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有个人叫阳虎,他经常说: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应酬,甚至心怀鬼胎,但表面上虚与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谋私利。”阳虎这番话触怒了鲁王,阳虎因此被驱逐出境。他跑到齐国,齐王对他不感兴趣,他又逃到赵国,赵王十分赏识他的才能,拜他为相。近臣向赵王劝谏说:“听说阳虎私心颇重,怎能用这种人料理朝政?”赵王答道:“阳虎或许会寻机谋私,但我会小心监视,防止他这样做,只要我拥有不至被臣下篡权的力量,他岂能得遂所愿?”赵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阳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阳虎则在相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终使赵国威震四方,称霸于诸侯。
中层管理者对于自己手头权力的管理,应该像放风筝一样,既要有“收”也要有“放”,灵活运用。放,要给下属留有自主的空间,收,要及时监督,不能让下属为所欲为,背离自己的初衷。
中层管理者要对接受授权的下属进行监督和控制。没有制约的权力是非常可怕的。仅有授权而不实施反馈控制会招致许多麻烦,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下属会滥用他获得的权限。因此,在进行任务分派时就应当明确控制机制。
既要授权又要避免失控,既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又要保持管理者对工作的有效控制,这是授权工作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有效的管理人员在实施授权前,应先建立一套健全的控制制度,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适当的报告制度以及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的制度。为了使控制不至于干预授权,控制必须是比较概括的。其目的是可以看出下属行为偏离计划的现象,而不是干预下级的日常行动。
中层管理者在向下属授权的同时,必须懂得控权的战术,如果光会授权不会控权,授出的权力就会犹如撒缰的野马,很难轻易收回来。同时,失控的权力还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如果能掌握以下控制权力的技巧,在实践工作中一般就能处理好权力失控的问题。
及时掌握变化中的新情况
管理者授权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整体管理者目标的实现。因此,授权以后的管理者,就要把精力主要放在议大事、掌握全局上,时时综观全局的各个过程,及时掌握变化中的新情况,发现管理者决策和执行中出现的偏差、矛盾和问题。并对出现的偏离目标的局部现象进行协调、纠正。
使下属有所作为,有所不为
管理者在控制下级权力时,要宽严适度。既不能使下属轻动妄为,又不使下属束手束脚、顾虑重重。既能大胆放手,使下属有所作为,又能把握方向,宏观控制,使下属有所不为。
恩威并重强调的是:在实施控制时,既要施之以恩、施之以德,感化影响、说服指导,从而赢得部属的信赖;又要施之以威、施之以权,奖优罚劣,使部属有敬畏之感。
对下属实施监控
授权后,管理者要善于发挥导向作用,根据形势的发展,为下属提供切合实际的观点、方法和措施。当他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管理者应善意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其改正,决不能多加指责。如果确实发现下属的工作有严重问题,不能履行其职责,管理者就要马上采取措施,或派人接管,或把权力收回。
授权就像放风筝,要给它足够的空间去翱翔。但是管理者必须继续定期检查,以确保被授权的任务在正确轨道上执行。所以,权力不是不可以下放,风筝也不是不能放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尺度,风筝也可以尽情地在广袤的天际间自由驰骋!
权力不能草率使用
中层管理者如果滥用权力,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不说,也会使下属心存不满,认为是剥夺了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
因此,中层管理者在授权之前,必须要选择好的授权对象。对没有了解清楚的下属,对政治上不可靠,品行不端正,能力上不胜任的下属,不能草率使用;一旦使用,只要没有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就要充分信任,放手让其工作,鼓励他们大胆去干。
如果通过实践发现下属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能力较弱,中层管理者就要加强督查,加大管理的力度,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促使下属去努力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宁肯监督、指导他们奋力苦干,也不能只图省事,自己去做。
另外,有些中层管理者自恃高明,把自己看得比下属高出许多,总觉得自己行,下属不行。只盯着下属的短处,自己的长处,必然会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
有些中层管理者一般比较在意下属的越权,却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越权,这是需要认识与控制的。
有这样一种说法:管理权越大,地位越高的人,越是不会随意地发号施令。
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掌握大权的管理者们知道自己命令的重要性,而那些职权并不是很大的管理者,为了过足管理他人的瘾,产生一种管理怪癖,到处乱发命令,指挥别人做这做那,走到哪,哪里就会听到他扯着嗓门高声下命令,要求别人遵照执行,在他所管理的小范围内出尽了风头。
由此可见,中层管理者习惯于随意滥下命令,将会造成许多不好的后果,只会使用命令来管理别人的人,绝不会成为一名杰出的管理者。这种随便滥用命令的管理者将会失去下属的心,得不到下属的支持和拥护,结果注定会失败。
如果你确实已经养成了随意施令的不良习惯,那么就应该设法进行改正,这就需要冷静的头脑,遇到事情不要紧张,慎重考虑,仔细权衡利弊,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时间紧迫,容不得多加考虑,需要及时做出命令或决定时,你只需要考虑最根本的利益,抓住它就可以。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该顾全大局,舍个人利益而求集体利益,这时可以采取强制的命令措施,以保证事情的顺利进展。在这种情形下,命令影响策略仍然是很有效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可见,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则使好人变成坏人。“没有监控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
对于授权者来说,若在授权时既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就等于弃权,那么实际上就是放任或是助长被授权者滥用职权,至少给被授权者滥用职权提供了方便。
因此,授权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授权,职权是可以向下移动的,可管理者的责任是绝对的、不能转移的。在授权管理中,为了保证被授权者不至于滥用职权或偏离原定的目标取向,就必须先建立起有效的监控机制,然后才能实施授权行为。
由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消除“监控就是对授权的否定”的错误认识。要知道,有效监控与授权管理中提倡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不矛盾。
事实上,有效监控就是为了保证授权管理的顺利进行,既使授权者安心放心,又使被授权者专心尽心。
为了避免企业掉进“授权陷阱”,在实施授权管理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如何,是否做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因为,只有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条件下,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职、权、利分明,授权才可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才可能减少授权中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令授权者清楚其手中的权力和职责,哪些是能够转移出去的,哪些是不能够转移出去的。
当有了制度和规范,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越职授权或是授权不当的现象;而对于被授权者来说,则可以更清楚其得到的授权的权力边界范围及责任大小,在可能的限度内充分运用得到的授权,并以最佳方式实现既定目标。
此外,有了制度和规范,也将有利于把授权置于企业的有效监控之下,增加授权的透明度,令授权者和被授权者的权利义务更加清楚明了,以便为授权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可能。而这些制度和规范至少包括工作报告制度、考核制度、财务报告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生产管理的基本操作规程及产品销售业务处理的基本规范等。
越权对谁都没有好处
越权,即大权旁落,下属行使了上司的职权。中层管理者对于下属的越权行为必须加以制止,不能熟视无睹,否则会造成权力失控,形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权力失控有两层含义:一是权力授出后,中层管理者对下级没有约束力了;二是下级逐渐“翅膀硬了”,不听命于上级,甚至出现了侵犯上级职权的现象。必须看到,授权应是单向的,即由上而下的。要防止出现逆向,即下属越权的现象。
越权的表现
(1)先斩后奏,把本不该他定的事定了,然后汇报,迫使上司就范。
(2)设好“圈子”,片面反映情况,让上级管理者往里面钻,出了问题责任由上级负担。这是一种“巧妙”的越权术,当然也是一种心术不正的越权术。
(3)斩而不奏,封锁消息,自己说了算。
(4)向上司的上司请示,或向多个上司请示,即多头请示。利用其他上司信息间隔远,了解下层情况周期长的局限,取得间接上司的支持,这样来迫使直接上司就范。
越权的危害
作为下属,如果你时不时犯这样的毛病,上级就会视你为“危险角色”,对你保持一定的警戒,甚至设法来“制裁”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越位的发生是由于不小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数下级管理人员天生就有这个爱好,觉得把上级领导“架空”很有成就感,为自己能够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感到沾沾自喜。这样的做法极不可取,甚至是得不偿失。
由于上级的权力是由组织赋予和保障的,他之所以能够处于自己上面的位置,肯定是有其特定的才能和群众基础作保障的。下属无论怎样都不可能超越。
如果下级好大喜功,争权夺利,势必搞不好工作,还会影响自己的业绩。
越位的最大坏处就是与上级发生种种矛盾,难以得到上级的各种支持,损害自己的名誉,而且往往会招致上级的怨恨不满。所以,但凡有胆有识、有才有能者,都是以恪尽职守而非越位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
越级行使自己的权力一直被职场人士视为不可踩踏的雷区,更有甚者说越级在职场中是一件大不敬的事,操作不当,不但容易得罪上司,还会给上司的上级——老板留下坏印象。
如果下级在企业中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群众领袖,是民意代表,代表着自己手下员工的利益,那么,这种想法就很容易破坏你和上级领导的关系。因为你代表的并不是员工的利益,而是公司的利益,你上级领导的利益;你应该对领导负责,而不是对员工负责。这个问题弄不明白,你这个职位就会做得吃力不讨好。
最让上级讨厌的是,有的下级,由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越级行使自己的权力,弄得顶头上级很不高兴,甚至对此耿耿于怀。于是,上级处处给你“使绊子”,或不动声色地给你“穿小鞋”。这时,这些人感到很委屈,觉得自己好心没得到好报,或者很是奇怪他自己白忙活半天,怎么上级会不领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