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1700000028

第28章 品位生活,精神健康(2)

当我们读的书多了,就能长知识,增见识,开胸怀,懂科学,明事理。遇到什么事情,善于排解自己,安慰自己,能够想得开,提得起,放得下,在生活中不至于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为了那些虚名物欲而累身烦心。读书,不仅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升华,还会使我们的心灵更加健康年轻,这难道不是一剂促进健康长寿的良药妙方吗?

喜欢读书。尽管不是博览群书之人,但一生能手不释卷,当是莫大的享受。尤其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那时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达到物我两忘之境界,再酌香茗一杯或清酒一盏,更是悠然自得不慕仙了。而读书,不仅仅是益智,更是对身体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各种利益竞争激烈,人际关系也复杂莫测,价值取向更是多元化,再加上城市污染、噪声、环境恶化,容易造成人们烦躁不安、心理紧张、焦虑易怒,因此各种心理疾病也时有发生。其实各种心理疾病不能单纯地靠“生物医学模式”治疗就能奏效。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医疗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读书疗法”。

对于“读书疗法”之功效,古人早有论述。汉朝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愚就是心智不开,狭隘蛮愚而懵钝,唯有读书,能启蒙心智,增长知识,开阔胸襟。人一旦知识多起来,境界自然就高得多,凡事看得开想得通,不去患得患失、忧虑成疾,也就能及时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健康开朗乐观的心态,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效。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脍炙人口的“读书祛头风”的故事。说的是曹操读了陈琳写的《讨曹檄文》惊出一身的冷汗,竟因此使久久折磨困扰他的“几至不堪”的“头风”病一下子就好了,由此可见读书有时候真是一服灵丹妙药。《唐诗纪事》甚至记载某人因读杜甫的诗把疟疾都治愈了,一时传为笑谈。

读书的好处很多。常读书自然耳聪目明,博闻强识,启迪心智,开发智力,使思维活跃,脑细胞更新得更快。更主要的是读书能使人沉静下来,摆脱世俗的一些纷扰,能集中精力去想问题。而当各种忧愁侵袭时,读书可以转移注意力,平复情绪,疏解心头的郁结,从而让人保持和恢复恬静乐观的心境,心平气和,这有利于舒经活络,使体内的各部器官功能正常,运作畅通,从而达到了弃疾祛病长寿的目的。

曾有人挑选了16世纪以来400名欧美的伟人,看看其中哪类人的寿命最长,结果是读书人居首,其平均寿命为79岁。我国也有人曾对秦汉以来13088名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过统计分析,他们发现其平均寿命为6518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人的平均寿命。因此自古便有了“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之说。

读书何以能够静心,首先在于它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懂得科学,趋利避害。

《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他脸色干枯,等过了一段时日,渐渐变得红润起来。孔子注意到了这一变化,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其原因。闵子蹇说:我生活在偏僻乡下,到老师门下学习做人治国的道理,心里十分高兴,但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又很羡慕,两种情形在我脑子里打架,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老师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渐多了起来,因此能辨是非、知美丑了,对于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不能打动我的心了,因而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平和了,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读书可以静心,还在于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调节情感、解除烦恼、淡化抑郁的功能。

我国自古便有杜甫诗能除病痛的传说。现代国内外的医学专家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德国的病人图书馆,请那些慢性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疾病的患者,阅读带有积极情感色彩的书刊,病人康复得很快。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益身心健康。在意大利,医学家和诗人联袂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治疗功能的诗集,供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病人对症选用,由此可见“开卷有益”非之一斑。

读书,特别是阅读那些出自大师之手的书籍,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即便你不能完全理解,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人的心灵成长是一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心灵的成长需要读书来滋养。

4.旅游,移情易性

健康法则:旅游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

旅游就是简单的行走,以一种淡然的方式,换一些空气,找一方净土,重新审视自己……

有人说旅游是一种享受,有人说旅游是一种经历,有人说旅游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同样是旅游,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注解。

旅游是一个很亲切的字眼,许多人有过旅游的经历,或近郊,或长线;或与家人,或与朋友前往。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俨然已成了一种热爱生活、展现活力、体现精气神的方式。如果说前几年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仅仅是一种口号的话,今天的这种趋势已是滔滔江水,不可阻挡。

人活着就是要追求一种心灵上的体验和经历,读游记、看电视都不能满足你对某个地方的兴趣和渴望,一定会想亲身感受,哪怕你在这个过程中就在想,这里多么像我看的某篇文章中的描写段落啊,但所得到的体会却是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相反如果没有带着心去旅游,恐怕那就是一种浪费了……

旅游是一种时尚也好,是一种健身也罢,它只是放下自己,放松自己,让自己投入到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滋润心灵,淘冶情操的一种精神享受而已。况且,人在旅途中不仅能尝到乐趣,也能饱览名山大川,了解各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此开阔眼界,增加知识。

旅游也是一种心境,在寂寞与疲倦时旅行,去看看清风明月,行云流水会让你忘记忧虑与痛楚;在愉悦和幸福时远行,即使骑了自行车浪迹天涯,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在旅途中享受愉悦,获得心灵的喜乐。所以,你不必过分地在乎旅游的结果,不必眼红别人的奢华,不必羡慕别人淘宝的潇洒,不必惊讶于别人隐居的淡泊,也不必佩服别人的“副业”成就。旅游就是简单的旅游,简单的行走,以一种淡然的方式,换一片空气,找一方净土,重新审视自己……

旅游,应该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感知美、享受美的过程。无论是跑马观花,还是浮光掠影,无论是专注于一朵花的静放,还是留恋一只鸟的婉鸣,旅游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任何一个足不出户的人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的。

旅游,旅游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大自然风光对人的心理有着积极作用,这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唐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旅游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某种意义来说,旅游是缓和心理紧张、增强心理健康一种有效的心理卫生方法。有的国家把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建成“森林疗法”园地,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此游玩。观赏自然风光,呼吸清新空气,使人心旷神怡,促进身心健康。

旅游的人们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湖畔,使人心情恬静;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使人想到迎击风浪;登上耸入云霄的高峰,使人想到奋发向上。在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使人消除忧愁与烦恼,使人情绪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旅游地点的选择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有一定关系。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与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指出,旅游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年高的,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轻的,攀山登岩,历练意志;新婚夫妇,静舍小憩,蜜月更甜。”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选择适当的旅游地点,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关系。陈从周教授认为:“多血质者应去名山大川,直抒胸臆:胆汁质者则游游亭台楼榭,静静心境;抑郁质和黏液质者则以观今古奇观和起落较大的险景胜地为上,改变抑滞。”

旅游能脱离造成抑郁的恶劣生活环境,使人获得心理学上所谓“移情易性”的效果。在旅游生活环境中,将使你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尽情地宣泄胸中的积郁,感到身上轻松愉快。能使人不由自主地开阔胸怀,产生无限的美感。愉快的美感是心理平衡的最佳境界,能使不佳的心情趋于平静。

5.钓鱼有益于身心健康

健康法则:钓鱼有助于健康。

钓鱼是一项高雅、充满乐趣、静心静神静气,有益健康的活动。

一是自然而然的健体活动。钓鱼出发前整理钓具,制作钓饵,准备野餐食物;继之,天不明起床,身背钓具,或步行,或骑车,有的甚至跋山涉水;垂钓过程中不断地抛竿投食,或蹲,或站,或坐,经常改变姿势,使全身各部位的机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锻炼是在钓鱼的兴趣诱惑下,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活动,这是其他下意识体育运动所不能相比的。

二是宁静致使人心旷神怡。钓鱼不仅需要环境安静,尤其需要心情平静。在青山绿水,薄雾朦胧之中,抛竿投竿于湖塘池沟,眼睛紧盯着浮漂的动静,此时你必会自然而然地排除杂念,精神高度集中,什么人间的烦恼,生活中的不如意,统统忘之脑后,达到静心怡神,陶冶情操和磨炼意志之功效。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

    本书采取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再现了催眠的治疗过程和发展历程在介绍催眠的原理、沿革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25项催眠诱导的方法和16项活用催眠的方法。
  •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饮食宜忌?当天气变冷或变暖时我们要怎样养护自己的身体?有哪些简单又实用的减肥养生小窍门?本书是作者迷罗在节气养生上的精华之谈,融入了中医、瑜伽相关内容,是一套汇集经络、瑜伽、食疗的三合一健康养生手册。方法简单高效,事半功倍,老少咸宜。本书是四季的合辑。
  • 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有氧运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健身方式。尽管所有的体力活动都上有一定保健作用,但是要想提高耐力素质。曾强心肺功能,消耗掉体内多余脂肪,就必须进行有氧运动。本书介绍有氧运动的基本知识,几种最有代表性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健美操、太极拳、高尔夫球、室内器械健身等的功效、原则、动作要领和锻炼特点等内容。本书适合各类人群阅读。尤其要献给那些热爱健康,想要拥有一个好身体的读者。
  • 孕儿育儿书(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孕儿育儿书(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妊娠过程中的营养饮食、日常保健、科学胎教、分娩指导以及新生儿的护理等,对怀孕全程作了体贴入微的提示,可供新手父母查阅。内容包括妊娠前后的准备事项、最佳的怀孕方式、轻松怀孕280天、了解分娩的方式、新生儿日常护理、产后疾病防治。
  • 睡眠是金:失眠不可怕,书中有办法

    睡眠是金:失眠不可怕,书中有办法

    本书是一部以实例形式为主,趣谈睡眠有益于健康长寿的科普书。作者广泛收集资料,加之个人的亲身体会,论述了什么是睡眠,人为何要睡眠,睡眠的条件,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介绍了失眠的原因、危害、治疗和调整方法;畅谈了学习与睡眠,竞赛与睡眠,伟人有关睡眠的“高谈阔论”以及他们睡眠的嗜好等有趣故事。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利于健康长寿。可供失眠者及广大中老年朋友阅读欣赏。
热门推荐
  • 一叶扁舟——殖民南美

    一叶扁舟——殖民南美

    一群闯荡美国失败的屌丝在归国路上群穿至十七世纪的南美,看他们如何在失败中进步,在挫折后重生,建立串联欧亚美澳的殖民帝国,正面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拯救即将又一次被外族侵占的古老中华大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守护甜心之雪夜蝶舞

    守护甜心之雪夜蝶舞

    圣雪,影月族是一对死敌,圣雪,影月族的后裔们也总是针锋相对,亚梦居然是圣雪族后裔,会在她身上发生什么事呢?
  • An Open Letter on Translating

    An Open Letter on Translat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嫡公主:医仙转世

    嫡公主:医仙转世

    她是二十四世纪的绝世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夕穿越,她竟然成为嫡公主。在青罗学院她装萌妹,对谁都这般冷淡,她就是这样的一代天骄。但是他也是天之骄子,与她双双入学,同学习,同睡觉;同比赛。他与她如此亲密,却不知她竟然是女儿身。“雪儿,你骗我这件事,有什么补偿呢?”“等你打赢我的时候,再说吧。”
  • 时夜行

    时夜行

    在死神的领域,时间仿佛静止,他悄悄设下黑色陷阱,等待着猎物走近……这是个关于时间的秘密,故事从一块石头说起。
  • 你是我的欢喜

    你是我的欢喜

    李婉涟作为一个叙述者,讲述她妈妈李欢喜所经历的欢乐,悲伤。一家人一起看,有共鸣的故事。
  • 如果存在奇迹我只属于你

    如果存在奇迹我只属于你

    这是一个让大家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看似平淡,却又惊喜的故事创作,不要太早下结论哦^_^你们还相信爱情吗?你们还相信世上存在奇迹吗?至少本人还是相信的,毕竟人总免不了俗,人们都渴望被爱,也渴望能寻求自己所爱。在爱情面前,奇迹往往屡屡发生。在我的笔下,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的只是感觉,而且是多元的感觉,不信?请多多关注,尝试走进我的世界吧!PS:爱情不是现实的全部,因此也不会是故事的全部,这绝对是一部多元混合体哦,具体暂且先留个悬念啦。另外还须强调的是,该作是不久即将登场长的长篇首创:【命运轨迹之奇迹缔造者】的序篇,精彩不容错过!,同时,任何感兴趣的的朋友欢迎加入【天逸阎辰の亲盟粉丝团】-群号:135467023
  • 为LOVE諪留

    为LOVE諪留

    我什么都不会,却以外被选为諪留家族的总创。“我什么都不会,没办法再保护你们了。”“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还要你保护。”
  • 两姓妖后

    两姓妖后

    她是大康百里皇室唯一的金枝玉叶,自小在母后长孙氏的庇佑下长大,可皇权分裂,权臣窃国,她不得不下嫁权臣,作为一个空有正室之名的“花瓶摆设”。她本一心复国,可对那强娶之人却动了真心,当皇权遭遇爱情,在那人深情缱绻的眉眼中,她是否还能保持初心?一步一荆棘,在那深深的宫廷红墙中,多少山盟海誓都化作了刀光血影,当她终于站在皇权顶峰,午夜梦回间,想起的却是那人亲手簪在发间的一朵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