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和句勾,吉去吕台,
汝若再辩,革去秀才!
“口”与“厶”显然不相同,不可随便混淆。若将汉字部首张冠李戴,势必会破坏语言文字系统的规范化。
郭沫若巧解“(上“╯”下“虫”)二”
五十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一天,他们在登临泰山时,见盘路一侧的石壁上刻着“?二”两个字,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于是便向陪同的中国学者询问。不料,谁也回答不上来。中国学者被这两个古怪的字难住了,只好说回去查询。
游山归来,日本学者追问“(上‘╯’下‘虫’)二”的读法和意义,于是我国的学者们便翻书查卷,多处走访专家教授,但都没有得到结果。
不久,此事传到北京。有人带着临写的这两个字到中国科学院去请教郭沫若。郭老看了这两个字,沉思了一会儿,提笔在“(上‘╯’下‘虫’)二”两个字的外边各添上两笔,于是便成了“风月”两个字。
然后,郭老笑着说道:“这两个怪字应该读作‘风月无边’”。这不过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戏而已。”
竹避孔子塔
北宋刘贡父晚年患有风病,甚为所苦,鼻梁都塌断了。
一天,刘与苏东坡等数人聚会小饮,各引古人语相戏。东坡戏刘贡父说:
大风起兮眉飞扬,
安得壮士兮守鼻梁。
座中大笑。刘贡父恨怅不已。后来他的鼻子既断且烂,忧愁而死。客戏之曰:
颜渊、子路微服同出,市中逢孔子,惶怖求避,忽见一塔,相与匿于塔后。孔子既过,颜渊曰:“此何塔也?”子路曰:“所谓避孔子塔也。”
前者为东坡之戏,后者以“避孔子塔”谐“鼻孔子塌”。
竹苞和松茂
《诗经·小雅·斯干》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句子。
一次,和珅请纪昀为他题一亭匾,纪昀写下“竹苞”二字。和珅认为纪昀题的字是本于《诗经》,非常高雅,字体又很优美,于是连忙向纪昀道谢。
此后不久,乾隆皇帝亲幸和珅府,看见写有“竹苞”的亭匾,便问是谁写的。和珅说是纪昀,乾隆笑着对和珅说:“你被纪学士捉弄了。”
和珅大惑不解,连忙追问为什么。乾隆解释说:“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说你和令郎不学无术,个个草包啊!”一经乾隆点破,和珅啼笑皆非,知道上了纪昀的当。
枭首
古代有一种死刑,叫做枭首,做法是把犯人的头砍下来,高挂在木杆子之上。枭是一种鸟,为什么会用作刑罚的名称呢?
据说,枭和一般鸟一样由母枭为幼枭哺食,但母枭老了以后,就力尽眼瞎,不能再为幼枭哺食了。这时,幼枭便一起啄食母枭的肉充饥。
母枭知道死不可免,也不躲避,它用嘴死死叼住树枝,听凭幼枭啄食,一直到死。死后全身被啄光,只剩下脑袋挂在枝头。
刑法中的“枭首”,就是根据枭鸟死后首挂枝头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根据历史记载,商代初期就有了枭首之刑,形成制度,是从秦代开始的。
足下
古文中,对人的尊称有“足下”一词。为什么以“足下”作为尊称呢?原来这里有一个故事。
晋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即位之前,由于受到父亲晋献公的宠姬骊姬的谗害,被迫到外国流亡十九年。
在这漫长的逃亡生活中,随臣介之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他。在重耳饥饿难忍时,介之推曾割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在封赏跟随他的有功之臣时,偏偏把介之推给忘了。
介之推便和母亲一起隐居山林。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他,派人召见,但介之推就是不出山。晋文公无奈,便下令放火烧山,想迫使介之推出来。但介之推仍然不出来,最后紧紧抱住一棵树被烧死了。
为此,晋文公非常伤心,他把介之推抱木而死的那棵树砍下,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下,每当走路木屐一响,他就想起介之推,常常潸然流涕,俯视木屐说:“悲夫足下!”
“足下”本来是晋文公怀念介之推的称呼,后来就演变为对人的尊称。
买猪千口
古代有一个县官,因写字不认真,而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他想吃猪舌,就写了个纸条儿让差役去买。古代竖行书写,县官把“舌”字写得很长,致使差役误认作“买猪千口”。
差役走后,县官久等不见买回来,就又派人去催,没想到催买的人又是一去不回,县官又气又急。
天黑了,外出的差役才来回报说:“老爷您要买的,今天怕是买不齐了。”
县官一听,不由得怒从心头起:“你们三去了一整天,连个猪舌也买不来,这不是存心和老爷我捣乱吗?”
差役听了县官的话才恍然大悟,连忙说:“老爷,误会了。小的们见条子上写的是‘买猪千口’,我们忙了一天,还没买够半数。若早知道是买猪舌……”
县官听了,脸立刻涨得通红,哭笑不得。
目不识丁
在前秦苻坚时代,有一位官员叫姜瓶子。一次,苻坚让群臣赋诗。姜平子作的诗中有一个“丁”字,但他为达升官拜爵的目的,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特意将“丁”写作“下”,下边没有钩。
苻坚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姜平子说:“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以献也。”苻坚听了,很是高兴,于是提拔姜平子为“上第”。
人们看到姜平子投苻坚之所好,竟因一字而登天,都笑话愚蠢粗鲁的苻坚不知道“丁”和“下”的区别,说他“目不识丁”。
后来,在“目不识丁”这个成语的运用中,有人由于不知其来历,把“丁”看作简单汉字的代名词,“目不识丁”便成了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的意思。它原先的意思渐渐地就鲜为人知了。
妙批考卷
古时八股考试,有怪谬百出的答卷,而引出绝妙诙谐的批语。
有位考生在试卷中引用古语“昧昧我思之”,误作“妹妹我思之,阅卷先生评曰:哥哥你错了”
又有以《事父母》为题文,其承题曰:“夫父母,何物也?”
阅者评曰:“父,****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而乃生此怪物也。”
又有以《鸡》为题文者,文中比曰:“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芦花鸡。”
对比曰:“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阉鸡。”
考生乏才,出语怪谬,先生因其谬而作怪批,讽刺绝妙。
可以清心也
相传,江南某镇上有家小茶馆,生意比较冷清。一天,一位外地书生来到此地,走进这家茶馆。
品茶间,书生觉得洁白的壶盖上面似乎缺了点什么。于是,他灵机一动,请人拿来笔墨,绕壶盖写下“可以清心也”五个字。
老板一见喜出望外,不禁叫绝:“妙!太妙了!”自从壶盖上添了这五个字,来品茶看字的人多了,小茶馆的生意也逐渐兴隆起来了。
这五个字之所以妙,是因为不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是一句令人愉悦的句子:“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不论怎样读,都是赞美这馆里的茶好,劝人来喝茶。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曾为一家开茶铺老太太的碗上题了“可饮此茶也”五字,便使生意大发。这五字可以读成:“可以饮茶也”、“也可以饮茶”、“茶也可以饮”、“饮茶也可以”、“以饮茶也可”。与“可以清心也”如出一辙。
耗子
五代时,兴废战争异常剧烈,军阀割据,争权夺利。统治者生活穷奢极欲,全将负担转嫁到人民头上,赋税的名目相当繁多。
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除正项之外,还有许多附加税。如农家吃盐要盐税,做酒要酗税,养蚕要蚕税。附加税之外还有附加,名之为“雀鼠耗”,每缴纳粮食一石加耗两斗。连丝、棉、绸、线、麻、皮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东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缴纳十两加半两。
到了后汉的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但又不敢咒骂皇帝,于是便将仇恨集中发泄在老鼠身上,咒骂老鼠是“耗子”。后来,人们把老鼠又称为“耗子”。
酒后失话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有一次对客挥写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一不留神,漏掉了“话”字,旁观者都面有惋惜之色。
可费老却胸有成竹,坦然自若,只见他写完此诗,在下面用较小的字补了“酒后失话”四字,旁观者不禁抚掌称妙。
因为这“酒”字后面少了个“话”字,以示缺如;又表歉意。因为那天费老的确喝过一点酒,似乎是酒后漏此“话”字,敬请原谅。
东坡与小妹互嘲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小妹出句嘲之曰: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
小妹额头高,东坡反唇相讥,出句曰:
莲步未离香阁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听罢,又嘲东坡多须,出句曰: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兄妹相对大笑。
是狼是狗
纪晓岚到某尚书家赴宴,同座有某御史,亦是个滑稽之辈,见一狗从厨房前走过,就假装问道:“是狼是狗?”
纪晓岚急忙对答说:“是狗。”
尚书又问:“何以知之?”
纪晓岚说:“狗与狼有不同者二:一则视其尾之上下而别之,下垂是狼,上竖是狗;一视其所食之物而别之,狼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
这写的是封建官僚之间以官职相谑。“侍郎”与“是狼”同音,意思是指纪晓岚。“上竖”与“尚书”同音,“遇屎”又与“御史”同音。利用“同音双关法”互嘲,亦得修辞之妙。
夏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
古时有个张秀才,一次去探望岳父时,突然下起雨来,天色将晚,不能回家,又不好向岳父开口,甚是焦急。
岳父是个懂文墨、识大体的人,但又并不说留下女婿别走,而是写了四个古人名字放在桌上:“夏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
张秀才看完,高兴地说:“今天我不走了!”
岳父问他为何不走了,他说:“您不是明写着下大雨、鸡蛋、豆腐、留女婿吗?”岳父听了,哈哈大笑,称赞女婿聪明,能领会他的意思。
嘲客不辞酒
有客久饮不去,主人便说一故事与他听:
外道多虎伤人,有客贩卖瓷器,忽撞见一虎开口近前,其客慌忙将一瓷瓶投之,其虎不去,客又将一瓶投之,又不去,一担瓷瓶投之将尽,只留一瓶,乃高声曰:“畜生畜生,你去也只是这一瓶,不去也只是这一瓶!”
主人明里骂虎,暗里骂不辞酒的贪杯客人。用借意双关法,正所谓指桑骂槐。客人闻此言,惭愧而去。
呆鸟树倒不知飞
有客到人家久往不去,主人厌之。一日,引客至门前闲望,忽见树上有一鸟大如鸡,主人说:“且待取斧斫树倒,捉此鸟与吾丈下饭。”
客人道:“只恐树倒时鸟飞去了。”
主人说:“你不知道,这呆鸟往往树倒不知飞。”
主人此话明里说树上之鸟,暗里却是嘲讽客人久住其家而不知离去。
而已而已
从前,有位塾师不管授课批卷,好用“而”字,有时也真用得出神入化,相当巧妙。他的学生见了,也在作文中乱用一通,老塾师在学生的卷上批道:
而不知而可而而不而不可而而而而而今而后而已而已。
学生见了莫名其妙,只好拿着卷子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应该这样读:
而不知而:可而而不而,不可而而而而。而今而后,而已而已!
第一、第七个“而”字是“尔”的假借字,同“你”;第二个“而”是名词,指“而”的用法;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个“而”字用如动词;第四、第八个“而”是转折连词;第十、第十一个“而”是陪从连词;第十二、十三个“而”是语气词。
在短短的23个字中,用了十三个“而”字。意思是:你不知道“而”字有多种用法,应该用“而”的地方你不用“而”,不该用“而”的地方你却用了“而”。从今以后,罢了罢了!
老师问学生:“你明白了吗?”
学生一琢磨,说:“懂了。”
落地与及地
有个读书人带着书童进京赶考。路上,他的帽子被风吹落在地上。书童对他说:“相公,帽子落地(第)了。”
书生听了很不高兴,叮嘱书童说:“以后东西掉在地上,不许说落地,要说及地。”书童依从了,挑起行李,准备上路。
书生关照说:“要小心地挑。”书童顺口应诺:“相公放心,无论如何也不会及地(第)的。”弄得这位书生哭笑不得。
就怕老爷这张画
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喜欢画虎,却总是画得不像,把虎画成猫。
一天,他又画了一只虎,问一个差役,差役说画的是猫,结果遭到县官一顿训斥。又问另一个差役,这个差役看了看,也像猫,却不敢直说是猫,就答道:“老爷,我不敢说。”
“你怕啥?”
“我怕老爷。”
县官挺生气,就又问:“我怕谁?”
“老爷怕皇上。”
“皇上怕谁?”
“皇上怕老天。”
“老天怕什么?”
“老天怕云。”
“云怕什么?”
“云怕风。”
“风怕什么?”
“风怕墙。”
“墙怕什么?”
“墙怕老鼠。”
“老鼠怕什么?”
这时,差役指着挂在墙上的画,答道:“老鼠什么都不怕,就怕老爷这张画!”
说了半天,画的还是像猫。前一个差役直说是猫而受斥责,后一个差役没有直说,而是转弯抹角地绕了一圈,表达的仍是“画的是猫”这一概念,他用的是委婉法和双关法。
王公侯与公猴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当政,号称“三杨”。当时有一妓,名叫齐雅秀,性极巧慧。一天,命妓佐酒,众人对她说:“你能使三位阁老发笑吗?”
妓回答说:“我一进去就能让他们笑。”于是进见。
阁老问:“你为何来迟了?”
回答道:“看书。”
又问:“所看何书?”
答道:“《烈女传》。”
三阁老大笑道:“母狗无礼!”
妓随口答道:“我是母狗,各位是公猴。”
三位阁老皆执国政,名列公侯。齐雅秀以“公猴”谐音与“母狗”为对,巧戏三位阁老,一时京城大传其妙。
次公借驴骂僧
建安南陵王次公,一日放驴,误入贵安寺和尚的麦园,踩伤和尚不少麦子,和尚大骂不已。王次公的仆人听到了,回奉告诉主人。
第二天,王次公便跨上毛驴,带着仆人去见那和尚。王问僧人:“夜来秃驴吃了和尚多少麦?此驴在家本无事,才出家便无理!”
随即叫他的仆人过来,说:“去却鞍辔,牵那秃驴进来打,且看我打它下唇和上唇也动。”
王次公话中的“秃驴”明指毛驴,暗骂和尚;“出家”明指毛驴离开王家门,暗指和尚出家为僧;“和上唇也动”的“和上”,谐音指“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