在答题的正确率和效率上出现了减退的现象。这样一来,在第二次测试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同类推荐
  •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这里有生活中最常见却最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这里有围绕身边最多见却最荒诞的行为怪癖;这里揭秘不被人注意却普遍存在的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这里介绍了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各种心理学趣味现象与常识;这里为你指出了健康身心、平衡心态的多种实用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去梯言—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异常心理、怪诞行为现象、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常识等。这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从我们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诞神奇,却有着深刻的形成根源。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推销学融为一体,并综合消费学、人际学、口才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说服术、倾听术、掌控术、暗示术、攻心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营销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推销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推销中百战百胜。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对于销售来说也莫不如此。先读顾客心,后学生意经。读懂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天下就没有难做的生意。突破了顾客的心理防线,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客户。"
  •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一书带领读者跟着心理学家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掌控自己的情绪、让快乐生活从心开始、养身从养心做起、对人口下要留情、掌控自己的情绪。在他们的指引下,让自己进入一个智慧、理性、快乐、健康以及充满爱的世界中去。
  •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本书以人的内心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年轻人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指引人们成为职场上、朋友圈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的人。
热门推荐
  • 后来倾城

    后来倾城

    于是后来终于看到,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所有的爱都去了该去的地方。亲爱的少年,生日快乐。
  • 步步婚宠:冷少,求放过!

    步步婚宠:冷少,求放过!

    人前他是哥哥,宽容大度疼她有加;转背他是恶魔,倾城掠地吃干抹净……“宋斯城,我是你名义上的妹妹!你适可而止吧!”“女人,你是我的猎物,没资格跟我谈条件!”他将她百般捉弄折腾,却没想到,自己会最终栽在小猎物的手上……
  • 叩苍天

    叩苍天

    彼苍者天,欺众生,囚灵源,以一己私引万界战。某当叩而战之,殊不知与天斗,其乐无穷也!
  • 皇朝的背影

    皇朝的背影

    本书是作者记述晚清宫廷生活的第一部英文作品,1911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就立即引起了东西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晚清第一名士”辜鸿铭也欣然撰写英文书评,对其大加赞赏。作为慈禧太后的首席御前女官,作者与慈禧朝夕相伴长达两年之久,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兴趣爱好、性情品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 血族密码切点

    血族密码切点

    血族扎根人类世界N年,带来麻烦一大堆。法国普罗旺斯,如今最大的麻烦中心。所谓【切点】之下封印的无上“圣器”到底是什么值得所有人这么趋之若鹜…说实话真没人知道。但是不知道也不重要,反正有人想要。卡玛利拉撒霸特帝梵代尔三大血族势力剪刀石头布,德洛卡斯奥尔瑟亚两大血族中心彼此博弈,在这里面,谁最劳心劳神?管他谁劳心劳神,所谓高举王族至上君座至高的发展大旗,那东西不管他他他谁想要——劳烦先回棺材里再睡它一百年吧。
  • 真神传

    真神传

    何为神?为何成神?为何而活?为何永生?看主角如何寻觅答案!
  • 我在原地等你之回眸的瞬间

    我在原地等你之回眸的瞬间

    妈妈的离去,爸爸的嫌弃,妹妹的羞辱是颜晨夏感觉生无可恋。有一次她对妹妹颜歌婳的反抗惹怒了她,颜歌婳变怂恿颜昊送颜晨夏去莱茵网球部。一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看似风平浪静的一切,其实暗藏云涌,颜家的阴谋绝不像表面这么简单。他们八人该怎么面对,他们又该何去何从?颜晨夏又该怎么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呢?经历过误会,逃亡,阴谋的多重磨练,颜晨夏开始渐渐明白自己的心。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我还会在原地等你
  • 魔尊的倾世冷后

    魔尊的倾世冷后

    前世,她的父母惨遭杀害,而那个杀她父母的人,竟是她最爱的男人,而且他竟然还想强暴她,她为了保住清白自杀而死!一朝穿越,她成了妖界之王的女儿,而她早已不是前世软弱无能的大小姐,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狡猾狐狸………他,魔界的统领者—魔尊,一袭红衣,冠绝天下,嗜血成性,冷酷无情,当他遇上了她,他们将会擦起怎样的火花~她疑惑的问道:“你真的是嗜血成性,冷酷无情的魔尊?”他敞开胸膛,戏调的说道:“需要验货么?要不我把衣服脱了给你研究研究?嗯?”狐媚儿用冷冽眼眸撇了他一眼………这就是传说中的魔尊,分明就是一无耻之徒!
  • 修真少年

    修真少年

    他本是一个孤儿,小小年纪就流浪街头,却被好心的师傅收留,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一个修真的世界,在地球上灵气全无的情况下苦苦修炼,并加入华夏国龙组,为国效力。而最终肉身穿越宇宙,来到修真界,在那里他又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般的传奇
  • 机械手:冰凉手掌有暖暖

    机械手:冰凉手掌有暖暖

    当年,他认识了她,谁也不知道是阴差阳错,还是故意相识。“亲爱的熙宸~我想要吃冰激凌~家里没有了”慕暖暖说着,那眼神楚楚可怜令人不想拒绝。“好,我让人去买,你最爱吃的,但是你要先吃饭。”“人家不想吃···”“必须吃!”他霸道,嚣张,外人眼里他冷酷,无情。情人眼里他邪魅,帅气,慕暖暖眼里,他善良,宠自己,疼自己,却从未让自己接触过那只戴着手套的手。他逼她离开,让她从天堂跌入地狱,谁也不知为何。她努力,爬到了事业的顶峰,只为再次见他,再次让他宠着自己······你,还愿意爱她吗?她,依旧单纯,依旧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