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路不止一条,自己要给自己机会,更重要的是,不管遭遇怎样的绝境都不能放弃。逝者如斯,人生匆匆,不必纠缠于每一个“早知道”。不能得到的就证明是没有缘分拥有,也证明你的缘分是应该拥有更好的;现在没有做到的就证明是缘分还未到,时限一到,一切都会顺理成章,而那些遗憾的出现,才能更显出通往幸福的路是多么丰富多彩。
也许你没有缘分遇上少年得志,但正是懊悔的积淀使你明白了成功的来之不易;也许你的遭遇非常不幸,然而正是不幸的侵袭使你更加明白了幸福的可贵。正如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里所说的那样: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福祸相依,当你因为无法“早知道”而得到了沉痛的教训时,不要只是忙着难过,须知对于人生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
回首过往,我们会觉得过去的一幕幕都是那么戏剧化,每一次转机又都是那么不可预料,有时候甚至会觉得那时的自己有些荒唐可笑,不知当时困境中的自己为什么会那么绝望无助,甚至可以说是自己使得生活中没有了一丝阳光。看看现在的我们,不是生活得很好吗?生活很幽默,喜欢和我们开玩笑。面对过错,与其唏嘘叹息,不如一笑而过。如此想来,现在犯下过错的我们,更应该摒弃懊悔,乐观向前,不要让现在的自己成为以后的自己所嘲笑的对象。
有人说,如果活过的人生只是一个草稿,可以有机会把它誊写一次该有多好!是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谁都想让它精彩且辉煌。可惜的是,人生是没有草稿的,人生也是没有完美可言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遗憾,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但是纵使人生有着许多遗憾,如果你能平静地审视自己,然后将一生串联起来,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无论贫贱还是富贵,你的生命都会被赋予不菲的价值。因为它已经经受过磨难的洗礼,因为我们已经能够给自己人生的命题一个完满的回答。
哈佛课堂笔记
不必喟叹什么“早知道”,人生没有后悔药。不问过去是一种智慧,不问未来是一种豁达。沉湎于懊悔和痛苦中是无济于事的,扛着“过去”包袱的人也不能走更远的路。忘记痛苦需要勇气,珍惜现在是智者所思、勇者所想。
§§§第三节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到哪里去
浪漫诗人雪莱曾说:“过去不等于未来,趁现在还属于自己,紧紧抓住它吧!”多么富有哲理的句子啊!
是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时光老人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今日和现在。假如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让时间白白虚度,那么它将一去不复返。所谓的“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消失在遥远的彼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用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消失,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有流通的价值,昨日的点点滴滴都已过去,一切从零开始,因为过去不等于未来。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前行的,一个人无论他的过去是不堪回首,还是风光无限,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历史。而未来却是一段崭新的历程:如果一个人只因为在过去的旅途中曾摔过跤,便永远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那么他就会在痛苦和悔恨中失去未来。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继续前行,未来的旅途一样风光旖旎!也有些人走过的路满是鲜花、掌声和阳光,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同样绚丽。成功者若背上了沉沉的荣誉,他就会像失足者背负悔恨一样,迈不开沉重的步伐,因为过去不等于未来。是的,一次成功并不能代表一生都成功,辉煌的过去并不能说明未来同样辉煌。
在美国小女孩芳娜的记忆里,她童年的天空似乎永远是灰色的。身为私生女的她,在周围人们的眼中总是那么卑微。老师和同学冰冷、鄙夷的目光,小镇上的居民在她和妈妈背后的指指戳戳与窃窃私语,让年幼的她变得越来越自卑,她开始主动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不愿与周围的人接触。
在她13岁那年,小镇上新来了一个牧师。每到礼拜天,镇上的居民便扶老携幼纷纷走进教堂,听这个有修养的牧师讲经。从教堂出来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芳娜每次只能静静地躲在远处,想象教堂里的美好,却从不敢走进去。因为她胆怯、自卑,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
但是,浓烈的向往终于让她鼓起了勇气。一天,她偷偷地溜进了教堂,躲在最后一排听牧师讲经。牧师正讲道:“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你成功了,并不代表未来你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你未来就要失败。因为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是代表过去,未来是靠现在的行为去决定的。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未来是什么!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的结果。它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因此,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芳娜的心灵犹如流过一股暖流,封闭的心也开始慢慢打开。
以后每到周末,她就会溜进教堂听牧师讲经,而总是在结束前悄悄离开——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她。
直到有一天,她听得入迷忘记了提前离开。在散场的人群中,牧师的双手突然搭在她的肩上,他和蔼地问芳娜:“你是谁家的孩子?”人们都愣住了,芳娜也完全惊呆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眼里含着泪水。
这时,牧师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可亲地说:“噢——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了——你是上帝的孩子。”他抚摸着芳娜的头说:“这里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就会充满力量。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样不幸,那都已经成为过去,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从现在起,就理直气壮地做一个你想做的人吧!你只要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在人们的掌声中,芳娜终于抑制不住激动,眼泪夺眶而出。
从此,芳娜的人生彻底改变了。她不再自卑,不再在意自己的身世。在40岁那年,她担任了田纳西州的州长,后来弃政从商,做了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公司总裁。67岁时,在她的回忆录《攀越巅峰》一书的扉页上,她写下了神父的话:“过去不等于未来,从现在起就理直气壮地做一个你想做的人!”
“做人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只有当天才算数。只要当天天还没黑,就算今天,到了明天,就是又一个今天了。”这是海明威的短篇《最后一方清净地中》逃亡中的尼克明白的一个道理。事实上,人生就是如此——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没来到,要想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只有把握好现在,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也只有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和未来都了如指掌,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需要潇洒地活在今天,不要去庸人自扰地耿耿于怀昨天的遗憾和预支明天的烦恼。活好了每个今天,也就保证了一生的幸福,因为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今天组成的。
昨天已然逝去,明天还是未知,我们不能将回忆当成未来。昨天只能回忆,未来可以展望,毕竟未来比过去更重要,不能因为以前的事情就影响到你对未来的看法。未来,意味着无限可能,而未来是我们今天种下的果。每个人都会有忧伤郁闷的时候,生活就是如此,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只要你能想明白,过去的事情总会过去,你还是要独自面对未来,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从这一刻改变,未来终将结出我们所期望的硕果。
哈佛课堂笔记
无论是辉煌的过去还是不堪回首的昨天,都已经是逝去的过往!光荣不可重现,失败也不会持续,明天才是应该追求的。过去的成功,代表的只是过去,未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昨天的成功与失败,都随着“现在”这个分水岭,被留在了生命的过往旅途中。期待美好的明天,就从今天开始做起吧!
§§§第四节 前半生不要犹豫,后半生不要后悔
人为什么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是此时此刻,因为只有现在,才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要么纠结于昨天逝去的种种,要么期许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有人说“想当年我也曾经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也有人说“我明年要赚得更多,我要换更大的房子”。钱可以赚得更多,房子也可以换得更大,职位也能连升好几级,可是,他们并没有变得更快乐,而是更加不满足:“唉!我应该再多赚一点!职位更高一点!想办法过得更舒适一点!”这样的状态,就算得到再多,也不会觉得快乐。
有一天,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人,跑到一个哲学家的门口,对哲学家说:“哲学家,我好想嫁给你,娶了我,你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果你不娶我的话,再没有像我这么爱你的人了。”
年轻的哲学家对姑娘说:“让我考虑一下吧!”
从此,哲学家用他的哲学思维来衡量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时光就这样飞逝,终于,哲学家发现结婚和不结婚的利弊相等,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他没有走过的路。
他找到了女孩家,推开门,看见女孩的父亲坐在屋子里。他忐忑地对女孩的父亲说:“我想好了,我要娶你的女儿。”
女孩的父亲看看眼前的哲学家说:“你已经来晚了,她现在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不久,哲学家在抑郁中死去了,死前他烧毁了生前所有的著作,最后只留下了两句话:前半生不要犹豫,后半生不要后悔!
俗话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其实,很多人的前半生因为犹豫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事业、情感等诸多方面。不经意间,我们就错过了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和事。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我们犹豫了,没有抓住,所以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的遗憾和不堪回首。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过去永远静立不动,现在像箭一般飞逝,未来姗姗来迟。要想捉住时间的脚步,就要从现在开始,不让它没有意义地溜走。当你迟疑犹豫的时候,时间就从指间溜走了,人生也由此变得平淡无味,毫无意义。把握时间,抓住现在,要知道,在时间的大钟上,永远只有两个字——现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对每一分每一秒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这是件苦差事,秋冬之际,每次起风,树叶总是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个好办法来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都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他一整天都很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明天是未知的存在,明天的事情只属于明天,今天的人永远不可能解决明天的问题。佛家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什么是“当下”呢?简单地说,当下就是眼前,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此刻的心情就构成了当下。“活在当下”就是要不悲过去,不喜将来,全心全意地去关注眼前人、身边事,还有我们心里那些瞬间的感动和幸福。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图财害命。”这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一时、一分、一秒都要珍惜。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也不会少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只能让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到头来两手空空。
时间是一切与生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最宝贵的一个,追赶时间的脚步吧!别让它从你手中偷偷地溜走!只有追赶上时间的脚步,把握当下我们所拥有的,珍惜我们现在所在意的,这样,我们才能从更大程度上感知到幸福。
哈佛课堂笔记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所以历史无法改变;也没有人可以穿越未来,所以未来无法预知;我们可以做的只有把握当下。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当你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融入当下的生活,真真实实地感受生命的存在时,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
§§§第五节 不要期望模糊的未来,而应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当下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地去接纳、品味、投入和体验这一切。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你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牵绊束缚,也没有未来的犹疑和徘徊,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那你的生命会因此具有一种强烈的张力。
现实世界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蒙骗,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定会来,现在的永远不变。其实,在时间的脉络中,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互相交错不可分割的,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所以,不要牵挂过去,不要担心未来,踏实地把握现在,便能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1871年春天,一个蒙特端综合医院的学生偶然拿起一本书,看到了书上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它使这个原来只知道担心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自己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的年轻的医学院的学生,最后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医学家。
他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被聘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他死后,他的一生用厚达1466页的两大卷书才记述完。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1871年春天他在无意中看到的那句话是汤冯士·卡莱里所写的:“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去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只要把握好现在,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会活得出色。
汤冯士·卡莱里的话不仅改变了威廉·奥斯勒的人生,也对其他人产生了影响。卓根·朱达是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他也深深受到这句话的影响。
一年暑假,卓根·朱达去当导游,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地做了许多额外的服务,所以几个芝加哥来的游客便邀请他去美国观光。旅行路线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华盛顿特区进行一天的游览。
卓根抵达华盛顿以后便住进“威乐饭店”,他在那里的账单已经预付过了。他这时真是乐不可支,外套口袋里放着飞往芝加哥的机票,裤袋里则装着护照和皮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