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人一听高兴极了,连忙大声地说道:“太好了,位置在哪儿?我愿意去坐。”
鲁宾斯坦用手一指前台;“在那,就是钢琴前的那个位置,如果您愿意代替我坐在那里……”
贵妇人一听,脸一下子就涨得通红,还没等他说完就只好悻悻然地离开了。
【感悟小语】
拒绝别人的要求可以有各种方式。有一种是直截了当,有一种则是假意接受请求,然后采用巧妙的方式,使对方感到自己的要求荒唐而不合理,从而主动收回请求。
鲁宾斯坦就是这样委婉且幽默地说出软语,但话中又藏着细针刺人一下,使贵妇知难而退,他的创意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鲁宾斯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说话高手。
难解的结
古罗马时代,一位预言家在一座城市内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长久以来,虽然许多人勇敢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
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关于这个结的预言,于是趁着驻兵在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打开这个结。
亚历山大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这个结,真是又急又气。
有一天,他试着解开这个结又失败了,恨恨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
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了两半儿——结打开了。
【感悟小语】
勇敢地跳出思想的绳索,打开心结。过后会发现,事情实际上没有看到的和想像中的那么困难。积极一点,什么都会给你让路。
罗斯福以柔克刚化矛盾
1932年5月的一天,当时美国还是胡佛执政,有25,000多名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来到华盛顿请愿,希望政府能够给他们发“退伍军人补助金”。没想到胡佛不但拒绝了这些退伍军人的正当要求,还于7月28日下令出动军队对这些人进行镇压。接到命令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将军亲自指挥坦克、骑兵团和步兵,向这些游行示威的队伍施放毒气,还烧毁了他们临时搭住的棚子,把他们赶出了华盛顿。这种强行的镇压手段不但没有把事情平息,反而激起了这些退伍军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在罗斯福进入白宫没有多长时间,华盛顿又一次出现了退伍军人的请愿团,并且他们声称此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求偿还血债。罗斯福知道后没有像胡佛那样,采取军队镇压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安抚政策,让自己的助手路易斯·豪陪同总统夫人埃莉诺到退伍军人的临时营地去进行访问。当汽车开到营地以后,总统夫人埃莉诺让路易斯·豪留在车上,自己单独一人下了车,在差不多齐脚踝深的泥水中缓缓向退伍军人们走去。她的这一举动让那些退伍军人们十分感动,大家连忙跑过去把总统夫人扶了起来。埃莉诺仔细地倾听了他们的要求,并询问他们的疾苦,还与他们一起唱歌,让这些退伍军人倍感亲切。由于埃莉诺是代表罗斯福的,这样也使退伍军人体会到总统带来的温暖。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本来十分棘手的问题没费多大的功夫很快就通过协商解决了。
【感悟小语】
罗斯福十分明智,善于变通。他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方法,派夫人前去慰问退伍军人,与胡佛派军队镇压的方式形成鲜明地对照,她的行动感化了退伍军人,使本来对抗性的矛盾瞬间趋于缓和。这就是罗斯福总统的高明之处。
请记住:任何矛盾冲突,往往不能通过以刚克刚的手段去解决,这样反而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胡佛用军队镇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火山要爆发,往火山口填土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做“风”的生意
1956年,松下电器与日本生产电器精品的大孤制造厂合资,建立了大孤电器精品公司,制造电风扇。当时,松下幸之助委任松下电器的西田千秋为总经理,而自己任顾问。
公司的产品很单一,西田千秋准备开发新的产品,便试着询问松下的意见。松下对他说:“只做风的生意就可以了。”
当时松下的想法,是想让松下电器的附属公司尽可能专业化。但松下电器的电风扇制造已经做得相当卓越了,有余力开发新的领域。
西田并未灰心丧气,他盯着松下问道:“只要是与风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吗?”
松下并未细想此话的真正意思,回答说:“当然可以了。”
四五年之后,松下又到这家工厂视察,看到厂里正在生产暖风机,便问西田:“这是电风扇吗?”
西田说:“不是。但它和风有关,电风扇是冷风,这个是暖风,你说过要我们做风的生意,难道不是吗?”
后来,西田千秋一手操办的松下精工的风家族,已经非常庞大了。除了电风扇、排风扇、暖风机、鼓风机之外,还有果园和茶圃防霜用的换气扇、培养香菇用的调温换气扇,家禽养殖业的棚舍调温系统……
西田千秋只做风的生意,就为松下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感悟小语】
松下用一个又一个时代来做风的生意,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你想到做什么生意了吗?
只要你把思维向外扩展一下,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就能拓宽视野,向成功的纵深处挺进。
牛仔裤的诞生
牛仔裤是一个名叫莱维·斯特芬斯的淘金工偶然发明的。自19世纪中叶在美国问世以来迅速风靡世界,经久不衰。它样式别致、经久耐用,为此受到了男女老少的欢迎。
1850年,随着美国淘金热潮的到来,德国人莱维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了加利福尼亚。虽然有少数幸运者发掘到大金块,但大多数淘金者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他们风餐露宿,废寝忘食进行重体力劳动,却穷得连饭也吃不饱,衣服都穿不上。
莱维的裤子也已经磨得破烂不堪了,实在是无法再穿了,为此莱维来到街上,想给自己买一条耐磨的新裤子。由于淘金这个行业需要整天和沙石打交道,矿工的裤子很容易被磨损,为此,上街买裤子的矿工很多。而市面上出售的裤子,穿不多久就会千疮百孔,对于需要在裤子的口袋放置工具和矿石的矿工来说更是如此。
“这里的裤子太差劲了,穿不到几天就破了!”一个矿工抱怨道。
另一个矿工却说:“不是裤子太差劲,而是我们的劳动强度太大,一般的裤子适应不了。”
还有一个矿工接着说:“要能设计一种适合我们淘金者穿用的裤子就好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莱维从大家的谈话中受到了启发。他回到工地,拆掉自己的帐篷,然后剪成了几大块缝成了几条裤子。为了加固,他还在裤子和裤带及腰部钉上了几颗铜纽扣,这是最早的牛仔裤。用帐篷布做出来的裤子既美观又实用,因为帐篷的布料非常厚实,缝成的裤子当然很牢固,再加上以铜纽扣作装饰品,式样别致。莱维不仅自己穿,还将多余的出售,穿的人越来越多了。
于是他就办起了工厂成批生产。当时美国西部尚未开发,在广阔的原野上,年轻的牛仔穿上了由帐篷布制成的裤子,骑着骏马放牧牛群,而新颖、别致、牢固、耐穿的裤子更加衬托了牛仔的潇洒和豪放,使牛仔更具魅力。从此,牛仔裤推向了全美,推向了欧洲,莱维也因为牛仔裤发了大财。
【感悟小语】
当可能改变命运的灵感在工作中产生时,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忽视它,一切都墨守成规。我们应该意识到,内在的冲动可能让我们有所创新,从而获得成功,思维燃起火花的一刹那,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贝尔筹款
有一次,电话的发明人贝尔到大资本家许拜特先生家里去,希望许拜特能够对他正在进行的新研究投一点资。但他知道许拜特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他向来对电话不感兴趣,如果直截了当对他说可能没什么用。怎么才能让他产生兴趣,并为之解囊呢?
贝尔与许拜特见面寒暄之后,坐下来弹起了钢琴。弹着弹着他忽然停下来,对许拜特说:“您可知道,如果我把这只脚踩下去,向这钢琴唱一个音,这钢琴便也会唱出这音来。譬如我唱一个DO,这钢琴便会应一声DO!这事您看有趣吗?”
许拜特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贝尔详细对他解释了和音及复音电信机的原理。谈话的结果是:许拜特自愿承担贝尔的一部分实验经费。贝尔如愿以偿。
【感悟小语】
贝尔想得到大资本家的资助,但是聪明的他并没有就许拜特先生不感兴趣的话题费口舌,而是巧妙地因势利导,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在说服别人的时候用迂回战术,让别人了解自己,也许会更有成效。
也许,生活中的你也同样拥有无数的奇思妙想,渴望有人来帮助你完成自己的梦想,那么,也学习贝尔吧,让对方对你产生兴趣才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
七擒孟获
三国时期,魏国从北方对蜀国发动全面攻击,与此同时,孟获领导的蛮邦不断骚扰蜀国的南方。要防卫北方的魏国,就必须先解除南方的威胁。于是,丞相诸葛亮挥军南下。
诸葛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攻占人心,而非城池;心战为上,兵站为下。赢得人心是最关键的。
在交战中,诸葛亮设下陷阱,掳获了孟获大部分的军队,孟获本人也被俘虏。然而诸葛亮没有惩罚或处死他们,而是以食物和美酒款待,士兵们眼含热泪,感谢诸葛亮对他们的恩惠。
诸葛亮对孟获说:“如果我放了你,你会怎么做?”
孟获回答:“我会再度召集军队,与你决一死战,如果你能再度俘虏我,我就会臣服。”于是诸葛亮就将孟获放了。
孟获果然再度进攻。但他的部下受到诸葛亮的善待,反戈一击,把他绑住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再次问孟获相同的问题,孟获回答:“我不是在公平决战中被打败的,而是因为手下背叛,所以我会与你再决胜负,如果第三次被抓,我就会臣服。”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智擒孟获,但是每一次孟获都有借口:误中诡计或是运气不好。
第六次被擒后,孟获主动说:“如果你第七次俘虏我,我会忠心归顺,永不反叛。”
孟获第七次又被擒住了,诸葛亮派遣使者告诉孟获说:“丞相特令我来释放你,如果你办得到,再去找一支军队来决战,看你能否击败丞相。”
孟获垂泪不止,跪倒在地,终于臣服了。
诸葛亮设宴招待孟获,让他重新登上王位,将征服的土地全部归还,然后带领军队返回了,南方的威胁也就此解除了。
【感悟小语】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其实,征服人心是战场上最高明的战术,也是智慧最有力的证明。在硬性解决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时,不妨松开拳头,以最柔软的方式化解对方坚硬的心。
反败为胜
美国党政要人将在纽约的一个大博物馆里发表演讲,这次演讲的主角就是肯尼迪和他的竞争对手。
由于演讲的内容,表达的方式以及神态表情都会给选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演讲对于竞选来说是一个主要的手段。步入政坛的肯尼迪虽然经历了很多次的演讲,并且几乎每次都能应付自如,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一次他却异乎寻常地紧张起来,额头上淌着汗,手还有点微颤,这种情形让他更是担心,岂不是还没开口就已先败下阵来了。
其实,这是一种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在生理上的反应,是很难一时控制住的。这时已经轮到了肯尼迪演讲。思维和口才敏锐的他急中生智临时修改了讲话的内容,演讲竟这样开始了:“汉费莱参议员、罗斯福先生、莱曼参议员……你们能否告诉我,你们是否看得出来,我和休伯特先生站在这里,谁在故作轻松、漫不经心地好像不是在参加严肃的竞选?而又是谁把它当作一回事而显得紧张不安呢?”
这么一个开场白并没有导致他语无伦次,反而掩饰了自己的窘态,同时,又使得沉着老练、风度翩翩的候选人休伯特处于劣势地位,真可谓是妙语双关。本来满头大汗、紧张不安的他却因为严肃对待反而占据了优势,反败为胜。
【感悟小语】
肯尼迪把人们的思路引向了出人意料的视觉角度上,对于他的紧张不安,本来人们很自然地觉得这是一种不够老练、不够成熟的表现,很自然地会投上不信任票。可他的一番急中生智的话,却委婉巧妙地把人们的观察视角给转换了,使人们从紧张不安中看到了对于竞选活动本身的严肃认真程度,从而获得了另一番信任,这就是肯尼迪反败为胜的奥妙。
生活中,谁都会有在关键时刻心情紧张或情绪失控的时候,如何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达到反败为胜,这是我们最应深思的事情。
诸葛亮妙用激将法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马超领兵攻打葭萌关时,情况十分危急。诸葛亮告诉刘备,只有张飞、赵云二人是马超的对手。刘备建议让张飞去迎战。诸葛亮说:“主公先别说话,让我去激激翼德。”
果然,张飞主动请缨去迎战马超,诸葛亮却假装没有听见,只是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能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
张飞顿时恼怒地大叫:“军师为何小瞧我?我曾经一人独对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畏惧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笑着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虚实,他若知道虚实,你岂能占到便宜?马超英勇无比,他渭桥之战差点杀了曹操,我看就是云长来了也未必能胜得了他。”
张飞说:“我现在就去取马超项上人头,如若不胜,甘当军令。”
诸葛亮见激将法起了作用,便顺水推舟地点头答应了。张飞得令,与马超在葭萌关下酣战了二百多个回合,当时虽未决出胜负,却使马超产生敬畏之心,几天后,率众归顺了刘备。
【感悟小语】
如果诸葛亮直接点将用张飞张翼德去打马超,说不定张飞未必能有超出寻常的顽强杀敌之心,毕竟二人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恰恰是这个激将法的妙用,让马超居然最终也对张飞这员猛将刮目相看,进而归顺刘备。
现实情况往往如此,一些人可能“敬酒不吃吃罚酒”,你磨破嘴皮,他就是不答应你的请求,此刻如果你改变策略,突然给他一个强烈的反刺激,用超常的手段去激励他,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给袈裟吃饭
一休门下有一位将军弟子,这天将军请一休禅师吃斋饭,一休非常高兴。他给弟子们讲完经法,就如约来到了将军府。因为来时匆匆他也没来得及换衣服,守门的警卫看他衣服破破烂烂,以为是哪里来的臭和尚,无论如何也不准他进去。无奈,一休禅师只好回去换了一件崭新的袈裟,门卫这才让他进去。
将军左等右等仍不见一休禅师来赴宴,不禁有些着急。他刚想出门去看一看,这时只见一休禅师穿了一件崭新的袈裟急急忙忙从门外走了进来。将军有些诧异,但并没有多问,二人一起来到客厅。
等到用餐的时候,一休禅师自己并不吃,只是一味地把饭菜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有些纳闷,不禁问道:“师父!是不是想为家中老母或寺里僧众带些饭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请您先用吧!过一会儿我叫人再给他们送去就是了。”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我的袈裟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袈裟吃!”
将军一脸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