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课密不可分。在哈佛的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点,也是培养现代精英人才的重要一环。高智商和有潜能只能说明一个人有才华,但心理因素却决定着这个人的才华能不能得到发挥,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过阅读本课的内容,你的心理素质一定能得到提升,你也能像哈佛人一样成功。
§§§第一堂 职场心理学:混好职场,要用心铺路
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艾伯特·戈尔】
哈佛学子,美国第45任副总统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亨利·梭罗】
哈佛学子,美国著名作家
§§§第一节 注意搞好同事关系,有时它比能力更重要
在每个组织、单位里,都有一些业绩出色、能力特别优秀的人,也有与领导关系密切的人,领导一般会通过他们来了解下属的情况。哈佛专家研究后认为,如果与单位里的那几位“关键”的同事处好关系,使他们在关键时刻替你说上几句好话,或许比你努力表现自己更加有效。
罗伯特与吉姆同在报社工作。吉姆到报社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人缘非常好。尤其深受社长的器重,社长凡事都要同他商量。罗伯特刚刚从学校毕业一年多,与吉姆是校友,所以两人的私交很不错。
后来,报社开始精简机构,其中罗伯特所在的部门就在精简之列。一天,罗伯特约吉姆出去吃饭。席间,罗伯特探问精简的虚实,并请吉姆帮忙,吉姆心领神会。
社长同吉姆探讨人员调配,当谈到罗伯特时说道:“罗伯特人倒不错,只是太年轻了点,我考虑将他另调别处……”随后对吉姆说:“我的安排对你负责的项目有无影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此时,吉姆正在策划做某主题的报道,报社想把它作为年度重点项目。于是,吉姆趁机说道:“工作目前进展比较顺利,我们这部分的人都参与了,但是相对于心理学这一部分,真正明白的并不是很多。罗伯特恰恰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不足,从我自己的角度考虑,最好不要这样安排,如果确有困难,能否延缓几个月?”“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吧。”社长无奈地说道。最后,罗伯特留了下来。
这个案例说明,通过“关键”的同事与领导者间接沟通,既免除了表功之嫌,又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事的好话一般在小事上能够起到作用,而在大的事情上,不要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同事身上,同事只是起到铺垫的作用,具体运作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
在平时的交往中,要注意与同事之间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的同事并不愿意或根本想不到做这种顺水人情,所以适当地提醒是十分必要的,不一定非要明确说明,借着在吃饭、喝茶的时候,半真半假地应付:“你老兄可是某某的红人儿,还希望在领导面前美言几句。”
对那些资深的同仁,你要以敬重、真诚的态度对待,比如在聚会时,可以趁机表示敬重之意,真诚地赞美他们为公司作出的贡献。
如果你面临着职位晋升,那更要注意和资深同事搞好关系,表示出你对他的关心,在他需要帮助时,热心支援,并让他欠你的“人情债”,这样他肯定会支持你日后的工作。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业务上要强于他,让他心中服气,让他明白你的晋升靠的是实力,而不是靠关系。
哈佛课堂笔记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妄自尊大、心高气傲,这在职场里是要不得的。要在职场丛林里生存并发展,一定要先学会低头,这样才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 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容易成功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是为了老板,为老板挣钱。其实,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老板不挣钱,你怎么可能在这家公司待下去呢?但也有些人认为,反正为人家干活,能混就混,公司亏了也不用我去承担,甚至还扯老板的后腿。其实,这样做对老板、对你自己都没有好处。
事实证明,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垫脚石,就算你以后换了地方,从事不同的行业,丰富的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会为你带来助力,你的敬业精神也会为你的成功带来帮助。因此,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在日本,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的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但她怎么也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
洗厕所,实话实说没人爱干,何况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儿。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她干得了吗?洗厕所时,在视觉上、嗅觉上以及体力上都会使她难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使她忍受不了。当她用自己白皙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马开始翻江倒海,恶心得几乎呕吐,却又吐不出来,太难受了。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高,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
她当然明白“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她当然更知道自己不适应洗厕所这一工作,也真的难以实现“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
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人生之路岂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了自己初来时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
在此关键时刻,酒店的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面前,他帮她摆脱了困惑、苦恼,帮她迈好了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她认清了人生的路应该如何走。但他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个样子给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擦洗着马桶,直到擦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这个少女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中的水脏;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他证明可以办得到。
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用了,因为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酒店员工,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马桶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
她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的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几十年光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野田圣子的成功源于她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中最优秀的人。”这一点使她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你之手。
作为公司的一员,拿着公司的薪水,就应该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像我们自己买东西,总希望付出去的钱能花得值,这样买回来的东西才会珍惜。
当然,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则需要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还不够,那就强迫自己敬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让敬业精神成为你的习惯,这样你才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哈佛课堂笔记
敬业的员工,他们努力、尽职尽责、力求完美地干好工作,不是为了对老板有个好的交代,而是敬业精神驱使他们无论干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现代职场,敬业更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第三节 时刻保持危机感,你才会有安全感
19世纪末,美国康耐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温水煮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扔进一个沸腾的大锅里,青蛙刚一接触到沸水便立即触电般地蹿了出去,跳到锅外,死里逃生。接下来,实验人员又把这只青蛙丢进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这只青蛙一开始在锅里悠游自在地游动,相对于刚才沸水的切肤之痛,现在的水温让它很惬意,以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结果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直到被活活地煮死在锅里。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青蛙效应”或“温水煮青蛙效应”。
“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的结局,很是耐人寻味。若是锅中之蛙能时刻保持警觉,在水温刚热时就迅速跃出,就不会落得被煮死的下场。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忧患意识,就会像被水煮的青蛙一样,在麻木中“死亡”。所以,在从初涉职场到工作干练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力,对新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不要贪图享受,安于现状,否则当你感觉到环境已经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动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早已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等待你的只是悲哀、遗憾和无法估量的损失。
百事可乐公司作为世界软饮料行业的大哥大级人物,可谓春风得意,每年有几百亿的营业额,几十亿的纯利润。但是,展望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公司的管理者们看到汽水业会趋于不景气,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为避免被市场打败的命运,他们认为应该让自己的员工们相信公司在时刻面临着危机。但百事公司一路凯歌高奏,让员工相信危机这回事谈何容易?
公司总裁韦瑟鲁普决定要制造一种危机感。他找到了公司的销售部经理,重新设定了一项工作方法,将以前的工作任务大大提高,要求员工的销售额要比上年增长15%。他向员工们强调,这是经过客观的市场调查后作出的调整,因为市场调查表明,不能达到这个增长率,公司的经营就会失败。
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危机感马上成为百事公司员工奋斗的动力,使公司永远都处于一种紧张有序的竞争状态中。正是这些,保证了百事公司能永远欣欣向荣地走向未来。
“居安思危”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人类天生有一种惰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改变现行的各种还过得去的做法,当这种做法还能够让人得到很大的满足时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必要的刺激,处在一种安逸的工作氛围中而不自觉,那么,他就会失去工作活力,等危机真正到来已为时晚矣。
要知道企业是很无情的,当你有价值的时候,企业就会千方百计地想留住你,而一旦没有价值时,企业马上就会请你“滚蛋”,而为了让自己永葆愿意成长的心态,每个人在心理上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样才不至于因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无法重新站起来。
哈佛课堂笔记
身处今天快节奏、不断变幻的职场,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要知道,危机并不代表灭亡,而恰恰可能是一种契机。我们经由这些危机,往往会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激发出深藏于心的巨大力量,从而使人生更加精彩。
§§§第四节 想突破事业的瓶颈,就要勇于挑战高难度的工作
在当今职场中,许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要求应聘者具备勇于挑战的精神。敢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职场勇士”和事事求安稳的“职场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职场懦夫”永远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如果你羡慕别人得以晋升,那么,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在复杂的职场中,正是秉持“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这一原则,他们才磨砺了生存的利器,不断力争上游,最终脱颖而出。
如果你也希望像他们一样迅速晋升,那么当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难工作摆在你面前时,就不要抱着“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更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去设想最糟糕的结局,以致迟迟不敢动手去做。
你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断重复“根本不能完成”的念头只会让你真的不能完成。就像一个高尔夫球员,不停地嘱咐自己“不要把球击入水中”,并想象球掉进水中的情形,在这样的心态下,你能指望他打出去的球往哪里飞呢?
挑战普遍存在于工作当中,在这个百舸争流的竞争时代,挑战更是无处不在。对于所有的职场中人来说,上天都公平地赐予了机遇,只不过机遇潜伏在挑战当中,感受不到挑战存在的员工就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员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何楠刚进公司不久,对工作时刻保持着极大的热情,而且任劳任怨。她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肯定。这一年,欧洲总部的领导要来公司视察,于是公司高层决定重新装修办公室。何楠正好负责协助策划这个装修方案。
由于以前在小公司里负责过装修事宜,因此何楠提出了一个既省钱又可行的方案,领导很满意。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像纸上写的那么简单。要为公司省钱,就不得不节省各个员工的办公空间,这肯定会得罪不少人,而且要在不影响公司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来完成装修任务,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完成了,也是费力不讨好。所以,同事们都用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只有何楠,当经理问她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时,她一口就答应了。别的同事都笑她傻,说她年少无知、不自量力。
装修过程中,与各部门协调时的确遇到了很多麻烦,也听到了很多抱怨,但何楠最终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本来经理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何楠竟如此漂亮地完成了,于是立马对她刮目相看。没多久,何楠升职了。其他的同事再也不敢小瞧她了。
只因为接受和完成了一个让别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使何楠的职场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有些时候我们要敢于挑战困难。
其实,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其困难只是被人为地夸大了。当你冷静分析、耐心梳理,把它“普通化”后,你常常可以想出很有条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