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保授权交办工作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沟通与协调的作用。沟通是确保信息传递通畅,保证决策和控制的效率与效果的根本保障。因此,中层管理者要想获得良好的业绩,除了善于授权,还必须精于沟通。做到传达目标任务明确,掌握动态全面清晰,下达指令及时准确。
交办不清楚,会让下属无所适从
中层管理者在下命令时,不仅指令要明确,也要让下属听明白,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有“也许”、“可能”这样的字眼。不少中层管理者为了表示商量的语气,经常加上“也许”这样的词,结果令下属无所适从。比如说:明天有个会议,也许你应该去听一听!”在下属听来,这个会议是可去可不去的,但是如果不去,恐怕会议比较重要;可是如果去了,又怕不是重要的会议,耽误了时间。而且身为下属总不能直截了当地问上级:“‘也许’是应该去还是不去?”所以管理者在发布命令时,要尽可能明确。
当下属准确地知道你所需的结果是什么的时候或当他们准确地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更有效地监督他们的工作。当你能确保下属准确地知道他们的工作任务时,至少你会享受到减轻你的工作压力和更有效地监督你的下属工作这两种具体的好处。
当你发布使人容易明白、简洁而清楚的命令时,下属们就会知道你想做什么,他们也就会马上开始去做。他们没有必要一次一次地回到你那里只是为了弄清楚你的话。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下属没有做好上级交给的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没有真正弄明白你要做什么。如果你希望别人丝毫不走样地执行你的命令,那么命令的清晰明确是绝对必要的。这是管理者必须要遵守的一个牢固的规则。
许多中层管理者都有下面的毛病,下达不着边际的指令,然后责怪下属为什么没有执行他的指令。很多管理者心想:雇用这个人的时候,看起来很有能力,怎么办起事情来这么差!”事实上该检讨的是管理者自己。再有能力的人,如果弄不清楚究竟他要做什么,也无法完成任务。
往往中层管理者自认为下达了详尽的指示,提供了完成任务的所有技术资料,却出现了“他的能力出众,一向值得信赖,是个无可挑剔的下属,怎么会出现这种纰漏?”
有些中层管理者知道命令要明确,却没有能力改正,经常下达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指示或是很含糊的命令。出现上述问题往往不在下属,而在中层管理者。如果中层管理者“照照镜子”检讨自己,就会发现是自己的错误,原因就是下达的命令不清楚。
一位中层管理者对新来的女职员说:“这个文件要让董事长过目,你将它漂亮地装订起来。”结果,这位上级看到她拿过来的文件时大吃一惊,原来文件上面竟然别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封面上还用红笔写着“致董事长书”。
通过此事,这位中层管理者做了深刻的反省:原本在这之前,他从未向下属说明命令的目的,于是他改正了这个缺点。“这份资料要在下个月举行的职员大会上使用,所以,你必须在会议举行的三天前完成它。”“这则求才启事除了登在报纸上,还可以刊登在求职杂志上,你要将这点列入考虑,并且尽快做好它。”
详细的说出号令的内容不会有任何的坏处,命令下达得十分清楚明确,下属的士气才会大为提升,并且精力充沛。
那么,中层管理者应该怎样下达命令才能让下属清楚明白呢?以下几点值得参考学习:
命令要简单明了
最好的计划应该是在制定、表达和执行上都不复杂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更便于大家理解。一个简单的计划也会减少错误的出现,其简洁性也会加快执行的速度。
下达指示之前必须弄清楚你的要求
如果中层管理者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却要求别人去完成任务,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你能精确地交代指示,下属将会感激你而全力以赴。
下达便于理解的命令
任何不能理解的命令都无法执行,因而一定要使命令能为下属们所理解。对某些下属,需要“掰手指头讲清楚”,这样他们才能理解你想干什么。另一些下属只需几个关键的字眼便能理解你想让他们做什么。无论哪种情况,一定要使那些与你谈话的下属们了解你的观点,并弄清楚你想要干什么。为了保证让他们听懂,要不厌其烦地重复你说过的内容。同一句话,不同的下属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
选择准确的词句
下达命令时,要选择准确的词句,以下属们乐于接受命令的方式对他们讲述。不要像陆军中士那样下达指令,而要采用建议、询问或指导的方式。可以这样说,“小王,帮我把这个工程的材料整理一下,好吗?”这决不会减轻指示的分量,却能使命令更合下属的心意。
要大声而清楚,平静而稳定说出你的任务内容,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尽可能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对任务的要求。
解释命令中的“为什么”
要向下属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哪怕是有最细微的迹象表明下属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也一定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要做某事的下属,以及没有认识到这样做将有助于实现本部门目标的下属,可能不愿意执行命令。当他们做你希望干的事情时,他们可能三心二意,毫无热情,慢慢腾腾。如果他们理解了为什么向他们下达这个命令时,他们会自愿地投身进去,迅速完成任务。
让下属了解工作流程
企业为了发展,当然要雇用下属。为了促使下属完成工作,除了告知什么工作以外,同时必须让下属了解整个工作的流程。
(1)企业的企业情况,该下属在企业中处于何种地位。
(2)让下属详细了解采购、制造、库存、销售、收款以及计划、实施、统制的工作流程。
(3)让下属了解利润是在哪一个阶段产生、消化,以及运用的过程。
让下属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
在企业中,由下属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除了规模相当小的公司外,凡是有下属的企业,全体下属团结一致乃是势在必行的主流。
下属是企业的一员,在平常的工作中就必须经常灌输唇亡齿寒的道理。尽管如此,管理者对下属的培育,并不是要求其言听计从,而是促使下属充分自觉进入自己的角色,大力发挥其创造力与工作热忱。
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就必须不厌其烦地告知下属其各自的立场、地位、角色、任务,尤其是在交付工作时,更应具体、明确。如果下属不能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任务,就无法产生责任感,只会频频发生怠慢、疏忽错误、越权行为、不平、不满等情形。
企业或是企业的业绩是全体成员齐心努力合作的成果,每一个人如果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完成所肩负的任务,必然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下达命令的五个要点
(1)交代必须明确。
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向下属叙述所要做的工作。在部署工作时,重要的事要交代得严肃、明确、具体;简单的事就可以粗略一些;对于头脑聪明、经验丰富、一点就透的人,可以简明扼要;对于新手和能力差的人,要尽可能把想到的都告诉他,使他少走弯路。
(2)任务与职能相称。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所部署的工作应当是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是属于他岗位责任制范围之内的事。二是所部署的工作要与他的能力相一致。有多大能力的人就分配给他多重的活儿。
(3)陈述你需要什么样的结果。
对于下属来说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这将是他今后努力奋斗的目标。
(4)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里面既有工作中的问题,也有下属个人的问题。总之,这些都是你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最好事先说明,作出明确的限制。
(5)耐心回答下属提出的问题。
有些管理人员向下属部署工作三言两语,根本就没说明白,而当下属的工作没有达到他所要求的标准时,就批评一顿。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强调一下对工作没有坏处
指示和命令是管理者对下属特定行动的要求或禁止。指示的目的是要让下属照你的意图完成特定的行为或工作;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沟通,只是指示和命令带有企业阶层上的职权关系;它隐含着强制性,会让下属有被压抑的感觉。若管理者经常都用直接命令的方式要求下属做好这个,完成那个,也许部门看起来非常有效率,但是工作品质一定无法提升。为什么呢?因为直接指示和命令剥夺了下属自我支配的原则,压抑了下属的创造性,同时也让下属失去了参与决策的机会。
因此,在下达指示和命令的过程中,我们要打开沟通的渠道和大门,用正确的沟通方式使下属心情愉快地接受任务,并全力以赴地完成目标。
管理者在下达命令时,告诉下属要做什么,这是一种需要技巧和专长的微妙艺术。如果想在选定的领域中获得圆满的成功,你就必须知道如何通过命令,指挥控制别人的行为,你不能一味地靠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强迫下属做你让他们做的工作,你必须学会通过沟通等手段,让命令得以有效地传达并执行。
许多管理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下达命令时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有时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的事情,下属又怎么能执行呢?
有一位管理者告诉自己的秘书说:“下班前,替我给市场部的王经理打个电话,让他下星期一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秘书按照上司的吩咐与王经理通了电话,但是王经理说,下星期一要到非洲出差参加一项重要的会议,最好这两天约见。秘书想把王经理的意思转告给上司,但是这两天恰好是周末,怕打扰上司休息时间,就到了星期一上班后才把情况转告给上司,但是这时王经理已经坐上飞往非洲的客机上了。上司一听很生气,训斥秘书为什么不早些转告,非要耽误一些要事不可。
秘书工作做得不好,没有达到上司想要的结果,上司自己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他在下达命令时没有向下属交代清楚约王经理见面的原因,没有强调约会的紧迫性,下属也就不能意识到任务的重要性。
企业中有不少这样的中层管理者,他们在分派任务时,有的为了表现自己的权威,表述的过于简单,下属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不见人影了。还有的为了表现出自己平易近人的形象,往往使用“最好”“也许”“可能”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词语,结果使得下属不知如何是好。比如,管理者对下属说:明天有个产品交流会,也许过去看看会有收获。”下属一听,不知道去好,还是不去好,如果去参加,可能交流会开得没有任何意义,白跑一趟,还浪费了工作时间,但是如果不去的话,恐怕又错过良好的商机。作为下属又不能以生硬的口气询问管理者到底是让自己去,还是不让自己去?下属依据管理者的口气判断这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交流会,也就没去。等第二天一上班,管理者立刻改变了一种态度,指责下属说:“我昨天说让你去参加交流会怎么没去?你看人家某某公司签了一张大单子,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珍惜?”下属一听一肚子怨气,原来管理者的意思是让自己必须参加这次交流会,但是当初管理者的口气是说去不去都无所谓啊。
其实,管理者自己当初也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参加这次会议,所以在下达命令时用了个模棱两可的词语,等看到人家签了大额订单眼红了,才后悔应该明确地告诉下属必须参加这个会议,后悔也没有办法,就把怨气撒在了下属身上。所以,管理者自己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管理者如果明确简洁而清楚地要求下属去参加交流会,并告诉他们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下属会很好地照办,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监督他们的执行情况,如果下属没有按照命令很好地执行,也有充分的理由进行指责。
因此,如果你希望下属丝毫不走样地执行你的命令,那么你必须保证自己的命令是清晰明确的,在下达命令时一定不要忘记叮嘱两句,只有下属正确地理解了你的指令,他们才能采取更好的执行。
管理者怎样才能使下达的命令更加明确、更有利于下属的执行呢?
命令越简洁越有利于执行
简单明了的命令易于被下属理解,有利于加快执行的速度,减少错误的出现,但是简洁并不等同于模糊,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不能省略的。
下达命令一定要抓住重点
很多时候,管理者在下达命令时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命令中的要点是什么,下属听了更是摸不着头脑,听了也记不清楚,漏掉要点,导致执行不到位。所以,在向下属下达命令之前,管理者对于任务的要点心里要一清二楚,在布置任务可以将需要下属去做的一条条的列出来,下属一看就一目了然,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去做。
命令一定要准确
管理者在下达命令时表达不清晰,存在歧义,导致下属没能按管理者意思执行,管理者可能会批评下属的领悟能力差,对于那些动作迟缓的下属管理者还会表现得不耐烦。假如管理者层在下达命令时就准确清晰地说出自己对任务的要求,下属就不会因为听不明白导致执行不力了。
记录下自己的命令
中层管理者事务繁忙,有时一天下达四五个命令,时间长了,免不了自己都记不清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同时更好地监督下属执行,管理者可以制作管理控制表,在上面填上任务的内容、任务执行者、完成期限、要达到的结果等内容,管理者自己容易记忆,也便于对下属进行考核。
总之,管理者在下达命令时,要正确地传达命令,不要经常变更命令;不要下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缘由的命令;不要下一些过于抽象的命令,让下属无法掌握命令的目标;不要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而下命令。要正确地传达命令的意图,让下属高效的执行你的命令,就不要忘记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多加沟通。
沟通有利于命令的执行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现代的企业领导者,绝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管理者,要激发工作热情,并使管理卓有成效,离开了沟通别无他途。
良好的沟通在领导的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领导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意识,逐渐养成在任何场合下都能有意识地运用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有特定的规律和技巧,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不仅会使领导工作心情舒畅,而且会使领导人缘极好、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