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对于孩子来讲,谦让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与别人进行交流,可以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好的人缘。总之,谦让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是孩子获得完美人格的关键环节。
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
让孩子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他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受的权力,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例如:吃东西时,让孩子学会愉快地把大的、好的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小的不好的留给自己,使他懂得谁最辛苦谁就应该得到更多,自己不是家庭中的“功臣”。再如,看电视时,孩子往往独占电视,家长可和孩子轮流看自身想看的节目,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在孩子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是培养婴幼儿谦让品质的关键环节。
教育孩子遇事协商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孩子用协商的方法解决。
强强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因为玩具和发生了争执。妈妈没有简单的要求强强让着对方,而是教强强很有礼貌地问对方:“能让我玩一会吗?”并且告诉强强,如果硬抢,小朋友是不会给他的。等强强得到了玩具,妈妈又跟他商量:“你玩一会儿,小朋友玩一会儿,大家要轮流玩,玩具也喜欢认识更多的小朋友呀。”
从此,强强学会了处理类似的问题。后来,妈妈还看见过强强指着跟他抢玩具的小朋友说:“你不许这样抢,你好好说我就给你玩,你抢我就不给你玩了。”
一次,强强想玩别人的玩具,妈妈也要求他自己去商量。可强强回来很委屈地说:“妈妈,我对小朋友好好说了,他怎么不答应呀?”妈妈笑着给他解释:“小朋友就像你一样喜欢这个玩具,他想跟玩具多玩会儿,过一会儿再问问他吧。”慢慢地,强强学会了理解别人,学会了谦让。
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尤其要多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鼓励孩子学会谦让
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应时刻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如让孩子把蛋糕先送给爷爷奶奶吃;家里有小朋友来玩时,提孩子把自身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家长应和时给予鼓励:“你真懂事,学会照顾他人了!”“做得真棒,真是我们的好孩子!”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孩子会逐渐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受人欢迎的。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品牌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们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公共义务。诚信作为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与支持的桥梁,是一个人对正义和公理,对他人和对自身负责的完美体现,它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础。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诚信是人们公认的做人准则。大凡诚信之人,都有良好的口碑。诚信之人,更能取信于人。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能让孩子立身做人公正无私,正直诚实,还能给孩子以智慧和力量。
星期日,爸爸想带儿子李国华去公园玩,可是,李国华却拒绝了。“你不是早就想让我带你去公园玩的吗?”爸爸感到很奇怪,“好不容易今天我有时间,你怎么又不去了?”尽管爸爸的语气已经有点恼怒了,李国华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原来,李国华昨天答应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让他来家里一起玩游戏。虽然,他很想和爸爸去公园玩,虽然,小朋友可能不会来,但是,他不能对小朋友失信。“我约了朋友,”李国华说,“我不能说话不算数。”听了李国华的解释,爸爸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只有从小教育孩子信守承诺,让孩子拥有诚信的品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获得真诚的朋友和友谊,将来在事业上得到更好的合作伙伴和他人的支持。
以身作则,信守承诺
一天,强强对妈妈王女士说:“妈妈,我想买拼装玩具。”当时王女士正和同事聊天,为了尽快支开孩子,就头也不抬地说:“妈妈明天就给你买。”几天后,强强催着王女士兑现诺言,王女士到超市一看,最便宜的拼装玩具也要将近一百元,就一个塑料玩具,居然这么贵。王女士一向不主张在物质上太骄纵孩子,节约也是一种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于是拉着强强要走,强强拉着妈妈的手,就是不肯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委屈地说:“妈妈,你说话不算数,以后我也说话不算数。”王女士心里一惊,拿起玩具到收银台付了钱。王女士把玩具交给强强手中时说:“儿子,妈妈一向不主张奢侈浪费、乱花钱,钱要用在它该用的地方。想想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我们买这么贵的玩具本身是不应该的,但这次错在妈妈,妈妈不该不加考虑就随便许诺,既然答应了,就要说话算数,一个人一定要对自己说的话、许的诺负起责任来,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育孩子要诚信,父母自身首先要诚信。父母以身作则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也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所以,要纠正孩子不守信用的倾向,家长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孩子。
另外,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父母尊重和信任孩子,孩子才会反过来更加尊重、信任父母。信任父母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因此,和孩子相互相任,孩子说谎的原因就不存在了。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信任,他认为,信任可以培养孩子的诚信。
有一次,马卡连柯派一个曾经是小偷的学生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这位学生由于曾经是小偷,在同学的眼中被视为另类,没人与他来往,他非常渴望得到这次信任。
接到马卡连柯的任务后,这位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问马卡连柯:“校长,如果我取钱后不回来,你会怎么办呀?”马卡连柯平静地回答:“这怎么可能?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快去吧!”当这位学生把钱交给马卡连柯的时候,他要求马卡连柯再数一遍。马卡连柯却说:“你数过了就行。”于是,随手把钱扔进了抽屉。
事后,这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的:“当我揣着钱走在路上,一路上我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者更多,我也会像狼一样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
马卡连柯就是运用信任的方法培养了这位学生的诚信。因为用信任才能换来诚信。
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
刘琦是一个只有9岁的小男孩,但说谎骗人的本事却很大。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老师给刘琦的父母打电话,问他们的儿子这两天没有去上学是什么原因。当时他的母亲被搞糊涂了,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每天早上她都亲自把儿子送到学校门口,看着他走进学校才转身离去,他怎么可能没去上学呢?她觉得儿子逃学是不可能的事情。
晚上刘琦回到家,无论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就是不承认自己逃学。没办法,父母只好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最后,刘琦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他最近几天的“所作所为”。原来,每天等母亲把他送到学校门口、转身离开后不久,他便溜出了学校。学校附近有一个商场,刘琦上午就在商场中的儿童乐园里泡着,下午跑到商场中的书店里待着。接连几天,他就在商场中闲逛。刘琦说商场里人多,好玩儿,而且还不用学习,不用受老师的管教。他在那里待着也不着急,反正书包里有的是吃的和喝的,还有自己喜欢看的小人书。每天中午,刘琦等学校放学了,就跟往常一样来母亲的办公室吃中午饭,下午放学也是准时回家。如果老师没有打电话,父母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做父母的最痛恨的就是小孩子撒谎,刘琦的父母平时也没少教育他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可是他仍然如此“轻松”地撒了谎。这件事情让刘琦的父母陷入了沉思,不知该怎样让诚实刻入孩子的头脑。其实,这是缺乏技巧的缘故。
孩子说谎是有个形成过程的,假如孩子初次说谎成功,就会为形成坏习惯打开一扇门,而坏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于纠正。对初次说谎的孩子,父母不能生硬训斥,又是批评又是骂,我们要做得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要明确的是如何让孩子改正错误。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父母应当注意让孩子觉得说谎是不对的,好孩子是不说谎的,要明确地提出下次不许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最后,要和孩子探讨如何改掉说谎的毛病。孩子由于年龄小,缺少经验,说谎话时一定破绽很多,牛头不对马嘴,不合乎情理,容易被察觉。因此,只要父母留心,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初犯,进行细微耐心的教育,孩子说谎的缺点是容易得到克服的。